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美学论文-王新

交互美学论文-王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互美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图像,接受美学,图像技术,图像吁请

交互美学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1](2019)在《论“图像吁请”:一种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交互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西视觉思想史上,"图像吁请"是一个意义饶深却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图像吁请",即意味着图像边框的打破与穿越,但这起源于图像边框的设定,中西方图像边框差异明显,背后受制于完全不同的时空观与哲学观。"图像吁请"可分为"审美吁请""直接吁请""暗示吁请"与"移情吁请"四大类型。可以说,人类视觉艺术史就是一段不断打破边框、不断加强吁请的历史,其背后最重要的支撑,是日新月异的图像制作技术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是人类宗教的、政治的、商业的与审美的意识形态的需求。"图像吁请"是一种图像行为,是图像主体性的重要呈现。图像主体性的实现,有赖于与观者个体的交互对话生成,且此过程富有"曲折"感。在交互生成的"曲折"中,一幅伟大的吁请图像,往往能让观者入画,同时入神,既创造出作品的全新意境,又创造出观者的全新人格。更一步,"图像吁请"实质上深契阿尔都塞所谓的意识形态运作机制,成为意识形态询唤"主体"具体而微的一种形式。(本文来源于《江汉学术》期刊2019年06期)

杨丽[2](2019)在《园林景观设计与美学的交互融合——评《园林美术(第2版)》》一文中研究指出《园林美术(第2版)》一书由重庆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6月出版,孟庆英主编。全书由美术基础理论、美术基础实践技能及园林专业应用技能叁大模块构成。包含美术概述、绘画基础知识、素描、色彩、园林景观效果图表现技法、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美术字与图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规范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园林景观设计是基于生态学与美学基本理念,将景观构成的主要要点及具(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2019年09期)

曲大为,张晓君,丁雪梅,李东哲[3](2019)在《基于ZMaker和Flash的服装美学交互型电子杂志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服装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运用书本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设计一款可以随时翻看的电子杂志可以展现美学之美,也利于学生课下学习。运用Zmaker和Flash软件,可以完成交互型电子杂志的制作。结合实际需求,将电子杂志的设计分为内容呈现设计和辅助功能设计两大部分,并叙述了两部分的具体功能及技术实现。利用此方法制作电子教材开发周期短,稳定性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芩嫣[4](2019)在《虚实美学在数码交互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虚”与“实”在当代设计艺术实践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有以实带虚、以实衬虚、虚实相生等表现手法。其美学价值还在于使得审美思维突破具象的审美对象而引向抽象的联想,从而获得心理的愉悦感。当代设计师充分利用虚拟方法将“虚实结合”的美学方法运用到设计当中,从而创造出增强图形视觉冲击力、激发受众想象力的设计模型。当今市面上通过图形化或装饰性图形语言虚拟设计的类似方法和手段有很多,通过与其他设计元素周围的虚拟空间的对比,使消费者一目了然地了解商品。现代化的包装设计会借助辅助材料形成虚拟、真实的对比,通过材料肌理的独特表现力,体现包装商品固有的人文特征。传统艺术以自然为基础,以贴近自然为基准线,传统艺术的所有的作品都会用手工形式或者技术创作来呈现,这种方式与传统的文明形式相匹配,以自然的形式存在。数字图像艺术的创作方法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它把传统的纸笔变成鼠标和键盘,用计算机屏幕作为纸媒体,用专业的图像设计软件编辑、制作数字艺术作品。在整个创建过程中,它以虚拟形式存在,可见且不可触摸。数字图像艺术包括许多类型,如数字电影、视频游戏、视频广告、虚拟现实和在线艺术。而这种虚实结合的数码交互设计主要是从“人”的因素出发,从人、设计、技术这叁个领域,寻找将技术和设计艺术相互融合的最佳途径,从而解决“人”存在的问题,整体上提升了在科技世界中“人”生活品质。数码交互设计将虚实美学融入该领域中,能够再现真实的环境,人们可以介入其中参与交互,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深度结合,相互促进,在许多专业领域,如包装设计、产品设计、广告设计等得到广泛应用与极大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虚实美学观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探析其视觉层与体验层的虚实美学关系,从虚实美学观和交互设计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人工智能时代交互设计的虚实空间架构和美学维度以及虚实美学在交互设计中的价值彰显。在未来,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很可能从目前的现实发展到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已经使人类能够通过手势、视觉等与机器交互,但这一切都需要基于虚拟与真实的互动,为营造更加沉浸式的虚拟与真实组合系统提供更大的可能。(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期刊2019-05-29)

张琪,詹生栋[5](2019)在《天光与空间的交互美学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天光为主导元素的空间塑造方法以及此方法产生的空间交互美学进行阐述。通过分析天光与空间在互动中产生的不同效果,引发空间设计方法与空间美学联想。通过探讨天光与空间的交互美学,开拓空间设计思维,拓展空间设计美学范畴。(本文来源于《设计》期刊2019年03期)

王可[6](2018)在《重组·交互·身体——虚拟美学的叁个关键词》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艺术是基于数字媒体的、可交互的、以虚拟图像为媒介的艺术样式。虚拟艺术是与人互动的艺术,强调与受众互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知。虚拟艺术语境下的美学观具有多重的文化隐喻:重组的、交互的、身体的美学属性。(本文来源于《美术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张凡[7](2018)在《移动阅读App交互设计中视觉美学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阅读时代逐渐到来,推动了移动阅读App的出现与发展,使移动阅读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移动阅读时代的发展、移动阅读App美学需求的衍生以及移动阅读App交互设计中视觉美学的应用等做出相应分析,使读者深入了解移动阅读这一现代化阅读方式。(本文来源于《新闻战线》期刊2018年22期)

朱念悠[8](2018)在《美学视角下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持续攀升,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特征给美学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刺激发展。本文在新媒体艺术的概念界定中,通过了解新媒体艺术并对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进行分析思考,从美学视角去了解和探讨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本文来源于《美术文献》期刊2018年08期)

王亮[9](2018)在《商业交互文本的美学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概念是好莱坞的一种程式化的电影生产模式,是以引人关注的噱头、简洁的情节主轴和明晰的主题、高度的视听冲击力、明星等元素追求最大多数观众及充分的市场营销能力的商业叙事策略。而高概念电影则是在这种策略和模式下所生产出来的影片。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高概念电影日趋成熟,成为目前好莱坞电影生产的主流程式,更为其在全球电影市场的领先地位保驾护航。本论文对高概念电影的形成过程、定义、特征、叙事模式、意识形态构建功能以及创作和接受范式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总结。高概念电影的形成首先是电影受自身内部的商业、技术和文化等本质属性规范和约束的结果。电影与生俱来的商业属性加上好莱坞的趋利本性决定了高概念电影市场导向的生产宗旨;技术的发展为高概念电影走向奇观化和数字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而消费主义、视觉文化的兴起则是高概念电影能够大行其道的生存土壤。其次,二战之后至上世纪70年代美国电影工业和电影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等外部因素则是催生高概念电影的直接原因。迫于经济压力上升以及新的娱乐形式的出现、电影观众群体的迭代,电影业不得不对制片模式和经营方式进行调整,其产品市场也由北美拓展到了全世界。在这种新形势下,发展一种能快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电影艺术形式很有必要,既容易占据市场又可以在电影、电视、游乐设施、电子游戏等领域共同分享概念和影像艺术的高概念电影便应运而生了。高概念电影沿袭与继承了好莱坞影史上的类型电影及“重磅炸弹”电影的制作理念和模式,同时又有区别于前二者的特征。由于高概念电影更加强调与市场营销的紧密联系,其更加重视图像中心的奇观叙事,更加追求主题浅显集中、情节简单明了、叙述直白清晰的叙述有效性。同时以独特创意吸引观众注意力,加强明星与电影作品的契合度保障产品的差异性,将电影产品与文化、娱乐产品进行整合营销,全方位开发利润增长点。借由电影文本之间以及电影文本与小说、漫画、电子游戏等其他形式文本之间相互指涉的互文性生产大量的续集、系列电影或衍生电影,建立品牌效应,维持长期的盈利能力。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概念电影是对经典好莱坞电影在叙事和审美表达层面的强化。在表层意义场的故事元素层面,高概念电影为确保其能够在全球市场畅行无阻,最大程度地降低文化折扣,倾向于表现能够在不同文化、民族的受众中引起共鸣的通约性主题。传统叙事作品中的成长母题、爱情母题、寻找母题、复仇母题等都是高概念电影中常见的主题。而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和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为了适应观众与日俱增的新、奇、特的观影需求,高概念电影越来越倾向于将传统创作主题进行非现实化的包装。在故事结构方面,高概念电影仍遵循传统的因果律,并对经典好莱坞时期的叁幕式结构进行了强化。高概念电影的人物一般是鲜明清晰的,较少出现难以捉摸的性格或飘忽不定的情绪变化。着力表现人物的外部动作,人物动机明确,具有一致性。人物设置基本遵循几种基本的角色功能定位。高概念电影主要通过表层意义场的奇观效果来吸引观众,相对来说高概念电影的深层意义场相对羸弱,这也是一般认为高概念电影比较浅薄的原因。但高概念电影也能通过溢出与断裂、测绘与建构等时空符号的规划与设置,创造生动且丰富的银幕形象,从而激发观众的二度审美。高概念电影在向全世界观众提供声色俱全的顶级娱乐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承担着意识形态输出的功能,通过形象化传播,将意识形态表达融入影像之中。特别是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多民族、高度异质性的移民社会来说,高概念电影在建构主流价值观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中最典型的包括个人英雄主义与强者崇拜、鼓吹民主自由的同时又对强权政治秋波暗送以及家庭至上的伦理价值观等。另外,尽管近年来高概念电影越来越走向非现实化,但它仍极度紧张地保持着对现实的高度敏感与关注,并极为敏捷又颇具匠心地调整着其经营与叙事策略。既满足大众的观影愉悦,同时又传达西方的主流价值观,通过虚构的故事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做出回应。但这种现实回应的旨归是遮蔽与抚慰,而非揭露与质询。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给出想象性的解决方案而达到遮蔽现实、抚慰社会主体的焦虑情绪的功能。而在好莱坞高概念电影中,男性中心、白人中心与人类中心的倾向清晰可见,女性、有色人种和自然一般以“他者”形象出现,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高概念电影的产生、发展与成熟离不开电影技术的更新换代,而数字技术对于电影制作领域的全方位介入,则使得高度商业化、奇观化、突出“概念”的高概念电影如虎添翼。数字技术强化了高概念电影的奇观修辞,使英雄情结更加弥散,也带来了更加精致的影像。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消费主义语境中数字影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电影艺术越发屈从于资本逻辑,影像生产的拟真化使得人们越来越陷入“失真”状态、“真实”变得愈发难以把握,电影对数字技术的依赖使得全球化越来越近似“美国化”等等,都是需要警惕的。最后,高概念电影策略不是一个封闭固化的系统,而是根据市场动向、产业发展而适时调整,因此高概念电影仍然处于变动不居的发展之中。也正因为我们对高概念策略仍然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造成了部分高概念电影过度渲染“概念”而故事乏力、滥用奇观而忽视叙事、过度依靠互文生产而原创不足等误区。相信随着对高概念电影的理解的深入、电影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电影工业体系的完善,中国电影产业会建立一套符合发展现状的营销体系与生产模式,走出自己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张文君[10](2018)在《数字时代好莱坞科幻电影的交互美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的科幻电影在数字技术的促进下进一步发展,不断有新的科幻美学表现形式出现在其中。当下的科幻电影用一个更为发展和创新的方式塑造未来世界,竭尽数字技术的所能去打造超越时代现状的科幻感。人机交互是当代科幻电影中必不可少的一类情节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人类与机器代表的科技的互动关系。科幻电影中的人机交互形式多样化,起到了多样化的功能作用,也在潜移默化中补充了科幻电影的美学内容。(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8年06期)

交互美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园林美术(第2版)》一书由重庆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6月出版,孟庆英主编。全书由美术基础理论、美术基础实践技能及园林专业应用技能叁大模块构成。包含美术概述、绘画基础知识、素描、色彩、园林景观效果图表现技法、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美术字与图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规范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园林景观设计是基于生态学与美学基本理念,将景观构成的主要要点及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互美学论文参考文献

[1].王新.论“图像吁请”:一种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交互生成[J].江汉学术.2019

[2].杨丽.园林景观设计与美学的交互融合——评《园林美术(第2版)》[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

[3].曲大为,张晓君,丁雪梅,李东哲.基于ZMaker和Flash的服装美学交互型电子杂志设计[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

[4].张芩嫣.虚实美学在数码交互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9

[5].张琪,詹生栋.天光与空间的交互美学探讨[J].设计.2019

[6].王可.重组·交互·身体——虚拟美学的叁个关键词[J].美术研究.2018

[7].张凡.移动阅读App交互设计中视觉美学的应用[J].新闻战线.2018

[8].朱念悠.美学视角下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分析[J].美术文献.2018

[9].王亮.商业交互文本的美学实践[D].吉林大学.2018

[10].张文君.数字时代好莱坞科幻电影的交互美学[J].电影文学.2018

标签:;  ;  ;  ;  

交互美学论文-王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