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新城子中学737208
摘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情况、课型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究化学知识的起点、动力和源泉;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怎样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情境应注意哪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摸索出几种比较常用的情境教学法:比较性问题情境、过程性问题情境、思维性问题情境、兴趣性问题情境、经验性问题情境等。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思维兴趣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问题对于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问题为中心,围绕着科学的能力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展开学习,也是科学探究学习最重要的特征”。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形成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链接,既可以暗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线索,又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求解问题的欲望。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过程,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点做法和策略:
一、对于物质性质类知识可以创设比较性的问题情境
教师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比较,新知识所特有的性质作为引起问题的出发点来创设问题情境,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轻松、自愿、愉快地走向新知识。
二、针对有关化学原理、定律类知识可创设过程性问题情境
教师要设计从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来猜想与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金属的性质——金属活动性一节中,我创设了:“师傅老赵外出,临走交待刚来学徒的小李把散落在地面的锌片、铜片、铁片分类归拢一下,而小李也正想借此表现一下,但没上几天学又缺乏社会经验的小李迅速收拾好了某金属片,而其它两种一时竟束手无策,你能通过所学猜他整理出来的是哪种金属吗?你还能帮他一下吗?说出你的理由、方案并准备实验进行验证。”这样学生通过已有经验和知识迅速判断出小李整理出的金属片(意见很多,但都有理),又通过引导、学习、讨论、合作交流得出了若干种方案,再经共同交流予以论证,最后再进行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方案,巩固了所学,并在学习、讨论、交流、实验中又产生了其他的问题,使得学生开拓了视野,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兴趣盎然,效果较好。
三、对于习题课中所涉及的知识,尤其是推断、鉴别、信息给予类较为综合的知识,可创设思维性问题情境
教师要从多元的角度给学生创设具有开放性、思维性的问题情境。如:无色混合气体类、白色粉末类、黑色粉末类推断题,框图式推断题、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类问题。把他们置身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际中去,启迪学生根据所学,思维、寻找突破口,通过学生的猜想、验证、交流、归纳,学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学习的主动性也就高涨了,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四、对于能够进行实验验证类、探究类、记忆类化学知识可创设兴趣性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仅利用好实验仪器、影像资料、图片,而且要巧妙地利用好语言艺术来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如学习氢气性质时我以一则谜语来创设情景:“相对分子质量它最小,燃烧还原本领高;产物是水无污染,有时火来脾气爆”。让学生猜想总结,学生兴趣十足,对于下面知识的掌握以及所要进行的实验有良好的指导作用,且便于记忆。再如学习地壳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的高低顺序时,我创设了“密语翻译”的问题情境,即:洋鬼子,捋着铁盖子,那家伙真美,我们应怎么着?生大声答,我们要清除掉他们。通过自读、交流、讨论,学生很快记住了,有的学生还饶有兴趣,摇头晃脑地学起日本鬼子来。学习分子性质时,我让事先训练好的两个学生来了个魔术表演“空瓶生烟”更是把教学推向了高潮。试想这样的问题情境能不叫人产生兴趣吗?所学的知识想巩固不住恐怕都不行。
五、对于物质的制备、除杂类、计算类复习性之类的知识可创设经验性问题情境
教师要做到“量体裁衣”和“因需而设”,选择与教学内容学习主题直接相关的基础性经验问题,增强经验性问题情境的针对性,同时要注意其有效性。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首先通过复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思路“药、方、装、严”,来引导学生制定出二氧化碳的制取思路,这样水到渠成,学生很自然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总之,化学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中心,把问题看成学生学习的起点、动力和贯穿整个过程的主线,教师要将教学中的知识有选择性地进行问题化、情境化设计,努力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