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山雀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雀科,COⅠ基因,识别效果,遗传距离
山雀科论文文献综述
戴传银,张瑞莹,尹祚华,雷富民[1](2010)在《部分山雀科鸟类的DNA条形码与物种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DNA条形码(DNA barcodes)被认为是鸟类物种识别和分类的有效手段。采用遗传距离和构树这两种方法检验了线粒体基因COⅠ片断作为DNA条形码区分包括长尾山雀在内的山雀科鸟类的识别效果。此次实验分析了92条COⅠ序列,其中50条来自GenBank,代表了该科的30个物种。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山雀科鸟类呈现出较大的种内变异,但是该科鸟类的种间遗传距离还是远大于种内的遗传距离。COⅠ条形码可识别出大部分的山雀科物种,同时该条形码还可鉴定出亚种组、亚种、甚至地理种群。然而,对于近期分化和存在杂交的物种,COⅠ难以鉴定出。在此情况下,探索应用核基因条形码或者采用基于碱基属性的鉴定方法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比较古北界、东洋界与新北界(北美)的山雀类发现,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山雀具有较大的种内变异且种群内具有较大的遗传分化,推测这很可能和第四纪冰川的影响有关。(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戴传银,陈凯,张瑞莹,杨晓君,尹祚华[2](2010)在《基于线粒体基因COI和cytb序列的山雀科、攀雀科及长尾山雀属鸟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去的几十年来对山雀科鸟类及其亲缘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很多,然而,由于各研究采用不同的遗传标记,关于这些物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的争议越来越大。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分析所获得的15个物种(10个山雀科物种,4个长尾山雀属物种和中华攀雀)的线粒体基因cytb和COΙ片断的联合序列。基于不同片断和分子进化模型间的一致性且强烈的支持,山雀科及其亲缘类群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和以往用不同的遗传标记研究结果一样,山雀科和攀雀科的单系性得到支持,而山雀科和长尾山雀属的单系性则被拒绝。我们的结果建议将山雀属亚属Machlolophus提升为属。虽然在我们的研究中,长尾山雀属的系统发生关系获得很高的支持,然而,考虑到该属物种内的分子和形态性状的差异,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来解决该属的系统发育。基于该属物种的多样性和特有化格局,我们认为中国西南山地很可能就是该属的演化中心。以每百万年2%的进化速率来估算物种的分化时间,结果表明该属物种的分化时间为从晚第叁纪到第四纪(从5.5至0.1百万年)。经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同域分布的物种存在着一致的遗传分化格局。(本文来源于《Chinese Birds》期刊2010年02期)
陈凯[3](2010)在《基于核基因的山雀科鸟类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郑作新以形态学和生态学为基础建立的传统分类系统,山雀科(Paridae)隶属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全世界上约有4属55种,我国现已记录的山雀科鸟类有4属21种,约占全世界总数的38%。郑光美等在参考近年来国际上鸟类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将山雀科鸟类的中国分布种修订为3属19种,山雀属17种,林雀属、冕雀属各一种,长尾山雀属则独立为长尾山雀科(Aegithalidae)。通过DNA杂交技术对鸟类的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进行的研究,也提出将长尾山雀另置一科,而把攀雀和山雀置于同一山雀科。这些研究都没有解决山雀科的系统发育问题,却发现了不少新的问题。本文采用分子系统学方法对山雀科的系统发育进行研究。基于线粒体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鸟类系统发育研究已经有很多报道,而利用核基因,尤其是内含子作为分子标记的则更少。有研究表明核基因的内含子有相对较快的进化速度,能够为研究系统发育提供足够的信息位点。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以核基因组的β—纤维蛋白原基因内含子7(7 intron ofβ-fibrinogen,简称FIB)和肌红蛋白基因内含子Ⅱ(Myoglobin intronⅡ,简称Myo)共1579bp的序列作为联合分子标记,对国内分布的山雀科4属17种鸟类FIB基因和Myo基因序列的组成及其特点进行了测序和分析。以长尾雀(Uragus sibiricus)为外群,分别构建了单基因数据的NJ树、ML树和Bayesian树,并对基系统发育树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山雀科鸟类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旨在为解决山雀科分类中的争议提供上分子生物学依据。本人得到以下结论:1、从测得的山雀科19种鸟类的两个内含子序列得知,序列的变异位点为418个、简约信息位点203个、保守位点1152个。Myo序列(含外群)的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6.1%(T)、22.0%(C)、28.8%(A)、23.1%(G),平均嘌呤含量(51.9%)高于嘧啶含量(48.1%)。另外其序列组成还表现高的AT含量(54.9%)特征。FIB序列(含外群)的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31.7%(T)、16.8%(C)、33.1%(A)、18.4%(G),平均嘌呤含量(51.5%)略高于嘧啶含量(48.5%)。其序列组成还表现非常高的AT含量(64.8%)特征。2、19种山雀科鸟类(含外群)的FIB和Myo基因碱基转换/颠换(R)的值分别为1.88和2.49。转换值明显高于颠换值,转换和颠换仍然有明显上升趋势。说明这两个序列的转换和颠换没有达到饱和。对数据组分别进行树长分布分析和PTP检验,两者均显示数据组包含较强的系统发育信号。3、地山雀在分别基于两个核基因做系统发育分析时,得出了不同的拓扑结构:基于FIB分析是地山雀与黄颊山雀聚为一支,与黄颊山雀亲缘关系最近;基于Myo分析到的系统树则与大山雀关系较近。而基于两个基因联合分析结果与FIB基本一致。4、本文引入的攀雀科的中华攀雀一起进行序列分析和建树,说明了攀雀科与山雀类的亲缘关系要比长尾山雀类与山雀类要近得多。由此强烈支持将长尾山雀属移出山雀科并且另立长尾山雀科和将攀雀归入山雀科的观点。(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0-04-01)
杨向明,李长远,李艳[4](2005)在《庞泉沟山雀科鸟类集群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2-2004年间,在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对区内山雀科4种留鸟的集群行为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银喉长尾山雀、褐头山雀、煤山雀和大山雀在非繁殖期均有集群行为,且以混合群为主。银喉长尾山雀集群性强,群体大。褐头山雀、大山雀多为混合群的主导种类, 煤山雀以从属种居多。4种山雀冬季取食生态位分化明显。(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5-11-01)
任建强,安文山,王忠星,高永红[5](1995)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山雀科鸟类的生态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山雀科鸟类的生态观察任建强,安文山,王忠星,高永红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城0305101991─1993年,我们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东经111°27',北纬37°51')对山雀科鸟类进行了野外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垂直分布庞...(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1995年03期)
袁守城,张克勤,李彤[6](1994)在《长白山山雀科鸟类种群生态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吉林省重要森林益鸟山雀科(Paridae)作了种群生态的比较研究,包括居留情况、种群密度、繁殖力、雏鸟体重增长及Logistic曲线、巢位选择、盲雏及食物分析,山雀科平均每巢育雏昆虫5428只,近767g,其中绝大部分是害虫,山雀科和保护森林关系十分密切。(本文来源于《吉林林学院学报》期刊1994年03期)
山雀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过去的几十年来对山雀科鸟类及其亲缘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很多,然而,由于各研究采用不同的遗传标记,关于这些物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的争议越来越大。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分析所获得的15个物种(10个山雀科物种,4个长尾山雀属物种和中华攀雀)的线粒体基因cytb和COΙ片断的联合序列。基于不同片断和分子进化模型间的一致性且强烈的支持,山雀科及其亲缘类群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和以往用不同的遗传标记研究结果一样,山雀科和攀雀科的单系性得到支持,而山雀科和长尾山雀属的单系性则被拒绝。我们的结果建议将山雀属亚属Machlolophus提升为属。虽然在我们的研究中,长尾山雀属的系统发生关系获得很高的支持,然而,考虑到该属物种内的分子和形态性状的差异,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来解决该属的系统发育。基于该属物种的多样性和特有化格局,我们认为中国西南山地很可能就是该属的演化中心。以每百万年2%的进化速率来估算物种的分化时间,结果表明该属物种的分化时间为从晚第叁纪到第四纪(从5.5至0.1百万年)。经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同域分布的物种存在着一致的遗传分化格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山雀科论文参考文献
[1].戴传银,张瑞莹,尹祚华,雷富民.部分山雀科鸟类的DNA条形码与物种识别[J].动物分类学报.2010
[2].戴传银,陈凯,张瑞莹,杨晓君,尹祚华.基于线粒体基因COI和cytb序列的山雀科、攀雀科及长尾山雀属鸟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英文)[J].ChineseBirds.2010
[3].陈凯.基于核基因的山雀科鸟类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
[4].杨向明,李长远,李艳.庞泉沟山雀科鸟类集群行为的研究[C].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论文集.2005
[5].任建强,安文山,王忠星,高永红.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山雀科鸟类的生态观察[J].四川动物.1995
[6].袁守城,张克勤,李彤.长白山山雀科鸟类种群生态的比较研究[J].吉林林学院学报.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