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建筑抗震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新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冬[1](2021)在《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高校建设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的背景下,针对老校区中的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成为建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建成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保留有建校前留存的营房以及其他旧建筑。然而,整体校园面临空间布局单一、场所记忆流失等问题,需要进行适度的改扩建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研究、相关案例分析与太平园校区现状调研为基础,提出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案,并总结设计经验。首先,通过对当下老校区改扩建现状、规划与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以及老校区旧建筑价值认知等研究背景的阐述,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以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相关的理论为基础,以价值认知与建筑现象学为依据,建构了包含空间布局、场所重塑以及技术支持三个主要方面的改扩建设计策略框架。此外,选取以老校区中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设计经验的总结。同时,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历史沿革、现状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明确改扩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扩建设计目标与指导思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设计策略包含外部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布局、空间形式表达以及相关技术支撑四大方面,设计内容从外部空间的整合、旧建筑空间的整合、航空限高下新建筑设计、环境场所重塑以及相关技术运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总结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再利用的设计经验以期为相似案例提供参考,并进行反思与展望。
林瑞宗[2](2020)在《汕头英国领事署的修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汕头因其特殊的近代开埠史,集结了众多工艺水平极高且对城市建设发展产生深远意义的近代优秀建筑,其中位于濠江区礐石街道的原英国领事署旧址因其独特的历史印记、中西合璧的营造技艺等而独领风骚,然而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正确的保护修缮措施,该弥足珍贵的历史遗存现正在不断衰败。随着汕头英国领事署旧址展开修复保护,项目设计组团队与施工人员、政府相关部门等对于文物本体施工工艺的研讨、修缮方案的调整及最终呈动态性设计特征的研究成果,均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论文选择汕头英国领事署旧址的修复工程项目作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实证调研、分类分析和实践参与的研究方法,立足于汕头地区的地域性特征、领事署旧址所运用的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基础研究,通过对遗产各属性的评估及历史信息的解读,重点详述文物本体修缮技术和实践操作难题,总结出适用性的汕头地区近代文物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论文由三个部分构成,分为:绪论、建筑历史及特色、各属性构造修缮技术研究。首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针对关于课题研究的现状、内容及重点解决的问题作整理综述,介绍课题的研究方法,整合文章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关于建筑特色与价值的研究,首先立足于汕头英国领事署旧址的历史沿革及根源,梳理研究对象的地理历史概况、建置沿革及业务影响,然后重点从类型学角度对领事署旧址的总体环境特色、空间构成、建筑技术和特色构造等作分析及评价,最后在以上针对领事署旧址作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文物本体各属性价值评估的阶段性总结,为策划修复方案及修缮技术作清晰、准确的导向。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着重对文物本体各属性的修缮技术研究,包括屋面、屋架、墙身、地基基础和地面等内容,通过对各构造节点的主要病害及成因作现状评估分析,以国家文物局规定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设计原则作修缮指引,介绍修缮方案取向及主要内容,重点对修缮技术关键点、实际施工中存在的难题及对策等内容作详述和归纳,如特色工艺施工把握、新旧材料结合问题、后期添加物对历史信息真实性解读的干扰等,希望能对日后汕头乃至岭南地区近代文物建筑保护修复工作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周娴[3](2020)在《新型黏弹性阻尼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减震技术是当今防灾减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黏弹性阻尼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目前国产的黏弹性阻尼器存在黏弹性材料损耗因子低、性能试验研究不够完善、对使用环境要求较高等缺点。本文主要针对黏弹性阻尼器内部的黏弹性材料的改进,以达到改善黏弹性阻尼器性能的目的。本文在橡胶中加入芳纶纤维网,制成新型黏弹性阻尼器,对其进行了抗疲劳性能、变形相关性、频率相关性、温度相关性和加载顺序对阻尼器性能的影响等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线性等效模型拟合。通过试验的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黏弹性材料的耗能能力随着应变幅值的增大而降低,其中含有芳纶纤维网的新型黏弹性阻尼器较原始黏弹性阻尼器下降得更少。(2)含有芳纶纤维网的新型黏弹性阻尼器较原始黏弹性阻尼器的刚度增加了,且对于建筑结构而言,在相同位移下时,原始黏弹性阻尼器的总耗能能力小于含有芳纶纤维网的新型黏弹性阻尼器。(3)虽试验表明黏弹性阻尼器的频率相关性较小,但加载频率对含有芳纶纤维网的新型黏弹性阻尼器的影响较原始黏弹性阻尼器的大。(4)含有芳纶纤维网的新型粘弹性阻尼器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较原始黏弹性阻尼器大,且前者受到加载温度的影响较后者小,更适用于实际工程环境。(5)因橡胶具有马林斯效应,故黏弹性阻尼器反向加载的力学性能指标大都低于正向加载的力学性能指标,而含有芳纶纤维网的新型黏弹性阻尼器减小了加载顺序对黏弹性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
林雪莹[4](2020)在《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研究 ——以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快速城市化浪潮后,中国城市发展逐渐由增量开发模式转向存量开发,长期以来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的建设方式和管理体系逐步显示出不足的一面。这些过度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以一种强介入的方式吞噬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剥蚀了日常生活的真实性,使得日常生活日渐疏远。以关注城市空间品质和人居环境为目的的有机更新、微更新逐步走进大众视野。尤其是在存量规划时代,城市发展建设面对的是更为综合、更为复杂的现实问题——不同于新开发建设区和重新建设项目,诸多老城、老旧街区项目往往有着复杂的空间现状和社会问题,以及不同人群多样化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因此,由单一的物质空间改造转向更加关注社区营造、空间微更新、精细化管理、全民参与等新的城市更新来提升居住质量和环境品质,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在此形势下,日常都市主义对普通大众开放式的关注,使其在不经意间成为一种非正统的、自下而上进行的城市发展机制,被看作是一种对公共空间价值进行多维度思考的城市设计方法。而街巷作为日常公共生活最为活跃的场所之一,与城市多次自上而下的规划建设密不可分,但同时,又不乏人们作为使用者的自我意识在公共空间的中的作用和体现。以日常都市主义视角观察下的城市日常生活和街巷公共空间,虽然其中不乏诸如空间无效占用、环境脏乱差、管理难度增加等多种现状问题,但在看似杂乱、混沌、简陋的表象背后,也蕴含着充满民间智慧的经验性建造、高效性的场地使用、及时性的适用调整、目的明确的商业活动等多种旺盛的生长形式和严谨明确的内在生成逻辑,也折射出其背后空间使用者身体和精神的多方面需求与愿望。本文结合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和实际调研,从日常行为活动与空间变化入手,以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作为研究范围,选取鲜鱼口片区和白塔寺片区展开具体调研,对其中的空间自发更新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出空间自发更新的特征表现、现象分类、参与主体、自身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街巷中自发空间的介入对街巷空间布局和街区活力带来的改变。旨在通过空间自发更新的现实表象来探讨城市日常生活中人作为空间主体的重要性,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生活载体需满足使用者日常生活需求的使命性,来推动城市空间规划管理的弹性发展,促进城市生活及环境质量的有效提高。
尹兴文[5](2019)在《竖向钢筋浆锚搭接预制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我国建筑业实施“四节一环保”及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的背景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得到了蓬勃发展。对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而言,相关研究表明,其接缝处可靠、有效的连接依然是目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研究中的重点。为进一步推广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实际工程应用,提高浆锚连接预制剪力墙结构的接缝连接性能和抗震性能,扩展浆锚连接预制剪力墙结构的适用范围(目标应用于更大适用高度和中、高烈度设防区),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依托湖南省教育厅项目“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结构性能研究(16C0647)”、湖南科技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抗震性能(E51695),通过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经过构造改进(在边缘构件中引入扣接封闭箍筋)的竖向钢筋浆锚搭接预制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设计并完成了3片剪力墙试件,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装配试件的竖向连接钢筋能有效地传递应力且与高强灌浆料连接可靠,采用扣接封闭箍筋可提高剪力墙端部边缘构件的混凝土约束性能;竖向钢筋浆锚搭接预制剪力墙结构可以达到与现浇结构相同或相近的承载能力、刚度、延性以及耗能能力,在中、高烈度设防区可达到与现浇剪力墙结构相当的适用性与抗震安全度,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2)利用ABAQUS对现浇剪力墙试件、竖向钢筋浆锚搭接预制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在模型中考虑混凝土损伤塑性及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的影响,并将新旧混凝土粘结理论与ABAQUS中内聚力模型结合,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接近,说明了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所建的模型、选用的材料本构关系及界面分析方式的正确性,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并为浆锚连接装配式剪力墙提供了一种有限元分析方法。(3)依据前文中可靠的有限元模型及分析方法,以轴压比、高宽比、混凝土强度、边缘竖向钢筋直径、竖向连接钢筋直径、箍筋强度为变化参数,对竖向钢筋浆锚搭接预制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增大轴压比、竖向连接钢筋直径可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减小高宽比会使结构趋于剪切破坏;混凝土强度、边缘竖向钢筋直径对结构承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封闭箍筋强度对结构抗震性能几乎无影响;基于分析结果给出了适当的工程建议。
韩艺宽[6](2019)在《童寯建筑写作研究》文中指出童寯(1900-1983)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因此也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然而目前研究大多针对其工程设计实践,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思考和借鉴,关注其长期被忽略的建筑写作文本,具体包括其建筑评论、建筑史写作和园林史写作三种写作产品类型。论文反思了以往研究中过度关注作者生平本身的历史研究范式,转而决定采用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将童寯的写作文本与其他建筑学者及建筑师的文本并置,关注它们之间的意义重叠、冲突和交织,进而深入理解童寯建筑思想的基本特征。同时对童寯建筑写作的知识建构与知识生产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关注其写作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理论预设,对其历史思考的方式提出发问。并将这种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放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特殊脉络下予以解读。本文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内容、方法和意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过度关注作者生平事迹的缺憾,并确定了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概括地呈现了童寯建筑写作的特征、分类、分期,以及历史脉络等。第三章是童寯的建筑评论,包括评论内容、写作空间、评论对象、评价的范畴与标准,以及建筑评论与建筑实践的关系。本章还列举了同时期其他团体及个人针对同一对象的评论意见,与童寯的评论进行对照研究。第四章是童寯的建筑史写作,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包括西方建筑史、苏联及东欧建筑史、日本建筑史、建筑教育史、中国建筑史等写作文本的分析,指出这些建筑史写作在层次、体裁、义例、程序、文笔等方面的编纂特点,以及历史论述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第五章是童寯的园林史写作,与上一章类似,依然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江南园林志》、《东南园墅》、《造园史纲》等代表作的分析,并通过与刘敦桢等其他园林史学者的研究对比,揭示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方面的独特特征。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本章除了总结全文外,还指出以上三方面的写作文本大都体现出实践导向、形式主导和现代性追求的特征,这和童寯的建筑师身份关系密切。同时本章进一步展望了未来从思想史到观念史研究转变的可能性。
王亚坤[7](2019)在《基于感知的老旧社区环境更新研究 ——以西安明城区东南城角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居民对住区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建设的至今仍在使用的老旧社区,随着年代的推移,社区的住区环境、配套设施、社区功能与服务等诸多方面已无法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这类社区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建成的,由于受当时建设条件的限制,在社区建设时在许多方面有很多局限,并且经过城市住宅格局的不断演变以及岁月的侵蚀之后显得更加破败,严重制约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同时又充满着生命力和文化内涵。因此,对这类老旧社区的改造十分迫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以往的社区环境改造中,研究者和决策者更多的是以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去认识社区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试图从宏观角度去研究社区环境问题的全貌和整体脉络,形成对环境问题的“鸟瞰”,并试图从整体上对社区环境进行研究与设计,系统性的解决社区环境问题。这种自上而下从宏观上的研究思路,虽便于我们利用复杂科学方法从整体上对社区环境问题提供系统性决策,但环境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容易被忽视。每个居民对社区环境的体验和感知才是最“真实”的,因此不了解居民的感知与诉求就无法看清社区环境中的根本问题所在,也无法改造出令人满意的社区环境。本文选取的正是那些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并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老旧社区——西安明城区东南城角老旧社区为研究对象,以居民对住区环境的内在感知为根本出发点,在对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老旧社区改造案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访谈、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居民对住区环境的感知评价及诉求,并充分考虑不同个体在需求上的差异性,坚持“以人为本,物为人用”的原则,充分尊重环境使用者的意愿,以营造增强居民城市自信与文化自信的供需平衡的宜居环境为研究目的,坚持自下而上的去寻求老旧社区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改变只注重增加住区的“量”而忽视了住区的“质”的传统住区开发模式,为构建基于供需平衡的人性化居住环境提供新的对策。
张书[8](2019)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文中提出装配式低层建筑作为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期短、成本低廉、轻巧灵活的居住空间,在新农村建设、高端住宅及游牧式商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西南山地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建设需求也不断增加。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因劳动力不足给建筑业带来的冲击,提升区域内建筑品质,改善居住环境,而且符合国家发展建筑产业化的相关政策,是装配式建筑细分市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具有典型的利基属性,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个性化的建设需求,离散型的项目分布,突发性的建设需求,与东部及沿海平原地区的市场有较大差异。由于区域内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还不完备、装配式建筑技术评价标准区域适用性不足、装配式建筑发展理念存在误区、缺乏完善的质量验收体系等因素,给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带来许多阻碍。本文关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研究,属于一个跨学科、综合性、交叉科学的范畴,涉及领域较多,需要根据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特性,构建一套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目标是促进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为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发展指明方向;为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提供决策咨询;为评价决策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基于利基理论、技术评价理论,应用文献研究法、语义聚类法、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层次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对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展开了系统性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对装配式建筑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包括装配式建筑与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之间的关系,介绍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梳理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引入利基理论和技术选择理论,论证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的利基属性,规划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技术选择方法。(2)对影响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应用语义聚类法构建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再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设计了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基本流程。将企业战略、产业共性、区域特性纳入到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多维量化指标,对指标要素进行构建,同步完成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3)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本文尝试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对重庆市巴南区涂家坝项目开展了实证研究,通过多维度的技术评价,有效减小了决策风险,方便了专家工作,缩短了评价周期,提高了评价效率,弥补了现有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和灵活性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成果,有效平衡了技术评价各方面的利益述求,既能够在宏观层面引领产业技术的发展,又能够在微观层面帮助实际项目进行决策咨询。拓展了利基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了装配式建筑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弥补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适用性方面的不足,该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为装配式低层建筑在西南山地区域的推广发展起到技术支撑,还能够广泛应用在与装配式建筑咨询决策相关的领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陶亮[9](2019)在《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的建筑设计管理长期呈现出流程片段化的特征,这种粗放的管理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及投资模式、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发展、产业转型、人文变化和国际化趋势等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这种管理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已大大降低。随着2015年WTO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国内建筑设计市场进一步全面放开,推行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回归“建筑师负责制”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转变正在发生,在上海、广西、福建等地试点的“建筑师负责制”,体现了政府推进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提升品质的态度和决心。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专业的强化与新的建设项目运作模式的产生,促使我国建筑师的角色正在重塑,新的形势需要建筑师逐渐成为项目的潜在管理者,并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专业技能及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全面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最终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同时建筑信息化作为建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引领变革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正逐渐改变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当建筑设计摆脱单一的图纸沟通的束缚,进而实现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表达后,建筑师在整个建设流程中的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仅侧重于设计阶段的技术服务,到对工程全流程的整体掌控。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经把整个工程建设流程中大部分的设计问题前置化,为解决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活动中各个主体、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且可行的工作模式,从而为建筑师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合理角色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变革发展的趋势也恰恰是建筑师负责制所倡导的----让建筑设计源头的建筑师,成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领导者。在建筑设计行业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本论文主要研究以建筑师为主导进行全程设计管理的意义及策略,对涉及到策划、设计、施工和运管等方面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更加合理的阶段划分,并结合作为全程设计管理重要技术手段的建筑信息化技术,提出各个阶段相应的设计管理要求和策略。为此,本论文提出了“六序法模式”的全程设计管理方法,并探讨其与BIM进行结合的意义及有效途径。论文希望一方面能为推行适合中国的建筑师负责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进一步拓展BIM在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通过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设计管理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在第二章论述了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核心任务、主体内容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建筑设计管理中知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策略。在第三章通过分析对比中外通行的职业建筑师的职能体系和全程设计管理思想,探讨建筑师负责制框架下的建筑师全程设计与管理,在建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发展趋势及建构要素,为后续的理论实践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实践研究。首先在第四章以国际通行的职业服务内容和专业化、全程化的标准,提出适应中国建筑师负责制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职业服务体系----“六序法模式”,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成果和工作要求进行阐述,并结合项目实例进行分析总结。接着探讨了建筑师进行全程设计管理所需要的基础组织形式----建筑工作室/事务所,以保持建筑创意为核心目的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最后在第五章研究了BIM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适应性问题,论证了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应用BIM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提出了“BIM整同设计管理模式”和“复合总建造师”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在对上述研究的总结和拓展基础上,分别在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BIM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提出了适宜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展望了建筑师视角下并结合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应用前景。
孙静[10](2018)在《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研究》文中提出地铁作为人们出行理想的交通工具,其高流动性、高聚集效应决定了它应是传承和演绎城市文化的“第二空间”。然而发展中的中国城市地铁,虽获得了建设速度的显项收益,却付出了城市文化特征迷失的代价。标准化孪生性设计模式造成了线路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车站风貌极为雷同,缺乏各自地域的文化特征。加之高速建设的态势下,各城市对于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风格与定位尚处于积极探索与调整期,虽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却普遍缺乏相应理论的指导。地域文化是城市个性品质之灵魂所在,其所蕴含的“环境特质信息”更是缝合地下与地上环境分区,赋予地铁各车站相似空间结构以显着识别性和记忆点的设计源泉。当前我国地铁站空间设计正由解决基本功能需求向提升城市文化价值层面过渡。如何从文化的高度,兼顾艺术的视角塑造具有“地域性城市文化意象”的地铁建筑空间,必将成为今后地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与其作为百年工程的历史责任与文化担当之所在!为此论文从理论和方法层面尝试对地铁空间特色表达设计中带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了“理论——方法——模式”的研究框架。论文主体研究内容共分三部分6个章节。第一部分,论文架构了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的理论框架。从乘客的多层次需求角度探寻“地域性”理念介入下地铁站空间的核心价值及设计更新;在此基础上,以地铁乘客的感知度及关注度为研究依据,系统总结地铁站空间地域文化体系的内涵因素,凝练地铁站空间地域文化特色表达的主要切入点,确立了“空间界面、公共艺术”两大层面的设计维度,架构起“地域性”地铁站空间意象体系研究的核心主体,从而形成理论上的突破。第二部分,论文总结了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的设计方法。从实际调研与设计实践着手,依照“限定因素——设计原则——设计手法”的研究主线,分别从空间界面、公共艺术两个维度系统提炼了地铁站空间地域特色表达的方法,从而形成了地铁站空间人文艺术应用设计层面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论文凝练了基于地铁站空间地域文化特色表达的设计模式。针对当前普遍存在于地铁站空间创作实践中的共性规律,系统凝练了地铁站空间地域性特色表达的两种基本模式:均质——标准化、个性——空间艺术一体化。分析其成因、设计表现特征、优势及局限,通过典型设计案例加以验证,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路,从而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传统建筑抗震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新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建筑抗震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新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因素作用下高校建设呈持续增长态势 |
1.1.2 老校区优势与劣势并存 |
1.1.3 老校区中旧建筑改扩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4 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的改扩建需求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界定 |
1.2.1 高校老校区 |
1.2.2 旧建筑与新建筑 |
1.2.3 校园环境 |
1.2.4 改扩建与再利用 |
1.2.5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校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综述 |
1.3.3 我国近代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 |
1.3.4 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的价值认知 |
1.4 研究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理论研究与策略体系建构 |
2.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理论依据 |
2.1.1 可持续的发展观 |
2.1.2 有机更新理论——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更新 |
2.1.3 共生理论——新旧元素共生 |
2.1.4 强调文化性与场所性的设计理论 |
2.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2.2.1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原则 |
2.2.2 设计策略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
2.2.3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建筑现象学 |
2.2.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2.3 本章小节 |
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相关案例研究 |
3.1 四川藏语佛学院改扩建 |
3.1.1 藏语佛学院的空间布局 |
3.1.2 藏语佛学院的形式表达 |
3.1.3 藏语佛学院的技术支持 |
3.2 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改造 |
3.2.1 休梅克绿地的空间布局 |
3.2.2 休梅克绿地的形式表达 |
3.2.3 休梅克绿地的技术支持 |
3.3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化雨书斋改造 |
3.3.1 化雨书斋的空间布局 |
3.3.2 化雨书斋的形式表达 |
3.3.3 化雨书斋的技术支持 |
3.4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馆改造 |
3.4.1 人类系馆的空间布局 |
3.4.2 人类系馆的形式表达 |
3.4.3 人类系馆的技术支持 |
3.5 本章小结 |
4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调研分析 |
4.1 太平园校区整体分析 |
4.1.1 校区区域位置 |
4.1.2 校区发展历史 |
4.1.3 校园整体形态 |
4.2 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查分析 |
4.2.1 校园周边环境现状 |
4.2.2 校园整体空间秩序分析 |
4.2.3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 |
4.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调查分析 |
4.3.1 现状建筑平面特征 |
4.3.2 现状建筑立面特征 |
4.3.3 现状建筑结构特征 |
4.3.4 现状建筑功能用房指标分析 |
4.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
4.4.1 校园外部空间缺乏系统性布局 |
4.4.2 建筑空间布局单一 |
4.4.3 场所记忆的流失 |
4.4.4 规划条件的限制 |
4.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目标 |
4.5.1 空间优化,寻求新旧整合 |
4.5.2 场所重塑,再现场地记忆 |
4.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指导思想 |
4.6.1 选择较小的建设规模 |
4.6.2 最大化利用旧建筑及其环境 |
4.6.3 适度开发地下空间 |
4.7 本章小结 |
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研究 |
5.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外部空间布局策略 |
5.1.1 梳理新旧空间秩序 |
5.1.2 融合新旧文脉肌理 |
5.1.3 延续原有场地特征要素 |
5.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建筑空间布局策略 |
5.2.1 织补建筑外部空间 |
5.2.2 重组建筑内部空间 |
5.2.3 整合新旧建筑空间 |
5.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空间形式表达策略 |
5.3.1 协调新旧形式关系 |
5.3.2 延续建筑界面特征 |
5.3.3 场景再现与场所暗示 |
5.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支持策略 |
5.4.1 结构与材料技术 |
5.4.2 生态与节能技术 |
5.5 本章小节 |
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 |
6.1 太平园校区外部空间整合设计 |
6.1.1 空间构架的调整 |
6.1.2 交通流线的更新 |
6.1.3 节点空间的优化 |
6.2 太平园校区空间形式表达设计 |
6.2.1 原有树木利用下的氛围塑造 |
6.2.2 景观小品营造下的场所暗示 |
6.2.3 色彩与构图要素的延续 |
6.2.4 材质肌理的延续 |
6.2.5 新旧尺度的协调与统一 |
6.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空间整合设计 |
6.3.1 场地空间的围合修补 |
6.3.2 平面组织与空间重塑 |
6.3.3 建筑卫生服务空间改造 |
6.3.4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优化 |
6.4 太平园校区新建建筑空间设计——以新建食堂为例 |
6.4.1 设计目标的建立 |
6.4.2 场地流线更新与肌理融合 |
6.4.3 功能复合下的平面空间设计 |
6.4.4 航空限高下的竖向空间设计 |
6.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选择 |
6.5.1 建筑原有结构的加固 |
6.5.2 建筑新结构体系的引入 |
6.5.3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 |
6.5.4 外部空间改造相关技术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归纳与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附录 |
附录 Ⅰ:2001 年太平园校区地形图 |
附录 Ⅱ:太平园校区现状建筑调研情况汇总表 |
附录 Ⅲ: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研情况汇总表 |
附录 Ⅳ:本文改扩建设计方案相关图纸 |
(2)汕头英国领事署的修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重点解决的问题 |
1.4.1 课题的新颖性及具体内容 |
1.4.2 重点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汕头英国领事署旧址的特色与价值 |
2.1 汕头英国领事署旧址的历史沿革 |
2.1.1 汕头市的地理历史概况 |
2.1.2 汕头英国领事署旧址的历史沿革及变迁 |
2.1.3 汕头英国领事署旧址的业务及影响 |
2.2 汕头英国领事署旧址的建筑特色 |
2.2.1 总体环境特色 |
2.2.2 建筑的空间构成 |
2.2.3 建筑技术 |
2.2.4 室内装修 |
2.3 汕头英国领事署旧址的价值评估 |
2.3.1 历史价值 |
2.3.2 艺术价值 |
2.3.3 科学价值 |
2.3.4 社会价值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屋顶的修缮技术 |
3.1 屋架 |
3.1.1 主要病害及成因分析 |
3.1.2 设计依据及修缮内容 |
3.1.3 关键技术 |
3.2 铺瓦 |
3.2.1 一般修缮技术 |
3.2.2 双筒双瓦工艺的施工关键点 |
3.2.3 屋面颜色 |
3.3 常见渗漏点的防水构造 |
3.3.1 屋脊 |
3.3.2 烟囱 |
3.3.3 檐部天沟 |
3.4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墙身的修缮技术 |
4.1 主要病害及成因分析 |
4.1.1 砖墙 |
4.1.2 石墙 |
4.2 修缮重点内容 |
4.3 墙面清洗技术 |
4.4 砖墙修补技术 |
4.4.1 现制砖粉修补法 |
4.4.2 剔补法 |
4.5 石墙修补技术 |
4.5.1 施工次序 |
4.5.2 技术关键点 |
4.6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4.6.1 镶贴仿古饰面砖 |
4.6.2 大面积抹面修复清水砖墙 |
4.6.3 机械干磨清理砖面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基基础与楼地面的修缮技术 |
5.1 地基基础加固技术 |
5.1.1 勘探方案 |
5.1.2 评估鉴定 |
5.1.3 结构加固方案 |
5.1.4 关键技术点 |
5.2 楼地面的修缮技术 |
5.2.1 主要病害及成因分析 |
5.2.2 修缮主要内容 |
5.2.3 修缮关键技术 |
5.3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3)新型黏弹性阻尼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结构隔震、消能减震技术概述 |
1.2.1 隔震控制技术 |
1.2.2 消能减震技术 |
1.3 黏弹性阻尼器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主要阻尼器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
2.1 消能减震技术的概念 |
2.2 消能减震技术的原理 |
2.3 主要阻尼器的耗能原理及性能特点 |
2.3.1 金属阻尼器 |
2.3.2 摩擦阻尼器 |
2.3.3 黏滞阻尼器 |
2.3.4 黏弹性阻尼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材料特性及影响因素 |
3.1 黏弹性材料 |
3.1.1 黏弹性材料发展历史 |
3.1.2 黏弹性材料的特性及耗能原理 |
3.1.3 黏弹性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
3.2 橡胶特性及试验所用橡胶制备过程 |
3.2.1 橡胶特性 |
3.2.2 试验所用橡胶制备过程 |
3.3 试验所用芳纶纤维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黏弹性阻尼器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设备和准备工作 |
4.1.1 试验所用设备 |
4.1.2 试验准备工作 |
4.2 性能试验 |
4.2.1 抗疲劳性能试验 |
4.2.2 变形相关性试验 |
4.2.3 频率相关性试验 |
4.2.4 温度相关性试验 |
4.2.5 加载方式对黏弹性阻尼器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折线等效模型拟合分析 |
5.1 等效模型公式 |
5.2 等效模型拟合结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4)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研究 ——以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及动机 |
1.2.1 城市存量开发模式下空间有机更新转型的新要求 |
1.2.2 首都核心区发展建设对街巷空间精细化的新使命 |
1.2.3 自上而下的发展建设与自下而上的公众需求的社会情势 |
1.2.4 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公共空间使用需求的实际表现——自发现象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研究范围及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相关概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5.1 国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5.3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趋势 |
1.6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难点 |
1.6.2 研究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日常都市主义下老城街巷公共空间的研究基础 |
2.1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概况 |
2.1.1 北京老城范围界定 |
2.1.2 街巷公共空间的概念解析及范围界定 |
2.2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的发展演变 |
2.2.1 元大都时期:街巷公共空间的雏形 |
2.2.2 明清时期:建筑群为中心的经典街巷空间 |
2.2.3 民国至解放前夕:局部节点的街巷公共空间 |
2.2.4 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快速城市扩张下的大尺度街巷公共空间 |
2.2.5 改革开放-奥运前夕:街巷空间由大肆建设逐步衰落 |
2.2.6 存量规划时代:街巷空间的活力复苏与精细化更新 |
2.3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的景观要素 |
2.3.1 街巷围护界域空间 |
2.3.2 街巷基面及过渡性空间 |
2.3.3 景观节点空间 |
2.3.4 设备设施空间 |
2.4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的特征 |
2.4.1 空间属性的多维度交融 |
2.4.2 空间格局及尺度的多样化 |
2.4.3 空间类型及使用方式的多变性 |
2.4.4 空间功能的高度复合化 |
2.4.5 空间发展的立体化 |
2.4.6 空间“熵增加”的无序性 |
2.4.7 体验及评价的两极分化 |
2.5 从日常都市主义角度研究街巷公共空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5.1 人作为公共空间的本质与主体 |
2.5.2 空间参与者的身心需求对外部公共空间环境的塑造 |
2.6 日常生活与日常都市主义理论(Everyday Urbanism) |
2.6.1 日常生活 |
2.6.2 日常空间和日常都市主义理论(Everyday Urbanism) |
2.7 城市更新相关理论研究 |
2.7.1 城市针灸理论(Urban Acupuncture) |
2.7.2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Urban Organic Renewal) |
2.7.3 城市渐进式更新理论(Incremental Urbanism) |
2.7.4 城市微更新理论(Urban micro-renewal)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案例研究 |
3.1 案例分类的依据及类型 |
3.2 民间自发性的空间行为或实践活动 |
3.2.1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城市针灸”项目:自发行为启示下的的街巷活力重塑 |
3.2.2 案例启示及总结 |
3.3 专业团体或个人自发性的空间行为或实践活动 |
3.3.1 印度苏特拉市街巷空间激活项目:微小尺度介入街巷公共空间活力复苏 |
3.3.2 案例启示及总结 |
3.4 鼓励全民/全过程参与的自发性空间更新 |
3.4.1 旧金山街巷空间更新项目:设计引导下的全民参与潜力空间的活力激发 |
3.4.2 停车-公园日(Parking Day) |
3.4.3 “车位微公园”计划(Parklets) |
3.4.4 “更好街道计划”(The Better Streets Plan) |
3.4.5 案例启示及总结 |
3.5 小结 |
第4章 老城日常生活与街巷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
4.1 北京老城日常生活与街巷公共空间初观察 |
4.1.1 初步的路上观察 |
4.1.2 北京老城街巷日常生活图景与自发现象 |
4.1.3 日常生活与街巷空间的关联 |
4.2 调研样本选择 |
4.2.1 北京老城内33片历史文化街区 |
4.2.2 首都功能核心区13片文化精华区 |
4.2.3 街巷环境空间评估 |
4.3 鲜鱼口片区:高度复合的城市空间样本 |
4.3.1 概况 |
4.3.2 区位及交通 |
4.3.3 历史沿革及空间演变 |
4.3.4 空间肌理及功能分布 |
4.3.5 建筑风貌及配套设施 |
4.3.6 街巷公共空间与日常活动 |
4.3.7 空间参与者及自发活动 |
4.3.8 小结 |
4.4 白塔寺片区:斑驳混杂的城市空间样本 |
4.4.1 概况 |
4.4.2 区位及交通 |
4.4.3 历史沿革及空间演变 |
4.4.4 空间肌理及功能分布 |
4.4.5 建筑风貌及配套设施 |
4.4.6 街巷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 |
4.4.7 空间参与者及自发活动 |
4.4.8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自发性更新现象的特征研究 |
5.1 不同更新模式与主体研究 |
5.1.1 政府主导的空间微更新 |
5.1.2 市场主导的空间微更新 |
5.1.3 民众自发的空间微更新 |
5.2 公共空间自发更新中各物质要素的景观空间特征 |
5.2.1 复杂多元的街巷公共空间结构与尺度 |
5.2.2 丰富多样的街巷公共空间形态 |
5.2.3 灵活多变的街巷公共空间功能 |
5.2.4 多面使用的街巷公共服务设施 |
5.2.5 .涟漪扩散的街心广场及绿地空间 |
5.3 公共空间自发更新中非物质要素(人)的群体特征 |
5.3.1 老年人 |
5.3.2 儿童 |
5.3.3 原住民 |
5.3.4 外来住户 |
5.3.5 管理者 |
5.3.6 游客 |
5.4 公共空间自发更新存在的合理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
5.4.1 自发更新存在的合理性 |
5.4.2 自发更新目前存在的问题 |
5.5 自发更新对老城街巷公共空间景观实践的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常都市主义下的老城街巷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构建策略 |
6.1 街巷公共空间景观构建的要素分类 |
6.2 街巷公共空间物质要素的景观构建策略 |
6.2.1 反对盲目开发,优先利用既有场地,挖掘潜力空间 |
6.2.2 室内公共空间的优化外延 |
6.2.3 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再认识 |
6.2.4 对自发性城市家具的认可与优化 |
6.2.5 合理利用木桶效应,改善或规避空间短板 |
6.2.6 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形成空间活力网 |
6.2.7 空间碎片整理,营造连续性空间体验及感受 |
6.3 街巷公共空间非物质要素(人与地域文脉)的景观构建策略 |
6.3.1 建立沟通渠道,形成对话机制 |
6.3.2 建立社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
6.3.3 空间认养、艺术介入,多种方式共同营造可持续性空间 |
6.3.4 延续生活空间的场所精神,重塑空间场所认同感及归属感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老城街巷空间是城市日常生活最直接的外部反映 |
7.1.2 日常都市主义视角观察下的公共空间具有自发性 |
7.1.3 空间自发更新为老城空间更新提供了自下而上的研究对象 |
7.1.4 日常生活实践是公共空间建设的起点 |
7.2 论文不足之处 |
7.3 未来展望——是结束更是开始(Ending is Beginning)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近代北京开放公园与公共空间 |
附录二 北京老城10片历史文化街区路网结构 |
附录三 北京东西城常驻人口分布 |
附录四 片区日常生活与公共空间调研问卷 |
附录五 白塔寺片区多方会谈记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5)竖向钢筋浆锚搭接预制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竖向钢筋浆锚搭接预制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件设计 |
2.2.1 尺寸设计 |
2.2.2 预留孔洞设计 |
2.2.3 试件参数设计 |
2.3 试件制作及养护 |
2.4 材料性能 |
2.4.1 钢筋强度 |
2.4.2 混凝土及灌浆料强度 |
2.5 试验方案 |
2.5.1 加载装置 |
2.5.2 加载制度 |
2.5.3 量测内容 |
2.6 试验过程及现象 |
2.6.1 XJ-1试验过程及现象 |
2.6.2 ZP-1试验过程及现象 |
2.6.3 ZP-2试验过程及现象 |
2.7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7.1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
2.7.2 承载力及变形能力 |
2.7.3 破坏形态及裂缝分布 |
2.7.4 刚度退化 |
2.7.5 耗能能力 |
2.7.6 钢筋应变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竖向钢筋浆锚搭接预制剪力墙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3.1 ABAQUS软件简介 |
3.2 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理论与内聚力模型 |
3.2.1 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理论简介 |
3.2.2 有限元模型中内聚力模型选取与参数确定 |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1 混凝土本构关系 |
3.3.2 灌浆料本构关系 |
3.3.3 钢筋本构关系 |
3.3.4 几何模型建立与单元类型选取 |
3.3.5 接触面属性 |
3.3.6 边界条件及荷载 |
3.3.7 网格划分 |
3.4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3.4.1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
3.4.2 等效塑性应变(PEEQ)及受拉损伤云图(DAMAGET) |
3.4.3 钢筋应力云图 |
3.4.4 界面接触云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竖向钢筋浆锚搭接预制剪力墙参数化分析 |
4.1 轴压比 |
4.2 边缘竖向钢筋直径 |
4.3 竖向连接钢筋直径 |
4.4 混凝土强度 |
4.5 封闭箍筋强度 |
4.6 高宽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6)童寯建筑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1.事实层面的意义 |
2.史学理论的意义 |
3.现实层面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相关研究文献 |
1.童寯生平事业的总结与评价 |
2.童寯建筑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
3.童寯园林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
4.针对其他建筑(园林)学者的文本研究 |
5.广义的建筑历史理论研究 |
6.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
二、研究现状不足与待发展之处 |
1.研究现状的基本矛盾 |
2.后现代哲学的理论启发 |
3.本文的解决方式 |
三、创新点 |
1.系统梳理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
2.深入解析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
3.重视童寯建筑写作的历史脉络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时空范围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时空范畴界定 |
第四节 、框架组织及研究方法 |
一、论文框架组织 |
1.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
2.童寯的建筑评论 |
3.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
4.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
二、研究方法 |
1.史料搜集 |
2.多文本阅读 |
3.话语分析 |
第一章 图表来源 |
第二章 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
第一节 、写作特点 |
一、总体特征 |
1.数量多 |
2.范围广 |
3.周期长 |
4.连贯性强 |
二、历史编纂特征 |
1.层次 |
2.体裁 |
3.义例 |
4.程序 |
5.文笔 |
第二节 、文本分类 |
一、分类方式 |
二、产品类型 |
1.建筑评论 |
2.建筑史 |
3.园林史 |
第三节 、写作分期 |
一、总体分期 |
二、分类型分期 |
1.建筑评论 |
2.建筑史 |
3.园林史 |
第四节 、历史脉络 |
一、民族国家的建立 |
二、学科移植 |
三、思想碰撞 |
四、现代性论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话语竞争:童寯的建筑评论 |
第一节 、建筑评论的内容 |
一、《建筑艺术纪实》 |
二、《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
三、《中国建筑的特点》 |
四、《我国公共建筑外观的检讨》 |
五、其他 |
第二节 、建筑评论的写作空间 |
一、《天下》月刊 |
二、《战国策》 |
三、《公共工程专刊》 |
第三节 、建筑评论的对象 |
一、教会的建筑策略 |
二、国民政府的建筑政策 |
三、中国建筑师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实践 |
四、建国后的建筑政策 |
第四节 、建筑评论的范畴与标准 |
一、民族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二、时代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三、真实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四、经济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五、阶级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第五节 、建筑评论与工程实践 |
一、历史视野下的建筑师职业 |
二、工程实践中的风格妥协 |
三、工程实践中的现代性追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图表来源 |
第四章 历史操作: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
第一节 、西方建筑史写作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
1.层次:“述而不作” |
2.体裁:纪传体/学案体 |
3.义例:突出设计 |
4.程序:卡片收集 |
5.文笔:简练朴素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
1.精英建筑师主导下的现代建筑进程 |
2.进步史观推动下的现代建筑发展 |
3.形式主义美学支配下的现代建筑话语 |
4.设计实践取向下的现代建筑论述 |
三、小结 |
第二节 、苏联-东欧建筑史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
1.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历史叙述 |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
3.政治干预建筑的历史借鉴 |
第三节 、日本建筑史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
1.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认同下的历史叙述 |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
3.东方民族形式探索的历史借鉴 |
第四节 、建筑教育史写作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
1.西方建筑教育体系主导的历史叙述 |
2.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教育史论述 |
3.教育实践需求下的教育史选择 |
第五节 、中国建筑史写作 |
一、写作内容 |
1.《北平两塔寺》 |
2.《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
3.《中国建筑的特点》和《中国建筑艺术》 |
二、发展取向 |
三、关于研究笔记 |
四、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图表来源 |
第五章 文人情怀: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
第一节 、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
一、《江南园林志》 |
1.层次:“述”、“论”为主,兼有所“作” |
2.体裁:述、记、志、图 |
3.义例:注重历史沿革 |
4.程序:田野考察和文献考证并重 |
5.文笔:繁体字和文言文 |
二、《东南园墅》 |
三、《造园史纲》 |
第二节 、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
一、文人主导下的园林史进程 |
二、诗、画、园统一的园林认知 |
三、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园林史写作 |
四、有所不为的园林实践取向 |
第三节 、对比与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图表来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概括 |
一、建筑评论 |
二、建筑史写作 |
三、园林史写作 |
第二节 、建筑师的写作文本 |
一、实践导向 |
二、形式主导 |
三、现代性追求 |
第三节 、展望:从思想史到观念史 |
第六章 图表来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童寯年谱 |
附录 B:童寯建筑实践作品 |
附录 C:童寯建筑写作 |
附录 D:访谈资料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7)基于感知的老旧社区环境更新研究 ——以西安明城区东南城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老旧社区环境现状 |
1.1.2 国内老旧社区存量背景 |
1.1.3 西安老旧社区改造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诠释及理论梳理 |
2.1 相关核心概念诠释 |
2.1.1 感知 |
2.1.2 老旧社区 |
2.1.3 环境更新 |
2.2 相关基础理论梳理 |
2.2.1 环境更新相关理论 |
2.2.2 感知相关理论 |
2.2.3 人性需求层次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老旧社区环境更新相关理论研究及案例分析 |
3.1 国内老旧社区环境更新相关理论研究及案例分析 |
3.1.1 国内老旧社区环境更新相关理论研究 |
3.1.2 国内老旧社区环境更新案例分析 |
3.1.3 理论在案例中的应用及启示 |
3.2 国外老旧社区环境更新相关理论研究及案例分析 |
3.2.1 国外老旧社区环境更新相关理论研究 |
3.2.2 国外老旧社区环境更新案例分析 |
3.2.3 理论在案例中的应用及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安市明城区东南城角老旧社区居民环境感知分析 |
4.1 西安市明城区东南城角老旧社区现状 |
4.1.1 西安市明城区居住区发展演变历史 |
4.1.2 东南城角片区概况 |
4.1.3 社区空间环境现状 |
4.2 居民环境感知分析 |
4.2.1 环境感知内容 |
4.2.2 环境感知实现机制 |
4.2.3 环境感知过程 |
4.3 居民环境感知调查问卷设计及分析 |
4.3.1 问卷设计 |
4.3.2 数据采集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居民感知的明城区东南城角老旧社区环境优化 |
5.1 基于居民感知的老旧社区环境优化理念 |
5.1.1 注重历史文脉传承 |
5.1.2 尊重居民感知需求 |
5.1.3 重视感官体验参与 |
5.1.4 关注环境审美价值 |
5.2 基于居民感知的老旧社区街巷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
5.2.1 突显街道特色 |
5.2.2 优化建筑立面 |
5.2.3 提升街道绿化 |
5.2.4 完善设施服务 |
5.2.5 丰富街道空间 |
5.3 建国四巷街道环境优化设计 |
5.3.1 建国四巷道路概况 |
5.3.2 街道空间环境整体设计 |
5.3.3 街道空间功能优化 |
5.3.4 街道绿化和铺装优化 |
5.3.5 街道服务设施优化 |
5.4 基于居民感知的老旧社区院落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
5.4.1 柔化院落边界 |
5.4.2 丰富院落空间 |
5.4.3 提升院落绿化 |
5.4.4 完善服务设施 |
5.4.5 美化建筑表面 |
5.5 建国三巷6 号、8 号院空间环境优化设计 |
5.5.1 院落空间环境整体设计 |
5.5.2 院落空间功能优化 |
5.5.3 院落绿化提升设计 |
5.5.4 院落服务设施设计 |
5.5.5 院落铺装优化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居民环境感知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图片目录 |
附录三 :表格目录 |
(8)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对象 |
1.4.1 装配式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的关系 |
1.4.2 我国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历程 |
1.4.3 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
1.5 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重难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
1.7.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利基理论的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研究 |
2.1 利基理论 |
2.1.1 利基理论基本概念 |
2.1.2 装配式建筑中的利基市场 |
2.2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影响因素 |
2.2.1 影响因素提取过程 |
2.2.2 政策因素 |
2.2.3 经济因素 |
2.2.4 技术因素 |
2.2.5 社会因素 |
2.3 西南山地区域利基市场技术选择分析 |
2.3.1 利基市场的选择依据 |
2.3.2 利基市场中的技术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1 技术指标建立原则 |
3.2 指标构建过程 |
3.3 指标分析 |
3.3.1 企业战略的评价指标g_1 |
3.3.2 产业共性评价指标g_2 |
3.3.3 区域特性评价指标g_3 |
3.4 赋权专家遴选及权重 |
3.5 层次分析法的指标赋权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及选择 |
4.1 技术评价要素 |
4.1.1 技术评价目标 |
4.1.2 技术评价中的博弈 |
4.1.3 技术评价流程 |
4.2 评价专家遴选及权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总体构架 |
5.2 表单及页框结构的创建 |
5.3 界面设计与功能开发 |
5.3.1 主界面 |
5.3.2 指标体系界面 |
5.3.3 技术方案界面 |
5.3.4 专家赋权界面 |
5.3.5 指标赋权计算界面 |
5.3.6 评价方法界面 |
5.3.7 结果分析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决策系统的实证分析及结果 |
6.1 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光国村涂家坝项目背景介绍 |
6.2.1 技术选型 |
6.2.2 运营模式 |
6.2.3 经济效益 |
6.2.4 社会效益 |
6.2.5 新技术应用 |
6.2 指标权重确定及分析 |
6.3 技术评价结果分析 |
6.3.1 企业战略的分析及评价 |
6.3.2 产业共性的分析及评价 |
6.3.3 区域特性的分析及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与研究结论 |
7.1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 |
7.1.1 完善装配式建筑利基创新战略 |
7.1.2 建立一套PDCA装配式建筑内部质量监管体系 |
7.1.3 建立与利基产品相适应的企业竞争策略 |
7.1.4 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定额 |
7.2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7.2.1 主要研究结论 |
7.2.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
附录 B:与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相关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
附录 C: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
附录 D:西南山地区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 |
附录 E:预制率构件权重和修正系数 |
附录 F:山地区域城镇建筑设计评价依据 |
附录 G: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附录 H:专家权重的确定过程 |
附录 I:基于VIKOR的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流程 |
附录 J: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 K: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研究 |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简述 |
2.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
2.1.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象与内容 |
2.1.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
2.2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概述与辨析 |
2.2.1 建筑设计行业概述 |
2.2.2 建筑设计管理辨析 |
2.2.3 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管理分析 |
2.2.4 建筑设计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辨析 |
2.3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和主体内容分析 |
2.3.1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 |
2.3.2 建筑设计管理的主体内容 |
2.4 知识管理在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4.1 建筑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
2.4.2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2.4.3 建筑设计活动知识的内容及体系 |
2.4.4 建筑工程设计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 |
2.5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内容 |
2.5.1 范围管理 |
2.5.2 进度管理 |
2.5.3 质量管理 |
2.5.4 投资及成本管理 |
2.5.5 沟通管理 |
2.5.6 风险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师的职能体系研究 |
3.1 建筑师、建造和建筑物的关系辨析 |
3.2 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析 |
3.2.1 建筑师与业主的权利义务关系 |
3.2.2 国际职业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2.3 中国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3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与比较 |
3.3.1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 |
3.3.2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国际比较 |
3.3.3 建筑师的职业资格及比较 |
3.3.4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及服务现状 |
3.4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和组织研究 |
3.4.1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及比较 |
3.4.2 建筑师的职业组织---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
3.4.3 建筑师的设计组织及管理 |
3.5 建构建筑师全程职能体系的策略 |
3.5.1 设计到代理 |
3.5.2 建成品导向与过程控制 |
3.5.3 职业化精神 |
3.5.4 经济和法律责任 |
3.5.5 全程建筑设计服务的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师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研究 |
4.1 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模式研究 |
4.2 阶段1:前期/策划阶段 |
4.2.1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内容 |
4.2.2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流程 |
4.2.3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2.4 前期/策划阶段的设计管理要求 |
4.2.5 案例讨论 |
4.3 阶段2:方案/开发设计阶段 |
4.3.1 方案/开发设计的工作内容 |
4.3.2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3.3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3.4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3.5 案例讨论 |
4.4 阶段3: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 |
4.4.1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4.2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4.3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4.4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4.5 案例讨论 |
4.5 阶段4: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 |
4.5.1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
4.5.2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流程 |
4.5.3 施工招投标的主要策略 |
4.5.4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要求 |
4.5.5 案例讨论 |
4.6 阶段5:督造/施工监管阶段 |
4.6.1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6.2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6.3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6.4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6.5 案例讨论 |
4.7 阶段6: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 |
4.7.1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7.2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7.3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7.4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7.5 案例讨论 |
4.8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管理研究 |
4.8.1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形式 |
4.8.2 建筑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8.3 建筑师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中的适应性研究 |
5.1 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及发展 |
5.1.1 BIM技术及相关理论概述 |
5.1.2 BIM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 |
5.1.3 BIM技术的问题及挑战 |
5.1.4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
5.2 BIM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体系中的理论研究 |
5.2.1 实施BIM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
5.2.2 BIM在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的实施价值及目标 |
5.2.3 BIM对建筑设计全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
5.3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
5.3.1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概述 |
5.3.2 建筑项目BIM的实施工作流程 |
5.3.3 前期/策划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4 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5 施工招投标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6 建设施工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7 竣工及后期运维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4 基于BIM的建筑师全程整同设计管理研究 |
5.4.1 由BIM推动的整合设计 |
5.4.2 BIM的协同工作模式 |
5.4.3 由建筑师实施BIM整同设计管理 |
5.4.4 教育与培训BIM整同设计管理团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工程设计全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
6.1 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策略 |
6.1.1 以建筑师负责制为依托,强化建筑师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
6.1.2 以六序法模式为基础,不断完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内涵 |
6.2 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策略 |
6.2.1 适宜创意的设计组织机构建构策略 |
6.2.2 重视组织机构的知识信息管理 |
6.3 BIM结合“六序法模式”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
6.3.1 建构BIM与“六序法模式”的深度融合 |
6.3.2 充分运用BIM分析功能优化全程设计管理 |
6.3.3 用BIM模型领导全过程设计管理 |
6.3.4 秉承Open BIM理念进行协同设计及管理 |
6.4 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策略 |
6.4.1 树立建筑师全程职业化教育的思维 |
6.4.2 构建多元化的建筑教育体系 |
6.4.3 深化建筑师执业过程中的继续教育 |
6.4.4 加强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技术的素质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论文的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与总结 |
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设计咨询项目 |
2、宝安体育场工程设计项目 |
3、2010年亚运会游泳跳水馆工程设计项目 |
4、“广州圆”--广东兴业国际仓储科研主楼工程设计项目 |
5、江苏省淮安体育中心工程项目设计及管理实践 |
附录2 、建筑设计组织机构管理研究 |
1 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
1.1 国内外建筑设计机构的现状研究 |
1.2 我国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方向 |
2 建筑创意组织机构---工作室的职能与特征 |
2.1 建筑工作室的业务职能 |
2.2 建筑工作室的服务特征 |
2.3 工作室的业务管理特征 |
3 建筑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3.1 建筑工作室创意人才的资本特质 |
3.2 工作室的人事管理 |
3.3 工作室团队的平衡管理 |
3.4 工作室设计文化建设 |
3.5 工作室的人才技能发展 |
3.6 员工的绩效考核 |
4 建筑设计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1 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框架 |
4.2 工作室的设计管理要素 |
4.3 工作室的市场营销管理 |
5 建筑工作室的信息与知识管理 |
5.1 工作室的信息管理 |
5.2 工作室的知识管理 |
致谢 |
附件 |
(10)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城市地铁建设的高速态势 |
1.1.2 地铁站空间的文化与艺术使命 |
1.1.3 国内地铁站空间设计的问题反思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切入点、内容及框架 |
1.4.1 范围界定与相关概念 |
1.4.2 研究切入点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以文献查阅为理论基础 |
1.5.2 以实地调研为研究前提 |
1.5.3 以项目实践为研究依据 |
1.5.4 以多学科交叉为研究视野 |
1.6 研究创新点 |
2 地铁站空间相关理论基础 |
2.1 地铁站空间的结构解析 |
2.1.1 地铁车站形态分类 |
2.1.2 地铁站空间布局 |
2.1.3 地铁站空间的功能组成 |
2.2 地铁站空间的特质解析 |
2.2.1 空间感受的疏离性 |
2.2.2 空间形态的相似性 |
2.2.3 空间行进的规定性 |
2.2.4 空间流动的高频性 |
2.2.5 空间功能的制约性 |
2.3 不同艺术思潮影响下的地铁站空间解析 |
2.3.1 新古典主义风格(NeoclassicismStyle)影响下的地铁站空间特征 |
2.3.2 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影响下的地铁站空间特征 |
2.3.3 国家权利美学影响下的地铁站空间特征 |
2.3.4 现代主义(Modernism Style)思潮下的地铁站空间特征 |
2.3.5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思潮影响下的地铁站空间特征 |
2.3.6 新现代主义(Neo-Modernism)思潮影响下的地铁站空间特征 |
2.4 国内地铁站空间文化发展脉络 |
2.4.1 功能转型阶段(1960—1985) |
2.4.2 “填充式”公共艺术装点空间阶段(1986-2007) |
2.4.3 “融合式”公共艺术营造空间阶段(2008—至今)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的理论构建 |
3.1 地铁站空间文化表达的优势 |
3.1.1 受众的多样性 |
3.1.2 视觉欣赏的强迫性 |
3.1.3 艺术品的高覆盖率 |
3.1.4 文化传播的广泛性 |
3.1.5 碎片化文化资源的整合性 |
3.2 地域文化导向下地铁站空间设计的核心价值 |
3.2.1 地铁乘客的需求层次分析 |
3.2.2 功能性价值:满足公众多元需求,增强站点识别性 |
3.2.3 审美性价值:体现人文关怀,塑造空间意象 |
3.2.4 意指性价值:展现城市魅力,改善城市体验 |
3.3 地域文化导向下地铁站空间设计的新倾向 |
3.3.1 设计理念上:功能性地铁向人文性地铁转型 |
3.3.2 设计方法上:模式化空间构成向多元化审美转换 |
3.3.3 设计机制上:串行设计向一体化同步设计转变 |
3.4 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的理论基础 |
3.4.1 地铁站空间地域文化的内涵 |
3.4.2 地铁站空间地域特色的乘客认知度调查 |
3.4.3 地铁站空间地域特色表达的主要切入点 |
3.4.4 地铁站空间地域特色表达的设计维度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界面特色表达设计 |
4.1 地铁空间界面设计的限定性 |
4.1.1 空间尺度规范的限制 |
4.1.2 界面与各设备接口整合的限定 |
4.1.3 空间照明功能性的限制 |
4.2 地铁站空间界面地域特色表达原则 |
4.2.1 艺术表象,功能优先原则 |
4.2.2 地域意象,现代演绎原则 |
4.3 地铁站空间界面地域特色表达方法 |
4.3.1 对自然因子的抽象与还原 |
4.3.2 对文化理念的地域性契合 |
4.3.3 空间层高的优化提升 |
4.3.4 照明的艺术表达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公共艺术特色表达设计 |
5.1 地铁公共艺术的多样化形态 |
5.1.1 永久性地铁公共艺术 |
5.1.2 临时性地铁公共艺术 |
5.2 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限定性 |
5.2.1 欣赏时的干扰性 |
5.2.2 行进动线的规定性 |
5.2.3 停留时间的短暂性 |
5.2.4 有限空间的节约性 |
5.2.5 工程实施的复杂性 |
5.3 地铁公共艺术地域特色表达原则 |
5.4 地铁公共艺术地域特色表达方法—地铁壁画维度 |
5.4.1 地铁壁画——地铁公共艺术的首选形式 |
5.4.2 立“题”切意——地铁壁画的主题定位 |
5.4.3 建“构”表意——地铁壁画的构图定位 |
5.4.4 因“型”制宜——地铁壁画的选位与尺度定位 |
5.4.5 取“色”达意——地铁壁画的色彩定位 |
5.4.6 选“材”映象——地铁壁画的材质运用 |
5.5 地铁公共艺术地域特色表达方法——新媒体艺术维度 |
5.5.1 新媒体艺术——地铁公共艺术的跨界形式 |
5.5.2 主题氛围的虚拟营造 |
5.5.3 色彩表达的智能可变 |
5.5.4 公共精神的互动体验 |
5.6 地铁公共艺术工程的技术表达及设计要求 |
5.6.1 地铁公共艺术材质的特殊属性要求 |
5.6.2 地铁公共艺术工程质量的控制 |
5.6.3 地铁公共艺术照明层面的设计表达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的设计模式 |
6.1 均质——标准化模式 |
6.1.1 模式的内涵 |
6.1.2 模式形成的原因 |
6.1.3 模式的设计表现特征 |
6.1.4 模式案例验证——以西安地铁2号线为例 |
6.1.5 模式的总结 |
6.2 个性——空间艺术一体化模式 |
6.2.1 模式的内涵 |
6.2.2 模式形成的原因 |
6.2.3 模式的设计表现特征 |
6.2.4 模式案例验证——以武汉地铁王家湾站为例 |
6.2.5 模式的总结 |
6.3 对两种典型模式进行改进的思路 |
6.3.1 均质——标准化模式的改进思路 |
6.3.2 个性——空间艺术一体化的改进思路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四、传统建筑抗震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新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D]. 李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汕头英国领事署的修缮技术研究[D]. 林瑞宗. 广州大学, 2020(02)
- [3]新型黏弹性阻尼器性能研究[D]. 周娴.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8)
- [4]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研究 ——以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为例[D]. 林雪莹.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5]竖向钢筋浆锚搭接预制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 尹兴文. 湖南科技大学, 2019
- [6]童寯建筑写作研究[D]. 韩艺宽. 东南大学, 2019(01)
- [7]基于感知的老旧社区环境更新研究 ——以西安明城区东南城角为例[D]. 王亚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D]. 张书. 天津大学, 2019(06)
- [9]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D]. 陶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10]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研究[D]. 孙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