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化学吸附论文-张亚运

热化学吸附论文-张亚运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化学吸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木质生物质,热解机理,金属催化,超临界水

热化学吸附论文文献综述

张亚运[1](2017)在《木质纤维素热化学转化机理及裂解气体CO_2和H_2吸附分离的分子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作为一种绿色的可再生能源在解决当今世界能源与环境问题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生物质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热解液化方式生成生物油以在将来代替化石燃料提供便捷的能源供应,而且由于生物质是碳基有机物,其丰富的结构成分通过一定的生物或化学转化可以生成生活和化工生产中的化学化工产品。为了提高转化利用效率,这就需要对其转化过程有微观上的深入认识。然而在木质纤维素转化过程中的反应机理还不为人熟知。本文应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对纤维素模型化合物纤维二糖、吡喃葡萄糖及木质素的模型化合物聚创木酚的热解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揭示纤维素和木质素微观热解机理。并探索在碱金属催化条件下以及在超临界水环境中纤维素的化学转化反应过程。最后采用基于黑磷新型材料的多孔和孔膜结构针对生物质裂解气体CO_2和H_2,分别从理论上探索了CO_2从CO_2/CH_4混合气体的吸附分离研究和H_2的孔分离过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纤维素初期热解反应过程及反应机理。采用纤维二糖作为纤维素模型化合物,利用量子化学理论研究十条纤维素初始反应路径。结果发现,H+离子参与的化学反应是纤维素初期热解中使纤维素解聚的重要方式。协同反应机理是纤维素初期热解中形成左旋葡聚糖和含有左旋葡聚糖(LG)末端纤维素链的主要方式。当热解温度升高时,生成乙醇醛(HAA)的反应路径也是导致纤维素解聚的反应方式之一。反应路径1和8是纤维素热解过程中平行竞争反应,这从理论上成功解释了左旋葡聚糖和乙醇醛平行竞争反应的实验现象。此外,提出了在较高的热解温度下纤维素的热解解聚反应途径。并揭示出水解反应很难在纤维素初期热解阶段发生作用,而将在高温阶段产生影响。(2)纤维素热解过程中主要小分子产物生成机理。通过选取β-D-吡喃葡萄糖作为纤维素模型化合物,研究了两种反应系列包括七种反应路径。第一反应系列讨论了纤维素链端的反应过程,第二反应系列研究了链中的反应过程。理论结果合理解释出实验研究中乙醇醛在纤维素热解产物中的比例相对其他小分子产物更高这一现象。反应过程中糠醛的生成要比5-羟甲基糠醛相对困难,这是由于5-羟甲基糠醛继续反应生成糠醛时需要较高的反应能垒。另外,其他一些小分子产物如丙酮醇、甲酸、乙酸、乙二醛、水和一氧化碳等的生成反应能垒都高于乙醇醛的,这表明纤维素热解过程中更容易生成乙醇醛这种小分子产物。理解纤维素反应过程中这些小分子产物的生成机理有利于指导优化实验过程,获取更多的目标产物。(3)选取愈创木酚作为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研究木质素热解过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五种热解反应路径。反应路径2,3和4分析结果表明氢自由基与苯酚上的含碳基团反应会有效降低随后进行的脱甲氧基反应过程的能垒。反应路径5解释了在木质素热解过程中形成邻醌甲基化物可能机理,并指出在酚类有机物中甲氧基是形成邻醌甲基化物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最终热解形成焦炭的重要过程。本章的研究结果进一步的解释了含有甲氧基的酚类有机物的微观热解机理,以及热解过程中生成焦炭的可能因素,这对木质素整体热解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4)纤维素热解过程中碱金属离子对热解过程的影响,通过提出一个局部催化热解模型,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β-D-吡喃葡萄糖在碱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下的热解行为。探讨了在催化与否条件下左旋葡聚糖、乙醇醛、丙酮醇和乙酸等热解产物的生成反应路径。根据计算结果可得知,在纤维素热解过程中碱金属离子通过与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形成螯合从而改变其几何结构进而改变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在有碱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下,LG的生成被抑制。与之相反,纤维素热解过程中的脱水反应受到碱金属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在热解过程中的小分子产物如乙醇醛、丙酮醇、乙酸和一氧化碳等的生成也受到碱金属离子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此模型可以从分子的角度更好地了解碱金属离子催化及在纤维素热解过程中的作用。此外,通过与相关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此局部催化模型的合理性。因此可通过该模型研究相关化学反应中的催化作用以及探索新型催化剂的催化效果。(5)吡喃葡萄糖在超临界水中转化反应机理,通过深入探讨八种反应路径,研究了葡萄糖在超临界水环境中主要反应产物的生成机理,这些产物包括LG、HAA、赤藓糖和甘油醛等等。包括了是否有水分子参与催化过程的研究,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水分子参与脱水反应时通过形成类似六元环的过渡态结构,促进了氢原子的转移,进而有效的降低了整个脱水反应的反应能垒。此外,在所研究的反应路径中,水分子的催化作用也促进了HAA、赤藓糖和甘油醛等小分子产物的生成,这是由于在生成这些产物的过程中的keto-enol异构化作用反应受到了水分子的促进作用。与之相反,对retro-aldol反应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左旋葡聚糖和5-羟甲基糠醛(5-HMF)的生成过程影响较小。提出的反应机理合理的解释了葡萄糖在超临界水的转化过程中,HAA、赤藓糖和甘油醛等小分子产物含量相对较对,而LG和5-HMF等的含量相对较低。从理论的角度诠释了水分子在反应过程中所起到的催化作用。这对进一步了解纤维素在超临界水中的转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6)针对木质纤维素气化主要产物CO_2、CH_4和H_2,采用基于黑磷材料的多孔材料和孔膜结构分别研究了CO_2在CO_2/CH_4混合气中的的吸附分离和H_2的孔分离过程。对于CO_2的吸附分离过程首先通过DFT理论计算研究了CO_2和CH_4在黑磷表面的吸附过程。计算结果表明CO_2在黑磷表面的吸附能相比CH_4较大,揭示出黑磷表面更易吸附CO_2气体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然后进一步通过GCMC方法并采用黑磷狭孔模型分别研究了CO_2和CH_4气体的等温吸附曲线,以及在不同CO_2/CH_4摩尔比的情况下的CO_2从CO_2/CH_4混合气体中分离情况。计算结果显示黑磷狭孔结构对CO_2具有很好的分离作用,并且CO_2的选择性随着CO_2/CH_4摩尔比增大而升高。在研究范围内基于黑磷的多孔材料对CO_2的选择性要高于之前文献中报道的碳材料和硅材料。因此该新型多孔材料在CO_2气体分离中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通过构建黑磷孔膜,理论研究了其对H_2的分离性能。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孔膜结构结构比较稳定,在高温和气体氛围中都能保持稳定结构。H_2通过黑磷孔的能垒仅为0.07ev,大大低于N_2,CO,CO_2,H_2O和CH_4气体。当温度为300K时,利用黑磷孔分离氢气相对于N_2,CO,CO_2,H_2O,和CH_4气体的数量级分别为1013,1012,1015,1013和1021。与基于石墨烯、二氧化硅和硅烯孔材料相比,基于黑磷的孔膜结构有更高的氢气分离效率。该研究揭示出新型黑磷孔膜结构在H_2气体分离过程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3-01)

马小琨,徐超,于子博,巨星[2](2015)在《基于水合盐热化学吸附的储热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跨季节储热技术中,水合盐热化学吸附因具有储热密度高、长周期存储无热损、清洁环保、成本低廉等优势,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对适用于建筑供暖的水合盐热化学吸附跨季节储热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着重回顾了水合盐储热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涉及水合盐储热材料的选择和基础热分析、复合储热材料的性能研究、使用少量储热材料的反应器热性能实验研究、储热系统/反应器的数值模拟及性能评价方法研究.基于研究现状分析,总结了水合盐热化学吸附跨季节储热的技术特点,并指出了该技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5年36期)

闫霆,王如竹,李卉,马良,李廷贤[3](2014)在《耦合变压解吸-变温吸附技术的热化学变温器储能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热化学变压解吸-变温吸附原理的低品位热能变温储能新技术及系统,并针对以MnCl_(2-)NaBr-NH_3为工质对的试验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当外界高温热源的温度为121℃,模拟的被加热的热用户为150℃,外界环境温度为15℃,蒸发温度为55℃时,对应的储能效率为0.302。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变压解吸-变温吸附的热化学复合吸附储能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热能品位并为外界提供所需要的热量,将其用于低品位热能的存储及品位提升是可行的,进而为低品位热能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李廷贤,李卉,闫霆,王如竹[4](2014)在《大容量热化学吸附储热原理及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储能技术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可有效调配能量供给与需求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的匹配关系,传统显热储存技术和相变潜热储存技术的储热密度一般在100~200 kJ/kg,储热能力较低不利于规模化应用。本工作提出一种基于固-气化学反应的大容量热化学吸附储热方法,利用吸附工质对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热能与化学吸附势能的相关转化实现热量的储存和释放,具有高效储热的显着优点。采用4种典型温区的吸附储热工质对为例进行了热化学吸附储热热力循环特性及工作性能的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温区吸附储热工质对(50~280℃)的热化学物性参数、储热温度、储热密度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实现不同温度品位的热量储存。结果表明:热化学吸附储热技术的反应盐储热密度高达2000 kJ/kg以上,其储能密度约为传统显热储存技术和相变潜热储存技术的10~20倍,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容量、高性能储热方法,该新技术可为规模化工业储热应用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储能科学与技术》期刊2014年03期)

闫霆,李卉,马良,王如竹,李廷贤[5](2013)在《基于热化学再吸附变温原理的低品位热能升温储能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热化学再吸附变温原理,提出并实施了一种以低品位热能升温储能为目的的热力循环,并对其循环特性及储能供能升温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吸附储能工质对MnCl2-NaBr-NH3研究了热化学再吸附升温储能特性.结果表明:利用固-气可逆化学反应过程中热能与化学吸附势能的相互转化可实现热能的高效储存,采用热化学再吸附变温技术在实现热能储存的同时还可有效实现低品位热能的能量品位提升,从而可为低品位热能的高效储存及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当储能阶段输入温度为128°C时,根据外界不同温级热能的需求,释能阶段输出温度提升至140°C和144°C时,对应的储热效率分别为0.21和0.11,对应的效率分别为0.25和0.13,且热化学升温幅度越大,储能效率越低.(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李廷贤,李卉,闫霆,王如竹[6](2013)在《大容量热化学吸附储热方法及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储能技术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可有效调配能量供给与需求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的匹配关系,传统显热储存技术和相变潜热储存技术的储热密度一般在100-200kJ/kg,储热能力较低限制了规模化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固-气化学反应的大容量热化学吸附储热方法,利用吸附工质对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热能与化学吸附势能的相关转化实现热量的储存和释放,具有高效储热的显着优点;采用4种典型温区的吸附储热工质对为例进行了热化学吸附储热热力循环特性及工作性能的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温级吸附储热工质对(50-280°C)的热化学物性参数、储热温度、储热密度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以期实现不同温度品位的热量储存。结果表明:热化学吸附储热技术的单位质量反应盐储热密度高达2000kJ/kg以上,其储能密度约为传统显热储存技术和相变潜热储存技术的10-20倍,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容量高性能储热方法,该新技术可为规模化工业储热应用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2013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9-23)

徐律[7](2012)在《低品位热能驱动的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实验及系统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固体吸附制冷技术是一种利用低品位热能为驱动力的节能环保型绿色制冷技术,近年来在低品位余热回收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制冷效率较低是目前吸附制冷技术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本文以基于吸附-再吸附原理的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理论和基于内部回热技术的双效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吸附-再吸附原理的内部回热型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热力循环实验系统。本文分别从双效双重吸附制冷循环的吸附工质对、热力学分析(包括火用分析和性能分析)等方面,对新型双效双重吸附式制冷循环实验的运行条件、实验过程及结果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归纳出新型双效双重吸附式制冷循环的特点和关键环节。并介绍了双效双重吸附式制冷机研制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计算(包括总体计算、传热计算、流程阻力计算和应力校核计算),以及双重吸附式制冷装置和双效双重吸附式制冷装置的布局、组成及原理。膨胀石墨为基质的固化混合吸附剂应用于双重吸附式制冷系统和双效双重吸附式制冷系统来强化机组的传热能力。对于双重吸附式制冷循环利用一次热量输入,可获得吸附式制冷过程和再吸附式制冷过程两次冷量输出,实验证明这种制冷方式是有效的。对于双效双重吸附式制冷系统则是利用一次热量输入可获得两次吸附式制冷和两次再吸附式制冷输出,从而实现提高吸附制冷工作性能的目的。本文还就双效双重吸附式制冷循环的优化提出了叁个方法:一是采用新型回热方式;二是采用复合吸附制冷过程代替通常的吸附制冷过程;叁是实现高温盐床与中温盐床的回质过程。在热化学吸附反应动力学和再吸附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低品位热能驱动的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系统建立了数值仿真模型,并对采用翅片管结构的吸附床建立了动态模拟模型,深入分析了制冷系数COP与吸附床翅片管结构参数及反应盐物性参数等方面的关系。系统模拟研究表明: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理想COP可以高达2.0,在各类参数匹配良好的情况下,理论COP可以达到1.3~1.5;实验结果表明:在外界热源驱动温度为260oC、冷凝温度为30oC、蒸发温度为10~15oC的工况下,实验COP值可达到1.1~1.2,与模拟值相差在20%以内。通过分析比较模拟值和实验值,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提高系统COP值的方法和方向。具体有以下结论:(1)双重吸附式制冷循环当采用氯化钡与氯化锰为吸附制冷工质对时,在热驱动温度为160oC,热沉温度为30oC,制冷温度为15oC的工况下,实现COP等于0.703,SCP为225W·kg-1。而且在设计上,对于双重吸附式制冷循环而言,低温盐与中温盐之间存在较好的匹配。在平均化学反应转化率达到最大时,COP也达到极值,同时,吸附制冷过程和再吸附制冷过程的摩尔数差值比例也小于5%,表明系统可以在指定工况下高效连续地运行。(2)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式制冷循环的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加热解吸温度、热沉温度及其制冷温度下,仿真系统COP与实验系统COP的误差在20%以内;随着制冷温度的增加,无论是仿真COP曲线还是实验COP曲线,COP的增加幅度都增加;在同一加热解吸温度下,随着制冷温度的增加,仿真COP与实验COP的差值也随着增加。由于模拟过程的化学反应转化率大于实验过程的化学反应转化率,因此在制冷温度为10oC和15oC,仿真的吸附制冷过程和再吸附制冷过程的最佳循环时间大于对应的实验的吸附制冷过程和再吸附制冷过程的最佳循环时间;但在制冷温度为0oC和5oC时,由于反应床之间的压差相对较小,实验的反应时间比仿真的过程要长。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都表明,中温盐和低温盐之间存在较好的匹配,其制冷能力基本已达极值。而高温盐与低温盐之间的匹配并不良好,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实践表明,采用质量系数修正反应盐的设计质量是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式制冷循环系统设计的方法之一。(3)在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式制冷循环中,实施新型回热的优化方式可以利用较低压力下中温盐与低温盐反应的驱动温度较低从而加大高温盐与中温盐的回热温差,同时又充分利用低温盐第一次反应后的剩余有效空间以提高低温盐的化学转化率。实验表明:对于新型回热循环,低温盐的化学转化率可以达到0.8,相较于通常情况下一般过程的化学反应转化率(0.5左右),提高了将近60%。(4)在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式制冷循环中,复合吸附制冷的优化方式可以提高COP最大可达5%,且制冷温度越高,COP提高幅度越大。复合吸附制冷过程真正的意义还在于保证了吸附制冷过程制冷量的正常输出,从而实现双效双重吸附制冷循环的高COP及连续运行。(5)在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式制冷循环中,高温盐与中温盐之间的回质过程一方面使高温盐床死空间内的氨解吸到中温盐床,使低温盐与高温盐之间的制冷量增大,同时又增大中温盐的化学反应转化率,对于提高双效双重吸附式制冷循环的COP是都是有益的。理论和实验都表明,采用高温盐与中温盐的回质过程能提高系统COP10%左右。总之,本文在基于吸附-再吸附原理的双重热化学吸附式制冷循环和基于内部回热技术的双效热化学吸附式制冷循环基础上,对利用低品位能的高效双效双重吸附式制冷机在实验和系统模拟研究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较好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为高效吸附制冷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相关基础。(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2-12-01)

余楠,王如竹,李廷贤,徐律[8](2012)在《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性能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基于吸附-再吸附原理和内部回热技术的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实验系统,对其可行性及工作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热力循环技术用于制冷空调领域是完全可行的,在每次循环过程中由外界热源输入一次高温解吸热可实现四次冷量输出;当采用NiCl2为高温盐吸附剂、MnCl2为中温盐吸附剂、BaCl2为低温盐吸附剂、NH3为制冷剂时,在加热温度为265℃、制冷温度为15℃、冷却温度为30℃的工况下,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的COP达到1.1。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吸附制冷阶段和再吸附制冷阶段冷量输出过程的制冷功率变化特性,发现再吸附过程吸附反应强于吸附反应。(本文来源于《制冷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马良[9](2012)在《基于低品位热能能量品位提升的热化学吸附变温器储能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和环境问题是目前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人们对节能和环保的日益重视,太阳能以及工业余热/废热等低品位热能利用的新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能源利用效率较低,我国的低品位热能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因受重视程度不够,技术能力不足等原因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造成了极大地浪费。发展低品位热能的高效利用技术将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低品位热能作为替代能源的发展仍旧面临着诸多阻碍,例如在实际使用中低品位热能因温度较低通常较难被直接利用,且能量供给与能量需求有时会出现时间上不匹配的矛盾。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对基于低品位热能能量品位提升的热化学吸附变温器的储能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开展了基于热化学变压解吸技术的低品位热能升温及储能实验研究。针对低品位热能温度较低难以被直接利用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变压解吸技术的热化学吸附储能循环。变压解吸技术以降低热化学吸附系统的外界驱动热源温度为目的,利用辅助反应盐的吸附作用通过降低加热解吸阶段主反应盐的解吸约束压力来实现再生热平衡温度的降低。所建立试验系统中主反应器内的主吸附反应盐采用氯化锰-膨胀石墨复合吸附储能材料,辅助反应器内的辅助吸附反应盐采用溴化钠-膨胀石墨复合吸附储能材料。实施变压解吸技术,利用氯化锰-膨胀石墨复合吸附储能材料实现了低品位热源的能量储存和能量品位提升。实验研究表明:当主反应器出口端的输出温度为134℃、141℃、147℃时,储热量分别为2707J、2484J、2158kJ,所释放的热量分别为2048kJ、1818kJ、967kJ,消耗的低温热源热量分别为6432LJ、6255kJ、6893kJ;储能效率分别为0.18、0.17、0.08,对应的火用效率分别为0.27、0.25、0.13。(2)开展了基于热化学变温吸附技术的低品位热能升温及储能实验研究。变温吸附技术以提高输出温度为目的,利用热化学吸附反应盐的吸附平衡温度和压力的单变量特性,通过提高压力达到更高的吸附平衡温度。本课题利用变温吸附技术,实现了低品位热源的能量储存和能量品位提升。实验研究表明:当输出温度为40℃、50℃、60℃时,对应的储能量为2807kJ、2420kJ、1283kJ,对应的低温热源耗热量为4509kJ、3797kJ、3835kJ,对应的释放热量为2393kJ、1937kJ、964kJ;储能效率分别为0.33、0.31、0.19,对应的火用效率分别为0.32、0.32、0.20。(3)开展了基于热化学变压解吸和变温吸附技术的低品位热能复合变温储能实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变压解吸技术和变温吸附技术的热化学复合变温储能循环,此循环以有效提升低品位热能能量品位为目的,综合了变压解吸技术和变温吸附技术两者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两者的不足。所建立实验系统中使用两个反应器和一个储液器,主反应器中的主吸附反应盐采用氯化锰-膨胀石墨复合吸附储能材料,辅助反应器中的辅助吸附反应盐采用溴化钠-膨胀石墨复合吸附储能材料,储液器中储存液氨。首先在储能阶段采用变压解吸技术降低驱动热源温度,通过热能向化学吸附势能的转化实现低品位热能的储能,在释能阶段通过采用变温吸附技术实现低品位热能能量品位的提升,通过化学吸附势能向热能的转化实现向外界的热能提供过程,实现了低品位热源的高效利用。试验中,储能输入热量为7165kJ,低温热源加热辅助反应器消耗热量为6489kJ,低温热源加热储液器消耗热量为5304kJ,释能输出热量为5705kJ,其储能效率为0.3,火用效率为0.39。从储能密度的角度考虑,大多数热化学吸附储能吸附盐的理论储能密度在800kJ/kg以上,而一般显热储存储能密度(20℃温差)仅为20-80kJ/kg,相变储能单位质量储能量为80-220kJ/kg。可以看出,热化学吸附储能的储存密度远远高于显热和相变储存,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相对于传统储能技术,该技术具有能量品位提升、可调节输出温度、储能密度大等优势,在实现低品位热能能量高效储存的同时,还可实现低品位热能能量品位的有效提升。(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2-02-01)

马良,王如竹,李廷贤[10](2011)在《低品位热能驱动的热化学吸附变温器冷热复合储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热化学吸附变温器原理的冷热复合储能技术,在此基础上采用热化学吸附工质对NaBr-NH3搭建了低品位热能驱动的热化学吸附储能实验测试系统,对其变温吸附储热和吸附储冷性能进行了理论及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变温吸附储热模式时,在变温15℃的工况下储热密度为258kJ/kg;吸附储冷模式时,在制冷温度7℃的工况下储冷密度可达525kJ/kg,COP为0.3,SCP可达175W/kg,实验数据分析表明热化学吸附变温器在低品位热能高效回收利用和能量储存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可同时实现热量和冷量的复合储存。(本文来源于《制冷技术》期刊2011年03期)

热化学吸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跨季节储热技术中,水合盐热化学吸附因具有储热密度高、长周期存储无热损、清洁环保、成本低廉等优势,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对适用于建筑供暖的水合盐热化学吸附跨季节储热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着重回顾了水合盐储热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涉及水合盐储热材料的选择和基础热分析、复合储热材料的性能研究、使用少量储热材料的反应器热性能实验研究、储热系统/反应器的数值模拟及性能评价方法研究.基于研究现状分析,总结了水合盐热化学吸附跨季节储热的技术特点,并指出了该技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化学吸附论文参考文献

[1].张亚运.木质纤维素热化学转化机理及裂解气体CO_2和H_2吸附分离的分子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7

[2].马小琨,徐超,于子博,巨星.基于水合盐热化学吸附的储热技术[J].科学通报.2015

[3].闫霆,王如竹,李卉,马良,李廷贤.耦合变压解吸-变温吸附技术的热化学变温器储能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4

[4].李廷贤,李卉,闫霆,王如竹.大容量热化学吸附储热原理及性能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4

[5].闫霆,李卉,马良,王如竹,李廷贤.基于热化学再吸附变温原理的低品位热能升温储能特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

[6].李廷贤,李卉,闫霆,王如竹.大容量热化学吸附储热方法及性能分析[C].2013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

[7].徐律.低品位热能驱动的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实验及系统模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8].余楠,王如竹,李廷贤,徐律.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性能实验研究[J].制冷学报.2012

[9].马良.基于低品位热能能量品位提升的热化学吸附变温器储能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0].马良,王如竹,李廷贤.低品位热能驱动的热化学吸附变温器冷热复合储能研究[J].制冷技术.2011

标签:;  ;  ;  ;  

热化学吸附论文-张亚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