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清至民国时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审美意象,云肩,色彩运用,河洛地区,审美特质,意境,色彩搭配,古代女性,服饰艺术,多子
清至民国时期论文文献综述
邓冲,魏秀秀[1](2019)在《清至民国时期河洛地区云肩色彩运用及审美意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云肩是古代女性用来披着在肩部的衣饰,同时还起到防发污的作用。它历经秦汉到清末民国的时空转换,跨越了长达两千多年而演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云肩。云肩作为实用和艺术价值并存的服装配饰,其色彩斑斓,形制各异,充分体现出传统民间艺术的审美情趣。其色彩的运用也极具匠心(本文来源于《中国文物报》期刊2019-11-26)
俞丽伟[2](2019)在《晚清至民国时期梅兰芳剧目生成的社会场域》一文中研究指出梅兰芳一生共演出叁百余出剧目,除了《穆桂英挂帅》是1959年编演完成的之外,其余演出剧目均已在晚清至民国搬演。如此大量的剧目生成与演出发生于这样特定的历史时期,与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社会场域——外部场域、戏曲娱乐业、家族底蕴及梅兰芳的个人特质存在重要关联,演出剧目是在多重场域的合力作用下逐步生成的。(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彭静杨[3](2019)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地方志所见的苏州茶与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苏州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茶产地之一,明清时期,更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明清至民国时期,苏州地区的方志数量繁多、记载系统,对茶的记录内容丰富、角度多样,这给我们研究苏州的茶与文化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材料。从这些文献可以看到,苏州茶具有如下特点:茶质较好、名茶辈出、种植广泛、产区集中、生产技术先进、茶叶贸易繁荣、好水配好茶、茶文化浓郁。此外,种茶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19年05期)
许学民,黄玫玮[4](2019)在《清代至民国时期温州传统衣橱铜面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至民国时期,传统衣橱在温州民间使用极为普遍,衣橱门面板上的铜面叶占据了门面板较大的面积,处于视觉中心,极富装饰性,是温州传统家具铜皮中最具代表性的铜饰件。铜面叶种类丰富、形状多样,注重形式感与整体气韵的表达。各种铜面叶上均錾刻有精美而复杂的纹饰,其中的戏曲人物、花鸟瑞兽到几何图案,生动地呈现了当时的民俗趣味。铜面叶采用当地出产的黄铜板或铜板镀镍制作,通过形态各异的凿刀的划、凿、錾、刻,再经大小不同的锉刀打磨修正,形成了融划线、定型、錾花、錾底、锤和、镂空、裱绸等多种工艺手法于一身的华丽精美的家具铜饰件,为凝重沉稳的温州传统民间衣橱增添了一份细节美和亮丽的质感美。(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赵彦昌,刘依梦[5](2019)在《清至民国时期司法档案整理及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清至民国时期留下了大量的司法档案,种类丰富、数量繁多,是研究清至民国时期司法状况乃至社会状况的宝库。通过对学术界针对清至民国时期司法档案的整理及研究进行总结,可以促进我国清至民国时期司法档案的整理与研究的发展、进步。(本文来源于《档案》期刊2019年09期)
邹涛,周媛袁[6](2019)在《清末至民国时期重庆各地乡土志的纺织服装业资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乡土志是清末至民国时期乡土教育的教材,其涵盖的信息丰富而全面。当时重庆成书的乡土志数量较多、信息量大、质量较高,是研究清末至民国时期重庆纺织服装业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重庆各地乡土志中纺织服装业的相关信息直观呈现了当时重庆此产业原材料种类、生产加工详情和贸易概况,其研究价值颇高。这种以乡土志为基本材料,开展区域产业经济研究,既可为此类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还可为其他方面,诸如艺术、文化、民族等主题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李俊丰[7](2019)在《晚清至民国时期广东的溺婴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至民国时期,溺婴现象在广东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清代地方官员常将溺婴视作一种恶俗,故其应对措施侧重于劝诫、慈善而不是法律严禁。到民国时期,在"男女平等""强国保种"等思想和话语影响下,观照溺婴的视角从地方层面上升到民族、国家层面,广东本地的禁溺实践成为国民政府应对溺婴的一系列行动中的组成部分,政府应对溺婴的措施也变得更强调"严禁"。另一方面,来华西人在观照广东溺婴现象时,多将溺婴视为中国人道德低下、文化落后的表现,向中国人传播基督教的必要性、正当性也由此而被建构出来。(本文来源于《中州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仁靓,朱华东[8](2019)在《清至民国时期徽州贞节匾额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安徽省源泉民俗博物馆所藏部分徽州地区清至民国时期贞节匾额实物资料为研究基础,辅以对前人匾额研究的参考与借鉴,对清至民国时期徽州地区贞节匾额文化进行初步探析。从贞节题材匾额的物质文化角度切入,介绍贞节匾额的型制规格、装饰艺术与书法字体,进而对贞节匾额的语用习惯、文字内涵和精神文化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黄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吕兴邦[9](2019)在《垸的生成——以清至民国时期的湖北省松滋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松滋县系统民国档案和其它材料的分析,发现:以姓氏冠名的垸可能是最初形态的垸。为降低维护成本,单垸间逐步组合成复合型大垸,后者的最终成型受限于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合垸是垸际关系的主要趋势。垸级水利机构的成立标志着垸与各级行政组织初次权责接榫的完成。垸的生成过程表明其既是地理变迁的产物,又是社会关系再结构的结果。(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谢继忠[10](2019)在《清代至民国时期黑河流域的水权交易及其特点——以新发现的高台、金塔契约文书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新发现的高台、金塔契约文书看,清代黑河流域的水权交易主要有水权买卖、水权出典、水权回赎、水权归并、水权推卸、水权顶换、水权兑换、水权析分等几种类型。水权交易的特点,主要包括普遍订立契约、官方强力干预与控制、"地水合一,水随地走"、水权表达形式多样、亲邻优先等几个方面。开展关于新发现的高台、金塔契约文书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推进河西走廊区域历史和明清以来水利社会类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理论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清至民国时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梅兰芳一生共演出叁百余出剧目,除了《穆桂英挂帅》是1959年编演完成的之外,其余演出剧目均已在晚清至民国搬演。如此大量的剧目生成与演出发生于这样特定的历史时期,与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社会场域——外部场域、戏曲娱乐业、家族底蕴及梅兰芳的个人特质存在重要关联,演出剧目是在多重场域的合力作用下逐步生成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清至民国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1].邓冲,魏秀秀.清至民国时期河洛地区云肩色彩运用及审美意象[N].中国文物报.2019
[2].俞丽伟.晚清至民国时期梅兰芳剧目生成的社会场域[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彭静杨.明清至民国时期地方志所见的苏州茶与文化[J].农业考古.2019
[4].许学民,黄玫玮.清代至民国时期温州传统衣橱铜面叶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赵彦昌,刘依梦.清至民国时期司法档案整理及研究述评[J].档案.2019
[6].邹涛,周媛袁.清末至民国时期重庆各地乡土志的纺织服装业资料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李俊丰.晚清至民国时期广东的溺婴现象[J].中州大学学报.2019
[8].李仁靓,朱华东.清至民国时期徽州贞节匾额探析[J].黄山学院学报.2019
[9].吕兴邦.垸的生成——以清至民国时期的湖北省松滋县为例[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10].谢继忠.清代至民国时期黑河流域的水权交易及其特点——以新发现的高台、金塔契约文书为中心[J].理论学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