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农田栽参土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壤改良,土壤消毒,施肥改土
农田栽参土壤论文文献综述
刘晨阳,王二欢,高成林,赵玥,许永华[1](2019)在《农田栽参土壤改良技术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参是我国传统中药,被称为"百草之王",自古以来在中医中被广泛使用,在吉林省中药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伐林栽参的栽培模式被国家禁止后,农田栽参成为人参产业发展的主要生产模式。文章对农田栽参中土壤改良技术进行了概述,讨论了物理消毒、化学消毒、施肥改土、绿肥回田的措施对参地的改善作用,文章对农田栽参模式的推广具有指导意义,为人参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人参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吴艾轩,王鑫,吕云,赵洪颜,朴仁哲[2](2018)在《农田栽参土壤养分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伐林栽参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探索了人参发展的新渠道,大部分地区实行农田栽参,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众多学者通过对农田土壤的改良和研究使农田人参越来越普及。人参生长对土壤的要求非常高,土壤的评价标准对规范化生产人参有着极大的作用,但我国目前尚无标准的土壤肥力指标。通过分析近年来对农田栽参土壤的研究进展,总结出适合栽种人参土壤的各项肥力指标范围如下。pH 5.0~6.0,EC值100~200μS·cm~(-1),有机质含量16~30g·kg~(-1),全氮含量1.6~2.8g·kg~(-1),有效氮含量10~150mg·kg~(-1),全磷含量0.1~0.7g·kg~(-1),速效磷含量20~50mg·kg~(-1),全钾含量5.0~12g·kg~(-1),速效钾含量200~300mg·kg~(-1)。(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8年22期)
葛长明[3](2018)在《不同生物有机肥处理对农田栽参土壤理化性状及人参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农田土壤作为基础土壤,参考农田地土壤改良种植人参的相关文献、资料,走访农户调查了市面上比较常用的土壤改良生物有机肥,筛选出了基础添加基质及常用人参土壤改良生物有机肥,混合施用进行农田地栽参土壤改良。通过对栽参土壤连续叁年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结合四年生人参产量、根部营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确定最适合人参生长的农田栽参土壤改良方案,为农田栽参土壤改良提供理论指导。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对四年生人参产量及根部皂甙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五个处理中,1号处理人参产量最高,有效皂甙含量最高;农民种植四年生人参,推荐1号处理的土壤改良方案。具体改良方案如下:豆饼(0.45kg/m~2)、玉米叶(0.02 m3/m~2)、雷力(0.18 kg/m~2)、土帝乐(0.32 kg/m~2)、帝益肥(0.09 kg/m~2)。(2)运用常规土壤农化分析方法及土壤酶活测定方法分析土壤理化性状,总结得出按照1号处理方案改良土壤,适宜人参生长的土壤各项指标分别为:pH 值:4.91-5.43;EC:58.5-112.6 uS/cm;有机质:19.63-22.31 g/kg;铵态氮:7.11-12.76mg/kg;硝态氮:17.74-23.91 mg/kg;速效磷:38.17-61.4.mg/kg;速效钾:235.7-307.0 mg/kg;全氮:1.87-2.26 g/kg;全磷:0.667-0.827 g/kg;全钾:8.9-10.08g/kg;过氧化氢酶:2.73-3.37ml/g.20min-1;磷酸酶:2.15-3.20 mg/g ·d-1;脲酶:0.5271-0.6754 mg/g · d-1;蔗糖酶:7.34-11.61 mg/g · d-1。(3)通过对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发现,不同土壤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同一土壤处理在不同年份土壤中细菌、真菌微生物群落种类和数量也有差异,人参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一些种类微生物会减少,而一些原本弱势微生物也会繁殖增长占据一定的比例。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直接影响人参产量,控制微生物群落变化可以促进人参高产,人为补充 Hyphomicrobiaceae(生丝微菌科)、Bacillaceae(芽胞杆菌科)、Acidothermaceae、Chitinophagaceae、norank o JG30-KF-AS9、norank_o_Gaiellales、norank_p_Saccharibacteria 这 7 科细菌微生物,norank_o_Sordariales、unclassified_o_Tremellales 这 2 科真菌微生物,对人参增产起到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8-05-27)
唐铭浩[4](2018)在《叁种基质对农田参土壤养分及人参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肥力是影响人参产量与质量的主要因素,延边地区农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肥力差,病害多,严重制约了人参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以朝阳川农田土壤为基础,将叁种不同的改良基质(绿肥,有机肥,微量元素肥)按不同比例采用L16(45)正交实验,确定适合人参生长发育的肥料施用比例。主要结果如下:叁种肥料对土壤有机质、磷素含量影响主次顺序为:有机肥>绿肥>微量元素肥,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主次顺序为:绿肥>有机肥>微量元素肥,叁种肥料对土壤钾素的含量影响无显着差异,综合叁种肥料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得出,对土壤营养影响较优的施肥配比为每平方米农田施入绿肥4kg、有机肥2 kg、微量元素肥50 g。使人参根重达到最大值且根部其他性状表现均较好的施肥配比为每平方米农田施入绿肥4kg、有机肥2kg、微量元素肥150g,此施肥配比下的人参根重产量预测结果为:在95%置信区间内,人参根重平均为20.39±1.234g/株。叁种肥料对人参总皂苷含量影响主次顺序为:有机肥>绿肥>微量元素肥,对人参总皂苷含量影响较大的施肥组合为每平方米农田施入绿肥6 kg、有机肥2 kg、微量元素肥100 g,此施肥配比下的人参总皂苷含量预测结果为:在95%置信区间内,人参总皂苷平均含量为27.69±0.447mg/g。(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8-04-08)
何宛晟,赵权[5](2017)在《农田栽参落叶期土壤养分及酶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四年生人参土壤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深度土层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及土壤酶活的变化。结果表明,人参根际土壤不同土层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及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均呈现下降的趋势,总体表现为表层>根层>底层。(本文来源于《花卉》期刊2017年24期)
张超宇[6](2017)在《水因子调控对农田栽参土壤微生态环境及人参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为五加科药用植物,根入药,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主要分布于东北叁省,吉林省长白山区为人参主产区,人参产业是当地支柱性产业之一。传统的毁林栽参模式对环境破坏较大,已逐渐被农田栽参所取代。农田栽参产量低、病害严重等问题制约了产业的发展。这些问题与人参生长的基质土壤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对人参的生长发育起关键作用。白浆土作为长白山地区重要的栽参土壤类型,其水分含量影响土壤状况和人参的生长发育。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通过盆栽方式控制白浆土水分含量,系统研究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学性状、人参的产量和质量,旨在确定适合人参生长发育的水分条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的理化性质是土壤肥力评价的重要指标,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光合作用等多个方面。本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时,土壤pH较低,酸化程度高,土壤导电率高,盐化严重。而含水量维持在80%时,土壤容重较低,总孔隙度较大。2.微生物作为土壤微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联系土壤和植物关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Biolog法对不同水分处理人参白浆土微生物功能代谢多样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AWCD值与白浆土壤水分含量密切相关,土壤水分含量越高,AWCD值越大,同时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显着高于低水分处理。白浆土微生物对酯类碳源利用最多,其次为氨基酸和醇类。3.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量与土壤肥力关系密切,通过土壤埋片法、碱吸收二氧化碳滴定法、氯仿熏蒸法对微生物的纤维素分解作用、呼吸作用和微生物量碳氮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栽参白浆土水分含量影响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纤维素的分解作用,其中土壤水分含量为80%时,其呼吸作用和纤维素分解作用最强,同时微生物碳氮比最高。4.土壤酶是土壤微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营养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常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利用常规的分光光度法和滴定法对土壤主要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发现:人参白浆土含水量对各土壤酶活性影响程度不同。土壤脲酶、蛋白酶和蔗糖酶与水分之间存在相关性,水分含量越高,土壤酶活性越强。而水分对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较小。5.人参产量和质量是评价人参好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利用HPLC法对人参主要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人参的生物量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较低的土壤水分条件下,有利于人参单体Rb1、Re和Rg1的积累,但是对人参总皂苷的含量影响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高纪超[7](2016)在《施用畜禽粪肥对农田栽参土壤团聚体养分与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农田栽参已成为我国参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农田栽参成功与否与选地、土壤改良、种子处理、播种覆盖、田间及棚室管理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土壤改良在农田栽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土壤改良的重点在于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土壤腐殖质和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影响着农田栽参土壤的改良效果,与此同时,土壤真菌也参与到土壤有机质周转中,它的活性在有机残体分解的早期阶段,比细菌和放线菌更加活跃。因此,本试验以农田栽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施肥与盆栽试验,采用土壤团聚体物理分组和有机质化学分组以及Illumina MiSeq平台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研究施用不同畜禽粪肥(牛粪、鹿粪、鸡粪)对农田栽参土壤及其团聚体(>0.25mm、0.25-0.053mm和<0.053mm)中腐殖物质、矿质养分和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研究粪肥处理对农田栽参土壤的改良效果,提高农田人参产出量和品质提供理论基础;为加强水土资源保持和保护生态平衡提供借鉴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团聚体组成:在人参生育期内,随着人参生长至枯萎越冬期,与0 d相比,各处理土壤大型大团聚体(>2 mm)含量均显着增加;施用鹿粪土壤中大团聚体(2-0.25 mm)含量显着增加,CK与鸡粪处理显着减少,牛粪处理变化不显着;对于微团聚体(0.25-0.053mm)含量而言,各施肥处理均显着下降,CK变化不显着;对于粉+黏粒(<0.053 mm)含量而言,CK处理显着增加,鹿粪处理显着减少,牛粪和鸡粪处理变化不显着。未施肥土壤2-0.25 mm大团聚体含量显着减少,粉+黏粒含量显着增加。施用畜禽粪肥显着提高了人参土壤中>0.25 mm大团聚体含量,微团聚体含量下降。人参生长至枯萎越冬期(土壤施肥1.5年),各处理的优势团聚体粒级均为2-0.25 mm大团聚体,其次为0.25-0.053 mm微团聚体,>2 mm大型大团聚体含量最低。不同处理之间相比,>2 mm大型大团聚体含量在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对于2-0.25 mm大团聚体含量而言,鹿粪处理>牛粪处理>鸡粪处理>CK,差异显着;对于微团聚体和粉+黏粒含量而言,CK>鹿粪处理、牛粪处理、鸡粪处理,CK与施肥处理之间差异显着,各施肥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2)土壤有机碳(SOC):在人参生育期内,随着人参生长至枯萎越冬期,与0 d相比,各处理全土及其各级团聚体中SOC含量均显着下降。不同粒径团聚体中SOC含量相比,对于CK和鸡粪处理而言,>0.25 mm>0.25-0.053 mm><0.053mm;对于牛粪和鹿粪处理而言,>0.25 mm><0.053mm>0.25-0.053 mm。人参生长至枯萎越冬期(土壤施肥1.5年),不同处理之间SOC相比,全土:鹿粪、鸡粪处理>牛粪处理>ck;>0.25mm大团聚体:牛粪、鹿粪、鸡粪处理>ck;0.25-0.053mm微团聚体:鹿粪、鸡粪处理>牛粪处理>ck;<0.053mm粉+黏粒:牛粪、鹿粪>鸡粪处理>ck。土壤腐殖物质:在人参生育期内,随着人参生长至枯萎越冬期,与0d相比,施用牛粪、鹿粪和鸡粪处理均表现为全土可提取腐殖物质(he)、和胡敏素(hm)减少,全土胡敏酸(ha)含量在结果期均减少,在枯萎越冬期又增加至0d水平,富里酸(fa)减少,fa向ha转化;ck处理则表现为全土he、ha和hm减少,fa不变。不同粒径团聚体中腐殖物质含量相比,腐殖物质的稳定性随着人参生长和施肥时间的延长而不同,在人参种植0d,各处理腐殖物质各组分在>0.25mm大团聚体中分布最多,随着人参生长至枯萎越冬期,与0d相比,>0.25mm大团聚体中各处理he、ha、fa含量显着下降,下降幅度达46.16%~58.01%;0.25-0.053mm微团聚体中he、ha、fa含量变化不显着;对于<0.053mm粉+黏粒而言,牛粪处理he、ha、fa含量变化不显着,鹿粪、鸡粪和ck处理he、ha、fa含量分别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导致在枯萎越冬期<0.053mm粉+黏粒中he、ha、fa含量高于其它粒级团聚体。不同处理之间相比,人参生长至枯萎越冬期(土壤施肥1.5年),相比于ck,施用畜禽粪肥显着增加了全土和各级团聚体中腐殖物质含量。施用鸡粪有利于he和fa的形成,施用鹿粪有利于ha的形成,施用牛粪有利于fa和hm的形成。(3)土壤有效养分:在人参生育期内,出苗期-展叶期-结果期,各处理速效钾含量显着减少;在展叶期-结果期-枯萎越冬期,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持续显着下降。不同处理之间相比,人参生长至枯萎越冬期(土壤施肥1.5年),与ck相比,施用畜禽粪肥显着增加了土壤及其各级团聚体中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与施用牛粪相比,施用鹿粪和鸡粪可以为作物提供更多的碱解氮和有效磷;施用牛粪和鸡粪能为作物提供更多的速效钾;使用鸡粪可以为作物全面的提供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不同粒径团聚体之间相比,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更多的贮藏在>0.25mm大团聚体中,但随着人参生长至枯萎越冬期,大团聚体中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着下降,尤其是有效磷下降幅度较大,为59.02%~78.29%;在微团聚体和粉+黏粒中有效磷含量也显着减少;粉+黏粒中碱解氮显着减少。(4)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在人参生育期内,随着人参生长,ck处理土壤中真菌的数量和群落多样性下降,施用畜禽粪肥土壤中真菌数量逐渐增加,以鸡粪处理最为显着。人参生长至枯萎越冬期,施用牛粪和鹿粪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均以子囊菌门为主。与ck相比,施用畜禽粪肥处理显着增加了人参土壤中真菌数量及其子囊菌、担子菌和接合菌的群落多样性,显着降低了土壤中致人参根腐病的真菌-腐质霉属(humicola)的相对含量。人参土壤施用牛粪与鹿粪显着增加了土壤中生防菌-支顶孢属(acremonium)的相对含量;而鸡粪处理则显着增加了人参根腐病真菌-镰刀菌属(fusarium)的相对含量。综上,施用畜禽粪肥有效改善了人参土壤结构,促进了2-0.25mm大团聚体的形成,牛粪处理对形成2-0.25 mm大团聚体的贡献最大,其次为牛粪处理。施用畜禽粪肥显着提高了人参土壤及其各级团聚体中SOC和腐殖物质含量,施用鸡粪有利于HE和FA的形成,施用鹿粪有利于HA的形成,施用牛粪有利于FA和HM的形成。SOC及其腐殖物质主要分布在>0.25 mm大团聚体中,相比于大团聚体,在0.25-0.053mm微团聚体和<0.053 mm粉+黏粒中,腐殖物质组分HE、HA、FA是稳定的。施用畜禽粪肥显着增加了土壤及其各级团聚体中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施用鸡粪可以为作物全面的提供氮、磷和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更多的贮藏在>0.25 mm大团聚体中,是人参生长所需氮、磷、钾的主要供给场所。人参生育期内对钾的吸收主要集中在出苗期-展叶期-结果期;对氮、磷的吸收主要集中在展叶期-结果期-枯萎越冬期。施用畜禽粪肥处理显着增加了人参土壤中真菌数量及其子囊菌、担子菌和接合菌的群落多样性,显着降低了土壤中致人参根腐病的真菌-腐质霉属(Humicola)的相对含量。施用牛粪与鹿粪显着增加了人参土壤中生防菌-枝顶孢属(Acremonium)的相对含量;而鸡粪处理则显着增加了人参根腐病真菌-镰刀菌属(Fusarium)的相对含量。从病害角度出发,人参土壤施用牛粪与鹿粪有利于增强人参的抗病性,施用鸡粪易致人参根腐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李金雪[8](2016)在《农田栽参不同土壤改良处理对土壤养分与人参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不同改良方案下农田栽参土壤为实验材料,分析了土壤pH、EC、有机质、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指标含量以及人参根部产量与叶片营养指标,了解不同处理方案下人参根区土壤养分来评价土壤肥力状况;分析了改良后的人参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各分析结果如下:1)5个处理中4号处理的人参产量和营养最好。2)4号处理土壤的各项营养指标pH、EC、有机质、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较适合人参生长。由统计分析结果得出适合人参生长的土壤的各项营养指标分别为:pH:4.9~5.03EC:246.33~344μS/cm有机质:38.75~43.79 g/kg硝态氮:12.91 ~ 16.99 mg/kg速效磷:38.76 ~ 60 mg/kg速效钾:278.67-312.33 mg/kg3)2号和4号处理的细菌群落在同一个分类单元,并且细菌相似性很高,相似系数高达88%,细菌多样性存在差异,其次是处理1、3、5。在五个处理中12号菌在每个处理中都存在,说明在12号条带为优势菌。4)本研究只对2年生人参进行农田栽参土壤改良作为参考。(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6-05-24)
苏丽敏,张宗振,王贺,王继阳,刘良杰[9](2016)在《土壤抗病培养在农田栽参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主要通过毛壳菌、地恩地、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菌剂等在熏蒸和未熏蒸的农田地土壤中施用,观察记录其出苗率及对土壤抗病性的影响,验证毛壳菌剂、地恩地等对人参立枯病病害的预防效果;从而获得科学的田间数据,为指导实际生产提供基础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未熏蒸土壤A1、A3、B1效果最佳,发病率分别为0.65%、0.62%、0.68%;熏蒸土壤方案C3、H3人参出苗效果最佳,出苗率为92.71%,方案B1、B2、C1、C3、E1、F1、F2、G1、G2、H2出苗较好,出苗率在90%以上;方案B2对人参立枯病害的防效最佳,发病率几乎为0,方案B3、C1、C2、G3防效较好,发病率在1%以下。未熏蒸农田地方案H2人参保苗效果最佳,达到88.02%,方案B2、C2、D2、D3、H3保苗效果较好,保苗率在80%以上;熏蒸农田地方案H3、C1保苗效果最佳,保苗率为88.54%,方案B2、C3、F2、G1、G2、H2保苗效果较好,保苗率在85%以上。(本文来源于《人参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王婷婷[10](2015)在《农田栽参和伐林栽参土壤主要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是人参生长的基础,为其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参根产量和品质,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动态都是表征土壤肥力的关键性指标。本文对农田栽参和伐林栽参土壤主要养分、酶活性状况和微生物群落动态进行了分析,了解这两种生产模式下人参土壤主要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变化趋势并准确评价土壤肥力,为农田土壤改良提供依据。1.农田栽参和伐林栽参土壤主要养分分析运用土壤农化方法,结果表明这两种人参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及pH、EC值不同,除全钾以外,伐林栽参含量高于农田栽参,农田栽参和伐林栽参土壤中EC值、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为表层最高,根层次之,底层最少。农田栽参随参龄增加,根层有机质和速效磷逐年下降,全磷和铵态氮呈倒“V”字形变化趋势;其他成分年限间变化不明显;伐林栽参根层土壤pH值含量逐年下降,钾含量变化趋势很小,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呈倒“V”字形变化趋势,其他成分变化不显着;土壤pH值变化均在人参适宜生长的范围内。2.通过测定两种土壤中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农田栽参和伐林栽参酶活性不同,同一种酶伐林栽参高于农田栽参。两种人参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基本都是表层最高,根层次之,底层最低,且对照酶活性低于栽参土壤。农田栽参开花期根层土壤脲酶活性,4年生最高为1.70 mg/g · d-1,红果期根层脲酶活性呈随年限增加下降趋势,3年生最高,为2.24 mg/g · d-1;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人参生长过程中,开花期根层酶活性没有太大差异,红果期根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4年生最高,为2.20 ml/g.20min-1;农田栽参土壤蔗糖酶活性开花期和红果期变化趋势一致,呈随年限增加下降趋势,都以3年生酶活性最高,分别为20.29mg/g · d-1和25.55mg/g · d-1;磷酸酶活性开花期和红果期根层土壤,都是3年生最高,分别为5.97 mg/g · d-1和6.26 mg/g · d-1。3.伐林栽参开花期根层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都呈随年限增加下降趋势,2年生最高,分别为1.93 mg/g · d-1和3.17 ml/g.20min-1,红果期根层土壤都是3年生最高,分别为3.00 mg/g · d-1和3.75ml/g.20min-1;伐林栽参根层土壤蔗糖酶活性开花期与红果期都是3年生最高,分别为28.95 mg/g · d-1和39.04mg/g ·d-1;根层土壤磷酸酶活性开花期,以3年生酶活性最高,为8.13mg/g ·d-1,红果期根层土壤随年限增加呈上升趋势,以4年生酶活性最高,为14.62mg/g ·d-1。综合比较两种生产模式开花期和红果期酶活性,除了个别土壤,同一种酶同一年份红果期均高于开花期。4.随着栽参年限的延长,人参不同年限根区土壤细菌微生物多样性和数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布都是5年生最高,5年生群落结构相似性与4年生差异不大,与3年生和对照土壤差异显着,5年生主成分与其他土壤有显着性差异。人参土壤酶和微生物群落动态都是反映土壤状况的指标,结合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及pH,EC值可以评价土壤肥力状况。土壤主要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动态都是农田栽参土壤改良应该考虑的因子。(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5-06-01)
农田栽参土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由于伐林栽参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探索了人参发展的新渠道,大部分地区实行农田栽参,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众多学者通过对农田土壤的改良和研究使农田人参越来越普及。人参生长对土壤的要求非常高,土壤的评价标准对规范化生产人参有着极大的作用,但我国目前尚无标准的土壤肥力指标。通过分析近年来对农田栽参土壤的研究进展,总结出适合栽种人参土壤的各项肥力指标范围如下。pH 5.0~6.0,EC值100~200μS·cm~(-1),有机质含量16~30g·kg~(-1),全氮含量1.6~2.8g·kg~(-1),有效氮含量10~150mg·kg~(-1),全磷含量0.1~0.7g·kg~(-1),速效磷含量20~50mg·kg~(-1),全钾含量5.0~12g·kg~(-1),速效钾含量200~300mg·kg~(-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田栽参土壤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晨阳,王二欢,高成林,赵玥,许永华.农田栽参土壤改良技术研究现状[J].人参研究.2019
[2].吴艾轩,王鑫,吕云,赵洪颜,朴仁哲.农田栽参土壤养分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8
[3].葛长明.不同生物有机肥处理对农田栽参土壤理化性状及人参产量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8
[4].唐铭浩.叁种基质对农田参土壤养分及人参产质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8
[5].何宛晟,赵权.农田栽参落叶期土壤养分及酶活分析[J].花卉.2017
[6].张超宇.水因子调控对农田栽参土壤微生态环境及人参产量和质量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7
[7].高纪超.施用畜禽粪肥对农田栽参土壤团聚体养分与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6
[8].李金雪.农田栽参不同土壤改良处理对土壤养分与人参生长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6
[9].苏丽敏,张宗振,王贺,王继阳,刘良杰.土壤抗病培养在农田栽参上的应用[J].人参研究.2016
[10].王婷婷.农田栽参和伐林栽参土壤主要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研究[D].延边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