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猪日粮添加植物油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周文俊[1](2019)在《有机铁饲喂断奶仔猪的有效性及耐受性评价》文中提出本文探究了新型氨基酸络合铁用于饲喂断奶仔猪的有效性及耐受性,旨在为开发高效、安全的铁源提供依据。1有效性试验以288头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6个处理日粮分别为基础日粮加添加0(阴性对照组)、30(试Ⅰ组)、60(试Ⅱ组)、90(试Ⅲ组)和120(试Ⅳ组)mg Fe/kg新型铁源,以及基础日粮添加90 mg Fe/kg硫酸亚铁(阳性对照)。检测分析各组仔猪饲养14或42天后的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试Ⅲ组及两组对照的脏器指标、肠道结构、铁代谢指标。试验结果如下:(1)生长性能。试Ⅱ组仔猪0-14(前期)、15-42天(后期)及全期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但差异不显着(P>0.05)。前期试Ⅲ组,后期及全期所有其他处理组的仔猪腹泻率均显着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2)皮毛质量评分。试Ⅲ组和试Ⅳ组皮毛质量评分显着高于阴性对照(P<0.05)。(3)血液指标。试验第14天,试Ⅲ组和试Ⅳ组红细胞计数显着高于阴性对照,其中试Ⅲ组还显着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第42天,试Ⅱ组、试Ⅲ组和试Ⅳ组,以及阳性对照红细胞压积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试Ⅲ组和试Ⅳ组及阳性对照组血红蛋白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试Ⅳ组及阳性对照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平均红细胞体积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仔猪第14天红细胞计数,第42天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与试验组铁添加量线性相关(P<0.05)。试验第14天,试Ⅳ组血清铁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其他血清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4)脏器指标。仔猪心、肝、脾、肾等脏器指数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阳性对照组仔猪空肠隐窝显着深于阴性对照组(P<0.05)。试Ⅲ组及阳性对照组肾铁含量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仅试Ⅲ组肝铁含量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仔猪脾铁含量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粪便含铁量与试验组铁添加量线性相关(P<0.05)。(5)铁代谢指标。仔猪肝脏铁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肠道铁吸收转运有关蛋白含量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2耐受性试验以144头断奶仔猪为试验对象,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头6头仔猪。处理日粮分别为基础日粮添加0(对照组)、90(有效剂量组)、900 mg Fe/kg(多倍剂量组)新型铁源。检测并分析各组仔猪饲养14或42天后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标、肠道结构、铁代谢指标,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试验结果如下:(1)生产性能。各阶段仔猪的生产性能、死淘率差异不显着(P>0.05)。相对于对照组,高倍及有效剂量组显着提高仔猪皮肤红度,降低腹泻率(P<0.05),仅有效剂量组显着提高被毛评分(P<0.05)。(2)血液指标。相对于对照组,多倍剂量组显着提高试验第14天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P<0.05),其中血红蛋白显着高于有效剂量组(P<0.05);显着提高第42天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P<0.05),其中平均红细胞体积及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显着高于有效剂量组(P<0.05)。血清指标各组无显着差异(P>0.05)。(3)脏器指标。仔猪肝、心、脾、肺、肾的脏器指数,小肠各段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其比值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多倍剂量组肾、肝及脾脏铁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脾脏及粪便铁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及有效剂量组(P<0.05);(4)铁代谢指标。仔猪肝脏铁代谢相关基因mRNA水平及肠道铁吸收转运有关蛋白含量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多倍剂量组心、肝、脾、肺、肾、胰腺、淋巴结、胃、骨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等各组织未出现病变。3结论新型铁源具有改善断奶仔猪生产表现的趋势,可以显着提升仔猪多个铁营养敏感指标,并在提升红细胞计数上显着优于硫酸亚铁。其对肠道结构无显着影响,是断奶仔猪有效的铁源。900 mg Fe/kg的添加量,可以进一步提升血红蛋白、脏器含铁量等指标,并对仔猪生产性能无显着负面影响。
曹宁坤,陈宝江[2](2018)在《畜禽基础氮代谢及无氮日粮配制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研究动物的基础氮代谢是测定蛋白质真消化率的关键步骤,是了解动物维持蛋白质需要的必要环节,准确测定动物的内源氮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基础氮代谢、无氮日粮法及存在问题和影响无氮日粮配制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王杰[3](2018)在《日粮酪氨酸添加水平对淅川乌骨鸡胸肌肉质的影响及相关差异基因筛选》文中研究说明淅川乌骨鸡是我国着名的地方特色品种,是国内外报道过唯一一种产绿壳蛋的白羽乌骨鸡。经研究发现乌骨鸡由黑色素沉积量与脂肪酸含量能影响肉品质,其中黑色素含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提高黑色素含量能显着增加乌骨鸡营养水平及风味。为深度挖掘淅川乌骨鸡潜在的黑色素价值,通过外源添加剂调控胸肌黑色素沉积量从而提高其营养水平。因此,本试验通过六组不同的日粮酪氨酸添加水平饲喂0~12周龄淅川乌骨鸡,具体分组及添加水平为对照组(0%)、处理组Ⅰ~Ⅴ(0.2%、0.4%、0.6%、0.8%、1.0%)。待12周龄时进行屠宰,测定各组的生长、屠宰性状与肉品质相关指标,再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出样本间差异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生产上表观数据与分子标记相结合,旨在鉴定与黑色素、脂肪酸相关的差异基因,为后续生产高品质淅川乌骨鸡奠定坚实的基础。结果如下:试验一:日粮酪氨酸水平对淅川乌骨鸡生长性能、屠宰性状的影响1、生长性能:体斜长,处理组Ⅴ显着低于处理组Ⅰ、Ⅳ(P<0.05);龙骨长,处理组Ⅴ显着低于其余五组(P<0.05);胫长,处理组Ⅰ显着高于处理组Ⅲ、Ⅴ(P<0.05);胸宽与胸角,处理组Ⅴ显着低于对照组与处理组Ⅰ(P<0.05)。2、屠宰性状:活体重,对照组与处理组Ⅰ显着最高(P<0.05);屠宰率,处理组Ⅳ、Ⅴ显着低于其余四组(P<0.05);腿肌重,处理组Ⅲ、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胸肌率与全净膛率在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二:日粮酪氨酸水平对淅川乌骨鸡胸肌肉品质的影响1、肉品质:腿肌剪切力,处理组Ⅱ显着高于其余四个处理组(p<0.05);胸肌剪切力,处理组Ⅱ、Ⅴ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但胸肌(45min/24h)与腿肌(45min/24h)的p H值各组之间差异都不显着的(p>0.05)。2、黑色素含量:不同日粮酪氨酸添加水平能显着提高胸肌黑色素沉积量,处理组Ⅱ~Ⅴ胸肌黑色素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与处理组Ⅰ(p<0.05),并在酪氨酸添加浓度为0.8%(处理组Ⅳ)时,胸肌黑色素含量最大。3、脂肪酸含量:基于前期黑色素测定试验结果,测定对照组与处理组Ⅳ脂肪酸含量,分别检测出了19种脂肪酸,在饱和脂肪酸中处理组Ⅳ的山嵛酸的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在不饱和脂肪酸中处理组Ⅳ的亚油酸的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17种脂肪酸在两组中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试验三:日粮酪氨酸水平调控淅川乌骨鸡胸肌肉品质相关基因的鉴定基于前期黑色素测定结果,选择对照组与处理组Ⅳ胸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测序结果发现,14935个基因在两样本中表达,其中在两样本中13477个基因共表达,在对照组胸肌中698个基因特异表达,处理组Ⅳ胸肌中760个基因特异表达。最终得到了差异表达基因417个,其中160个基因在处理组Ⅳ上调,257个基因在对照组上调。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与KEGG富集分析,差异基因共注释到50个GO term和91条KEGG pathway中,并筛选出12条与脂肪酸代谢相关通路,4条黑色素合成相关通路,同时从中发现FAS、ACACB、MITF、TYRP2这四个与脂肪沉积、黑色素合成的有关基因,拟作为后续研究的重点。通过不同日粮酪氨酸水平对12周龄淅川乌骨鸡肉质的影响发现,在适宜的酪氨酸浓度下(0.8%),能显着提高胸肌黑色素的沉积量,并对部分脂肪酸也有显着的影响,随后通过转录测序,筛选鉴定了黑色素与脂肪酸相关的基因与通路。
李元凤,何健,王亚超,敖翔[4](2017)在《母源性短链果寡糖对仔猪肠道免疫系统发育的影响》文中认为围产期营养对新生动物的免疫系统发育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假设供给母源性的短链果寡糖(scFOS)能促进后代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本试验选取34头母猪,产前4周和产后4周添加统一的含有scFOS的日粮(10g scFOS/d)。分析分娩当天、产后第6d和第21d取初乳和常乳中免疫球蛋白和TGFβ1的浓度。21日龄时屠宰取样对仔猪的肠道结构、空肠和回肠PP结的免疫学特征,以及肠系膜淋巴细胞进行了分析。同时多次测定了哺乳和断奶仔猪的肠道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组成。添加scFOS后初乳中IgA显着增加(P<0.05),TGFβ1的浓度也有增加趋势(P<0.1)。母猪饲喂scFOS后,刺激21日龄仔猪PP和肠系膜淋巴细胞,IFNγ分泌显着增加(P<0.05),未受刺激的PP细胞的分泌型IgA含量也显着增加(P<0.05)。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发现,这些差异可能与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中被激活的CD25+CD4+T细胞的比例增加有一定关系。IFNγ的表达量与激活的T淋巴细胞的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在哺乳期总的短链脂肪酸水平没有变化,但在母猪饲喂scFOS后,90日龄仔猪盲肠中总的短链脂肪酸的水平显着增加(P<0.05),特别是丙酸、丁酸和戊酸。总的来讲,我们研究证实,母猪日粮中添加scFOS可以提升初乳免疫水平,从而修复仔猪肠道免疫系统。这些结果也证实,母源营养在后代黏膜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文静[5](2017)在《复合植物精油提高肉仔鸡生长性能和抗病力的初步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抗生素作为抗病促生长用药广泛在畜禽日粮中低剂量长期添加,养殖现场预防用药则更加普遍。但近年来,由于耐药性风险和公众安全意识的提高,寻找安全、有效的新型制剂加以应用是当前的首要目标。植物精油来源于天然植物,具有挥发性和特殊气味,有多种药理活性,在医药保健领域已有应用,在畜牧业应用才逐渐兴起。本研究选用百里香酚、丁香酚、香芹酚、柠檬烯、柠檬醛、肉桂醛、大蒜素7种精油单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析因设计进行最佳抗菌方剂筛选;通过动物饲养试验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评估,并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白蛋白等,以确定适宜添加量;采用MTT法、ELISA法、免疫器官指数测定等研究复合植物精油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建立大肠杆菌O78攻毒肉鸡模型,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微量凝集法、ELISA法、荧光定量PCR法及制备肉鸡心、肝、脾、肾组织病理切片等,研究其对肉用鸡抗病力的影响及其免疫学机制,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并进行现场饲养试验,确定其经济实用性。结果显示:筛选确定精油单体丁香酚、百里香酚、香芹酚为方剂组分,组成方剂为丁香酚3mg、百里香酚3mg、香芹酚2mg。对大肠杆菌MIC为625μg/m 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39μg/m L,沙门菌为19.5μg/m L,对大肠杆菌MBC为1250μg/m 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78μg/m L,沙门菌为39μg/m L;在42天的肉仔鸡饲养试验中,剂量为80mg/kg和160mg/kg的试验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但料肉比显示80mg/kg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160mg/kg组则采食量和料肉比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胸肌率和腿肌率得到了提高(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血清尿素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有趋于降低的趋势;复合植物精油可以使外周血白细胞和红细胞含量增加,显着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加血清中补体含量、提高新城疫抗体滴度和溶菌酶的水平(P<0.05),促进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的分泌(P<0.01),肉仔鸡血清超氧化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着增加(P<0.05),并可极显着提高部分免疫器官指数(P<0.01);在大肠杆菌攻毒肉鸡试验中,添加植物精油降低了肉仔鸡死亡率(P<0.05),有效减缓体增重降低和料肉比升高,同时,相对于未添加精油攻毒组极显着降低器官载菌量(P<0.01),内脏器官病变程度减轻,大肠杆菌攻毒后肉鸡血清中IL-6和s TLR4的含量极显着增加(P<0.01),脾脏TLR4和NF-κB的m RNA表达量极显着提高(P<0.01);但添加精油较饲喂基础日粮的攻毒肉鸡血清中IL-6和s TLR4含量显着降低(P<0.05),脾脏TLR4和NF-κB的m RNA表达量极显着降低(P<0.01);养殖应用证明,该复合植物精油可以节约饲料5%,降低死淘率,每只鸡提高经济收益0.9元。结论如下:本复合植物精油方剂为丁香酚3mg、百里香酚3mg、香芹酚2mg,对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一定的抑杀作用;适宜添加量为80mg/kg饲料;可以增加肉鸡的免疫功能;提高其对病原微生物的抗感染水平;而抗炎过程,可能与精油抑制TLR4/NF-κB通路进而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等免疫应答有关;应用试验表明经济实用。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所得复合植物精油可以提高肉仔鸡生长性能和抗病力,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价值。
杨金堂[6](2015)在《中链脂肪酸对高温环境下猪饲养和疾病防治的应用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中链脂肪酸(Medium Chain Fatty Acid,MCFA)是含有6~12个碳原子组成碳链的饱和脂肪酸,包括己酸(C6)、辛酸(C8)、癸酸(C10)和月桂酸(C12),它们和甘油发生醋化反应生成的甘油三醋称为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edium chaintriglycerides,MCT)。MCFA/MCT具有碳链短、分子量小、极性和水溶性较高等特点,因此,中链脂肪酸在生物体内的的消化、吸收、转运、代谢等方面有不同于长链脂肪酸(LCFA)的性质。MCFA依靠其特有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决定其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抑菌效果,对控制仔猪消化道疾病具有显着的效果。由于其独特的供能作用以及对肠道结构的改变,对动物生产具有明显的增重作用,但MCFA对高温环境下仔猪的作用未见报道。本研究试图通过MCFA在体内、外对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的评估,对高温环境下断奶仔猪的生长效果的测定、对热休克蛋白mRNA水平、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等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含MCFA的饲料添加剂,进行临床推广及效果评定,为其在养猪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和生产依据。试验1、中链脂肪酸体外的抑菌效果本试验目的是研究MCFA的体外抑菌效果;主要利用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测定MCFA在体外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中链脂肪酸在体外对致病菌有抑菌作用,尤其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抑菌效果显着,但对乳酸菌生长无抑制作用。试验2、中链脂肪酸对高温环境下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2013年7-8月份,从安徽某猪场选择断奶仔猪36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1%中链脂肪酸、基础日粮+0.3%中链脂肪酸。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饲喂条件和饲养环境下,与对照组相比,0.3%中链脂肪酸平均日增重提高了9.65%,料重比减少了12.8%,腹泻率减少了53.8%。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0.3%的中链脂肪酸对猪有良好的促生长效果,可为其在养猪业的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试验3、中链脂肪酸对高温环境下仔猪热休克蛋白mRNA水平的影响2013年7-8月份,从安徽某猪场选择断奶仔猪36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1%中链脂肪酸、基础日粮+0.3%中链脂肪酸。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饲喂条件和饲养环境下,与对照组相比,在高热环境下,0.3%中链脂肪酸和0.1%中链脂肪酸均可提高仔猪血液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mRNA水平,且0.3%中链脂肪酸的效果显着优于0.1%中链脂肪酸。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0.3%的中链脂肪酸对猪有良好的抗应激效果,可为其在养猪业的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试验4、中链脂肪酸对对高温环境下仔猪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2013年7-8月份,从安徽某猪场选择断奶仔猪36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1%中链脂肪酸、基础日粮+0.3%中链脂肪酸。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饲喂条件和饲养环境下,与对照组相比,0.3%中链脂肪酸和0.1%中链脂肪酸均可显着提高仔猪粪便中乳杆菌的数量,降低仔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肠球菌数量,且0.3%中链脂肪酸显着优于0.1%中链脂肪酸(P<0.05)。与对照组相比,0.3%中链脂肪酸和0.1%中链脂肪酸对血液和脾淋巴细胞转化及对白介素2含量均无显着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0.3%的中链脂肪酸对猪肠道菌群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为其在养猪业的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以中链脂肪酸为主要成份的饲料添加剂在海南、广西、重庆、江苏、安徽等地的规模化猪场示范应用母猪2万余头,仔猪10万多头,证明其能促进仔猪生长,提高存活率,缩短母猪分娩时间,减少弱仔,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该添加剂对高温环境下的母猪和仔猪效果更加明显。
蒋法成,范磊,韩善闯,谢中飞[7](2013)在《脱毒蓖麻粕饲喂育肥猪试验》文中指出本试验将100头体重和日龄相近的苏淮猪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猪在小猪至中猪阶段(30天)和中猪至大猪阶段(56天)分别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试验组日粮用脱毒蓖麻粕代替部分豆粕,对照组日粮不含脱毒蓖麻粕。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着差异。可见脱毒蓖麻粕代替部分豆粕是可行性的。
王念[8](2011)在《仔猪腹泻的流行及诊治》文中研究表明在农村的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是临床症状,很多因素都可引发。在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发生率很高,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断奶后的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30%,死亡率达10%15%。发病后患猪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同时由于腹泻,体
徐少辉[9](2011)在《L-肉碱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氧化机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家禽生产中,免疫接种、惊吓、温度、氨气等环境和人为因素常常会导致动物应激。L-肉碱能促进能量代谢,具有提高鸡蛋品质、调节免疫和抗氧化等作用。本文通过4个试验,研究了L-肉碱对产蛋鸡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免疫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探讨了L-肉碱的抗氧化机制。试验一、L-肉碱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脂质代谢的影响。选用576只53周龄海兰褐产蛋鸡分成6个处理,分别饲喂添加L-肉碱0、25、50、100、200和400 mg/kg6种日粮。试验表明:1)日粮中添加L-肉碱未见影响产蛋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和料蛋比(P>0.05)。2)日粮中添加L-肉碱显着提高了试验3周时鸡蛋的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P<0.05),其中25 mg/kg组最佳;提高了试验6周时鸡蛋蛋壳强度(P<0.05),有增加蛋黄颜色的趋势(P=0.07);未见影响蛋壳厚度和蛋形指数(P>0.05)。3)日粮中添加L-肉碱显着降低了产蛋鸡血清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LDL-C)(P<0.05)。试验二、L-肉碱对产蛋鸡免疫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一。结果表明:1)L-肉碱显着提高了机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P<0.05)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P<0.05)活性,降低了MDA(P<0.05)含量。2)L-肉碱显着提高了血清中溶菌酶活性(P<0.05)和IgG含量(P<0.05),提高了外周血CD3+(P<0.05)、CD4+(P<0.05)和CD8+(P<0.05)T淋巴细胞数量,以及CD4+:CD8+比例(P<0.05)。试验三、L-肉碱对饲喂葵花油的产蛋鸡蛋品质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选用288只27周龄海兰褐产蛋鸡,随机分成4组,分饲喂对照组、3%葵花油添加L-肉碱0、200或400 mg/kg等4种日粮。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L-肉碱和葵花油未见影响产蛋鸡的生产性能(P>0.05)。2)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3%葵花油显着降低第6周鸡蛋哈夫单位(P<0.05),蛋白高度有降低的趋势(P=0.06),添加L-肉碱可改善因葵花油而造成的哈夫单位下降;葵花油对第6周鸡蛋壳强度无显着影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L-肉碱显着提高了鸡蛋蛋壳强度(P<0.05)。3)葵花油显着降低第6周产蛋鸡血液中T-AOC(P<0.05),添加L-肉碱改善了因葵花油而造成的T-AOC下降;葵花油显着升高第6周血液MDA水平(P<0.05),添加L-肉碱降低了因葵花油添加而导致的MDA升高,葵花油对血液SOD活性无显着性影响(P>0.05),但显着提高血液GSH-Px活性(P<0.05)。日粮中添加L-肉碱后,显着提高血液SOD活性(P<0.05),但对血液GSH-Px无显着影响(P>0.05)。试验四、L-肉碱对饲喂氧化油的产蛋鸡蛋品质和抗氧化机能及SOD、GST和Nrf2mRNA表达的影响。选用288只27周龄海兰褐产蛋鸡,分为4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分别饲喂新鲜油组(FO,对照组)、氧化油组(OO)、氧化油+200 mg/kg L-肉碱(OO200)和氧化油+400 mg/kg L-肉碱(OO400)4种日粮。研究表明,1)L-肉碱对饲喂氧化油产蛋鸡的生产性能无显着影响(P>0.05)。2)试验3周时,与对照组相比,OO组的蛋壳强度有降低趋势(P=0.09),OO400组的蛋壳强度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试验6周时,与对照组相比,OO组的蛋壳强度显着降低(P<0.05),OO400组中蛋壳强度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与OO组相比,OO400组鸡蛋蛋白高度有升高趋势(P=0.06),哈夫单位显着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OO组T-AOC、SOD、GSH-Px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显着降低(P<0.05),MDA水平显着升高(P<0.05);OO400组中,因添加氧化油而造成的负面影响消失,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4)与对照组相比,OO组的Cu/Zn SOD、GST-α3和红细胞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mRNA表达无显着影响(P>0.05),但OO400组显着提高Cu/Zn SOD、GST-α3和Nrf2的mRNA表达量(P<0.05)。综上,日粮添加L-肉碱(0~400 mg/kg)不影响产蛋鸡生产性能,但可改善鸡蛋品质,降低血脂,增强免疫和抗氧化机能;综合考虑成本和鸡蛋品质,推荐日粮中添加L-肉碱25 mg/kg。其对抗氧化机能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核转录因子Nrf2实现的。
刘丽萍,王守君,单艳君,朱永信,张玲,张谦[10](2011)在《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文中研究说明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猪高热病在不少地方经常发生,尤其是高温高湿夏季。
二、小猪日粮添加植物油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猪日粮添加植物油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铁饲喂断奶仔猪的有效性及耐受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动物体内铁的分布与代谢 |
1.1 铁的含量及分布 |
1.2 铁的吸收 |
1.3 铁的转运 |
1.4 铁的稳态 |
1.5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
2.铁的生理功能 |
2.1 转运和贮存氧气 |
2.2 催化生化反应 |
2.3 生理防卫 |
2.4 影响器官发育 |
2.5 参与抗氧化过程 |
3 铁与畜牧生产 |
3.1 动物对铁的需要量 |
3.2 动物铁的缺乏症 |
3.3 铁过量的危害 |
3.4 动物补铁的时机与方式 |
4 补铁剂的研究方法技术 |
4.1 补铁剂研究相关方法 |
4.2 反映动物铁营养状况的指标 |
4.3 组织含铁量的测定技术 |
5 动物补铁制剂 |
5.1 饲用补铁剂的发展 |
5.2 氨基酸螯合铁用于畜牧生产的优势 |
5.3 氨螯合铁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
6 总结展望 |
7 本课题的意义 |
第二章 新型铁源有效性试验 |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1.1 受试物 |
1.2 试验动物 |
1.3 主要试验设备 |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2.1 试验日粮及加工方法 |
2.2 试验设计及分组 |
2.3 试验动物的饲养与管理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处理日粮中营养成分实测值 |
3.2 不同水平新型铁源对仔猪表现、生长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 |
3.3 不同水平新型铁源对仔猪皮肤色泽及被毛质量的影响 |
3.4 不同水平新型铁源对仔猪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
3.5 不同水平新型铁源对仔猪血清指标的影响 |
3.6 不同水平新型铁源对仔猪血清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7 新型铁源对仔猪脏器指数的影响 |
3.8 新型铁源对仔猪肠道结构的影响 |
3.9 新型铁源对仔猪铁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0 新型铁源对仔猪脏器及粪便含铁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新型铁源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 新型铁源对断奶仔猪皮肤色泽及被毛质量的影响 |
4.3 新型铁源对断奶仔猪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
4.4 新型铁源对断奶仔猪腹泻率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4.5 新型铁源对断奶仔猪血清指标的影响 |
4.6 新型铁源对断奶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7 新型铁源对断奶仔肠道结构及脏器指数的影响 |
4.8 新型铁源对断奶仔猪铁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9 新型铁源对断奶仔脏器铁含量及粪便铁含量的影响 |
5 结论 |
第三章 新型铁源耐受性试验 |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1.1 受试物 |
1.2 试验动物 |
1.3 主要试验设备 |
1.4 试验时间和地点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日粮及加工方法 |
2.2 试验设计及分组 |
2.3 试验动物的饲养与管理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处理日粮中营养成分的实测值 |
3.2 有效及多倍剂量新型铁源对仔猪表现、生产性能的影响 |
3.3 有效及多倍剂量新型铁源对仔猪皮肤色泽及被毛质量的影响 |
3.4 有效及多倍剂量新型铁源对仔猪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
3.5 有效及多倍剂量新型铁源对仔猪血清指标的影响 |
3.6 有效及多倍剂量新型铁源对仔猪脏器指数的影响 |
3.7 有效及多倍剂量新型铁源对仔猪肠道结构的影响 |
3.8 有效及多倍剂量新型铁源对仔猪铁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9 有效及多倍剂量新型铁源对仔猪脏器及粪便含铁量的影响 |
3.10 有效及多倍剂量新型铁源对仔猪组织器官病理学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多倍剂量新型铁源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多倍剂量新型铁源对仔猪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
4.3 多倍剂量新型铁源对仔猪血清指标的影响 |
4.4 多倍剂量新型铁源对仔猪脏器指数、肠道结构影响 |
4.5 多倍剂量新型铁源对仔猪铁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6 多倍剂量新型铁源对仔猪脏器及粪便含铁量的影响 |
4.7 多倍剂量新型铁源对仔猪脏器病理变化影响 |
5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畜禽基础氮代谢及无氮日粮配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维持蛋白质需要、基础氮代谢 |
2 无氮日粮法及无氮日粮组成 |
3 影响无氮日粮配制的因素 |
3.1 日粮纤维对内源氮排泄量的影响 |
3.2 体重对内源氮排泄量的影响 |
3.3 环境及应激对内源氮排泄量的影响 |
4 无氮日粮配制及基础氮代谢研究存在的问题 |
5 小结 |
(3)日粮酪氨酸添加水平对淅川乌骨鸡胸肌肉质的影响及相关差异基因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淅川乌骨鸡简介 |
1.1.1 淅川乌骨鸡外貌特征 |
1.1.2 淅川乌骨鸡药用及营养价值 |
1.1.3 淅川乌骨鸡研究现状 |
1.1.4 淅川乌骨鸡保护利用 |
1.2 酪氨酸作用机制 |
1.2.1 酪氨酸提取 |
1.2.2 酪氨酸在机体中代谢途径 |
1.2.3 酪氨酸对机体的功能研究 |
1.3 乌鸡肉品质评价相关指标 |
1.3.1 黑色素 |
1.3.1.1 黑色素分类 |
1.3.1.2 黑色素生物合成的调节与信号传导 |
1.3.1.3 黑色素的生理功能 |
1.3.2 脂肪酸 |
1.3.2.1 不饱和脂肪酸 |
1.3.2.2 饱和脂肪酸 |
2 引言 |
3 试验一:日粮酪氨酸添加水平对淅川乌骨鸡生长与屠宰性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
3.1.2 试验鸡饲养管理 |
3.1.3 体尺性状测定方法 |
3.1.4 屠宰性能测定方法 |
3.1.5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淅川乌骨鸡的体尺数据分析 |
3.2.2 淅川乌骨鸡的屠体性状数据分析 |
3.3 讨论 |
3.3.1 体尺性状 |
3.3.2 屠宰性状 |
3.4 小结 |
4 试验二:日粮酪氨酸水平对淅川乌骨鸡胸肌肉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
4.1.2 试验鸡饲养管理 |
4.1.3 肉品质的测定方法 |
4.1.4 黑色素测定方法 |
4.1.5 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4.1.6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肉品质数据分析 |
4.2.2 黑色素含量 |
4.2.3 脂肪酸含量 |
4.3 讨论 |
4.3.1 肉品质 |
4.3.2 黑色素 |
4.3.3 脂肪酸 |
4.4 小结 |
5 试验三:淅川乌骨鸡胸肌肉品质相关基因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本的采集 |
5.1.2 RNA抽提与质检 |
5.1.3 转录组RNA-Seq高通量测序 |
5.1.3.1 转录组cDNA文库构建与测序 |
5.1.3.2 转录组测序数据生物信息学分析 |
5.1.3.3 测序数据预处理与基因组比对 |
5.1.3.4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5.1.3.5 差异表达基因GO、KEGG富集分析及肉品质相关基因发掘 |
5.1.3.6 差异基因的q RT-PCR验证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总RNA提取与检测 |
5.2.2 测序数据处理与基因组比对 |
5.2.3 差异表达基因GO、KEGG富集分析及肉品质相关基因发掘 |
5.2.4 差异基因的q RT-PCR验证 |
5.3 讨论 |
5.3.1 转录组数据质量评估 |
5.3.2 差异基因的q RT-PCR验证 |
5.3.3 差异表达基因GO、KEGG富集分析及肉品质相关基因发掘 |
5.4 小结 |
6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4)母源性短链果寡糖对仔猪肠道免疫系统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日粮和试验方法 |
1.2 样本收集 |
1.3 免疫球蛋白测定 |
1.4 初乳和常乳中TGFβ1测定 |
1.5 组织形态学测定 |
1.6 细胞分离和体内培养 |
1.7 MLN和PP细胞的细胞因子模型 |
1.8 流式细胞术分析 |
1.9 结合珠蛋白测定 |
1.1 0 SCFA测定 |
1.1 1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母猪和仔猪的生长性能 |
2.2 初乳和常乳免疫质量 |
2.3 母猪和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 |
2.4 仔猪21日龄肠道重量及形态 |
2.5 仔猪21日龄PP细胞和MLN单核细胞密度 |
2.6 仔猪21日龄PP细胞和MLN细胞因子, PP细胞Ig A的分泌活性和回肠PP细胞的基因表型 |
2.7 21日龄仔猪血浆结合球蛋白 |
2.8 10日龄、21日龄、49日龄和9 0 日龄仔猪消化液中SCFA浓度的动态分布 |
3 讨论 |
3.1 母猪日粮添加sc FOS减少母猪动用体贮 |
3.2 母猪日粮添加sc FOS提高催乳免疫力 |
3.3 母猪日粮中添加sc FOS加速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 |
3.4 母猪日粮中添加sc FOS对后代仔猪微生物发酵有一定影响 |
(5)复合植物精油提高肉仔鸡生长性能和抗病力的初步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植物精油在畜牧业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1.1 植物精油概述 |
1.2 植物精油来源 |
1.3 植物精油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 |
1.4 植物精油药理作用 |
1.5 植物精油单体介绍 |
1.6 植物精油在畜牧业的应用现状 |
1.7 植物精油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复合植物精油配方筛选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复合植物精油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最适添加量确定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复合植物精油对肉仔鸡免疫的影响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复合植物精油对肉仔鸡抗细菌感染的作用及机理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复合植物精油现场应用及效益分析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欧洲效益指数分析 |
5.5 经济效益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链脂肪酸对高温环境下猪饲养和疾病防治的应用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中链脂肪酸在畜牧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
1. MCFA/MCT的概念及理化特性研究进展 |
1.1 MCFA/MCT的概念 |
1.2 MCFA/MCT的理化特性 |
2. MCFA代谢特点的研究进展 |
2.1 消化 |
2.2 吸收 |
2.3 转运 |
2.4 氧化 |
2.5 生酮作用与供能作用 |
2.6 MCT和LCT的主要区别 |
3. MCFA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
3.1 MCFA对代谢的影响 |
3.2 MCFA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
3.3 MCFA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4. MCFA在畜牧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
4.1 对畜禽的营养作用 |
4.2 对畜禽的抑菌作用 |
4.3 促生长作用 |
4.4 抗应激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中链脂肪酸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药敏片法抑菌试验结果 |
2.2 不同浓度中链脂肪酸的抑菌效果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链脂肪酸对高温环境下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场地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动物与处理 |
1.4 仔猪生长性能指标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中链脂肪酸对高温条件下仔猪热休克蛋白MRNA水平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仪器 |
1.2 主要试剂 |
1.3 试验动物及处理 |
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
1.5 血液及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70和Hsp27 mRNA水平的测定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中链脂肪酸对断奶仔猪Hsp70 mRNA水平的影响 |
2.2 中链脂肪酸对断奶仔猪Hsp27 mRNA水平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链脂肪酸对高温条件下仔猪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仪器 |
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1.3 试验动物与处理 |
1.4 样品采集和处理 |
1.5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1.6 猪脾脏原代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1.7 猪血液原代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1.8 血清细胞因子IL-2含量的测定 |
1.9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中链脂肪酸对高温环境下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2.2 中链脂肪酸对高温环境下仔猪T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
2.3 中链脂肪酸对高温环境下仔猪血清IL-2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中链脂肪酸的临床饲喂效果评定 |
1. 中链脂肪酸对母猪饲喂效果的评定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试验结果 |
2. 中链脂肪酸对规模化猪场的全程对比饲喂结果 |
2.1 云南兰坪小利坪猪场 |
2.2 丽江东盛种养开发有限公司 |
2.3 海南金扬实业有限公司 |
3. 结论 |
全文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能说明有价值的证明文件 |
(7)脱毒蓖麻粕饲喂育肥猪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氨基酸含量分析 |
2 饲喂试验 |
2.1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
2.2 饲养管理 |
2.3 测定指标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8)仔猪腹泻的流行及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原因 |
2 流行病学 |
3 临床症状 |
4 剖检变化 |
5 防治措施 |
(9)L-肉碱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氧化机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L-肉碱的结构、来源、合成与去路 |
2 L-肉碱的研究历史 |
3 L-肉碱的生理作用 |
3.1 L-肉碱对脂肪酸氧化及脂质代谢的作用 |
3.2 L-肉碱对细胞凋亡的作用 |
3.3 L-肉碱对抗氧化机能的作用 |
3.4 L-肉碱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
4 L-肉碱在家禽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
4.1 日粮中添加L-肉碱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
4.2 日粮中添加L-肉碱对蛋白质利用的影响 |
4.3 日粮中添加L-肉碱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
4.4 日粮中添加L-肉碱对家禽免疫机能的影响 |
5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L-肉碱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试验二、L-肉碱对产蛋鸡免疫机能及抗氧化机能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试验三、L-肉碱对饲喂葵花油的产蛋鸡蛋品质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试验四、L-肉碱对饲喂氧化油的产蛋鸡蛋品质和抗氧化机能及SOD、GST 和 NRF2MRNA 表达量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全文结论 |
3.1 主要结论 |
3.2 创新点 |
3.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特点 |
2 临床症状 |
3 剖检变化 |
4 预防措施 |
5 治疗方案 |
四、小猪日粮添加植物油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铁饲喂断奶仔猪的有效性及耐受性评价[D]. 周文俊.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2]畜禽基础氮代谢及无氮日粮配制研究进展[J]. 曹宁坤,陈宝江. 中国饲料, 2018(15)
- [3]日粮酪氨酸添加水平对淅川乌骨鸡胸肌肉质的影响及相关差异基因筛选[D]. 王杰. 河南农业大学, 2018
- [4]母源性短链果寡糖对仔猪肠道免疫系统发育的影响[J]. 李元凤,何健,王亚超,敖翔. 饲料与畜牧, 2017(21)
- [5]复合植物精油提高肉仔鸡生长性能和抗病力的初步研究与应用[D]. 张文静. 吉林大学, 2017(12)
- [6]中链脂肪酸对高温环境下猪饲养和疾病防治的应用与机理研究[D]. 杨金堂.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5)
- [7]脱毒蓖麻粕饲喂育肥猪试验[J]. 蒋法成,范磊,韩善闯,谢中飞. 中国猪业, 2013(02)
- [8]仔猪腹泻的流行及诊治[J]. 王念.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7)
- [9]L-肉碱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氧化机能的影响[D]. 徐少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10]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J]. 刘丽萍,王守君,单艳君,朱永信,张玲,张谦.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