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管束论文-李飞,孙奉仲,史月涛,马磊

圆管管束论文-李飞,孙奉仲,史月涛,马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圆管管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场协同,阻力特性,传热特性,管排阻力修正系数

圆管管束论文文献综述

李飞,孙奉仲,史月涛,马磊[1](2014)在《圆管管束特性试验及协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前排绕流扰动对后排管换热及阻力的影响规律,以4列多排(2~10)管束为研究对象,建立稳定的热态流场,采用错列及顺列2种方式,分析传热及流动特性在不同管排数下的变化规律;定量分析管排数对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定义了管排阻力修正系数,并根据实验数据给出了其在不同管排数下的取值;根据场协同理论定义了相对场协同率的概念,用以表征不同管排数下其总体换热效率相对实际最大换热的比值。研究结果表明,管间绕流为管束换热器管排影响规律的主要原因,10排及以上管束流场均匀,管间绕流影响最小,场协同角较小,10排以内采用管排系数进行修正。(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康细洋[2](2009)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外掠圆管及管束的流动和换热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格子Boltzmann方法是一种起源于格子气自动机,而后又被证明可以通过对速度、空间和时间离散,由连续玻尔兹曼方程推导得出,可用于模拟粘性不可压缩和可压缩流体流动与换热的方法。格子Boltzmann方法与传统的计算方法相比,它是从微观角度建模,并具有算法简单,其控制方程的对流项是线性的,同时流体的压力也无需求解Possion方程得到,能处理复杂的边界条件和并行性高等优点,现在已经应用于流体力学的多个领域。格子Boltzmann方法基于气体动力学。低Ma数极限情况下,格子Boltzmann Bhatnagar-Gross-krook(LBGK)模型是模拟不可压流体流动和传热的二阶算法。但边界处理的数值精度依赖于不同边界处理方法的选取。本文采用LBGK模型,圆管曲面边界采用非平衡态外推法。模拟了外掠圆管和管束的流动和传热这一在工程实际中的经典问题,同时探讨非平衡态外推法处理曲面边界时,算法的稳定性和数值精度,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从连续Boltzmann方程入手,通过对速度、空间和时间离散,得到了离散后的格子Boltzmann方程。并从格子Boltzmann方程出发,利用Chapman-Enskog多尺度展开技术,得到了宏观的Navier-Stokes方程,从而建立模型参数与宏观物理量之间的联系。2)理论推导得出双分布函数模型,并且对圆管的曲面边界进行处理(采用非平衡态外推法),与此同时,本文提出了固体内部节点的选择法则,并类推出温度外推法的处理方法等。3)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流体外掠圆管的流体流动和传热发现:R e < 10时流动呈稳定状态,不出现脱体,在流动方向上的温度分布明显拉长,而在y方向的影响范围反而减小;10≤Re< 50时,流体绕流圆管发生脱体,但是仍然能够形成稳态,在圆管背流面形成两个稳定的涡旋,对流换热增强,温度场的分布也因为脱体的作用呈现出两个峰值分布;雷诺数增大至Re≥50的时候,流体流动开始呈现非稳态流动,慢慢的出现卡门涡街。换热系数明显增大,并且温度场在涡街的作用下产生不连续分布。4)随着Re增大,数值计算精确性变差,且能使计算收敛的临界差分比例系数? c也随之增大;对于相同Re数,随着差分比例系数?增大,数值精度越好。5)流体绕流相同管子数目的顺排和叉排管束时,随Re数增大,流动状态由稳态转变为非稳态,换热增强,管间距越大,流动状态越容易转变,换热能力越强。在相同Re数下,叉排换热能力强于顺排。(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9-05-01)

张俊杰,刘红,张恒斌,陈佐一[3](2003)在《用参数多项式方法分析管束流动中振动圆管的流体激振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确定绕流流体作用在振动管束上的流体激振力是分析换热器管束流体弹性稳定性的关键。该文应用参数多项式方法,在直接求解粘性流方程的基础上确定管束流动中作用在振动圆管上的非定常气动力及流体激振特性,包括振动圆管的表面非定常压力分布、各种振型条件下的非定常气动力作功性质的变化、来流速度变化对非定常气动力作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管束流动的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及确定临界流速。研究发现管子振型对于非定常气动力作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会改变作功的正负。该文的研究是基于求解流动基本方程基础上分析管束振动流 体弹性稳定性的新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03年09期)

钱增源,沈文娟[4](1964)在《管束流道内单根圆管加热时的临界热负荷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叙述了在以叁角形栅格排列的七根管的管束流道内,中央管加热时临界热负荷的实验研究。实验的参数范围是:压力P为100和90绝对大气压,流速W为3—6米/秒,欠热度△t,为10—55℃。将所得的实验数据与计算公式作了比较,并讨论了管束流道对临界热负荷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1964年12期)

圆管管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格子Boltzmann方法是一种起源于格子气自动机,而后又被证明可以通过对速度、空间和时间离散,由连续玻尔兹曼方程推导得出,可用于模拟粘性不可压缩和可压缩流体流动与换热的方法。格子Boltzmann方法与传统的计算方法相比,它是从微观角度建模,并具有算法简单,其控制方程的对流项是线性的,同时流体的压力也无需求解Possion方程得到,能处理复杂的边界条件和并行性高等优点,现在已经应用于流体力学的多个领域。格子Boltzmann方法基于气体动力学。低Ma数极限情况下,格子Boltzmann Bhatnagar-Gross-krook(LBGK)模型是模拟不可压流体流动和传热的二阶算法。但边界处理的数值精度依赖于不同边界处理方法的选取。本文采用LBGK模型,圆管曲面边界采用非平衡态外推法。模拟了外掠圆管和管束的流动和传热这一在工程实际中的经典问题,同时探讨非平衡态外推法处理曲面边界时,算法的稳定性和数值精度,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从连续Boltzmann方程入手,通过对速度、空间和时间离散,得到了离散后的格子Boltzmann方程。并从格子Boltzmann方程出发,利用Chapman-Enskog多尺度展开技术,得到了宏观的Navier-Stokes方程,从而建立模型参数与宏观物理量之间的联系。2)理论推导得出双分布函数模型,并且对圆管的曲面边界进行处理(采用非平衡态外推法),与此同时,本文提出了固体内部节点的选择法则,并类推出温度外推法的处理方法等。3)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流体外掠圆管的流体流动和传热发现:R e < 10时流动呈稳定状态,不出现脱体,在流动方向上的温度分布明显拉长,而在y方向的影响范围反而减小;10≤Re< 50时,流体绕流圆管发生脱体,但是仍然能够形成稳态,在圆管背流面形成两个稳定的涡旋,对流换热增强,温度场的分布也因为脱体的作用呈现出两个峰值分布;雷诺数增大至Re≥50的时候,流体流动开始呈现非稳态流动,慢慢的出现卡门涡街。换热系数明显增大,并且温度场在涡街的作用下产生不连续分布。4)随着Re增大,数值计算精确性变差,且能使计算收敛的临界差分比例系数? c也随之增大;对于相同Re数,随着差分比例系数?增大,数值精度越好。5)流体绕流相同管子数目的顺排和叉排管束时,随Re数增大,流动状态由稳态转变为非稳态,换热增强,管间距越大,流动状态越容易转变,换热能力越强。在相同Re数下,叉排换热能力强于顺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圆管管束论文参考文献

[1].李飞,孙奉仲,史月涛,马磊.圆管管束特性试验及协同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

[2].康细洋.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外掠圆管及管束的流动和换热特性[D].重庆大学.2009

[3].张俊杰,刘红,张恒斌,陈佐一.用参数多项式方法分析管束流动中振动圆管的流体激振特性[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

[4].钱增源,沈文娟.管束流道内单根圆管加热时的临界热负荷的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1964

标签:;  ;  ;  ;  

圆管管束论文-李飞,孙奉仲,史月涛,马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