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程小林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广西桂林541199)

【摘要】目的:研究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某高职院校的100名学生,随机取样研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50例接受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比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理论考核平均分以及技能操作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技能教学中,可显著提高护理教学效果,对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意义显著。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儿科护理;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316-02

护理教学是当前护理教育的重要内容,承担着为医院发展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为提高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儿科护理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延伸理论教学内容,并不断强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1]。80年代以来,职业教学理论中提出一种理念,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实施护理教学,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全面素质水平。本次研究中,分别给予护理专业学生实施传统教学与行为导向教学,评价不同教学方法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5年8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100名学生,随机取样研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5例,女45例,年龄为18~25岁,平均年龄为22±0.5岁;观察组50例,男3例,女47例,年龄为19~23岁,平均年龄为23±0.2岁。两组学生基本资料方面均衡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教师利用板书、多媒体等形式,侧重于讲解理论知识点,技能部分由老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行分组练习。

观察组针对性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本次教学以新生儿肺炎疾病为教学主要内容,实施行为导向教学,该教学方法分四个阶段,具体内容为:①病例导入:根据授课内容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搜集学生的临床见习案例,尽量贴合教学要点,难度适宜即可;②教学卡片应用:根据授课内容,学生自行查阅了解相关资料,并在教学卡片上罗列新生儿肺炎可能会出现或已经出现症状;③案例教学:根据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仅作为引导者,小组讨论后学生发言讲解,教师认真听取学生发言后,总结教学过程中重难点。教学结束后,学生将讨论结果形成书面文字,上交给教师,教师在收到学生反馈后,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加深学生的认知了解。④角色扮演:针对新生儿肺炎呼吸功能恢复中给氧这一技能,学生扮演护理人员角色,开始模拟操作,并由教师以及其他同学进行观察评价,针对表现优异学生给予奖励。

1.3观察指标

课程结束后,根据调查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对不同教学形式的满意情况(调动学习兴趣、模拟临床思维、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操作水平、优化综合素质水平);期末考试中,设置问题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理论知识满分100分,操作技能考核分为合格、不合格。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处理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用χ2检验,组间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对比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情况

观察组学生的调动学习兴趣、模拟临床思维、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操作能力以及优化综合素质水平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比

对照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为(75±1.5)分,操作技能合格37例(74.0%),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为(82±1.4)分,操作技能合格46例(92.0%),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以及操作技能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儿科护理人员培养难度要高于普通护理人员,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水平,还要尽量满足患儿家长的期望值,因此改革儿科护理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是当前儿科护理教学的重点[2]。传统护理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侧重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随着护理体系的日益完善,护理教育模式为了更好适应改善完善的护理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行为导向教学的主要形式为“行动导向驱动”,强调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收集资料、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以及实践操作等,加深理论知识的记忆,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合作、问题处理能力,还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内在素质水平,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学生的调动学习兴趣、模拟临床思维、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操作能力以及优化综合素质水平满意度更为显著,优于常规教学方法。而且该教学方法过程中,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减少理论授课时间,可通过整理、搜集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进步[3]。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高于对照组,操作技能合格率高于对照组,表明通过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虽然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强调锻炼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但该方法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教师选择教学案例时,应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选择更具真独行、综合性、启发性的案例;而且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所有课堂中。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掌握教学时机,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严格督导,充分利用时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5]。

综上所述,儿童护理技能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能更好提高学生的理论以及实践掌握能力,更好适应社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能更好从事儿科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洪霞.OSCE模式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9(1):143-146.

[2]王凤霞,王璋琳.“对分课堂”在本科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4):58-59.

[3]乌云.CBL教学法在心脏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8):97-97.

[4]罗文.进展性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1):266-266.

[5]莫江萍.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任务引领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3):68-70.

标签:;  ;  ;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