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技术论文-张健

载人航天技术论文-张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载人航天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载人飞船,俄罗斯,ISS,重定向

载人航天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健[1](2017)在《2016年国外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俄罗斯、美国和日本成功向国际空间站(ISS)发射了4艘载人飞船、7艘货运飞船。俄罗斯的"联盟"飞船是目前唯一能向ISS运送航天员的载人飞船,完成12名航天员的轮换。俄罗斯的"进步"MS、美国的"龙"和"天鹅座"、日本的HTV货运飞船成功执行7次货运任务,完成ISS燃料和货物补给任务(见表1),围绕未来载人深空探测,在ISS上进行了多项重要试验。(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期刊2017年06期)

尹怀勤[2](2017)在《闪耀太空的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将于4月中下旬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并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开展货物运输补给、推进剂在轨补加、多次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多项关键技术试验。这一事件,再次引起了大家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高度关注。载人航天是中国航天事业继"两弹一星"之后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虽然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近千人次的航天员到过太空,但除11名(14人次)中国人以外,他们乘坐的载人航天器都是苏联(俄罗斯)和美国研制的。与国外载人航天比较起来,中国的同类技术有着举世公认的亮点。(本文来源于《知识就是力量》期刊2017年04期)

黄志澄[3](2015)在《钱学森对载人航天技术的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钱老认为国际合作已成为发展载人航天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的专家们要懂得点政治和经济,不能搞纯技术观点。"从1992年1~9月,我协助王永志同志完成了921工程的论证,在当年9月21日得到中央的批准。在工程上马后,我又奉命对我国载人航天的下一步发展进行论证。钱老在1993年7月23日给我的信中,展望了未来载人航天要的创新技术:我认为人们尤其应该重视遥现技术和遥操作技术,以大大节约人长期在天上"受罪"的巨大代价。我希望我国的航天事业能后来居上,胜(本文来源于《军工文化》期刊2015年11期)

[4](2013)在《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16日—20日,由联合国外空司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共同主办的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名载人航天专家齐聚一堂,交流、分享载人航天技术成果,研讨探索载人航天未来发展,共同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许达哲出席了开幕式。(本文来源于《航天器环境工程》期刊2013年05期)

[5](2013)在《中国将与联合国联合组织召开载人航天技术研讨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由联合国外空司(UNOOSA)发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办的载人航天技术研讨会将于2013年9月在北京召开。该研讨会是联合国空间应用项目框架下的"载人航天技术倡议项目(HST)I"的一部分。HSTI是UNOOSA在联合国空间应用项目框架下于2010年建立的项目,旨在促进载人航天飞行及航天探索活动的国际合作,使各国认识到载人航天技术及其应用为人类带来的益处,并致力于微(本文来源于《载人航天》期刊2013年03期)

张强[6](2012)在《200专家齐聚长沙探讨载人航天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长沙10月30日电 ( 张强)今天上午,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办的第二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在长沙召开。来自载人航天相关领域学术界与工程界的知名院士、学者及工程技术专家200余人齐聚湘江之畔,共同探讨人类载人航天活动的发展前沿,交流载人航天各技(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2-10-31)

游本凤,范晴云,罗京,费春宏[7](2012)在《首次载人迎对接 以人为本保成功——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攻坚克难确保交会对接成功记》一文中研究指出举世翘盼望苍穹,天宫喜迎神九来。中国载人航天又迎来了一个交会对接的梦圆时分。无论是实施无人首次交会对接,还是实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无论是目前的小型空间实验站,或是今后建立大型空间站,这些都离不开一个关键的分系统,即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对接机构分系统。它作为连接两个航天器的关键分系统,不仅为我国实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做好了充分准备,而且还将为未来建立空间站,完成一次次天地往返运输任务做出新贡献。对于保证和维护空间站正常运行的电源分系统来说,也同样十分关键,因为电源是空间飞行器的心脏,为诸多设备和单机提供足够的能量,为空间站建造一个温馨的家,这些都离不开电源。(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期刊2012年07期)

任洋[8](2012)在《载人航天技术惠及百姓与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神舟到天宫,从出舱活动到交会对接……从1999年那个深秋开始,中国神舟的每一次飞行,都在刷新着一个民族的太空高度。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更是令举国上下都为之振奋、为之骄傲。有人可能会认为,对载人航天工程的(本文来源于《创新科技》期刊2012年07期)

蒋建科[9](2012)在《我国已转化推广400余项载人航天技术成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29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洁、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介绍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有关情况,并答问。    王兆耀说,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2-06-30)

孙宏金[10](2011)在《我国突破多项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实施,孕育了大量的技术创新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创新,促进了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    据载人飞船、空间实验室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通过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实施,初步验证了6项具有国际水准的技术创新成(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报》期刊2011-11-18)

载人航天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将于4月中下旬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并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开展货物运输补给、推进剂在轨补加、多次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多项关键技术试验。这一事件,再次引起了大家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高度关注。载人航天是中国航天事业继"两弹一星"之后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虽然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近千人次的航天员到过太空,但除11名(14人次)中国人以外,他们乘坐的载人航天器都是苏联(俄罗斯)和美国研制的。与国外载人航天比较起来,中国的同类技术有着举世公认的亮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载人航天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张健.2016年国外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综述[J].中国航天.2017

[2].尹怀勤.闪耀太空的中国载人航天技术[J].知识就是力量.2017

[3].黄志澄.钱学森对载人航天技术的展望[J].军工文化.2015

[4]..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

[5]..中国将与联合国联合组织召开载人航天技术研讨会[J].载人航天.2013

[6].张强.200专家齐聚长沙探讨载人航天技术[N].科技日报.2012

[7].游本凤,范晴云,罗京,费春宏.首次载人迎对接以人为本保成功——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攻坚克难确保交会对接成功记[J].中国航天.2012

[8].任洋.载人航天技术惠及百姓与民生[J].创新科技.2012

[9].蒋建科.我国已转化推广400余项载人航天技术成果[N].人民日报.2012

[10].孙宏金.我国突破多项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N].中国航天报.2011

标签:;  ;  ;  ;  

载人航天技术论文-张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