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与社会康复初探

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与社会康复初探

(湛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湛江524000)

(湛江是港区人民医院广东湛江524000)

摘要: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与社会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人的重要性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康复期、精神病人、心理与社会康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概念在认识上已有很大的转变,传统的概念认为:人体各器官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的状态就是健康状态。可以理解为“没有病”。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完整概念则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现象,而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这个概念强调了心理和社会适应对于健康的重要性。从而让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转变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模式的转变,对于精神科医务人员而言,就要求我们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要综合应用药物、物理、工娱、心理等治疗措施,让病人处于一个利于疾病康复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心理和社会康复是精神疾病全程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应紧密结合药物治疗,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达到重新回归社会的目标。

由于精神病是人脑功能的障碍,其功能的完整和个人对外界的统一性遭致破坏,因此表现为精神活动的紊乱。病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或削弱而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在病态的支配下,病人还具有危害自身和社会集体的行为。有时,病人的行为常为正常人所不能理解。同时病人本身也缺乏对病态的认识和判断力,当病人病重时,病人可能因缺乏自知力,极少考虑今后的问题,但当他处于康复期,面临从四周袭来的实际问题时,病人最终感到疾病对生命的威胁。这对于某些病人来说,是严峻的考验。特别是社会上对精神病人的偏见,认为得精神病是不光彩的,还有病重时曾经攻击过的领导、同事、邻居等,更觉得无法弥补,更重要的是病人往往会考虑脑子是否坏了,今后能否恢复正常,未婚者怕找不到对象,已婚者怕离婚,加之经济问题等等,会使病人难以解脱,产生不良情绪。这对于精神科医务人员来说,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必须认识到,精神病人的康复不仅是精神症状的消失,还是心理与社会功能的康复。如果忽视了心理、社会的康复,就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不少精神病人于康复期自杀,是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加强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提高病人的心理素质,为病人回归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急性期的精神病人通过药物、物理等治疗后,精神症状好转或消失,恢复了自知力。而实现恢复期回归社会的目标,则需要联合心理社会干预。其措施大致包括:

1、叮嘱病人继续按时、按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让他们认识到维持服药是防止疾病复发的重要手段,请复入院治疗的康复患者“现身说法”,谈谈切身体会,让病人明白服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教育病人正确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事件,解决与己相关的社会矛盾,积极应对不良的社会舆论,消除自卑情绪,树立坚强的意志。努力克服性格上的缺陷,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过分依赖,积极主动地克服困难。

3、心理干预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病情阶段和生活状况,适当选择支持性心理治疗、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等方法。目前,比较认可的方法还有家庭治疗,给病人主要家庭成员传授精神病康复的相关知识并训练应对技能,以让病人生活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减少不良刺激,当然也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复发。

4、康复期的病人通过社会技能训练来恢复适应能力,提高社会交往、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经过专科医生的评估,安排康复期的病人入住精神病患者中途宿舍,在庇护工场进行职业训练,模拟家庭、社区和工作的环境,为康复期精神病人提供回归社会前的过渡性住宿和康复服务。

精神疾病的康复过程就是病人适应社会、回归社会的过程。通过专业的康复治疗后,让病人增强自尊心、自信心,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更好地配合各项治疗,缩短病程,回归社会,勇敢面对生活。同时也应当向公众传授精神心理卫生知识,使社会对精神病人多一份关怀少一份歧视。

参考文献

1、沈鱼邨主编《精神病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27-532

2、张聪沛主编《临床精神病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0-111

3、郭争鸣、梁琼芳主编《医护心理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46

标签:;  ;  ;  

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与社会康复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