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院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2011年我院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钟秋梅张志勇(南大学附属黄埔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10700)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外科出院病历386份,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7.05%;其中单种抗菌药物的使用占60.80%,二联用药占34.40%,三联用药占4.80%,预防性应用占57.51%,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结论:外科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偏高,疗程偏长,手术患者真正做到围手术期合理用药的很少。应规范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362-02

我国是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较严重的国家之一[1]。卫生部已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并将抗菌药物的使用列入医院质量管理的重点。但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仍较普遍,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增加,以及治疗失败等,不仅给患者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浪费卫生资源,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为了解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现状,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对我院2011年的386例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有益信息。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来源抽取2011我院外科出院病历386份,其中男性260例,女性126例,年龄1~87岁,平均年龄(45.4±15.6)岁,住院天数1~131d,平均住院天数(11.4±8.2)d。疾病包括骨折50例,脑外伤47例,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35例,阑尾炎36例,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31例,烧伤16例,肾、尿道结石23例,甲状腺瘤8例,乳腺癌8例,其他132例。

1.2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每份病例逐项填写自行设计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其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体温、肝肾功能,手术情况、用药指征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种类、名称、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给药间隔时间、疗程等。

2结果

2.1抗菌药物使用率及疗程

在386份病历中,有336份使用了抗菌药,占87.05%。手术病例238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作为手术预防用药,术后使用163例,术前术后均使用抗菌药75例。其中术前用药时间>2h的占28.42%,术前用药时间≤2h的占3.09%,术后回病房开始用抗菌药物占68.49%,术后停药时间>48h的占95.38%。非手术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2.57%,其中无感染指征的预防性应用为8.78%,表1抗菌药物使用率与疗程(略)

2.2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和频率

386份病历中共应用抗菌药7类31种,由于有的患者间断数次使用一种或一种以上抗菌药,故抗菌药的总使用例次达619例次,其中头孢呋辛钠用量最大,美洛西林居次,氧氟沙星第三,表2使用频率前10位的抗菌药物排序情况及构成比(略)

2.3抗菌药联合使用情况

在375份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中,单种抗菌药物的使用占60.80%,二联用药占34.40%,三联用药占4.80%;由于有的患者间断数次联用,故联用例次达173例。联用两种抗菌药例次为155例,占总联用数的89.60%,其余18例次为3种联用,占10.40%。联用的抗菌药中以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氟喹诺酮类联用率最高,表3各类抗菌药物二联使用排序及构成比(略)

3讨论

3.1用药指征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7.15%,与卫生部2000-11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规定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应控制在50%以下”的要求相距较远。本次调查中符合治疗性用药指征的有152例,占总使用例次的40.53%。因本次调查为外科病房,多数为手术病例,所以预防用药占了相当的比例。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是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2]。本次调查发现,手术病例100%使用了抗菌药物,有些医生为了“保险”,无论手术大小和性质,有无指征均于术后持续用药至患者拆线出院,这样不仅会增加耐药菌的产生,而且还会浪费卫生资源,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3.2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

从表2可以看出,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最多。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应视预防目的而定。为预防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存在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具有相应抗菌谱且安全价廉的品种。一般说来,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已能满足多数手术的需要。临床为保证感染病人有药可用,延缓耐药菌株产生,不主张第三代头孢菌素作预防用药。但本调查中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时,100%使用的是第三代头孢菌素。提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欠妥当。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时,应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但本调查中所有病例只有4例进行了微生物学检查和药敏试验。这提示抗菌药物的选用还是以经验用药为主。

3.3预防性用药时机与持续时间

选择适宜的给药时机和术中追加剂量对于保证有效的组织抗菌药物浓度是至关重要的。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最佳时机应在麻醉开始时,即切开皮肤前30min开始给药,如果手术持续3~4h以上,须再给一个剂量。在本调查中,有158例手术是患者回病房后才开始给药,此时细菌有可能已侵入组织并开始繁殖;有69例术前1~3d就开始使用抗菌药物,手术当天术前不给药,术后再给药。术后停药时间>48h的占95.38%,提示存在预防用药时机不当、时间偏长的问题。

3.4联合用药

由表3可见,联用率最高的为头孢菌素类加氟喹诺酮类,其次为头孢菌素类加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主要用于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氟喹诺酮类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对革兰阴性菌都有强大的抗菌活性,但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与第一代头孢菌素及青霉素类相比不具优势,不宜用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且两药联用必须面临引起菌群失调和诱导耐药菌产生的危险。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医生将两者联合用于预防Ⅰ类切口感染,提示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

3.5其他

我院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还存在抗菌药物更换频繁、随意,如一种抗菌药物用几天,换另一种用几天,然后再换一种或将两者联合使用,其间不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重复用药,如头孢哌酮+头孢吡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单剂量过大和每日给药次数过少,如不论药物半衰期长短及有无抗生素后效应均采用一日用量单次给药等问题。单剂量过大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并且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每日给药次数过少又造成药物不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其有效的血药浓度,达不到治疗或预防用药目的。因此应严格按照药物的说明书,根据其半衰期的长短及药代动力学特征正确应用抗菌药物,使其发挥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吴永培,颜青,李喜西.加强教育与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J].中国医院,2004,8(8):10.

[2]LipskyBA,BakerCA.Fluoroquinolonetoxicityprofilesareviewfocusingonneweragent[J].ClinInfectDis,1999,28:352.

标签:;  ;  ;  

2011年我院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