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用户接口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机交互,自然用户界面,智慧学习环境,脑机接口
用户接口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徐振国,陈秋惠,张冠文[1](2018)在《新一代人机交互:自然用户界面的现状、类型与教育应用探究——兼对脑机接口技术的初步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慧时代的学习者对学习环境诉求的不断提高,自然用户界面以其独特优势给学习者带来了全新的交互体验。自然用户界面是继命令行用户界面、图形用户界面后出现的新一代人机交互形式,具有交互自然、多通道输入、多感官并用等特点,主要包括语音识别、触摸屏、手势识别、眼动追踪、触觉和脑机接口等六种类型。自然用户界面为教育教学提供泛在支持的同时,已在各学科领域得到初步应用。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所形成的自然用户界面虽具有减轻认知负荷、提高沉浸感等优势,但仍面临软硬件成本高、教学方法不匹配、师生数字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和挑战。未来,脑机接口将与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结合,能够有效促进教育公平、改善学习效果,并为智慧学习环境建设、智能学习工具开发、创客教育等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远程教育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黄懈,刘文静[2](2018)在《智能耳机自然用户接口技术重点专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CPRSABS和DWPI专利数据库,对智能耳机自然用户接口技术的重点专利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有助于该领域技术人员全面了解智能耳机自然用户接口技术的基本发展态势,对涉及智能耳机自然用户接口领域的研发工作有较大帮助。(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8年13期)
彭维[3](2011)在《基于PLB总线的用户IP核接口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SoPC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基于IP重用的SoPC设计方法的出现,使得IP接口设计技术以及在一个高效并且具有良好扩展性和兼容性的总线平台上对众多可利用的IP进行整合的技术凸显意义。总线及其接口的效率决定了整个SoPC的效率,它的效率低下会从根本上削弱系统性能,同时复杂的结构也会占用大量本来就有限的片上系统资源。Xilinx公司已将非常复杂的PLB总线应用在其EDK设计工具中并为用户专门设计了一套可以利用向导工具生成的接口模块,但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结构复杂、效率不高、占用较大的片上系统资源等。目前这些技术都掌握在国际大公司手中,国内还很少有人从事这些技术与开发环境的研究工作,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为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应用开发很有必要。本论文的工作就是针对FPGA中PLB总线与用户IP的接口所存在的结构过于复杂、效率不高和资源占用较多等局限性进行分析,研究如何根据应用需要对IPIF进行优化改进,主要工作如下:1.比较分析了目前常见的五种总线规范,研究了复杂的PLB总线协议及PLB总线接口的结构与机制。2.在对PLB总线操作时序及IPIF内部各模块功能与工作机制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设计基于PLB总线的读写接口,使用VHDL语言实现PLB总线接口的基本读写功能。3.搭建PLB总线接口验证平台,提出简便易行的验证策略,验证接口读写功能并分析结果。4.在实现接口的基本读写功能的前提下,希望能为下一步在结合了SoPC技术灵活、高速的特征并在考虑大量应用背景的基础上为探索实现简单、高效的PLB总线接口打开思路。(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1-04-01)
江坤俊[4](2010)在《虚拟专用网的光联网用户可控网络接口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网络的高带宽、高安全特性正吸引着服务提供商的注意,L1VPN作为光网络中的优秀增值业务之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随着跨国企业、大型科研教育机构以及临时大型多方会议等对高带宽、高保密网络通道动态需求的日益增加,VPN用户逐渐不满足于传统的业务,他们对VPN的实时可控需求也与日俱增,于是用户可控VPN应运而生。在本文中,全面总结了国内外可控VPN的研究现状,对L1VPN作了详细阐述。并在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建议的L1VPN基本模型基础之上:1)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覆盖网络模型的用户可控L1VPN接入方法,即基于端口信息表配置的用户可控L1VPN接入方法;2)通过搭建L1VPN原型演示平台从原理上对该方法进行了演示和验证。通过该方法,结合现有的建立L1VPN物理通道信令机制及接口技术,使用户能够直接通过CE-PE间信令,按需实时完成从配置PIT到最终建立L1VPN物理链路的一系列操作。同时,使L1VPN用户能够通过信令动态实时地组建VPN、删除VPN、加入VPN、退出VPN、建立VPN物理链路和拆除VPN物理链路。其次,通过该方法,网络服务提供商除管理其计费认证系统外,不参与任何与L1VPN相关的准入控制。准入控制全部移交给了L1VPN用户,完全由用户根据其自身安全需求自主选择的用户端准入控制模块控制。这不仅降低了网络服务提供商必须对所有用户进行认证的风险和复杂度,也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使L1VPN增值业务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为了从原理上对该方法进行演示和验证,在本文中,搭建了L1VPN原型演示平台,并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在物理结构上该平台由以太网、光纤和自行开发的OXC组成;在网络结构上由用户网络和服务提供商网络组成;在功能层次上由控制平面、传送平面和管理平面组成;在软件编程实现上,由Linux与windows下的四个功能软件模块组成:为控制平面开发了简单RSVP-TE协议机,为服务提供商开发了资源视图界面,为用户开发了客户端,还为用户开发了传送平面视频通信软件,用于与属于同一VPN的其他用户实时视频通信交流。(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0-03-01)
宋利利[5](2010)在《用户应用程序与AutoCAD接口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C++与AutoCAD接口程序的设计方法,根据LSP程序文件格式,借助于C++的文件管理功能,设计出了接口程序,在自行开发软件与AutoCAD之间建立起了数据通道,从而实现了数据传递和共享。(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期刊2010年02期)
齐向娟,刘学禹,李士雨[6](2009)在《基于ChemCAD用户接口技术的化工过程虚拟检测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基于ChemCAD用户接口技术的过程虚拟检测方法,结合现代滤波技术,建立以COM技术为手段、以数字滤波为保证,以过程模拟计算为核心的化工过程虚拟检测系统总体框架;通过EXCEL程序将各个模块组件有机结合,对过程检测数据进行显示、分析、统计,实现测量、图、表、管理一体化;并可与现有石化过程检测系统整合,实现过程的实时检测、预估,并为过程的在线优化和先进控制提供了技术条件。系统实现了Excel、ChemCAD、Matlab等主流应用软件之间的通讯,并编写程序实例,为软测量、在线优化和先进控制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09年08期)
吴秀峰[7](2009)在《基于GMPLS的VPN波长分配算法及用户接口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益增长的带宽密集型新应用如:分布式存储、e-Science、多业务融合、高性能VPN的广泛应用和发展,给传送网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需求。随着新型智能光网络的出现,基于智能光传送网络的新型VPN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业界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选取了两个方面进行展开研究:(1)基于GMPLS的波长分配算法研究;(2)VPN的用户接口技术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课题的来源,并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工作以及章节安排。本文得到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资助(资助号:2007AA01Z246)。接着讨论了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协议体系结构: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将数据面与控制面分离,并支持多种类型的交换接口、层次化的标签交换路径设计,定义了建议标签和设点标签的概念,增添了新的链路管理协议等。然后,本文对PWA波长分配算法和标签优先级波长分配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对标签优先级波长分配算法进行了改进。同时,在两种优先级波长分配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GMPLS的双重优先级波长分配算法。OPNET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GMPLS和标签优先级波长分配改进算法,基于GMPLS的双重优先级波长分配算法显着的降低了网络的阻塞概率,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最后,本文研究了基于Hose软管技术的VPN模型,并针对Hose VPN模型的特性以及用户的需求提出了基于Hose VPN的用户可控模型。同时,设计了一种自动调节用户接口带宽的机制用于该用户可控模型。基于Hose VPN的用户可控模型节省了承载网络的资源,在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的同时,降低了VPN用户租用网络资源的成本。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标签优先级波长分配算法的问题提出了标签优先级波长分配算法的改进算法;在PWA波长分配算法和标签优先级改进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MPLS的双重优先级波长分配算法,并使用OPNET进行仿真验证;针对Hose VPN模型的特性以及用户需求提出了基于Hose VPN的用户可控模型,并设计了一种自动控制Hose VPN接口带宽的用户带宽控制方法用户该用户可控模型。(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9-04-01)
王莹莹,杨若瑜,蔡士杰[8](2007)在《叁维建筑结构设计软件EasyStructure的用户接口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建筑领域普遍使用的辅助设计软件仍然采用二维示意的方法,导致后继人工读图工作强度大、效率低。在设计时直接生成完整的建筑物叁维模型是克服以上缺点的一个好方法。以叁维结构设计软件用户接口的设计为主题,以软件EasyStructure为实例,全面讨论了其降维、分构件、图文表结合、预测型智能输入、叁维搭建等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这些方法已初步应用于软件中,为节省后续工作量提供了便利。(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07年07期)
杨爱霞,吴振宁,孙大伟[9](2007)在《自动交换光网络中的用户网络接口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OIF的UNI和IETF的GMPLS UNI的功能和最新进展,并对它们的功能进行了比较;详细地分析了OIF UNI的局限性和复杂性。(本文来源于《电信技术》期刊2007年01期)
刘学禹[10](2006)在《基于CHEMCAD用户接口技术的石化过程虚拟检测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化企业的自动化生产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其中准确、及时的过程检测是实现自动化的基本保障。目前,如何利用现代计算机信号处理和过程模拟技术提高过程检测水平,保证生产的安全高效进行,降低成本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现有的过程检测的执行方式,针对石化过程检测中迫切需要实现的现代滤波技术保证的数字滤波技术、实时在线检测和对检测难度很大的检测变量的软测量,提出使用基于CHEMCAD用户接口技术的过程虚拟检测的方法,利用CHEMCAD在化工过程模拟计算上的优势,结合现代滤波技术,建立以COM技术为手段、以现代数字滤波为保障,以过程模拟计算为核心,以石化过程检测为研究对象的虚拟检测模式;通过EXCEL程序将各个模块组件有机结合,对过程检测数据进行显示、分析、统计,实现测、图、表、管一体化。并可与现有石化过程检测系统整合,如:DCS系统,实现过程的实时检测、预估,并为过程的在线优化和先进控制提供了技术条件。为了实现基于CHEMCAD用户接口技术的过程虚拟检测系统,作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EXCEL程序中,使用VBA语言和Microsoft COM组件技术,针对实际丙烯精馏单元完成了该系统的实例程序,证明了其可行性,并对各种集成手段和程序功能进行了讨论和实现。(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6-01-01)
用户接口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基于CPRSABS和DWPI专利数据库,对智能耳机自然用户接口技术的重点专利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有助于该领域技术人员全面了解智能耳机自然用户接口技术的基本发展态势,对涉及智能耳机自然用户接口领域的研发工作有较大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用户接口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徐振国,陈秋惠,张冠文.新一代人机交互:自然用户界面的现状、类型与教育应用探究——兼对脑机接口技术的初步展望[J].远程教育杂志.2018
[2].黄懈,刘文静.智能耳机自然用户接口技术重点专利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3].彭维.基于PLB总线的用户IP核接口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
[4].江坤俊.虚拟专用网的光联网用户可控网络接口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
[5].宋利利.用户应用程序与AutoCAD接口技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
[6].齐向娟,刘学禹,李士雨.基于ChemCAD用户接口技术的化工过程虚拟检测系统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
[7].吴秀峰.基于GMPLS的VPN波长分配算法及用户接口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
[8].王莹莹,杨若瑜,蔡士杰.叁维建筑结构设计软件EasyStructure的用户接口技术[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7
[9].杨爱霞,吴振宁,孙大伟.自动交换光网络中的用户网络接口技术[J].电信技术.2007
[10].刘学禹.基于CHEMCAD用户接口技术的石化过程虚拟检测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