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硬膜外压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脂肪瘤,脊髓压迫症,胸椎,痛风
硬膜外压迫论文文献综述
吕龙龙,陈龙,黄琦,徐声鸣,牛丰[1](2018)在《硬膜外脂肪瘤内痛风石形成致脊髓压迫症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38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1个月,加重5 d"入院。平车推入病房。T7、T8棘突压痛及叩击痛,伴双下肢放射痛,耻骨联合水平以下感觉减退;左下肢肌力(3+),右下肢肌力(3-),双下肢肌张力减弱,双上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右腕关节及右踝关节处肿胀明显,压痛阳性。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阴性。双侧Hoffmann征、克氏征阴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伤》期刊2018年03期)
陆健[2](2017)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 ESCC)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16例无法手术或放疗的MESCC患者,在CT引导下行病灶内放射性粒子125I粒子植入术。根据肿瘤大小植入粒子数范围6-45颗,粒子活度范围0.50-0.80mCi,肿瘤匹配周缘剂量(MPD)为80-140Gy。术后测量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应用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应用ASIA标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卡氏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身体功能状态。结果:16例患者疼痛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大会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医学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期刊2017-07-14)
蒋伟刚[3](2017)在《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后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tastatic epidural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ESCC)是指恶性肿瘤转移到脊柱或硬膜外间隙导致椎管内脊髓偏离正常解剖位置而引起的继发性脊髓受压,通常有局部或放射性疼痛、运动感觉功能损害、直肠/膀胱括约肌功能紊乱等神经损害表现。MESCC是恶性肿瘤(如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晚期常见且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它不仅增加病患医疗费用和治疗风险,而且大大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期。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MESCC手术疗效及影响术后步行能力和生存的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解放军307医院骨科接受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67例MESCC患者临床资料。疼痛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体力活动状态评价采用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神经功能状态评估采用Frankel分级法、脊髓压迫程度评估采用Bilsky评分。记录患者年龄、原发肿瘤部位、癌症诊断与脊柱转移间隔期、术前内脏转移情况、受累椎体数目、压缩骨折、脊髓受压节段、脊柱外骨转移数量、术前ECOG评分、术前步行功能状态、运动障碍持续时间、术后辅助放疗等。结果:平均随访11.7个月。患者术前与术后4周VAS评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5.67±1.67 vs 2.11±1.39分,P<0.001);患者术前与术后4周行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vs 78%,P=0.01);术前与术后4周ECOG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9分vs 1.98分P=0.015);术后35例(52%)患者神经功能获得改善(Frankel分级至少提高1级),29例(43%)患者神经功能状态维持不变,3例(5%)的患者神经功能减退,手术前后Frankel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累椎体数目、压缩骨折、脊髓受压部位组间术后步行状态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ECOG评分、术前行走状态、运动障碍持续时间、Bilsky评分组间术后步行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原发肿瘤类型、术前ECOG评分、术前内脏转移、癌症诊断与发现脊柱转移间隔期、受累椎体数目、术后辅助放疗对术后生存期存在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原发肿瘤部位、术前ECOG评分、术前内脏转移、术后辅助放疗是影响MESCC术后生存期的重要预后因素(P<0.05)。结论:有症状的MESCC患者在减少并发症的前提下应当尽早接受手术治疗。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MESCC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或延缓神经功能损害,提高生活质量。术前ECOG评分低、术前步行状态好、运动障碍持续时间短、脊髓受压程度轻预示术后行走能力好。年龄、原发肿瘤部位、术前ECOG评分、术前内脏转移、术后辅助放疗是MESCC术后生存期的重要预测因素。(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7-03-01)
李想,贺海怿,朱文辉,聂富祥,张鹏飞[4](2017)在《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患者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身体一般状况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身体一般状况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疗效确切,可显着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其身体一般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河南外科学杂志》期刊2017年01期)
蒋伟刚,刘耀升,汤传昊,杨绍新,周诗国[5](2016)在《胸椎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生存预后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影响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tastatic epidural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ESCC)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的生存预后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解放军307医院骨科接受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的胸椎MESCC患者72例。收集每例患者性别、年龄、术前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Tokuhashi评分(包括原发肿瘤特点、术前卡氏评分、内脏转移、脊柱外骨转移、脊柱转移瘤数目和Frankel分级)、确诊原发肿瘤和脊柱转移的间隔期、运动障碍出现的时间、受累椎体分布、连续性、病理性骨折、术后行走状态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等数据。运用单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各暴露因素组的生存状况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胸椎MESCC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独立的生存预后因素。结果随访结束时,72例中62例死亡,10例仍存活,中位生存期7.45(0.3~91.9)个月。5例(7%)术后1个月内死亡,47例(65%)术后1年内死亡,55例(76%)术后2年内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术前ECOG评分<2分、Tokuhashi评分>8分、确诊原发肿瘤和脊柱转移的间隔期<24个月、术后可行走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的MESCC患者生存期均明显延长(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okuhashi评分、年龄、和术后行走能力是影响MESCC减压内固定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okuhashi评分能很好地反映MESCC患者的生存预后情况,同时年龄、术后行走能力也是影响胸椎转移瘤MESCC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陆健,张丽云,王忠敏,滕皋军,陈克敏[6](2015)在《组织间近距离~(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16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16例无法手术或放疗的MESCC患者,在CT引导下行病灶内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根据肿瘤大小植入粒子数6~45颗,粒子活度0.50~0.80 m Ci,肿瘤匹配周缘剂量(MPD)为80~140 Gy。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卡氏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身体功能状态。结果 16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治疗前(4.2±2.1)分下降至治疗后1个月(2.1±1.3)分,卡氏评分由治疗前(66.25±16.28)分提高至治疗后3个月时的(74.69±17.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保留率和恢复率分别为81.3%和50.0%。治疗后随访1~20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MESCC可缩小肿瘤体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是一种可选择的姑息性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5年08期)
李熊刚[7](2015)在《硬膜外麻醉空气压迫脊髓致死亡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阻力消失法是确定硬膜外腔的首选方法,而注气试验是常被采用的手段之一。临床上因注气试验出现硬膜囊少量积气的现象并不少见,但出现大量积气压迫脊髓甚至死亡的病例非常罕见。本文报道的病例死亡原因与其实施的硬膜外麻醉操作密切相关,通过原因分析及讨论,以期提高对注气试验结果的认识,规范操作,避免出现严重后果。1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因孕2产1孕37周临产在当地某医院行剖宫产术。术前检查无明显异常。硬膜外麻醉穿刺点为L2、(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5年02期)
王景东[8](2013)在《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运动功能障碍与影像学及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恶性肿瘤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骨转移在恶性肿瘤晚期表现中非常常见。脊柱是肿瘤骨转移最常发生的部位,而脊柱转移一旦出现椎体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会导致患者剧烈疼痛、麻木、大小便障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甚至瘫痪,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观察发现脊柱转移瘤中硬膜外脊髓压迫的患者一旦出现瘫痪,其运动功能很难完全恢复。因此分析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的程度及临床特征对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及预后的相关性,对转移瘤的早期诊断并选用合理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tastatic epidural spinal cordcompression, MESCC)运动功能障碍与影像学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旨在为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风险性评估及早期诊断并合理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材料与方法:对2006年7月~2008年12月,我科连续收治的26例MESCC患者43个主要病变椎体进行MRI及CT扫描评估,并进行运动功能障碍评分。其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0岁(31-71岁),脊柱转移瘤原发肿瘤肺癌12例,乳腺癌3例,肝癌2例,食管癌2例,结肠癌1例,膀胱癌1例,鼻咽癌1例,肾癌1例,未明原因的腺癌3例。主要病变脊椎影像学评估因素包括:病变脊椎节段、侵犯硬膜囊、累及椎板、椎体后壁向后突出、病变脊椎连续、累及椎弓根、椎体前柱骨折、椎体后壁骨折、病变脊椎位于上胸椎和(或)颈胸交界。结果:26例MESCC患者内脏转移组中,10例发生运动功能障碍;内脏无转移组中,4例发生运动功能障碍(P=0.0079)。43个主要病变椎体连续组中,16例发生运动功能障碍;主要病变椎体非连续组中,9例发生运动功能障碍(P=0.1034)。主要病变椎体累及椎板组中,11例发生运动功能障碍;主要病变椎体未累及椎板组中,14例发生运动功能障碍(P=0.0205)。主要病变椎体后壁向后突出组中,12例发生运动功能障碍;主要病椎体后壁无向后突出组中,13例发生运动功能障碍(P=0.0334)。侵犯椎管内硬膜外组织组中,11例全部发生运动功能障碍;未侵犯椎管内硬膜外组织组中,14例全部发生运动功能障碍(P=0.0036)。转移瘤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接受正规化疗、转移灶部位腰背部疼痛程度、原发肿瘤已行根治手术、原发肿瘤治疗效果、脊柱外骨转移灶数目、主要受累脊椎数目、主要病变椎体节段、连续病变椎体节段、累及椎体、椎体前柱骨折、椎体后壁骨折、累及椎弓根等因素对MESCC运动功能障碍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生内脏转移、主要病变椎体累及椎板、椎体后壁存在翘臀征、转移瘤侵犯椎管内硬膜外组织的MESCC较易发生运动功能障碍;转移瘤连续病椎的发生率于颈椎和上胸椎组最高。(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3-05-10)
陈铿,黄霖,王鹏,唐勇,叶记超[9](2012)在《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治疗单发转移瘤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术治疗单发转移瘤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的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利用改良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对2008年12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9例单发MESCC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先导入线锯由前向后切割病椎上位椎间盘至椎间隙后1/3处,再用"L"形骨刀经两侧由后向前凿至与线锯切割水平处会合,进而完成整个椎间盘的截断,同法完成病椎下位椎间盘的离断。予椎弓根临时棒固定后旋转取出瘤椎。取相邻健康棘突制成骨粒填入钛网植骨,置入钛网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适度加压固定。统计手术并发症,应用VAS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应用ASIA标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运动功能评分,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时间。结果:病椎均完整切除,手术时间7~10h,平均7.4h,术中出血1300~3200ml,平均2240ml。患者疼痛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8.1±1.2分下降至术后2周3.0±1.7分,改善率为62.8%(P<0.05);9例脊髓压迫症的患者中1例ASIA分级无变化,8例明显改善,ASIA运动功能评分由术前74.0±15.0分恢复至术后3个月时的91.9±12.9分。术后生存时间平均19.3±5.2个月(9~26个月)。结论:对于单发转移瘤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的患者,全脊椎切除术可安全有效地进行脊髓环形减压,缓解疼痛,改善神经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期刊2012年10期)
王景东,刘耀升,刘蜀彬[10](2011)在《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运动功能障碍与影像学及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tastatic epidural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ESCC)运动功能障碍与影像学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对连续收治的26例MESCC患者43个主要病变椎体进行MRI及CT扫描评估,并进行运动功能障碍评分。结果:26例MESCC患者中,12例发生内脏转移,其中10例发生运动功能障碍;14例无内脏转移,其中4例发生运动功能障碍(P=0.0079)。主要病变椎体连续组中,16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主要病变椎体非连续组中,9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P=0.1034)。主要病变椎体累及椎板组中,11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主要病变椎体未累及椎板组中,14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P=0.0205)。主要病变椎体后壁向后突出组中,12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主要病变椎体后壁无向后突出组中,13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P=0.0334)。侵犯椎管内硬膜外组织组中,11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未侵犯椎管内硬膜外组织组中,14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P=0.0036)。转移瘤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接受正规化疗、转移灶部位腰背部疼痛程度、原发肿瘤已行根治手术、原发肿瘤治疗效果、脊柱外骨转移灶数目、主要受累脊椎数目、主要病变椎体节段、连续病变椎体节段、累及椎体、椎体前柱骨折、椎体后壁骨折、累及椎弓根等因素对MESCC运动功能障碍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内脏转移、主要病变椎体累及椎板、椎体后壁向后突出、转移瘤侵犯椎管内硬膜外组织的MESCC较易发生运动功能障碍,转移瘤连续病椎的发生率于颈椎和上胸椎组最高。(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伤》期刊2011年11期)
硬膜外压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 ESCC)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16例无法手术或放疗的MESCC患者,在CT引导下行病灶内放射性粒子125I粒子植入术。根据肿瘤大小植入粒子数范围6-45颗,粒子活度范围0.50-0.80mCi,肿瘤匹配周缘剂量(MPD)为80-140Gy。术后测量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应用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应用ASIA标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卡氏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身体功能状态。结果:16例患者疼痛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硬膜外压迫论文参考文献
[1].吕龙龙,陈龙,黄琦,徐声鸣,牛丰.硬膜外脂肪瘤内痛风石形成致脊髓压迫症1例[J].中国骨伤.2018
[2].陆健.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的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大会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医学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2017
[3].蒋伟刚.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后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7
[4].李想,贺海怿,朱文辉,聂富祥,张鹏飞.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疗效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
[5].蒋伟刚,刘耀升,汤传昊,杨绍新,周诗国.胸椎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生存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
[6].陆健,张丽云,王忠敏,滕皋军,陈克敏.组织间近距离~(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16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
[7].李熊刚.硬膜外麻醉空气压迫脊髓致死亡1例[J].重庆医学.2015
[8].王景东.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运动功能障碍与影像学及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3
[9].陈铿,黄霖,王鹏,唐勇,叶记超.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治疗单发转移瘤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
[10].王景东,刘耀升,刘蜀彬.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运动功能障碍与影像学及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J].中国骨伤.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