黄土类土壤论文-王丹丹,张建军,茹豪,黄明,李民义

黄土类土壤论文-王丹丹,张建军,茹豪,黄明,李民义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土类土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壤抗冲性,油松人工林,坡度,林龄

黄土类土壤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丹,张建军,茹豪,黄明,李民义[1](2013)在《晋西黄土高原不同地类土壤抗冲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晋西黄土高原不同林龄的油松林地为研究对象,以荒草地和农地为对照,以地表径流的泥沙含量为指标,采用野外实地放水冲刷法,对不同林龄油松林地的土壤抗冲性进行研究,分析坡度、林龄、枯落物、生物多样性指数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松林地的土壤抗冲性大于荒草地和农地的土壤抗冲性;(2)坡度对油松林地的土壤抗冲性有较大影响,土壤抗冲性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弱;(3)在一定坡度下,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抗冲性增强;(4)枯落物对油松林地的土壤抗冲性有显着影响,去除枯落物的油松林地土壤抗冲性明显小于有枯落物的油松林地,土壤抗冲性随着枯落物厚度的增加而增强;(5)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抗冲性关系密切,林地土壤抗冲性随多样性指数的增大而增强。(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茹豪,张建军,黄明,梁伟[2](2012)在《晋西黄土区不同地类土壤抗冲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植被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刺槐林、油松林、次生林、退耕荒草地、农地、土质路面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地放水冲刷法,以侵蚀量为指标,研究不同地类土壤的抗冲性,并分析地被物、根系与土壤抗冲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地类的土壤抗冲性为次生林>刺槐林>油松林>退耕荒草地>土质路面>农地;单位面积上枯落物量及其厚度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最大;土壤表层根系对土壤抗冲性也具有较大影响,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抗冲性的根系结构是0~30 cm土层中的毛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表层0~10 cm的根系,单位体积土壤内的根系越多,土壤抗冲性越强。(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2012年04期)

李艳龙[3](2012)在《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地类土壤质量特征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坝地、河滩地、台地等是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耕地的主要基本农地类型,是当地群众生活的重要保障。草地对于黄土高原水士保持与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草地、坝地、河滩地、台地及新造耕地的土壤特征及十壤质量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研究方案、野外调查、样品采集、测定选定指标,结合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数理统计的方法及AHP决策分析法、模糊数学原理,测定了五种地类的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研究测定指标的变化规律,通过建立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研究区五种地类进行土壤质量评价。其研究结果如下:1.五种地类的土壤容重处于0.76-0.92g/cm3之间,所选的五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增加,士壤的孔隙度在减小:2.颗粒组成均表现为粗粉粒含量最多,小于0.001mm物理性粘粒含量最少。五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草地、坝地、河滩地、台地、及新造地土壤颗粒组成差异较小。草地土壤质地相对要细些。从0~100cm(除河滩地0~30cm)剖面的统计均值可看出研究区颗粒组成的总体特征:草地粉粒(60.97%)>砂粒(18.76%)>粘粒(16.39%);坝地粉粒(59.27%)>砂粒(28.24%)>粘粒(11.91%);河滩地粉粒(50.75%)>砂粒(40.19%)>粘粒(9.07%);台地粉粒(59.33%)>砂粒(27.12%)>粘粒(13.54%);新造地粉粒(53.87%)>砂粒(37.46%)>粘粒(8.68%)。3.研究区的五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十壤含水量均随着土层的深入而增加。从0~20cm到20~40cm含水量增幅最大也可说明表层是作物耗水最活跃的层次,故含水量在表层最低;40cm以下沿剖面向下含水量增幅降低且趋于稳定,在0~40cm台地的含水率范围在10.12-6.30(%)之间,坝地含水率变化波动较大,新造地和草地变化比较小。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平均含量情况:台地(10.33g/kg)>河滩地(9.11g/kg)>草地(8.40g/kg)>坝地(8.25g/kg)>新造地(7.83g/kg)。表层0~20cm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层次,随着深度增加,有机质含量有不同幅度的降低,20~40cm与40~60cm两个层次则变化幅度较小,五种不同十地利用类型的土地土壤相比较,草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均低于台地和河滩地。5.与新造地相比,其他士地的全氮含量均比新造地高,均属于“低”水平。研究区五种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土壤有效氮平均含量存在差异,台地(16.80mg/kg)>草地(15.42mg/kg)>坝地(15.33mg/kg)>新造地(15.25mg/kg)>河滩地(15.18mg/kg),与全氮含量的高低基本一致。研究区五种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土壤全氮平均含量存有差异,台地(0.85g/kg)>河滩地(0.72g/kg)>草地(0.71g/kg)>坝地(0.70g/kg)>新造地(0.65g/kg),总体来说,土壤全氮含量偏低。6.研究区全磷含量较为稳定,属于“较高”水平,表层略高于下层。研究区流域速效磷平均含量属于“低”水平。研究区五种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土壤全钾含量均属于“较高”水平,全钾含量较为稳定。研究区五种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土壤土壤速效钾含量存有差异,不同的士壤深度,其含量差异也较明显,底层则相对比较稳定。7.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根据陕西土壤有机质含量等级划分标准,陕北丘陵沟壑区5种土地类型有机质含量以七级为主,六级和八级为次,土壤全氮含量多六级,只有台地为五级。而速效氮含量等级均为八级。陕北丘陵沟壑区全磷,5种土地利用类型均为五级,速效磷含量也较低,新造耕地与坝地为七级,草地、台地及河滩分别为六级、五级和四级。全钾含量均为叁级,含量等级相对其他元素较高,速效钾除新造耕地和坝地分别为叁级和二级,其余土地利用类型都为一级。应用以上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测试化学指标计算黄十土壤肥力值结果,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各士地土壤综合肥力质量排序为:坝地<新造耕地<草地<台地<河滩地。(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费喜亮,景凌云,孙栋元[4](2011)在《黄土区不同地类土壤容水量与渗水率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研究区12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容水量和渗水率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相同土地利用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容水量和渗水率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坡地土壤容水量差异约1倍,差异较大;旱梯田土壤容水量差异可达35.23%,差异明显;荒坡地相差仅为5.84%,差异较小;沟台地差异不明显。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入渗性能差异显着。在连续入渗180min时,YL(人工杨树林地)、HF(荒地整地后封管1a自然草地)、NT(人工柠条林)、SJ(人工沙棘林)、YS(人工油松林)、ZK(针阔混交林)土壤容水量分别是HP(荒地)的108.19%,173.43%,157.76%,192.28%,93.64%和129.67%。沙棘林、柠条林等人工灌木林地的土壤容水量大于人工乔木林地。荒坡经过隔坡水平台整地封闭保护自然恢复植被1a后,土壤容水量高于多数乔、灌木林地,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土壤容重是影响土壤容水量的主要土壤物理特性指标,土壤容重越大,土壤容水量越小。土壤含水率在9.60%~19.02%范围内对土壤容水量的影响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1年06期)

李贵玉,胡慧方,廖建文,马永[5](2010)在《黄土丘陵区不同地类土壤入渗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PVC管在梯田、果园和坝地3种地类取原状土样,土样分表土层、心土层及整体3个层次。将土样带回实验室内采用无压力的供水入渗装置测定土壤的入渗性能。对每个土样的入渗性能进行连续跟踪观测,以土柱底部的稳定出水率为该土层深度的稳渗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类土壤的入渗性能存在很大差异,同一地类不同深度土层的入渗性能差异也很显着;原状土的入渗能力要好于扰动土,表层土的入渗结构及入渗能力好于心土层;用原状土进行入渗试验能够更真实地表征土壤的入渗性能,将入渗速率引入测定深度概念,能更精确地表述土壤在垂直尺度上的空间变化和影响因子,对更科学准确地研究土壤入渗、完善土壤入渗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2010年12期)

刘卉芳,曹文洪,王向东[6](2008)在《黄土区不同地类土壤水分入渗与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晋西黄土区为研究对象,研究黄土区土壤的水分入渗规律。为了更好地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尤其是立地、坡度、植被)对于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条件下,对不同地貌部位进行了野外入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渗透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在开始时渗透率最大,继之随时间而降低;林地累计入渗量明显高于其它用地。此外,林地的土壤入渗速率为最优,道路路面为最小。研究表明Philip方程能够很好地对当地土壤入渗进行模拟。(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08年05期)

张玉红[7](2008)在《黄土类土壤对垃圾渗滤液的净化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查阅和总结国内外对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控制和处理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周围环境污染危害的调查、采样和化学分析,结合室内试验,研究了黄土类土壤对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净化吸附规律和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探讨了黄土类土壤作为西安市垃圾填埋场的覆盖层控制渗滤液污染的可行性和价值。取得了以下研究结论:1.黄土类土耕层、犁底层、黏化层、钙化层土壤对垃圾渗滤液中COD、NH_4~+-N最大吸附量各不相同,对垃圾渗滤液中COD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00mg/g、120 mg/g、80 mg/g、60 mg/g;对NH_4~+-N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6.12mg/g、13.75mg/g、13.24mg/g、10.76mg/g。其中犁底层土壤对垃圾渗滤液COD的吸附量最大、耕层土壤对垃圾渗滤液NH_4~+-N的吸附量最大26.12mg/g。2.黄土耕层、犁底层、黏化层、钙化层土壤对垃圾渗滤液中COD、NH_4~+-N达到最大吸附量所需时间不同,各土层对垃圾渗滤液COD达到最大吸附量所需的时间分别为4h、2h、4h、4h;对NH_4~+-N达到最大吸附量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h、2h、2h、2h。3.随着垃圾渗滤液与土壤的液土比的增大,耕层、犁底层、黏化层、钙化层土壤对渗滤液中COD、NH_4~+-N的吸附量增加,其中耕层、黏化层土壤对渗滤液COD、NH_4~+-N的吸附量增加的趋势最为明显。4.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在不同厚度土柱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去除率不同。100cm厚度的土柱对垃圾渗滤液污染物COD的最大去除率为100%;30cm厚度土柱对垃圾渗滤液污染物COD的最大去除率为92.31%。100cm厚度的土柱能完全净化垃圾渗滤液中COD的最大体积为3575mL,COD的去除率在100%~89.28%之间;30cm厚度的土柱能完全净化垃圾渗滤液的最大体积为1750mL,COD的去除率在92.31%~69.23%之间。5.耕层、犁地层土壤与其它层土壤相比对垃圾渗滤液COD、NH_4~+-N的吸附量较大,将耕层、犁地层土壤作为西安市垃圾填埋场的覆盖层具有可行性。具体操作时可选择覆盖层厚度为30cm,随着不同季节渗滤液产生量的增加,可适当增加覆盖层的厚度。(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08-05-22)

马福武,贾志军[8](1998)在《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地类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水分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晋西离石王家沟流域为试验基地,收集了1994年7~9月份的土壤水分逐日观测数据和与之相对应的降雨量、气温、空气湿度、蒸发量等气象因子观测资料.通过分析,得到了较高精度的用于预报该地区梯田、坡耕地、荒坡地、弃耕地、人工草地、沟坡林地6种不同地类土壤水分的经验公式,为各种地类的土壤水分预报以及土地生产力评价、土壤侵蚀规律研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土壤水分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1998年02期)

黄土类土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评价植被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刺槐林、油松林、次生林、退耕荒草地、农地、土质路面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地放水冲刷法,以侵蚀量为指标,研究不同地类土壤的抗冲性,并分析地被物、根系与土壤抗冲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地类的土壤抗冲性为次生林>刺槐林>油松林>退耕荒草地>土质路面>农地;单位面积上枯落物量及其厚度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最大;土壤表层根系对土壤抗冲性也具有较大影响,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抗冲性的根系结构是0~30 cm土层中的毛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表层0~10 cm的根系,单位体积土壤内的根系越多,土壤抗冲性越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土类土壤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丹丹,张建军,茹豪,黄明,李民义.晋西黄土高原不同地类土壤抗冲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3

[2].茹豪,张建军,黄明,梁伟.晋西黄土区不同地类土壤抗冲性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

[3].李艳龙.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地类土壤质量特征及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2

[4].费喜亮,景凌云,孙栋元.黄土区不同地类土壤容水量与渗水率的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1

[5].李贵玉,胡慧方,廖建文,马永.黄土丘陵区不同地类土壤入渗性能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0

[6].刘卉芳,曹文洪,王向东.黄土区不同地类土壤水分入渗与模拟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8

[7].张玉红.黄土类土壤对垃圾渗滤液的净化作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8

[8].马福武,贾志军.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地类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1998

标签:;  ;  ;  ;  

黄土类土壤论文-王丹丹,张建军,茹豪,黄明,李民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