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广西省贵港市港北区八一实验学校柯明芬
《思想品德》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该课程的学习理念是回归生活,倡导自主积极实践;课程内容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教学过程提倡教师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鼓励教师结合实际,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学会运用多元、开放的评价方式。这些体现了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三维目标更细致地要求到各个不同智能的内容。
多元智能教学理论倡导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合更多的智能活动,发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全方位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可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过程,注重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是两者相融的契合点。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把多元智能理论引入思想品德课教学,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在多元智能活动中自然而然提高学生学科能力。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科学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呢?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尝试。
1.耐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学习习惯。
向来政治课在大家心目中地位不高,属于“鸡肋”式弃之可惜的那一种,少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大唱独角戏。新编《思想品德》是一套非常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材,理论知识较少,探究活动较多,如果缺乏学生的配合参与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避免课堂教学陷入无互动的僵局,较好激发学生的智能活动状态,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养成借助导学提纲课前预习,完成自我思考,带问题、带材料、带感想入课堂的课前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养成课前学习习惯教师至少要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指导学生取长补短,七八个人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课前学习,学会进行责任分工。其次,设计导学提纲,每个单元的教学都事先给出提纲,包括单元学习目标,每课知识提纲,每课时可能涉及的活动设计、应掌握的知识和要准备的相关资料,方便学生自学。第三,设计学习记录登记表,指导学生组织学习并做好学习记录,每个小组一张由学习组长完成填写。
这一环节的学习设计不管完成的效果如何,也不管与后来的课堂教学有没有出入,都可以撬开学生的葫芦嘴打破课堂上无话可说的僵局。并且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为了解决一些预留性的问题,学生必然要经历动手查阅、收集资料、探究分析、发表意见、讨论交流等活动,在过程中获得了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智能进行学习的机会。当然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后,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明白责任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建立积极的相关依赖关系。
2.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求同存异。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都具备所有的各种智能,但是并非所有的智能都能并且得到均衡的发展。事实上,人的一种或两种智能通常比其他智能要高,开发的也比较充分。这意味着人的智能表现有多种形式,即接受知识的方式因人而异,而不是唯一的。教师在进行多元智能教学设计时应当依据学生智能结构的不同特点而展开,既使其优势智能得以充分发展,又带动其弱势智能的发展。
元智能理论被誉为“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它的妙处就在于运用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我们在一节课中可以同时融入八种智能策略进行教学,也可以选择一种智能为主展开教学,还可以自由组合你认为需要的智能综合教学,而不会束手束脚。它的灵活性还表现在可以从教学内容上体现智能,也可以从教学手段和资源应用方面去考虑。以八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第二框题“战胜挫折就要培养坚强的意志”的教学活动设计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多元智能理论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现实化。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查阅小说“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结合课题思考钢铁指代什么?从怎样炼成到这样炼成这个过程你有什么体会?这个活动设计锻炼了学生言语/语言智能中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自学中理解课题含义,较好唤醒学生智能思维。
课堂导入:动一动,赛一赛。让学生自愿上台进行体前屈比赛,以动作规范坚持时间最长者为胜。活动设计运用了身体/运动智能中用身体动作表达概念的意义以及对概念的理解,以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体会什么是钢铁意志,并在对比中反思自己的意志品质,自然过渡到新课教学活动:我的意志存折。
新课活动一:查一查我的意志存折。让学生对照意志银行的条款,结合上节课内容评价自己的意志现状和影响。这当中用到了自我认识智能,督促学生自我反思,教师再利用数轴总结了意志品质与个人成败的关系,水到渠成引出下一问题如何完善个人意志品质。
新课活动二:情境教学。围绕初中生明明锻炼坚强意志一波三折,巧设情境问题激发学生智能活动,掌握锻炼坚强意志品质四个基本方法。如高飞在订下目标后所做的事(自己起床、叠被、洗衣等)因太微小繁琐而放弃行动时,问“假如你是高飞的好朋友,你该如何劝说他呢?”劝人是一门艺术,看出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智能。又如高飞在得知夏令营军训又苦又累准备再次放弃时,问“高飞去好还是不去好?要是你,你会去吗?”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体验艰苦。此间一些情境问题由学习小组课前合作学习完成,各项智能在课堂中集中为语言智能。
结束活动:自我反省(音乐背景真心英雄)。在活动中学生结合本课学习反省自己最大的弱点、表现和影响,针对弱点找到解决方案,音乐歌词十分切题引人入境。
课后智能延伸: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建立目标———目标具体化———调整和实现目标的步骤,制定一个目标明确的意志锻炼计划。这一任务的目的是训练并发展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和自知智能。
这一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知识目标———锻炼坚强意志,每一个活动都努力实现相应的智能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同智能优势的学生各能找到自己理解掌握知识的方式,较好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为多元智能而教,用多元智能来教,围绕多元智能来教的理念。同时由于前两方面准备工作的铺垫,课堂互动自然而不流于形式。
3.运用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我智能的培养。
传统的教育学习评价多局限于纸笔测试评价方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一部分学生的自我认识,打击了学生的信心,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要求能转变学生评价机制,进行多元评价,使学生各种智能都得以开发。以此结合《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评价应坚持三个原则:
(1)多元化原则。除了考试成绩之外,还可以采用谈话评价、问卷评价、作品评价、成长档案袋评价和活动表现性评价等,以使评价趋于科学化。通常笔者更爱使用描述性评语,即在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行为等写成评语。这种评价方式既拉近师生距离,又直接激励学生不断自省。
(2)真实性原则。《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真实、公正、可信,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多元智能理论主张采取情景化的学生评价方式,通过创设丰富真实的类似生活的情景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个人认为真实性评价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他人同学评价、集体评价来获得,特别是同学评价很有分量,教师永远不要把评价当成自己的专利权威。
(3)发展性原则。学生的智能状态会随着他们对多元智能和如何在日常学习生活运用多元智能的深入了解而发生变化。对学生的观察应该是持续进行的,评价也应是动态的,只有适合学生特定发展阶段的评价才能使其获益。
二、结束语
一种新的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要得到多方认可接受,必然要经历长时间的磨合检验。多元智能教学活动涉猎范围较广,备课要求相当高,教师容易因自身素质限制难以突破而感到疲惫厌倦。但不论怎样,在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的大氛围中多元智能理论的确为思想品德课提供了有效了解学生潜质,充分发展学生潜能,促成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行依据。为此政治教师应当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认真学习、思考与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不断尝试个性化教学,使我们的教学在激活学生的思维、完善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方面做的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