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相耐磨铸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纳米ZrO_2,贝氏体耐磨铸钢,力学性能,显微组织
双相耐磨铸钢论文文献综述
裴中正,宋仁伯,马艺闻,牛文杰,冯一帆[1](2017)在《纳米ZrO2对低合金贝氏体复相耐磨铸钢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SEM,EBSD等方法研究了添加纳米ZrO_2粒子对一种自行设计的低合金贝氏体复相耐磨铸钢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纳米ZrO_2可以获得更为短而细小的板条状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在最佳热处理工艺下使抗拉强度由1734MPa提高到1859MPa,屈服强度由1432MPa提高到1591MPa,冲击功由161J提高到264J,而硬度变化不明显。在未添加纳米ZrO_2的试验钢中TiC、TiN、Y_2O_3质点起到了关键的细化组织的效果,从而也能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添加了ZrO_2的试验钢冲击断口分布有细小的纤维区,故表现出了更佳的韧性。(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高品质特殊钢生产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期刊2017-04-25)
张从容,张拓燕,董洁,杨军[2](2013)在《热处理对空冷贝氏体/马氏体复相耐磨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空冷贝氏体/马氏体复相耐磨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所设计的耐磨钢经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均得到了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780℃球化退火×3 h,炉冷+920℃×1 h,砂冷+500℃回火×1 h,空冷的热处理制度可使材料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其冲击韧度均值为12 J/cm2,硬度值可达到51 HRC,并且耐磨性能良好。(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3年02期)
马幼平[3](2002)在《钢中残余Mg量对SiMn型复相耐磨铸钢硫化物夹杂形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镁变性处理对 Si Mn复相耐磨铸钢中硫化物夹杂形态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镁残余含量Mg残 =0 .0 3 9%与 Mg残 /S=1 ,2 1是控制硫化物的形态的临界值 ,而 Si Mn复相耐磨钢硫化物的形态对钢的冲击韧性αK 会产生很大影响 .(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1期)
马幼平[4](2002)在《变质处理对复相耐磨铸钢硫氧化物夹杂形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验和检验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变质处理对复相耐磨铸钢中硫氧化物夹杂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复相耐磨钢中硫氧化物形态与钢中残余镁含量、残余稀土含量有直接关系(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期刊2002年01期)
蒋业华,周荣,黎振华,周荣锋[5](2000)在《Si、Mn复相耐磨铸钢复相热处理组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了以Si、Mn为主合金化元素的耐磨铸钢的TTT曲线 ,曲线存在明显的海湾 ,贝氏体转变区域较宽 ;根据TTT曲线 ,研究分析了这种耐磨铸钢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等湿淬火复相热处理后组织、性能 ;结果表明 ,等温淬火复相热处理后所得组织为板条状贝氏体铁素体和奥氏体 ,贝氏体铁素体间距随等温温度的升高而变宽 ,奥氏体量增多 ,其强度、硬度下降 ,塑韧性提高。(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00年03期)
双相耐磨铸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空冷贝氏体/马氏体复相耐磨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所设计的耐磨钢经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均得到了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780℃球化退火×3 h,炉冷+920℃×1 h,砂冷+500℃回火×1 h,空冷的热处理制度可使材料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其冲击韧度均值为12 J/cm2,硬度值可达到51 HRC,并且耐磨性能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相耐磨铸钢论文参考文献
[1].裴中正,宋仁伯,马艺闻,牛文杰,冯一帆.纳米ZrO2对低合金贝氏体复相耐磨铸钢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的影响[C].2017年全国高品质特殊钢生产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2017
[2].张从容,张拓燕,董洁,杨军.热处理对空冷贝氏体/马氏体复相耐磨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3
[3].马幼平.钢中残余Mg量对SiMn型复相耐磨铸钢硫化物夹杂形态的影响[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4].马幼平.变质处理对复相耐磨铸钢硫氧化物夹杂形态的影响[J].钢铁研究.2002
[5].蒋业华,周荣,黎振华,周荣锋.Si、Mn复相耐磨铸钢复相热处理组织与性能研究[J].铸造技术.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