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雌性适合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花序,雌性分配,小花草玉梅,权衡
雌性适合度论文文献综述
胡春,刘左军,赵志刚,袁惠君,任红梅[1](2014)在《小花草玉梅花序水平上雌性适合度成分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在高寒地区的植物究竟会采取何种繁殖对策来保障其雌性繁殖成功,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对青藏高原东缘多年生草本植物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var.flore-minore)花序水平上不同级别枝条部位雌性适合度成分变异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花从一级枝到叁级枝开放的次序,小花草玉梅每花胚珠数和每果种子质量在不同生境中表现不同。每果种子数均以二级枝最高;每果单个种子质量由一级枝向叁级枝显着降低(P<0.001);而结籽率和雌性分配均不依赖于花序枝级部位;各雌性适合度成分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4年01期)
肖红[2](2010)在《雌性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多次交配及其适合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论上一次或少次交配就能够满足雌性昆虫最大生殖成功所需精子,多次交配通常会带给雌性一定代价,如损失大量时间、消耗体能、增加暴露自己和被天敌捕食风险、增加感染疾病和寄生虫的风险、身体受到物理损伤等。但自然界中仍然有大量昆虫进行多次交配,所以阐明多次交配对雌性昆虫的影响尤其是对雌性昆虫适合度影响是揭示昆虫多次交配进化的关键。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Coleoptera:Coccinellidae)是最重要的捕食性瓢虫种类之一,被广泛用于生物防治。也是一种典型的多次交配昆虫。本研究以异色瓢虫为研究材料,通过设计不同的交配次数(单次、4次、7次、14次交配组),探讨多次交配对异色瓢虫雌虫适合度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异色瓢虫的交配行为包括相遇爬背、插入输精、配后保护等叁个阶段。平均交配持续时间为157.62±20.43min,交配持续时间随交配次数增多而延长。其中配后保护是雄性在交配完成后趴在雌虫背上的一种旋转行为,平均持续4.63±1.30min。这种行为可能由多次交配引起的雄性异色瓢虫的一种进化对策,目的是为了阻止雌性与其他雌性再次交配。2.异色瓢虫在交配一次后即开始产卵,直至死亡,平均每次产卵29.95±0.46枚,整个产卵周期平均产卵1063.04±62.15枚,最多可达1683枚。每10枚卵平均重为1.94±0.23mg。多次交配对卵重无显着影响。3.多次交配可提高异色瓢虫雌虫适合度。多次交配能刺激异色瓢虫雌虫更快进入产卵期,交配后第一周,单次交配组雌虫平均产卵量为55.00±17.90枚,明显低于多次交配组(分别为102.29±11.97枚、93.60±13.09枚、93.36±14.95枚)。多次交配组单次平均产卵量分别为31.42±0.99枚、29.18±0.80枚、31.21±0.89枚,明显高于单次交配组8.29±0.95枚。单次交配组平均孵化率为62.84±9.39%,而多次交配组分别为77.51±2.64%、88.71±0.29%、82.27±2.58%。多次交配显着提高异色瓢虫卵平均孵化率,与单次交配组相比,多次交配组卵孵化率显着高于单次交配组。单次交配组卵孵化率在30天后下降,但多次交配组卵孵化率始终保持稳定,说明异色瓢虫雌性能通过多次交配补充精子。4.异色瓢虫雌虫成虫平均寿命为53.33±3.12d。其中单次交配组雌虫成虫平均寿命为79.86±3.65d,4次、7次、14次交配组雌性平均寿命分别为56.71±6.91d、44.00±3.56d和43.64±3.96d。交配次数显着影响雌性异色瓢虫成虫寿命,交配次数越多,雌性异色瓢虫寿命越短。5.7次交配组的异色瓢虫雌虫卵孵化率最高,说明雌性异色瓢虫存在最佳交配次数。(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操国兴,严娟,李燕,季萍[3](2007)在《玉簪花序水平上雌性适合度成分变化及种子数量与大小权衡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碧峰峡自然保护区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簪花序水平上雌性适合度成分变化.玉簪每花胚珠数由基部向顶部逐渐降低.在自然条件下,每果结籽率由基部向顶部增加,每果种子数以中部最高,基部最低.每果单粒种子重量由基部向顶部降低,以基部最高.而每果种子总重不依赖于部位而变化.每果种子数与每果单粒种子均重存在权衡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6期)
何亚平,费世民,王鹏,陈秀明,蒋俊明[4](2004)在《海北种群麻花艽闭合花冠对雌性适合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野外人工控制实验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对麻花艽海北种群闭合花冠对花雌性适合度的影响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自然状态花人工补充授粉后 ,破冠组在种子数目 ,结实率和种子重量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 ;(2 )在永久性闭合发生后去冠的自然传粉花朵的种子数目和结实率和对照组相对比没有显着差别 ,而对种子重量和发芽率有极明显的影响。综合考虑 ,麻花艽闭合存留花冠提高了雌性适合度 ,增强了麻花艽对高寒环境的适应能力(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04年03期)
雌性适合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理论上一次或少次交配就能够满足雌性昆虫最大生殖成功所需精子,多次交配通常会带给雌性一定代价,如损失大量时间、消耗体能、增加暴露自己和被天敌捕食风险、增加感染疾病和寄生虫的风险、身体受到物理损伤等。但自然界中仍然有大量昆虫进行多次交配,所以阐明多次交配对雌性昆虫的影响尤其是对雌性昆虫适合度影响是揭示昆虫多次交配进化的关键。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Coleoptera:Coccinellidae)是最重要的捕食性瓢虫种类之一,被广泛用于生物防治。也是一种典型的多次交配昆虫。本研究以异色瓢虫为研究材料,通过设计不同的交配次数(单次、4次、7次、14次交配组),探讨多次交配对异色瓢虫雌虫适合度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异色瓢虫的交配行为包括相遇爬背、插入输精、配后保护等叁个阶段。平均交配持续时间为157.62±20.43min,交配持续时间随交配次数增多而延长。其中配后保护是雄性在交配完成后趴在雌虫背上的一种旋转行为,平均持续4.63±1.30min。这种行为可能由多次交配引起的雄性异色瓢虫的一种进化对策,目的是为了阻止雌性与其他雌性再次交配。2.异色瓢虫在交配一次后即开始产卵,直至死亡,平均每次产卵29.95±0.46枚,整个产卵周期平均产卵1063.04±62.15枚,最多可达1683枚。每10枚卵平均重为1.94±0.23mg。多次交配对卵重无显着影响。3.多次交配可提高异色瓢虫雌虫适合度。多次交配能刺激异色瓢虫雌虫更快进入产卵期,交配后第一周,单次交配组雌虫平均产卵量为55.00±17.90枚,明显低于多次交配组(分别为102.29±11.97枚、93.60±13.09枚、93.36±14.95枚)。多次交配组单次平均产卵量分别为31.42±0.99枚、29.18±0.80枚、31.21±0.89枚,明显高于单次交配组8.29±0.95枚。单次交配组平均孵化率为62.84±9.39%,而多次交配组分别为77.51±2.64%、88.71±0.29%、82.27±2.58%。多次交配显着提高异色瓢虫卵平均孵化率,与单次交配组相比,多次交配组卵孵化率显着高于单次交配组。单次交配组卵孵化率在30天后下降,但多次交配组卵孵化率始终保持稳定,说明异色瓢虫雌性能通过多次交配补充精子。4.异色瓢虫雌虫成虫平均寿命为53.33±3.12d。其中单次交配组雌虫成虫平均寿命为79.86±3.65d,4次、7次、14次交配组雌性平均寿命分别为56.71±6.91d、44.00±3.56d和43.64±3.96d。交配次数显着影响雌性异色瓢虫成虫寿命,交配次数越多,雌性异色瓢虫寿命越短。5.7次交配组的异色瓢虫雌虫卵孵化率最高,说明雌性异色瓢虫存在最佳交配次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雌性适合度论文参考文献
[1].胡春,刘左军,赵志刚,袁惠君,任红梅.小花草玉梅花序水平上雌性适合度成分变化[J].草业科学.2014
[2].肖红.雌性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多次交配及其适合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
[3].操国兴,严娟,李燕,季萍.玉簪花序水平上雌性适合度成分变化及种子数量与大小权衡关系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4].何亚平,费世民,王鹏,陈秀明,蒋俊明.海北种群麻花艽闭合花冠对雌性适合度的影响[J].四川林业科技.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