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候群论文-靳占奎,孙博

中医证候群论文-靳占奎,孙博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医证候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肾综合征,中医证候群,气阴两虚

中医证候群论文文献综述

靳占奎,孙博[1](2019)在《慢性心肾综合征中医证候群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慢性心肾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与原发病等因素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探讨慢性心肾综合征病因病机,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以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法采集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慢性心肾综合征患者的基本资料,症状,体征,舌脉,原发病等相关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中医辨证分型,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心肾综合征原发病中以高血压病居首位;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正虚证以气虚证所占比例最大,标实证以血瘀证、痰饮证为主。结论气阴两虚证是慢性心肾综合征正虚证的主要证型。血瘀证、痰饮证是慢性心肾综合征标实证的主要证型。(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9年18期)

万宏波,姚若愚,尹萌辰,莫文,邬学群[2](2015)在《颈脊髓压迫中医证候群结合影像学表现对选择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的观察及影像学检查的分析,以探讨祖国传统医学临床证候,结合现代影像学医学对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的指导意义,从中医辨病辨证的角度对手术指证作出指导性建议。方法:回顾13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NDI指数、中医证候评分及影像学资料上的差别,并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两种治疗方式的选择与临床证候及影像学之间的联系。结果: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病例分为2组,A组107例采用非手术治疗,B组26例采用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中医证候评分、NDI指数、JOA评分、Nagata分级及MRI T2加权像髓内信号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预测患者行手术治疗的Logistic回归方程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F=71.549,P<0.001)。结论:中医证候评分高(主症评分为主)、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Nagata分级高以及二便异常是选择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建议尽早手术。(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刘东生,连新福,袁少英,张现伟,陈昕[3](2015)在《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证候群筛选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症的中医证候群特点,分析其诊断要点。方法通过收集原发性失眠患者的四诊信息,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归纳出原发性失眠的中医证候群,从而确定原发性失眠的证候诊断要点。结果原发性失眠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主要包括4个证型:肝郁脾虚、阴虚火旺、痰热扰心、心虚胆怯,其中肝郁脾虚为主要类型。结论筛选证候标准与专家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老年患者以肝郁脾虚证型为主,而年轻患者则以阴虚火旺、痰热扰心型为主。(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5年04期)

李中良,黄开泉,张昌峰[4](2014)在《多重耐药菌所致呼吸系统感染的中医证候群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程度越来越高,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情况也越来越严重。铜绿假单胞菌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条件致病菌,也是导致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中医药在治疗呼吸系统多重耐药菌感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明显疗效。但由于缺乏客观、统一的中医辨证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使得多重耐药菌的中医证候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基于文献资料’对呼吸系统感染多重耐药菌主要证型的临床症状特征进行了分类总结,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呼吸系统多重耐药菌感染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研究提供客观依据。一、"伏邪"(本文来源于《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06-12)

穆光远[5](2014)在《糖耐量减低中医证候群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糖耐量减低人群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和临床特征的调查研究。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的87例糖耐量减低患者根据证候分布特点归纳为常见四种证型,并结合其临床化验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不同证型的临床特点与区别。结果:(1)IGT患者较常见的中医证型中以气阴两虚证(44.8%)最多。(2)男女总数比例为1.07:1,性别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脾肾阳虚组患者平均年龄最大,湿热内蕴组最小。其中,湿热内蕴组与其他叁证型之间的年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湿热内蕴组平均BMI最大,阴虚内热组和健康对照组平均BMI最小。其中阴虚内热组、健康对照组与气阴两虚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内蕴组与脾肾阳虚组、阴虚内热组、健康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5)各证型之间FPG、2hPG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6)HbA1C各证型与健康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7)TG各证型与健康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内蕴组与其他叁证型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TC气阴两虚组、湿热内蕴组与健康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内热组与健康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湿热内蕴组与健康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8)湿热内蕴组UA水平最高,气阴两虚组、湿热内蕴组、脾肾阳虚组与健康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内蕴组与阴虚内热证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T患者较常见的中医证型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脾肾阳虚证、阴虚内热证,其中气阴两虚证最为常见,各证型在临床化验指标上有所不同,与饮食、年龄、体重等有一定关系,气阴两虚可能是导致糖耐量异常的最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14-05-20)

余鹏,皮红林,孙云保,彭翀[6](2013)在《壮骨胶囊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群及骨密度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壮骨胶囊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证候群及对骨密度水平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壮骨胶囊治疗,对照组予乐力钙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及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骨密度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显着临床疗效,能有效增加骨密度,显着改善中医证候。(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3年03期)

徐进华,刘东生,丁萍,袁少英[7](2009)在《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证候群筛选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脑动脉硬化症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确定其证候诊断标准。方法:通过收集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四诊信息,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筛选、归纳出脑动脉硬化症的中医证候群,从而确定脑动脉硬化症的证候诊断标准。结果:脑动脉硬化症的中医证型分布主要为4型:气虚血瘀、痰瘀互结、肝肾亏虚、阴虚阳亢。证候分布研究结果提示,在重度脑动脉硬化(弥漫性脑动脉硬化)患者中以肝肾亏虚证型为主,而在轻度脑动脉硬化中以气虚血瘀型为主。结论:对所筛选证型标准与临床专家所作出的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Kappa值大于0.75,说明本标准与专家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可应用于临床。(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09年19期)

张凰[8](2009)在《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群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试图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进行探索性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的研究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选择四家叁甲医院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收集其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将所采集数据输入EpiData3.10建立数据库,将数据导入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中医证候群的筛选采用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中的变量聚类法(Variables Cluster),再结合专家意见,归纳出关于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型。结果入选病例共236例,其中DN分期为Ⅰ期0例,Ⅱ期16例,Ⅲ期65例,Ⅳ期144例,Ⅴ期11例,以临床期病例为主。中医证候方面,DN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经过频数统计按照统计学惯例剔除频数在7%以下的变量后得到39项指标,结果显示:精神疲倦、肢体麻木、口咽干燥、饮水增多、舌暗出现频率最高,达50%以上;其次较常见的症状有:形体肥胖、视物模糊、乏力、纳差、失眠、夜尿频度、下肢水肿,出现频率在30%以上。中医证型方面,阴虚燥热证占31.8%,气虚证占46.2%,肾阳亏虚证占14.8%,单纯实证占7.2%;兼夹证情况如下:夹痰占32.6%,夹湿占42.4%,夹瘀占61.9%;其中阴虚燥热夹瘀为32.9%,气虚夹瘀为47.3%,肾阳亏虚夹瘀为13.0%,余夹痰、夹湿的具体数据见正文;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方面,经卡方检验,不同性别、年龄段的证型分布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实证(如痰湿、瘀血)的病程最短,由实证→阴虚燥热证→气虚证→肾阳亏虚证,病程逐渐延长,经方差分析,无论是Fisher方差分析,还是近似的稳健方差分析,总体均数间都有显着差异(P=0.000),多重比较显示单纯实证组与其他叁组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均小于0.01),其余叁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经卡方检验,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的证型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93)。236例调查对象中有176例测定了血浆纤维蛋白原,按照糖尿病肾病标准分期进行比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四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整体比较,四组之间有显着性统计学关系(P<0.01)。其中,糖尿病肾病Ⅲ期Fib分别与Ⅳ期、Ⅴ期比较,Ⅱ期与Ⅴ期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Ⅱ期与Ⅳ期、Ⅳ期与Ⅴ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3、0.050),Ⅲ期比Ⅱ期Fib均数高,但两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556)。各组Fib均数随分类水平值的增大而增加,并呈线性趋势。根据肾虚的有无将203例患者分为两组,比较尿蛋白定量情况,经t检验后显示:两组尿蛋白定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临床上常见证型分为阴虚燥热、气虚、肾阳亏虚3个证型,其中以气虚证最为常见,痰瘀贯穿糖尿病肾病整个病程;不同性别、年龄段之间糖尿病肾病的证型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由实证→阴虚燥热证→气虚证→肾阳亏虚证,病程逐渐增加,这也证实了本研究所得的叁类标准证型符合疾病的发展过程,反应了DN病程中特定阶段的病理状态。研究证实,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在DN中医证型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Fib值随着DN病情进展显着升高,结果提示以上指标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本研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专家意见,拟定了糖尿病肾病的规范化证型,并同时展开对中医证候分型与纤维蛋白原、尿蛋白排泄率关系的探讨,为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及科研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01)

李俊[9](2008)在《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群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代谢综合征又称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或称“X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极其年轻的病种,世界卫生组织于1998年才正式命名。但是,近年来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持续上升,已给公众健康带来巨大威胁,是当今世界关注的叁大社会问题(代谢综合征、艾滋病、吸毒)之一,成为内分泌、与心血管病医生以及基础医学研究的热点,大众关注的焦点。祖国医学未有其病名,多分属于头痛、眩晕、痰证、消渴等疾病治疗,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现代医家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不节,贪逸少劳,恣情纵欲,加之外邪侵淫,即所谓“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为其主要病因,痰瘀为主要的病理产物,进一步加速了疾病的进展。在辨证的基础上有单药、复方、针灸治疗等多方面的治疗,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核心,现多认为其常见证型为阴虚燥热、气(阳)血不足、痰湿内阻、瘀血阻络、肝郁脾虚,其证型一直未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代谢综合征的证候群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本研究试图对代谢综合征证型分布规律进行探索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19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将所采集数据输入EpiData3.10建立数据库,将数据导入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中医证候群的筛选采用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中的变量聚类法(VariablesCluster),再结合专家意见,判定每种分型的代表症状,并归纳出中医证型。结果:经聚类分析后辨证,气阴亏虚证型占56.2%,肾阴亏虚证型占24.0%,肾阳亏虚证型占8.3%,阴虚燥热证型占11.5%;夹瘀情况结果,气阴亏虚为86.1%,肾阴亏虚为78.3%,肾阳亏虚为75%,阴虚燥热为27.7%;夹痰情况结果气阴亏虚为71.2%,肾阴亏虚为63%,肾阳亏虚为81.2%,阴虚燥热为22.7%;阴虚燥热证型不同年龄阶段分布经卡方检验X~2=7.990,p=0.018,提示不同年龄分段的阴虚燥热证型分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代谢综合征临床上常见证型分为气阴亏虚、肾阴亏虚、肾阳亏虚、阴虚燥热4个证型,其中以气阴亏虚为最常见,痰瘀贯穿代谢综合征整个病程;不同性别之间代谢综合征的证型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阴虚燥热证型分布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8-04-01)

中医证候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对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的观察及影像学检查的分析,以探讨祖国传统医学临床证候,结合现代影像学医学对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的指导意义,从中医辨病辨证的角度对手术指证作出指导性建议。方法:回顾13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NDI指数、中医证候评分及影像学资料上的差别,并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两种治疗方式的选择与临床证候及影像学之间的联系。结果: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病例分为2组,A组107例采用非手术治疗,B组26例采用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中医证候评分、NDI指数、JOA评分、Nagata分级及MRI T2加权像髓内信号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预测患者行手术治疗的Logistic回归方程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F=71.549,P<0.001)。结论:中医证候评分高(主症评分为主)、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Nagata分级高以及二便异常是选择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建议尽早手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医证候群论文参考文献

[1].靳占奎,孙博.慢性心肾综合征中医证候群调查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

[2].万宏波,姚若愚,尹萌辰,莫文,邬学群.颈脊髓压迫中医证候群结合影像学表现对选择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

[3].刘东生,连新福,袁少英,张现伟,陈昕.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证候群筛选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

[4].李中良,黄开泉,张昌峰.多重耐药菌所致呼吸系统感染的中医证候群研究进展[C].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2014

[5].穆光远.糖耐量减低中医证候群分布规律[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

[6].余鹏,皮红林,孙云保,彭翀.壮骨胶囊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群及骨密度水平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3

[7].徐进华,刘东生,丁萍,袁少英.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证候群筛选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9

[8].张凰.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群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9].李俊.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群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标签:;  ;  ;  

中医证候群论文-靳占奎,孙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