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台湾论文-齐华

清代台湾论文-齐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清代台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台湾诗歌,本土诗人,清代台湾

清代台湾论文文献综述

齐华[1](2019)在《清代台湾诗人陈辉诗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自康熙时期清军入台以来,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学较之前都有了显着的提高。文学方面,儒学兴起,书院渐多,且有识之士有机会参加福建乡试,走上仕途。到了乾隆年间,文学之风更盛,陈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陈辉是一个高产诗人,也是同时期中一位优秀的台湾诗人。但遗憾的是他留下的诗只有48首。好在留下的诗首首精品,无论是诗歌的内容还是主题。(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9年33期)

罗小平[2](2019)在《清代大陆渡台官员笔下的台湾名胜与风俗(四) 阿里山形胜与风情(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叁、风俗民情阿里山有旖旎的自然风光,也有许多特色的民俗风情。因为阿里山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既保存独特的民俗,又融入远古时期从大陆东南地区东渡的"山夷"风情。台湾府志、县志或个人游记、笔记记载台湾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颇多,黄叔璥的《台海使槎录》是其中之一,且较为全面。黄叔璥,字玉圃,号笃斋,顺天(本文来源于《朱子文化》期刊2019年05期)

范程琳[3](2019)在《清代台湾台风灾害与防灾技术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台湾台风灾害发生频率居各自然灾害前列,对社会生产产生很大影响。本文利用文献资料相关记载,结合图表统计分析和等级量化,研究清代台湾台风灾害状况并探究防灾技术措施。台湾台风在清代共登陆147次,1876—1895年是台风最为活跃期,西南部是清代台风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台风强度以1、2级为主。其防灾技术措施包括出海航行,农田耕作预防,堤防工程3个方面。这些技术措施有利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稳定农业收成,尤其在应对较小的台风灾害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罗小平[4](2019)在《清代大陆渡台官员笔下的台湾名胜与风俗(四) 阿里山形胜与风情(上)》一文中研究指出阿里山是台湾八大着名景点之一,这里群山逶迤、林木森秀,是大陆同胞到台湾旅游的重要景点。不过,相当一段时间,阿里山藏在深山人未识。直到日据时期,阿里山的景观才进入台湾民众的视野。但是,阿里山之名早在清代就在渡台官员笔下记录下来。这些记录既来自官方的志书,也来自个人的笔记、游记等等。一、自然风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奉命攻克澎湖,(本文来源于《朱子文化》期刊2019年04期)

蒋素芝,刘利华[5](2019)在《清代台湾义学设置和管理探赜》一文中研究指出清领台湾时期,清廷特别注重海疆的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公益性的启蒙教育机构,义学发挥着重要的普及儒家文化和民族融合的社会职能。从区域教育史的视角诠释清代台湾义学创办的状况、地域特点及其社会影响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肖魁伟[6](2019)在《清代宦游文人对台湾原住民书写与族群身份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朝统一台湾之后,大批文人从大陆来到台湾或宦或游,留下了丰富的与台湾原住民相关的记录文本。宦游文人在文本记录中所建构的台湾原住民形象在不同治理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台湾回归之初,在强烈的反差之下,来自大陆的宦游文人对台湾原住民的书写带有夸张的"他者"想象色彩。到了治理中后期,随着与台湾原住民的接触日渐深入,宦游文人开始接纳台湾原住民,眼中台湾原住民的形象也开始从"他者"向"自我"过渡。到了治理后期,大批台湾原住民因汉人强占土地而面临生存问题,引起不少宦游文人的关注与同情,对原住民的书写已不再将其视为"他者"。(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雪晟[7](2019)在《清代台湾新竹隘垦区社会势力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作为大清帝国的边陲地区,和大陆稳定千年的农耕社会形态不同。总体而言,台湾社会仍是流动的、充满活力的。台湾新近开发,不断有移民迁入,不断有移民通过开垦荒地发家,社会阶层上移,作为独特的“移垦社会”,其社会层级并未板结。虽然台湾与大陆制度上基本相同,但由于清政府领台的时间不长,以及官治机构的迁延性,故与大陆地区不同的是,基层治理上官府更为依仗地方势力,地方势力扮演了比中国内地更为重要的角色。至于地方阶层内部的权力分割,台湾也呈现着与大陆地区截然不同的状态。大量文献史料显示,在清代台湾基层社会治理中,由于科举制度实施较晚,“文教不彰”以及移垦社会的特质,相对而言台湾士绅的社会力量乃较大陆地区为弱。官府更加依仗半官方的乡职、商业化经营性质的垦户、埤长、圳长甚至于地方豪强等社会势力进行地方社会的日常管理,这已成为台湾地区普遍的实践。在建省前夕,台湾大部分地区基本开发完毕,完成了移垦社会—定居社会的转变。台北台中等小部分地区,尤其是新竹地区的隘垦区,仍处于嬗变的进程之中。官府强力推动清赋撤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原有的官府—垦户的二元治理体系被逐渐打破,形成了官府—乡职—垦户—埤长圳长等经营性团体的势力构成,形成新的动态平衡。垦户、地保总理等乡职、埤长、圳长等经营性团体这叁大“民间”势力的消长盛衰,深刻地反映着台湾社会的剧烈变化。(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4)

王涛[8](2019)在《清代英国在台湾水域的水文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由于中外贸易格局的变化、海上航线的变迁和对地理知识的需求,促使英国利用水文调查绘制台湾水域地图,编写航海资料。其中,18世纪末广州贸易航线延伸到台湾南部,英国随即调查这里的航海危险区。1842年五口通商后,欧美开始利用台湾东部和澎湖列岛的航线在通商口岸之间往返,英国水文调查的重点也转向台湾东部、澎湖列岛以及被视为加煤站的鸡笼。直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对外贸易兴起,英国才对台湾沿海口岸展开大规模调查,为对台经济掠夺提供地理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林友德[9](2019)在《《清代台湾叁十叁种地方志、采访册、纪略人名索引》疏误举证——兼谈涉台志书历史人物分类的重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史料,比对点校本与原刻本之相关引文,对《清代台湾叁十叁种地方志、采访册、纪略人名索引》进行逐条考辨,梳理校正了1500余条错误,并举例说明,或幸对相关研究者有所裨益,对今后《索引》的可能性修订有所补充。对台湾志书中的历史人物进行多维度的分类与考察,有利于进一步理清大陆各地人民共同参与台湾事务的历史事实与空间网络,有利于台湾史研究的多向度发展与立体化呈现,有其学术价值及历史与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2019年05期)

段飞翔[10](2019)在《台湾清代戏剧文献所见“四喜班”考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碑刻所载戏曲史料往往都比较零散,也多无密切关联性,但为中国剧场史、演出史上重要话题的研究提供过关键性材料,所以其文献价值不容忽视。在对遗存于台湾北部、中部、南部市县的836通清代碑刻进行爬梳之后,获得32通涉及演剧活动信息的珍贵碑刻。因此,结合时代背景和相关文献深入辨析这些史料,对区域戏曲史以及"四喜班"的研究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清代台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叁、风俗民情阿里山有旖旎的自然风光,也有许多特色的民俗风情。因为阿里山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既保存独特的民俗,又融入远古时期从大陆东南地区东渡的"山夷"风情。台湾府志、县志或个人游记、笔记记载台湾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颇多,黄叔璥的《台海使槎录》是其中之一,且较为全面。黄叔璥,字玉圃,号笃斋,顺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清代台湾论文参考文献

[1].齐华.清代台湾诗人陈辉诗歌研究[J].牡丹.2019

[2].罗小平.清代大陆渡台官员笔下的台湾名胜与风俗(四)阿里山形胜与风情(下)[J].朱子文化.2019

[3].范程琳.清代台湾台风灾害与防灾技术措施[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9

[4].罗小平.清代大陆渡台官员笔下的台湾名胜与风俗(四)阿里山形胜与风情(上)[J].朱子文化.2019

[5].蒋素芝,刘利华.清代台湾义学设置和管理探赜[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

[6].肖魁伟.清代宦游文人对台湾原住民书写与族群身份认同[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王雪晟.清代台湾新竹隘垦区社会势力初探[D].浙江师范大学.2019

[8].王涛.清代英国在台湾水域的水文调查[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林友德.《清代台湾叁十叁种地方志、采访册、纪略人名索引》疏误举证——兼谈涉台志书历史人物分类的重要性[J].学术探索.2019

[10].段飞翔.台湾清代戏剧文献所见“四喜班”考述[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9

标签:;  ;  ;  

清代台湾论文-齐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