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特点的探讨

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特点的探讨

天津市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天津300384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近年来我国对外项目日益增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也开始成为业界关注焦点,国内学界近年来围绕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开展的大量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了常见的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并提出了一种实践应用价值较高的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组合模式,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组合模式

前言: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实现了较为长足的进步,但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具备的成熟经验不应被忽视,而为了满足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一步升级的需要,正是本文围绕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特点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常见的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1.1PMC模式

PMC模式也被称作项目管理承包模式,这一模式最早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而随着PM(项目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PMC模式也日渐完善,该模式现阶段在南美、亚太等地区有着较为广泛应用。PMC模式的核心在于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这一项目管理会贯彻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到试运行的全过程,该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总体规划、计划执行都会对业主负责,由此开展的集成化管理将较好保证业主利益。PMC模式的应用可细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也可以称作PMC前期阶段,该阶段主要负责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项目融资、初步设计、招标书编制,PMC模式的第二阶段也被称作实施阶段,该阶段主要由施工承包人负责,主要由详细设计、物资采购、施工分包、施工组成,PMC将在该阶段代表业主完成工程全阶段的管理协调和监理工作。结合国内外研究可以直观发现,PMC模式具备投资控制、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简化项目管理机构、帮助业主取得投资融资等特点,这些特点也是该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得以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原因所在[1]。

1.2CM模式

CM模式也被称作快速路径施工管理方法,该方法最早提出了1968年,作为较为常见、基础的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CM模式下的工程建设主要由项目发包人、项目设计人员、工程施工方、CM公司组成,其中CM公司在工程项目中主要承担项目设计、规划、施工协调管理等工作。CM模式存在代理型、风险型等多种具体应用类型,而这些就使得该国家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具备缩短建设周期、避免设计与施工脱节、严格控制投资、减少项目风险、缩短收益回报周期、工程造价控制难度较高、对CM单位要求较高等特点。

1.3Partnering模式

Partnering模式也被称作合作管理模式,该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最早提出了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而到上世纪末Partnering模式已广泛应用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Partnering模式的应用需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织在信任、追求共同目标和理解各组织的期望和价值观基础之上开展合作,关系建立在信任、追求共同目标和理解各组织的期望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传统组织由此即可转化为一种不受组织边界约束的关系。Partnering模式的核心在于信任、承诺、协同、宽容、理解、关心、相互依存、发展壮大共8个方面,而这些就使得Partnering模式在应用中能够实现组织资源共享、利益关系融洽化,结合国内外围绕Partnering模式开展的研究,可以确定该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具备各方均处于自愿、高层管理者支持、信息共享等特点,其中各方均出于自愿指的是项目参与各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均出于自愿,由此方可保证问题的共同解决、风险的共同承担;高层管理者支持需体现在双方高层管理者达成共识方面,这种共识需具体落实到支持和承诺上;信息共享需体现在工程各项信息能够及时被获取,并得到反馈。

1.4BOT模式

BOT模式也被称作特许经营权项目模式,该模式最早提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其实质是基于国内外私人资本实现的一种基础设施私有化,该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也可以被称作一种私人融资活动,这使得BOT模式中政府所授予的特许权力属于该模式核心。BOT模式广泛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大型建设工程,而长期以来的BOT模式实践也证明了该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而结合相关实践与研究,可以确定BOT模式具备项目需求资金较大、项目建成后成本回收期长、可有效降低建设项目成本、会导致大量外汇流出、可引进先进国际管理技术等特点,这些特点与BOT模式的广泛应用存在较为密切关联。

2.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组合模式分析

结合上述围绕常见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开展的分析不难发现,现阶段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因此本文将在下文中介绍一种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组合模式,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2.1PMC+Partnering组合模式

PMC+Partnering组合模式的提出是由于部分国家在PMC模式应用的探索与推广中出现了PMC承包商专业管理能力不够、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项目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而为了进一步推动PMC模式推广,国外流行的PMC+Partnering组合模式具备较高学习价值,该模式在我国也具备较为广阔的应用潜力。PMC+Partnering组合模式的提出是为了实现PMC模式、Partnering模式的优点汇总,由此即可保证业主真正与PMC承包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可较好解决PMC模式在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由此实现的工期与投资费用高质量控制、风险的合理分担也使得该组合模式具备较高实践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2]。

2.2组合模式特点

2.2.1理论问题

为保证组合模式能够较好在全球实现推广,PMC+Partnering组合模式的特点必须得到关注,由此深入了解该组合模式才能够为该模式推广提供支持。相较于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该组合模式尚缺乏成体系的理论研究,这使得该组合模式虽然具备较为广阔的发展、推广前景,但发展、推广过程却很容易面临阻碍,因此本文建议国内外学界围绕PMC、Partnering相关研究开展组合模式研究,研究的重点应集中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方面,同时还需要建立系统的理论研究框架。

2.2.2模式组织

作为新的项目管理模式,组合模式的应用还应考虑组织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是由于该模式为业主、总承包商之间提供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虽然国外承包商对Partnering模式已经较为熟悉,合作模式对业主、总承包商之间的战略同盟伙伴关系建立提出的更高要求必须得到关注,这一过程中如何实现更高质量资源共享、如何实现更高质量信息沟通与反馈必须得到关注,而这类问题的真正解决则离不开承包商的不断探索。此外,合作模式应用中业主对“共赢”理念的了解、合格的PMC公司也会直接关系具体工程管理效果。结合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本文建议吸引有经验的国外优秀PMC总承包商参与到国内项目中来,以此实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合作模式的完善、推广将获得更有力支持。

结论:综上所述,PMC+Partnering组合模式具备在我国广泛使用的潜力。而在此基础上,作为一种新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PMC+Partnering组合模式具备的多方面优势也不容被忽视,但在引入该组合模式的过程中,业内人士必须认识到国内外环境、承包商等方面存在的差别,由此方可保证组合模式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展成熟。

参考文献

[1]王学军,杨虎.论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PPP”模式的应用与实践[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6):151-153.

[2]景文.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比较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09):60-61.

标签:;  ;  ;  

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特点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