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论文-王利

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论文-王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理化性质,抗氧化作用,抗贫血功能

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论文文献综述

王利[1](2009)在《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的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 animia,IDA)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的国家中该病发病率很高。目前,缺铁性贫血的防治主要通过服用补铁剂来实现,常见的补铁剂有硫酸亚铁、氯化亚铁、葡萄糖酸亚铁、乳酸亚铁等,但他们在体内的生物利用率较低,并且存在明显的毒副作用。多肽螯合铁是蛋白质水解生成的多肽与二价铁离子螯合而成的生物态铁,具有稳定性好、吸收率高、毒性小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补铁剂。我国猪血资源丰富,猪血营养价值很高,但因其色泽差,血腥味重,适口性差,且血红蛋白不易消化吸收,因而未被很好利用。以猪血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作为一种新型的铁营养强化剂,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本论文主要研究“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pig haemoglobin polypeptide chelateiron)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质,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对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1)纯化后的产品中未发现游离Fe~(2+)、Fe~(3+),总铁含量11.18%,多肽含量为70.36%,水分为2.15%,其他(主要为盐和抗氧化剂)16.31%;(2)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易溶于水,并随着水中酸性或碱性的增强溶解度增大,中性条件下溶解度最小,随温度变化不大,难溶于有机溶剂;(3)在固体和水溶液状态,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均比硫酸亚铁稳定;(4)猪血红蛋白多肽与铁螯合前后的紫外和红外光谱都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形成了新物质。2.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的抗氧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猪血红蛋白多肽、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和维生素C对碱性邻苯叁酚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_2~-·)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清除能力依次为:维生素C>猪血红蛋白多肽螫合铁>猪血红蛋白多肽;(2)当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浓度较低时,对H_2O_2清除率顺序为:维生素C>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猪血红蛋白多肽;当浓度高于0.505 mg/mL时,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组对过氧化氢清除率甚至高于维生素C,说明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清除H_2O_2的能力较强,是一种较好的抗氧化剂。3.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的抗贫血功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初断乳SD大鼠通过喂养低铁饲料和饮用去离子水,辅以每周尾静脉放血,四周后成功建立了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2)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抗贫血效果明显优于氯化亚铁、葡糖糖酸亚铁,与氯化高铁血红素相当。因此,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可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补铁剂,用来改善缺铁性贫血症状。(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9-11-25)

郑炯[2](2008)在《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的制备及其抗贫血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猪血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丰富的氨基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血红蛋白是猪血中的重要成分,占到了全血蛋白质总量的75%以上,血细胞蛋白质总量的90%以上。缺铁性贫血是世界各地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重要的全球性营养缺乏病之一。研究表明,多肽螯合铁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态铁,可以直接被肠粘膜细胞吸收,不产生消化道刺激,生物利用率高,是理想的补铁制剂。所以,本文以新鲜猪血为原料制备得到血红蛋白多肽,然后再将血红蛋白多肽与铁盐进行螯合反应,制备得到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并对它的抗贫血效果进行了验证。本文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以新鲜猪血为原料,探讨了制备血红蛋白多肽过程中的脱色、脱盐、超滤等工艺的条件,并对血红蛋白多肽的进行了感官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血红蛋白多肽液的最佳脱色条件为:粉末活性炭用量为2.0%,pH为5.0,脱色温度为50℃,脱色时间为1.5h。(2)多肽液离子交换树脂除盐处理的最佳流速为2BV/h。(3)多肽液的最佳超滤条件为:操作压力为0.15MPa,温度为25℃。(4)制得的血红蛋白多肽液经超滤分离,可知10kDal以上、5-10kDal、1-5kDal、1kDal以下4个相对分子质量段的多肽分别为4.38%、13.97%、74.76%、6.89%,主要肽段集中于1-5kDal。(5)血红蛋白多肽呈浅黄色粉末状,无血腥气味,口感较细腻,略带苦味。2.研究了血红蛋白多肽与氯化亚铁反应制备多肽螯合铁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物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血红蛋白多肽与氯化亚铁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为:螯合反应的铁源为氯化亚铁,pH值为5.0,多肽与铁盐的质量比为3:1,多肽溶液浓度为3.0%。同时,实验证明,实验制备的多肽螯合铁是以多肽螫合物的形式存在,并且是不同于血红蛋白多肽和氯化亚铁的一种新物质。3.通过低铁饲料喂养,辅以每周尾静脉放血的方法,4周后成功建立了大鼠缺铁性贫血模型。并实验证明,多肽螯合铁可以改善大鼠缺铁性贫血,并且抗贫血效果明显好于葡萄糖酸亚铁和氯化亚铁。所以,多肽螯合铁可以作为一种较理想的补铁制剂,用以改善缺铁性营养贫血。(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8-05-26)

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猪血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丰富的氨基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血红蛋白是猪血中的重要成分,占到了全血蛋白质总量的75%以上,血细胞蛋白质总量的90%以上。缺铁性贫血是世界各地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重要的全球性营养缺乏病之一。研究表明,多肽螯合铁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态铁,可以直接被肠粘膜细胞吸收,不产生消化道刺激,生物利用率高,是理想的补铁制剂。所以,本文以新鲜猪血为原料制备得到血红蛋白多肽,然后再将血红蛋白多肽与铁盐进行螯合反应,制备得到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并对它的抗贫血效果进行了验证。本文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以新鲜猪血为原料,探讨了制备血红蛋白多肽过程中的脱色、脱盐、超滤等工艺的条件,并对血红蛋白多肽的进行了感官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血红蛋白多肽液的最佳脱色条件为:粉末活性炭用量为2.0%,pH为5.0,脱色温度为50℃,脱色时间为1.5h。(2)多肽液离子交换树脂除盐处理的最佳流速为2BV/h。(3)多肽液的最佳超滤条件为:操作压力为0.15MPa,温度为25℃。(4)制得的血红蛋白多肽液经超滤分离,可知10kDal以上、5-10kDal、1-5kDal、1kDal以下4个相对分子质量段的多肽分别为4.38%、13.97%、74.76%、6.89%,主要肽段集中于1-5kDal。(5)血红蛋白多肽呈浅黄色粉末状,无血腥气味,口感较细腻,略带苦味。2.研究了血红蛋白多肽与氯化亚铁反应制备多肽螯合铁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物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血红蛋白多肽与氯化亚铁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为:螯合反应的铁源为氯化亚铁,pH值为5.0,多肽与铁盐的质量比为3:1,多肽溶液浓度为3.0%。同时,实验证明,实验制备的多肽螯合铁是以多肽螫合物的形式存在,并且是不同于血红蛋白多肽和氯化亚铁的一种新物质。3.通过低铁饲料喂养,辅以每周尾静脉放血的方法,4周后成功建立了大鼠缺铁性贫血模型。并实验证明,多肽螯合铁可以改善大鼠缺铁性贫血,并且抗贫血效果明显好于葡萄糖酸亚铁和氯化亚铁。所以,多肽螯合铁可以作为一种较理想的补铁制剂,用以改善缺铁性营养贫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论文参考文献

[1].王利.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的性质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郑炯.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的制备及其抗贫血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8

标签:;  ;  ;  ;  

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论文-王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