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类别识别论文-许红磊,陈锦秀,周昌乐,林如琦,杨肖方

事件类别识别论文-许红磊,陈锦秀,周昌乐,林如琦,杨肖方

导读:本文包含了事件类别识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事件抽取,分类,事件类别识别

事件类别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许红磊,陈锦秀,周昌乐,林如琦,杨肖方[1](2010)在《自动识别事件类别的中文事件抽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中文事件抽取中自动识别事件类别的模型,即:基于事件实例句子的分类模型。该模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1)过滤掉句子集合中的非事件句子,并获得事件实例句子组成的集合;2)借助上一步获得的事件实例集合,通过多元分类的思想,获得事件实例相应的事件类别。本实验的实验数据是ACE2005中文语料[1],实验表明我们的模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心智与计算》期刊2010年01期)

郭乃蕊,莫雷[2](2009)在《人名识别的联想启动和类别启动研究: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关于人的信息的识别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探讨人的信息在大脑中的存储,是联想的网络,还是抽象的语义类别。采用启动范式,刺激材料是被试熟悉的名人名字。实验条件依据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的关系,分为联想条件,相同类别条件和不同类别条件叁种。记录反应时,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记录脑电位。实验一中相同类别条件是一个启动人(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11-05)

赵妍妍,王啸吟,秦兵,车万翔,刘挺[3](2006)在《中文事件抽取中事件类别的自动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事件抽取是目前信息抽取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结合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组织的自动内容抽取(ACE,Automatic Content Extraction)评测中的事件抽取任务的要求,在ACE2005的训练数据上进行事件抽取中事件类别识别的实验。实验中采用《同义词词林(扩展版)》扩展从训练语料中提取出的触发词,构建触发词表,并结合两种机器学习方法——最大熵(ME,Maximum Entropy)和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抽取合适的特征,使得事件类别识别的F-Score分别达到了69.2%和69.9%。(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6-08-01)

王红,宋保维,潘光[4](2005)在《故障事件严酷度类别的模糊模式识别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模式识别的主要思路,即针对一个事物进行特征提取并采取最大隶属原则归类,并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严酷度的隶属函数,从而使不易归类的故障事件的严酷度得到相对精确的归类。这里探索了用模糊模式识别法识别故障事件严酷度类别的方法,为今后产品可靠性分析过程中的故障模式影响分析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序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05年10期)

事件类别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关于人的信息的识别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探讨人的信息在大脑中的存储,是联想的网络,还是抽象的语义类别。采用启动范式,刺激材料是被试熟悉的名人名字。实验条件依据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的关系,分为联想条件,相同类别条件和不同类别条件叁种。记录反应时,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记录脑电位。实验一中相同类别条件是一个启动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事件类别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1].许红磊,陈锦秀,周昌乐,林如琦,杨肖方.自动识别事件类别的中文事件抽取技术研究[J].心智与计算.2010

[2].郭乃蕊,莫雷.人名识别的联想启动和类别启动研究: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C].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9

[3].赵妍妍,王啸吟,秦兵,车万翔,刘挺.中文事件抽取中事件类别的自动识别[C].第叁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2006

[4].王红,宋保维,潘光.故障事件严酷度类别的模糊模式识别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

标签:;  ;  ;  

事件类别识别论文-许红磊,陈锦秀,周昌乐,林如琦,杨肖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