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慧王洪刚(安徽淮北市中医医院235000)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328-02
【关键词】刮痧感冒辨证护理
感冒为风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分为风寒、风热等类型。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全身不适,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症状;风热感冒常见咽喉肿痛,头痛,咳嗽,痰液粘稠呈黄色,咽干,无恶寒,伴发热口干、口渴。发病多为春、冬两季,西医以抗炎、抗病毒等对症治疗为主,但费用高,有副作用。2012年以来,我院中医外治门诊对30例感冒病人使用民间传统的经络穴位刮痧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刮痧疗法治疗感冒有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0例病人均未服药或体温在37.5℃以上嘱其停药病人,男17例,女13例;年龄9岁~66岁;风寒感冒18例,风热感冒12例;病程12小时至半年。
1.2方法
1.2.1辨证分型
为了便于观察,将风寒、风热感冒又分为轻症和重症两类,轻症一般表现为轻微发热,稍感头痛,头重、鼻塞、流涕、流泪、轻咳等症;重症一般表现除以上症状较重外,且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在38℃以上,可见咳嗽、痰多、咽喉疼痛等症状。
1.2.2治疗方法
1.2.2.1器械
用水牛角所制的刮痧板,配以刮痧油(北京绿洲医药)。
1.2.2.2选经络、选穴位
督脉:第七颈椎至第七胸椎,重点大椎穴,重症者大椎穴点痧放血(取一次性7号针头点刺);足太阳膀胱经,以发际下至第七胸椎旁,重点风门、肺俞,颈部风池穴,合谷,足三里。配穴:随症加减穴位,头痛配太阳穴、百会、头维及阿是穴;鼻塞、流涕配上星、迎香、印堂;音哑,咽喉痛配整个颈项部或少商穴点痧放血;咳嗽配任脉的天突至剑突,重点膻中及手太阴肺经中府、云门、尺泽;痰多配中脘、丰隆。
1.2.3刮痧方法
将刮痧油滴于所需刮痧部位,用刮痧板从上到下、由里向外顺序刮拭,对体质较好者可用力刮治;对体质较弱者刮拭力量要柔和一些。刮至皮肤出痧,刮后喝1杯温开水。如1次未痊愈,待痧退后再继续治疗。
1.2.4刮拭次数及治疗时间
对于轻症只需治疗1次;较重者及反复不愈者,一直刮至症状全部消失;对于重者,待痧退后再行刮痧治疗,出痧少或者无痧者,每日或隔日1次,直至症状全部消失。
1.2.5刮痧护理
皮肤有感染疮疖、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痧;不要面向电风扇、空调刮痧,尽量避风;刮痧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刮痧不必强求出痧。
2、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
3、讨论
刮痧疗法在中国最早的经典《内经》中即有记载。刮痧疗法是在中医经络和脏象理论指导下,遵循经脉运行和病变机制,用特制的水牛角刮痧板,涂以刮痧油,是在古人刮痧的基础上进行更广泛治疗的一种内病外治方法。刮痧可激发和调节经络及脏腑功能,可清热解毒、疏通经络、活血止疼调节气血、促进人体恢复健康,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刮痧治疗疾病的机制是通过器械的作用,将皮下及深层组织的气滞血瘀、经络阻滞的病变使其呈现于体表,依病情的轻重,在体表出现轻红、紫红色块或青紫块疮,这些都是俗称的出痧。
感冒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论风寒、风热感冒经刮痧治疗都可取得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对于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的病人,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能够增强病人免疫能力,较快恢复健康,少患感冒。经络穴位刮痧治疗感冒对于患病初期和病程较长者,虽经服药、打针治疗但仍不见好转的病人效果尤佳。重感冒病人经刮痧治疗后,必须卧床休息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乔启敏,刘冬青.刮痧治疗感冒9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S].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