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环境问题论文-李可锋

全球性环境问题论文-李可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全球性环境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情境学习,酸雨,课堂参与度,关键能力

全球性环境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可锋[1](2019)在《基于真实情境组织教学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酸雨”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教学实际中发现学生眼高手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问题,以二氧化硫的教学为例,提出基于生产、生活中有关二氧化硫的真实情境为背景来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依照"提出问题、师生活动、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释疑解惑、共同总结整理"的程序实施教学,在细化了的、有目的的、多方位的有序互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关键能力,形成必备品格。(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中英文)》期刊2019年03期)

牛术敏[2](2016)在《环境激素——全球性环境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激素是继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之后面临的又一全球性环境问题。本文就环境激素的种类和特点、进入人体的途径和作用机理、主要危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16年02期)

郑焕斌[3](2013)在《河水盐化: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生态系纳茨斯·普拉特教授和米格尔·卡纳多-阿古莱斯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环境污染》杂志发表论文指出,河水盐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能导致很高的环境和经济代价,并对全球健康产生威胁。全球气候变化和日益增加的水资源消耗,将会(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3-01-30)

张作成[4](2012)在《西方历史哲学回归宏大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是什么? 1744年维柯的《新科学》出版,是西方历史哲学正式诞生的标志。17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生,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国家实力都获得了巨大发展,超越了那些原来对他们嗤之以鼻的文明或国家,以及那些它们原来向往的国家(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报》期刊2012-08-30)

滕永直[5](2012)在《环境正义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代价使得环境与发展成为倍受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全球性问题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资源匮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更是人、自然、社会之间多层次矛盾与各种利益矛盾的集中体现。全球性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与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已成为时代的问题与难题。首先是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不断进入人类的视野且受到普遍的关注,最充分的理据是人类的持续生存受到其极大的影响,历史向前推进的同时资源环境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在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人类运用自己的认识能力与科技理性不断的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生存环境,往往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其次是由资源环境问题引发的人际矛盾冲突,在实践与现实层面,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与人的关系而言更具有基础性,正如马克思在其经典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精辟论述中指出的“社会才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资源环境问题表面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与失衡,实质上则凸现出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矛盾与冲突,主要表现在个体人性的异化与危机、群体间在环境权益上的矛盾分歧与利益冲突以及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方面。最后是全球环境非正义现象的突显,全球环境不平等或环境非正义指在资源环境保护实践中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权利与责任以及主体的被承认与尊重问题上的巨大差距问题,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悬殊的贫富差距、越境的废物倾倒与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等方面。正是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与重要性,促使着人类从伦理的角度重新审视与思考人、自然、社会间的全面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富人与穷人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等在享有环境权利与承担环境义务上的公平与正义,以真正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解。而环境正义正是通过对环境问题的深层追问与认识,寻求达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正和解,是对当代环境伦理视域缺失的填补与超越。其主要包括寻求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正义的种际正义与寻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在享用与维护资源与环境的过程中权利与责任、索取与贡献的平等与正义的人际正义两个伦理向度。在环境问题上寻求道德共识与伦理相容性是源于人类对全球性生态危机意识的觉醒。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空前未有的世界性生态环境问题、资源能源匮乏问题、贫困饥饿问题等严峻的挑战,而这些跨越国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与解决的共同的道德课题。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性的价值,在全球环境问题上,人类公共理性与共享的价值秩序是推动不同国家、民族跨越文化与社会、宗教与世界观冲突,而共同应对眼前问题的具有创造性的互动关系的力量。在本文中,环境正义实践原则的间架将在人类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普遍体认基础上,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协调发展的伦理价值与原则。具体包括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地球支撑性原则与人与人关系协调发展的普遍伦理正义原则,以共同实现环境正义,而环境正义的现实价值还在于推进环境伦理学的实践意义与价值,促成环境保护的实现以及使得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可能。(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2-05-02)

叶小琦[6](2011)在《浅析“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是人教版《地理》(2000年11月第2版)的最后一个单元。在前面诸章节环环相扣的地理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环境问题,讲明解决措施——可持续发展,对教材整体的教育意义进行了升华。笔者在教材分析(本文来源于《剑南文学(经典教苑)》期刊2011年06期)

张建群,安庆玉,邹梅[7](2011)在《大连市城区部分居民对全球性环境问题认识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影响城市居民对全球性环境问题认识的因素,评价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水平。[方法]1999年,在大连市市内4区抽取夫妻年龄均<50岁的500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影响居民对全球性环境问题认识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975人,对6项全球性环境问题知识的知晓率为16.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居民的文化程度和居住地是影响全球性环境问题知识水平的因素,相对于初中文化,高中文化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OR值分别为16.463、923.811;居住地的OR值为0.128。[结论]居民全球性环境问题知识水平受文化程度和居住地区影响,文化程度高和居住在工业区的居民的知识水平高。(本文来源于《预防医学论坛》期刊2011年04期)

王明远[8](2011)在《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困境与出路:自治还是他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目前的国际关系格局中,主权国家仍然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参与者。然而,受国家主权、国家利益至上观念的支配,传统国际法的国家本位、基于契约性条约的自治模式根本无法适应有效处理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需要。作为理想与现实之间妥协的产物,现代国际法特别是国际环境法坚持人类共同利益本位,构架以主权国家为基础,以造法性条约、超国家的环境保护权威机构以及非政府国际组织等非国家主体为基本形式的自治与他治相结合的全球性环境治理模式。与此同时,国际市民社会组织在国际环境治理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作为在国家主权与人类共同的生态环境利益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条妥协道路,应对环境危机的根本性出路在于:建立并完善以主权国家为基础、国际公约管理机构和政府间环境保护国际组织为关键、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等非国家主体为补充的自治与他治相结合的国际法律机制。这样的国际环境治理模式虽不完美,却可能是较为可行的必然选择。(本文来源于《金融服务法评论》期刊2011年01期)

王明远[9](2010)在《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困境与出路:自治还是他治?》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20世纪中叶以来,许多环境问题开始超越国界,甚至成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一方面,这些问题往往是多个国家和地区各自的行为共同产生的累积效应;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特别是各个国家又负有保护和改善当代人以及未来世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的庄严(本文来源于《清华法治论衡》期刊2010年01期)

王明远[10](2009)在《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困境与出路:自治还是他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20世纪中叶以来,许多环境问题开始超越国界,甚至成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一方面,这些问题往往是多个国家和地区各自的行为共同产生的累积效应;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特别是各个国家又负有保护和改善当代人以及未来世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的庄严责任。基于此,探讨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内在根源,进而建立和完善符合客观规律的、适当的国际法律机制,规范和调整世界各国在全球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就成了无可回避的理论和实践命题。(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法治》期刊2009年00期)

全球性环境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环境激素是继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之后面临的又一全球性环境问题。本文就环境激素的种类和特点、进入人体的途径和作用机理、主要危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球性环境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李可锋.基于真实情境组织教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酸雨”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

[2].牛术敏.环境激素——全球性环境问题[J].生物学教学.2016

[3].郑焕斌.河水盐化: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N].科技日报.2013

[4].张作成.西方历史哲学回归宏大叙事[N].社会科学报.2012

[5].滕永直.环境正义探究[D].西南大学.2012

[6].叶小琦.浅析“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

[7].张建群,安庆玉,邹梅.大连市城区部分居民对全球性环境问题认识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1

[8].王明远.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困境与出路:自治还是他治?[J].金融服务法评论.2011

[9].王明远.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困境与出路:自治还是他治?[J].清华法治论衡.2010

[10].王明远.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困境与出路:自治还是他治?[J].中国环境法治.2009

标签:;  ;  ;  ;  

全球性环境问题论文-李可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