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早期生活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水鱼,早期生活史阶段,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
早期生活史论文文献综述
任中华[1](2019)在《褐牙鲆早期生活史阶段的抗氧化和免疫系统对甲基汞毒性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甲基汞(Methylmercury,MeHg)是海洋中普遍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生命过程和人类的水产食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这也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早期生活史阶段(Early life stage,ELS)为研究对象,通过急性毒性实验(胚胎:0-24μg/L,48 h;仔鱼:0-30μg/L,96 h)分别计算褐牙鲆胚胎和仔鱼的MeHg半致死浓度(Lethal concentration of 50%,LC_(50));通过亚急性毒性实验(0-15μg/L;胚胎-仔鱼卵黄囊基本消失,128h)分析MeHg对褐牙鲆胚胎-仔鱼阶段发育、存活和生长过程的毒性效应;通过MeHg对仔鱼的慢性毒性实验(0-10.0μg/L,胚胎-仔鱼着底,35 d),分析MeHg对褐牙鲆仔鱼抗氧化能力、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LPO)水平、免疫功能和生长的影响;通过MeHg对幼鱼的慢性毒性实验(0-20.0μg/L,30 d),分析MeHg对褐牙鲆幼鱼不同组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MeHg在幼鱼体内蓄积的组织特异性,以及MeHg对幼鱼生长的影响。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MeHg对褐牙鲆ELS生长、发育和存活过程和重要生理功能的毒性效应,探讨MeHg对鱼类的致毒机制,为研究近海污染条件下鱼类资源关键补充过程的衰退机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海洋环境污染检测技术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甲基汞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MeHg对褐牙鲆胚胎的24 h-、48 h-LC_(50)分别为17.4、15.3μg/L,对仔鱼的24 h-、48 h-、72 h-、96 h-LC_(50)分别为22.3、20.7、19.0、16.3μg/L,胚胎对MeHg的毒性更敏感。甲基汞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当暴露浓度≥13μg/L时,胚胎和仔鱼的累积死亡率和仔鱼的累积畸形率均显着升高,而仔鱼的最终体长和卵黄囊吸收率均显着降低,4个生物学指标均表现出显着的浓度制约性,可作为有效的生物学指标应用于评估MeHg对褐牙鲆ELS的毒性效应。然而,MeHg对胚胎的累积孵化率无显着影响,但胚胎在15μg/L浓度组的孵化比例相比对照组显着升高。亚急性毒性实验中设置的MeHg暴露浓度均低于胚胎和仔鱼的LC_(50),可能尚未达到抑制胚胎孵化率的阈值,但高浓度的MeHg暴露(15μg/L)能延长胚胎的孵化时间,对其孵化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甲基汞对褐牙鲆仔鱼的慢性实验结束后,仔鱼体内的MeHg蓄积量与暴露浓度呈正相关,浓度制约性显着;仔鱼的生长在≥1.0μg/L浓度组受抑制。相比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在各个MeHg浓度组差异均不显着,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R)活性均在10.0μg/L浓度组显着升高,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LPO)水平均在≥1.0μg/L浓度组显着升高。除了sod之外,抗氧化相关基因(cat和gpx,10.0μg/L;gr,≥1.0μg/L)表达量均显着升高。此外,溶菌酶(Lysozyme,LZM)含量在10.0μg/L浓度组相比对照组显着升高,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IgM)含量却在10.0μg/L浓度组显着降低。随着暴露浓度升高,免疫相关基因(hsp70,0.1和10.0μg/L;lzm和il-1β,≥1.0μg/L;il-6和tnf-α,10.0μg/L)表达量显着升高,而igm表达量却在≥0.1μg/L浓度组显着降低。总体而言,当暴露浓度≥1.0μg/L时,MeHg对仔鱼造成氧化压力,而当暴露浓度达到10.0μg/L时,MeHg对仔鱼产生免疫毒性。此外,抗氧化和免疫生物标志物的活性(含量)变化与抗氧化和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基本保持同步,共同抵御MeHg暴露对仔鱼产生的氧化压力和免疫毒性,而这些指标对MeHg的毒性响应敏感,可作为有效的指标用于MeHg对鱼类ELS的毒性效应研究。甲基汞对褐牙鲆幼鱼的慢性实验结束后,幼鱼体内MeHg蓄积量具有显着的浓度制约性和组织特异性,各个组织内的MeHg蓄积量均随MeHg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各组织对MeHg的蓄积能力总体上呈肝脏>鳃>脾脏>肌肉的趋势。肝脏的LPO水平高于鳃和肌肉,其抗氧化能力生物标志物对MeHg暴露相比鳃和肌肉组织更敏感。具体而言,肝脏内4种抗氧化剂的活性(含量)均在低浓度组被诱导升高,但在高浓度组其活性(含量)被抑制;鳃内CAT活性在各个实验组均无显着差异,但其它3种抗氧化剂的活性(含量)表现出在低浓度组被诱导升高而高浓度组被抑制的趋势;肌肉内CAT活性在各个处理组无显着差异,但其它3种抗氧化剂的活性(含量)在各个浓度组均被诱导升高。此外,肝脏、鳃和脾脏的免疫功能生物标志物活性(含量)因暴露浓度而异,3种组织的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和LZM对MeHg暴露敏感,能较好的反映对MeHg暴露的浓度制约关系和组织特异性。同时,当暴露浓度达到20.0μg/L时,幼鱼的生长被抑制。由此可见,褐牙鲆幼鱼抗氧化能力(SOD、CAT、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Glutathione(GSH))和免疫功能生物标志物(ACP、AKP、LZM),均可作为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用于MeHg对海水鱼类的毒性效应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孙超,刘洪波,姜涛,轩中亚,杨健[2](2018)在《不同鲚属鱼类Cyt b和D-loop序列的比较及其判别早期生活史个体的潜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mtDNA作为分子标记,基于1022 bp和1322 bp左右的部分序列分析刀鲚(Coilia nasus)、湖鲚(C.nasus taihuensis)、七丝鲚(C.grayii)及凤鲚(C.mystus)成鱼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显示,刀鲚和湖鲚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36±0.0008和0.0038±0.0008,凤鲚与刀鲚、湖鲚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215±0.0111、0.1228±0.0111(Cyt b)和0.1075±0.0108、0.1067±0.0107(D-loop),七丝鲚与刀鲚、湖鲚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342±0.0056、0.0351±0.0057(Cyt b)和0.0527±0.0069、0.0529±0.0070(D-loop),七丝鲚和凤鲚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158±0.0111和0.1123±0.0111。用Kimura双参数模型构建的2种序列的NJ分子系统树均显示,湖鲚和刀鲚不能形成独立的分支,而是混合聚在一起形成1个分支;七丝鲚和凤鲚则形成另外2个分支。首先根据采样点不同可初步断定未知仔幼鱼为刀鲚,稚鱼为湖鲚,而后对未知种仔幼鱼、稚鱼和刀、凤鲚鱼卵的2种序列的分析发现,不同采集点内部的这些早期生活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4~0.0032和0.0025~0.0082。在Kimura双参数模型构建的NJ分子系统树中,未知种仔幼鱼、稚鱼、刀鲚鱼卵与刀鲚、湖鲚聚为一类,凤鲚鱼卵与凤鲚聚为一支。由此可见,Cyt b基因序列和D-loop序列作为分子标记,虽然可以区分刀鲚、凤鲚以及七丝鲚的仔幼、稚鱼及鱼卵,但不能有效区分湖鲚和刀鲚的早期生活个体。(本文来源于《渔业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5期)
田伊林,刘雨薇,王宏伟[3](2017)在《披针形蜈蚣藻(Grateloupia lanceolata)的早期发育及其生活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详细观察了披针形蜈蚣藻(Grateloupia lanceolata)早期发育过程及生活史,研究了温度与光周期、温度与光照强度的交互作用对其盘状体发育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披针形蜈蚣藻孢子发育类型为"间接盘状体"类型;(2)披针形蜈蚣藻生活史由单倍体的雌、雄配子体,二倍体的果孢子体和四分孢子体组成,配子体与四分孢子体形态一致,为典型的同型世代交替;(3)温度与光周期、温度与光照强度的交互作用对披针形蜈蚣藻盘状体发育及幼苗生长均有极显着影响(P<0.01)。其中由温度与光周期交互实验得出:适宜披针形蜈蚣藻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0—25°C,在温度15°C、光周期16L︰8D的条件下,盘状体相对生长速率最大[RGR=(9.902%±0.51%)/d],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最大[RGR=(9.569%±0.48%)/d]。温度与光照强度交互实验得出:在温度15°C、光照强度80μmol/(m~2·s)条件下,盘状体相对生长速率最大[RGR=(10.113%±0.51%)/d],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最大[RGR=(8.839%±0.44%)/d]。本研究为披针形蜈蚣藻的种质保存、人工育苗、规模化栽培以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7年01期)
谢木娇[4](2016)在《四指马鲅胚胎生活史,受精卵和早期仔鱼盐度适应性及消化道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四指马鲅胚胎发育观察利用人工养殖的2龄亲鱼自然产卵受精而获得的受精卵在实验室中孵化和培育,此期间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结果表明: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受精卵是圆球形表面无绒毛,是光滑的,在偏中央处有一个油球。平均卵径675.78μm,油球平均直径258.46μm。在水温31~33℃,盐度27.50~28,pH8.2条件下,胚胎发育用时13 h 52 min,可分为6个阶段(卵裂、囊胚期、原肠期、胚体期、器官分化和孵化期,初孵仔鱼较小,全长1.46±0.25mm,3DAH仔鱼全长2.42±0.18mm,口和肛门张开,仔鱼开口摄食。2四指马鲅受精卵和仔鱼对不同盐度的耐受性研究观察了11个盐度梯度(5、7、9、11、13、15、20、25、28、30、35、40、45,28作为对照组)下四指马鲅不同发育阶段(第一次分裂前和原肠期)的受精卵的沉浮性质和孵化情况,并以不投饵为单一影响因子,观察初孵仔鱼的存活情况,测定不投饵存活系数(survival activity index)SAI。结果表明:两发育阶段的受精卵(胚胎)在盐度低于25的海水中均呈沉性,25时则悬浮,28~45时表现浮性;第一次分裂前的受精卵对盐度改变较敏感,而原肠期受精卵对盐度胁迫产生一定的耐受性;初孵仔鱼的存活率(SAI值)对盐度的改变反响较大。综合孵化率、仔鱼畸形率以及SAI值叁种指标分析,推测适宜四指马鲅受精卵孵化的盐度范围为25~35,最适为35。3四指马鲅仔稚鱼、幼鱼和成鱼消化道的发育比较组织学研究运用组织学切片技术研究四指马鲅出膜后1~65天(day after hatching,DAH)仔鱼以及成鱼(养殖1年)的消化系道形态和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温度29~32℃,盐度25~28,溶氧4.80~5.5 mg/L,p H 8.0~8.3条件下,1DAH仔鱼未见成形的消化管,由简单的肠管的组成,紧贴腹壁和卵黄囊。卵黄囊在3DAH时完全吸收完毕,仔鱼开口摄食,消化管也与外界相通,此后逐渐分化出食道、胃部和肠道等固有成分,一定程度上能自主消化吸收食物维持自身生长,进入内源性营养期到外源性营养的过渡期。15 DAH时出现幽门盲囊和胃腺,消化道固有结构和功能成分进一步发育完善,30~35 DAH稚鱼消化道组织结构发育基本与幼鱼、成鱼相似,消化管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外膜组成。消化管内粘膜皱褶、胃腺、粘膜上皮杯状细胞的数量在稚鱼、幼鱼、成鱼之间呈递增趋势,体现结构到功能逐渐发育完善的规律。本章根据四指马鲅消化道的发育特点讨论了育苗过程中的叁大危险期并提出应对措施。4四指马鲅仔稚鱼、幼鱼和成鱼消化道粘液细胞组织化学比较研究利用组织切片和AB-PAS(pH2.5)染色技术研究四指马鲅1~65 DAH和成鱼的消化道粘液细胞的发育和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食道在5DAH时便出现Ⅱ型粘液细胞。9DAH时,食道粘液细胞数量有所增加,胃部出现较为丰富的粘膜皱褶,在粘膜表面可检测出I型粘液细胞。15DAH的仔鱼胃腺区域出现Ⅱ型粘液细胞。肠道出现以圆形为主Ⅱ型粘液细胞。幽门盲囊在17DAH时出现Ⅱ型粘液细胞。23DAH仔鱼和30DAH仔鱼消化道粘液细胞以Ⅱ型为主。35日龄稚鱼消化道粘液细胞数量少,种类单一,食道含Ⅰ型和Ⅱ型粘液细胞,后者数量占优势;幽门盲囊却未检测出粘液细胞的分布;前肠含较多的Ⅰ型粘液细胞和少量Ⅲ型粘液细胞、中肠和后肠均只有Ⅱ型粘液细胞。65日龄幼鱼消化道各段粘液细胞数量快速增多,种类变丰富,食道、前肠和中肠均含Ⅰ、Ⅱ、Ⅲ、Ⅳ型4种类型的粘液细胞,其余均含至少2两种类型的粘液细胞,粘液细胞密度食道最大,其次是后肠。成鱼食道、幽门盲囊均含Ⅱ型和Ⅳ型粘液细胞,胃部含有大量Ⅰ粘液细胞,胃腺区域则以Ⅳ型粘液细胞为主;肠道前中后段分布数量极多的Ⅲ、Ⅳ型粘液细胞。仔稚鱼、幼鱼、成鱼消化道粘液细胞的分布特点体现粘液细胞与消化道结构功能的发育相辅相成的规律。(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6-05-01)
姜朋,赵树雨,李芳,王宏伟[5](2016)在《单条胶黏藻(Dumontia simplex Cotton)孢子早期发育及其生活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单条胶黏藻(Dumontia simplex Cotton)的孢子发育类型和生活史,探明其孢子发育的最适环境因子,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培养观察,研究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和盐度对其孢子(果孢子和四分孢子)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孢子发育过程中无丝状体出现,孢子的发育类型为直接盘状体型。(2)温度、光照强度和盐度对其孢子的早期发育均有影响,温度6—30°C范围内,果孢子发育的最适温度为9°C,四分孢子为9—12°C;光强80—400μmol/(m2·s)范围内,果孢子发育的最适光强为160μmol/(m2·s),四分孢子为160—200μmol/(m2·s);盐度15—50范围内,孢子(果孢子和四分孢子)发育的最适盐度为30。(3)单条胶黏藻生活史由单倍的雌、雄配子体和二倍的果孢子体及四分孢子体构成,配子体和四分孢子体外形一致,交替出现,属于典型的同型世代交替。(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6年01期)
徐浩[6](2015)在《小黄鱼早期生活史不同发育阶段耳石元素指纹和群体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鱼类耳石上的化学元素受水体温度,盐度,水体元素含量等因素的影响,会随着耳石的不断生长,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称为耳石元素指纹。由于耳石元素指纹具有非常稳定的特性,且能够反映鱼类整个生活史所经历的水环境特征,已被广泛应用于鱼类的生长发育,群体识别,生活史重建等研究。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种,在资源恢复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亟需加强对其资源的研究和保护。鉴于国内目前对小黄鱼的早期生活史研究较少且小黄鱼种群划分仍存在争论,本研究拟利用耳石微化学分析技术对不同生活史阶段和不同海域的小黄鱼群体进行耳石元素指纹研究。旨在明确早期生活史不同发育阶段耳石各元素的变动规律,判别小黄鱼不同群体的来源,为小黄鱼耳石微化学研究积累资料,也为小黄鱼的渔业资源管理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本文首先利用了耳石微化学分析技术对小黄鱼早期生活史不同发育阶段的耳石元素指纹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在耳石上选取了从核心到边缘的5个区域(P1、P2、P3、P4、P5),这5个区域形成于小黄鱼早期生活史的几个不同阶段。由于小黄鱼从孵化后到稚鱼期要经历不同的水环境和生理变化,因此外界的环境因子和内在的生理因子都会影响化学元素在耳石的沉积。研究结果表明,耳石各元素含量在这几个不同阶段存在显着性差异且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从仔鱼期到稚鱼期,Sr元素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而Mg、Mn、Ba叁种元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另外,四种元素在胚胎期的耳石中心核区域含量较高,这种情况可能与耳石原基中碳酸钙晶体的结构组成有关。随后,本文对采自东海和黄海近岸不同海域的小黄鱼稚幼鱼耳石核区元素指纹进行了研究。采样地点来自5个海域,分别为吕四,芦潮港,象山,叁门湾和温岭。研究共测定了耳石核区的7种元素(Li、Mg、Mn、Sr、Na、Ba、Zn),运用方差分析方法(MANOVA和ANOVA)检验不同海域小黄鱼群体耳石元素的差异显着性,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DFA)方法对不同海域的小黄鱼群体进行了群体属性判别,并运用留一交叉验证法(LOOCV)评估模型的判别成功率。MANOV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采样点小黄鱼的耳石核区元素呈极显着差异(Wilk’s Lambda检验,F4,131=28.00,P<0.01)。耳石各元素的ANOVA分析结果显示,除了Zn元素呈显着性差异外(P<0.05),Li、Mg、Mn、Sr、Na和Ba呈极显着差异(P<0.01)。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小黄鱼群体的总体判别成功率为70.6%,其中吕四小黄鱼群体的判别成功率最高,为86.2%;温岭最低,为58.3%。黄海南部的吕四小黄鱼群体可以与东海小黄鱼群体区分开来,而东海的几个小黄鱼群体难以有效区分。最后,本文在小黄鱼稚幼鱼群体识别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采自吕四和叁门两个产卵场的同世代小黄鱼仔稚鱼和繁殖群体进行耳石核区元素指纹分析,以探讨不同产卵场小黄鱼繁殖群体的识别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吕四和叁门湾小黄鱼繁殖群体耳石核区所测的9种元素(Li、Mg、Mn、Co、Ni、Cu、Zn、Sr、Ba)中,Sr元素的含量最高,Mg元素其次,其它各元素的含量较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产卵场小黄鱼繁殖群体间,耳石核区Mn、Co、Zn叁种元素存在显着性差异,其它元素无显着性差异。选取差异性显着的Mn、Co、Zn叁种元素作为有效判别元素对两产卵场繁殖群体的小黄鱼做线性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判别函数F1(特征值=7.19)能够将吕四和叁门小黄鱼繁殖群体区分开来,判别率为90.9%和80%,总体判别成功率达85.45%。叁种判别元素中,Co元素的贡献值最大,为8.36。通过对仔稚鱼和繁殖群体的耳石核区元素对比分析,22尾吕四采集的小黄鱼繁殖群体中有14尾被判别到吕四仔稚鱼群体,判别率为63.6%,25尾叁门采集的小黄鱼繁殖群体中有8尾被判别到叁门仔稚鱼群体,判别率为32%。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耳石元素指纹区分不同的小黄鱼群体是可行的,本研究可为小黄鱼的种群划分提供参考,也为后期小黄鱼的洄游研究和种群补充过程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5-04-20)
余为,陈新军,易倩,李曰嵩[7](2013)在《北太平洋柔鱼早期生活史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柔鱼是一种短生命周期的种类,具有产完卵后即死亡等特点,其种群资源量的大小完全取决于补充量的多少,而其补充量主要取决于其早期生活史阶段的死亡率。柔鱼作为重要的经济头足类,广泛分布在北太平洋海域,深入了解柔鱼早期生活史过程对于预测其来年资源补充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主要回顾柔鱼早期生活史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柔鱼仔幼鱼的分布、摄食、年龄和生长、自然死亡率以及补充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简单介绍了柔鱼胚胎生长发育过程和仔鱼形态变化。分析认为,柔鱼早期生活史中从产卵孵化、胚胎发育到仔稚鱼是一个非常重要也是最不被了解的生活史阶段,未来研究的重点应放在该阶段中仔鱼的生长死亡以及环境变化对柔鱼孵化成功率和资源补充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段明,张堂林,胡炜,李钟杰,谢松光[8](2012)在《在生活史早期阶段转基因鲤与对照鲤生长和存活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基因鱼的种群适合度问题是评价其潜在生态风险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生活史早期转基因鱼生长和存活特征,对于评估转基因鱼种群适合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室外的9个水泥池中,3种投喂水平下(天然大型浮游动物:0g,30g,120g),(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2-09-01)
李曰嵩[9](2012)在《东海鲐鱼(Scomber japonica)早期生活史过程的生态动力学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鲐鱼(Scomber japonica)是我国近海重要的中上层鱼类资源,也是我国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种类之一。环境对其补充量的影响很大。以往的研究关注于环境与成鱼资源之间的关系,但每年的补充量主要是由鱼类早期的存活决定,因此海洋环境因素的细微变化将对鱼类生命周期中最为脆弱的鱼卵和仔幼鱼的生长、成活直至种群的补充产生影响。为此,本文在了解IBM基本理论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综合物理海洋学和渔业资源学等学科,根据鲐鱼生长初期的物理环境,结合其生长特性,利用海洋物理模型(FVCOM)建立了基于个体的鲐鱼早期生活史过程的物理-生物耦合模型;利用该模型证实在正常气候下,台湾东北部产卵场的鱼卵是否向对马海峡海域附近输运,估计从东海南部产卵场到达对马海峡以及太平洋等育肥场的仔幼鱼比例,分析产卵场对各个育肥场补充和联通性,找出影响其输运的动力学因素;探讨极端气候下以及产卵场的变动情况下,对鲐鱼鱼卵仔幼鱼的输运以及丰度分布等影响,从而系统分析物理、生物因素对鲐鱼资源种群变动的内在动力学规律;解释鲐鱼仔幼鱼集群和成鱼渔场形成的动力学因素。本研究将为鲐鱼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模拟发现,在正常气候流场的驱动下,3月份随着水温的提高,鲐鱼开始产卵,鱼卵仔鱼分布于黑潮与台湾暖流之间的弱流区,并开始向东北方向输送。4月份随着水温的进一步升高,迎来了产卵的高峰期,鱼卵仔鱼数量迅速增加,鱼卵仔鱼在黑潮和台湾暖流的影响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会随台湾暖流向偏北方向输送,另一部分随黑潮向东北方向输运。5月份水温继续升高,绝大部分鲐鱼产卵结束,产卵数量增加减少,由于死亡的原因,数量减少,一些鱼卵仔鱼继续向北的舟山外海输运,其中一些已经被输运到了长江口和杭州湾附近海域,另一部分继续向东北方向输运,最远已经漂移到了五岛列岛西部海域,仔幼鱼绝大部分分布在50-200m等深线之间,但由于黑潮的阻隔作用,鱼卵仔鱼很难冲破锋面进入或穿过黑潮。6月份,随着水温继续升高,向偏北方向输运的仔幼鱼也开始沿着100-200m等深线转向向东北方向输运,6月末绝大部分仔幼鱼被输运到了东海东北部附近海域,只有极少数滞留在长江口和舟山外海。当到达五岛列岛海域时,仔幼鱼被洋流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被对马暖流带进了对马海峡海域,另一部分经过九州岛西部海域被黑潮迅速带进了太平洋里。7月份海水温度继续升高,模拟也即将结束,此时鲐鱼仔幼鱼绝大部分被输运到了济州岛海域、对马海峡海域、九州岛西部海域和太平洋海域,一些由于受黑潮的挟持甚至已经漂出了计算区域,此时东海其他海域内就很少见到鲐鱼的踪迹了。研究认为,黑潮、台湾暖流和对马暖流控制着东海南部产卵场的鱼卵仔鱼的输运。分析表明,太平洋海域育肥场由于强烈的湍流,仔鱼所处的平均水深比济州岛、对马海峡、九州岛育肥场要深,在7月末,平均水深达400多米,但由于黑潮的高温高盐特性,平均水温并不是最低的,所以进入太平洋海域育肥场的仔幼鱼虽然所处水深较深,基本上也能很好地生长。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进,到达各育肥场仔幼鱼的比例情况有所变动。在6月末,大部分的仔幼鱼从东海的南部产卵场被输运到济州岛和九州岛西部海域育肥场。在7月中旬,济州岛和九州岛海域的仔幼鱼因部分输送进了对马海峡和太平洋,比例有所下降。在7月末模拟结束时,仔幼鱼被大部分输送到了济州岛和对马海峡的偏北海域育肥场,而输送到九州岛和太平洋偏南海域育肥场只占了总数的叁分之一。研究发现,东海东南部产卵场是东海西北部邻近日本海域渔场一个十分重要的补充群体,但该产卵场对我国长江口和杭州湾外海的渔场补充量作用却十分有限。鱼卵仔鱼的输运是联通产卵场和育肥场的主要机制,此鱼卵仔鱼的联通关系同该区域的洋流划分系统十分相似,分为两部份,偏北的对马海峡和济州岛育肥场的仔幼鱼主要来自于偏东北A和B部分产卵场,而偏南九州岛和太平洋育肥场则主要来自于偏西南C和D部分产卵场,这证明了物理因素对联通性有很大影响。(2)在台风风场产生流场驱动下,利用IBM对鲐鱼鱼卵仔鱼输运、分布进行研究。模拟结果显示,在台风过后,鱼卵仔鱼的分布与原来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为了验证水平分布结果的真实性,消除生物个体的随机性和所处水深的影响,做了理想化的实验和理论验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确实台风对仔幼鱼分布的影响不大,原因是鲐鱼鱼卵仔幼鱼输运路径正处在台风影响最小的区域内,台风作用的时间较短以及台风气旋与潮流的反气旋旋转相互抵消减少了台风对仔幼鱼输运区域低频率潮流的影响。研究发现,台风会使丰度分布和输运速度在输运路径的后端有所差异,使高密度的鱼卵仔鱼范围向东北方向上扩散和增大输运路径后端鱼卵仔鱼输运速度的趋势。又作了加长台风作用时间的数值实验,发现台风对仔幼鱼分布有一定影响。更改了台风作用时间的实验,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台风使鱼卵仔鱼向深水移动的趋势,并使仔幼鱼的死亡率增大。(3)产卵场位置的变动,对鱼卵仔幼鱼的输运分布产生很大的影响,偏西的产卵场由于受台湾暖流的影响较大,输运整体偏西北,在输运的过程中有大量仔幼鱼在中国沿海滞留和过境,最后绝大部分输运到了偏北的济州岛育肥场。偏东的产卵场由于受黑潮影响较大,整体输运偏东南,几乎就没有鱼卵仔鱼漂移到中国沿海附近,并且漂移速度很快,最后输运到偏南太平洋育肥场数量增多。台湾暖流和黑潮影响偏西和偏东产卵场鱼卵仔鱼的输运速度。正常产卵位置在3个产卵场中的存活机率和生长方面都是最佳的。产卵深度的变动对鱼卵仔鱼的输运和丰度分布没有太大的影响,但5m和15m深产卵的死亡率有所增加,正常产卵深度(10m)是最佳产卵深度。(4)通过确定了鲐鱼仔幼鱼的运动规则,首次建立起了具有游泳能力的鲐鱼IBM模型。结果显示,具有游泳能力仔幼鱼前期对输运的影响不大,后期随着增强的游泳能力,逐渐有集群现象出现,使死亡率降低,向东北输运速度降低,输运到太平洋和日本海的幼鱼数量都有所下降,平均所处水深降低,更适应生长。研究发现,产卵位置的变动使偏西产卵场的集群受台湾暖流影响较大,导致集群偏西。偏东产卵场受黑潮影响较大,集群偏东。说明物理环境和生物因素同样会对具有游泳能力仔幼鱼的输运产生影响。(4)对成体产卵鲐鱼进行洄游分析发现,鲐鱼处在20m适宜水层,台湾东北部鲐鱼集群主要受台湾暖流、大陆沿岸水、黑潮影响。在台湾暖流和沿岸水交汇的锋面附近有大量的鲐鱼分布,在黑潮与中国大陆沿岸水形成的潮境区域也有大量的鲐鱼分布。研究表明,产卵场位置的变动使偏西产卵场由于受台湾暖流影响较大,在台湾暖流和沿岸水的锋面附近有大量聚集,而偏东的产卵受黑潮影响较大,会在黑潮形成的锋面附近进行大量的集群。所以鲐鱼所处位置的不同,会影响其集群的位置,说明物理环境和生物因素也会对成鱼的洄游和集群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2-05-06)
胡达吾[10](2012)在《长江口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et Schlegel)补充群体早期生活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俗称白鳗,为降海洄游性鱼类,广泛分布于菲律宾、中国大陆沿岸、日本、台湾等地的近海、河流、湖泊等淡水水域。产卵地在菲律宾以东、马里亚纳群岛以西附近海域深处。孵化出的仔鱼呈柳叶状随洋流输送到近海、河口等地,期间变态为玻璃鳗,在近海生活不长时间后溯河进入江、河、湖泊,在淡水环境生活,达到一定性成熟阶段开始产卵洄游。最近几十年来,鳗类资源面临着全球性的持续下降影响,研究表明日本鳗鲡补充群体的资源变动,与产卵地的海洋环境变化、北半球气候条件如厄尔尼诺现象、人为活动对栖息地的破坏密切相关,而在探讨这些影响时,必须要先弄清日本鳗鲡补充群体的早期生活史特征。本研究主要研究2011年1-4月采集于份长江口地区日本鳗鲡补充群体样本,分析这一地区日本鳗鲡补充群体生物学特征、生长特点、年龄分布和耳石微结构特征,为还原其生活史过程提供基础资料。1.2011年1-4月份所采集样本体长的分布特点接近双峰型,平均体长5.80cm,最大6.21cm,最小5.21cm。体重最大值为0.241g,最小值为0.056g,平均体重0.130g。体长、体重呈线性分布。3、4月份样本体重明显比1、2月高,这可能是由于1、2月份水温较低,抑制了其生长,以及营养条件的不同所致。所有样本耳石长轴半径均值为153.01μm,最大174.92μm,最小131.55μm,呈正态分布,绝大多数耳石半径在144μm-166μm之间,月间无明显差异。实验共鉴定出39尾样本的日龄,平均(145.33±14.69)天,日龄最小值117天,最大183天,样本日龄呈正态分布,大多数样本日龄在127-167天之间,月间无明显差异。2.样本体长日增长率均值为0.0401cm/d,最大0.0480cm/d,最小0.0334cm/d。耳石日增长率均值为1.06μm/d,最大1.297μm/d,最0.833μm/d。样本的日龄与体长日增长率、耳石日增长率之间都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日龄较小的个体生长得反而较快,或者说生长较快的个体到达河口的时间也早。这一特点说明补充群体生长到这一阶段其生长受限,符合Gompertz生长方程所描述的特点,需要进入淡水进入下一个生长阶段。3.根据生长轮宽度的变化可以将其分为个4区间:第一区间,紧靠耳石中心核的前20-30条生长轮,轮纹清晰且宽度逐渐增大。第二区间,大概第30-60条生长轮之间,宽度较小。第叁区间,从第60条生长轮附近往后直至第120条生长轮左右,其宽度开始增加并达到第二个宽度峰值。第四区间,即耳石最外围区间,大概从120条生长轮开始直至耳石边缘,生长轮也比较细密。4.根据耳石在奥林巴斯金相显微镜(BX-51M)下所反映出来的特点可将其分为3个层次:耳石中心区:直径10μm左右深黑色的环即孵化标记包围着的黑色中心核,外围有一轮黑色环状的首次摄食标记。第二层:由紧密排列的生长轮组成,止于变态标记。第叁层:变态标记之外的生长轮,宽度变窄而弥散,并且难以辨认,此区域对应于变态之后直至到达河口这一生长期。5.在奥林巴斯金相显微镜(BX-51M)下可以发现数道明显的黑色标记,实际上每道标记都由3-5个生长轮组成。能够鉴定出来的主要标记依次有孵化标记(Hatch check),紧围着中心核的一轮黑色的深槽;首次摄食标记(First feedingcheck),首次摄食标记如何及成分尚未完全弄清,其由3-4个生长轮组成的黑色标记,在首次摄食标记内已经有生长轮形成;变态标记(Metamorphosis check),生长轮宽度的忽然增加的区域。也有些标记并没有被鉴定出明确的名称。这些标记可能是在不同的生活史变化过程中形成的,如周围环境的变化,进入新的洋流以及自身生理条件的变化。本研究没有发现线鳗标记。(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2-04-02)
早期生活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使用mtDNA作为分子标记,基于1022 bp和1322 bp左右的部分序列分析刀鲚(Coilia nasus)、湖鲚(C.nasus taihuensis)、七丝鲚(C.grayii)及凤鲚(C.mystus)成鱼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显示,刀鲚和湖鲚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36±0.0008和0.0038±0.0008,凤鲚与刀鲚、湖鲚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215±0.0111、0.1228±0.0111(Cyt b)和0.1075±0.0108、0.1067±0.0107(D-loop),七丝鲚与刀鲚、湖鲚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342±0.0056、0.0351±0.0057(Cyt b)和0.0527±0.0069、0.0529±0.0070(D-loop),七丝鲚和凤鲚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158±0.0111和0.1123±0.0111。用Kimura双参数模型构建的2种序列的NJ分子系统树均显示,湖鲚和刀鲚不能形成独立的分支,而是混合聚在一起形成1个分支;七丝鲚和凤鲚则形成另外2个分支。首先根据采样点不同可初步断定未知仔幼鱼为刀鲚,稚鱼为湖鲚,而后对未知种仔幼鱼、稚鱼和刀、凤鲚鱼卵的2种序列的分析发现,不同采集点内部的这些早期生活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4~0.0032和0.0025~0.0082。在Kimura双参数模型构建的NJ分子系统树中,未知种仔幼鱼、稚鱼、刀鲚鱼卵与刀鲚、湖鲚聚为一类,凤鲚鱼卵与凤鲚聚为一支。由此可见,Cyt b基因序列和D-loop序列作为分子标记,虽然可以区分刀鲚、凤鲚以及七丝鲚的仔幼、稚鱼及鱼卵,但不能有效区分湖鲚和刀鲚的早期生活个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早期生活史论文参考文献
[1].任中华.褐牙鲆早期生活史阶段的抗氧化和免疫系统对甲基汞毒性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
[2].孙超,刘洪波,姜涛,轩中亚,杨健.不同鲚属鱼类Cytb和D-loop序列的比较及其判别早期生活史个体的潜力分析[J].渔业科学进展.2018
[3].田伊林,刘雨薇,王宏伟.披针形蜈蚣藻(Grateloupialanceolata)的早期发育及其生活史[J].海洋与湖沼.2017
[4].谢木娇.四指马鲅胚胎生活史,受精卵和早期仔鱼盐度适应性及消化道发育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
[5].姜朋,赵树雨,李芳,王宏伟.单条胶黏藻(DumontiasimplexCotton)孢子早期发育及其生活史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6
[6].徐浩.小黄鱼早期生活史不同发育阶段耳石元素指纹和群体识别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
[7].余为,陈新军,易倩,李曰嵩.北太平洋柔鱼早期生活史研究进展[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
[8].段明,张堂林,胡炜,李钟杰,谢松光.在生活史早期阶段转基因鲤与对照鲤生长和存活的比较[C].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12
[9].李曰嵩.东海鲐鱼(Scomberjaponica)早期生活史过程的生态动力学模拟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
[10].胡达吾.长江口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TemmincketSchlegel)补充群体早期生活史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