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机构论文-未永

加载机构论文-未永

导读:本文包含了加载机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柔性铰链,驱动机构,模态分析,COMSOL

加载机构论文文献综述

未永[1](2019)在《基于COMSOL的原位振动加载台驱动机构模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原位振动加载台柔性铰链驱动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建模,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前6阶固有频率及对应的振型图,并对各阶振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原位振动加载台输入波形的频率范围内不会发生共振,设计符合要求。(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5期)

谢清程,杨文凯,刘爱兵[2](2019)在《调距桨桨毂机构水动力负荷加载方式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对某调距桨进行CFD仿真分析,然后将CFD计算得到的桨叶分布式压力负荷加载至调距桨桨毂有限元模型的桨叶上进行有限元静强度仿真计算,并与多点约束集中(MPC)加载方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与分布式压强加载相比,因分布式压力加载方式更接近真实加载情况,更适应于精度要求较高的高负载调距桨桨毂设计,虽然MPC加载方式精度较低,但因载荷加载处理与仿真计算时间大为缩短,得到的结果偏安全,因此适用于一般的工程强度估算校核。(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9年S2期)

高美玲[3](2018)在《微构件弯曲加载机构结构总体方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微机械的发展,实际时对应机械微构建不但要实现功能性设计,还需要考虑材料特性参数对设计部件的影响,而微构件力学特性数据对MEMS机构设计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获取微构件力学特性的测试方法。文章以微梁弯曲法为基础,建立适用于微机构力学特性测量方法的基本模型,为今后维纳力学特性的高准确度测量研究与开发提供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冶金与材料》期刊2018年06期)

刘德赟,王迎春,张鼐,赖小明,王国欣[4](2018)在《月壤钻进加载机构的研制与控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层月壤钻进采样工作载荷复杂多变,为了实现钻取采样装置在不同月壤工况下钻进采样作业的自适应性和高可靠性,设计研发了一种月壤钻进加载机构。采用了基于电流矢量细分驱动技术的双备份冗余细分控制方案,实现了钻进采样过程的柔性加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建立了系统月面工作过程中钻压力与加载机构的映射关系,开展了月壤和岩石负载钻进过程中加载机构的控制性能实验,分别针对斜坡函数、正弦函数以及阶跃函数等多种钻压力控制形式进行了测试,并开展了冲击载荷作用条件下的钻压力控制性能实验,效果良好。实验证明,设计的月壤钻进加载机构可满足不同钻压力形式的自适应跟踪控制,符合不同工况条件下月壤钻进作业需求。(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8年17期)

高长虹,何彪,曲智勇,丛大成[5](2018)在《液压驱动并联加载机构正弦位置/力幅相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驱动并联加载机构对试件进行多自由度位置/力加载时,受到液压系统非线性因素和试件耦合作用的影响,其位置和力加载自由度的频宽难以提高,导致正弦位置/力响应信号的幅值衰减和相位滞后。为提高系统对正弦位置/力信号的跟踪精度,提出一种改进幅相控制方法。对正弦信号幅值、相位、均值3个特征参数进行评估,将评估后的3个特征参数作为控制变量分别进行控制,给出相应的幅相控制器设计和参数整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正弦位置/力信号的跟踪精度,具有控制结构简单、调节参数少、参数整定方便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肖陶[6](2018)在《直线运动机构伺服加载系统设计及控制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伺服加载系统作为半实物试验的设备之一,能够在研究过程中节省资源、缩短周期、提升效率,对工程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其加载方式根据执行元件的不同可分为机械式加载方式、电液式加载方式和电动式加载方式。电动式加载方式作为现如今新型的加载方式,与传统加载方式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以某直线运动机构为研究对象,设计一套电动伺服加载系统,并对其加载性能进行分析。该系统用于模拟被测直线运动机构在工作运行状态下的载荷情况,在驱动被测直线运动机构运动的同时完成对其的加载,验证该机构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首先,本文根据伺服加载系统的技术要求,设计得到其总体方案,探讨选用旋转电机配合运动转换机构的方法实现直线运动,对系统的组成和原理进行设计阐述。在此基础上主要对系统加载部分和驱动部分的具体结构进行设计绘制,考虑到研究的多样性,所以分别选择滚珠丝杠和钢带传动机构作为运动转换机构,并对系统中的主要机构和元器件进行选型。其次,将设计得到的伺服加载系统方案分为加载单元、负载单元和驱动单元分别进行建模。(1)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坐标变换和矢量控制原理建立电机模型,并对加载单元和驱动单元的组成和力学模型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加载单元和驱动单元的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2)负载单元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负载单元叁维模型进行绘制,将简化的模型导入ADAMS/View软件中,依次对其进行前处理、添加约束和载荷,完成负载单元的动力学模型;(3)将动力学模型确定输入输出状态变量后,通过ADAMS/Controls接口导出其控制参数至MATLAB/Simulink软件,与加载单元和驱动单元MATLAB/Simulink模型联合,从而完成伺服加载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最后,确定伺服加载系统的仿真参数,并代入联合仿真模型,对其加载部分和驱动部分分别进行无扰特性分析,提出通过PID反馈控制进行调节,并对添加PID控制参数整定后的模型进行无扰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加载部分加载力输出较为稳定,驱动部分启动阶段由于钢带传动的滞后时间会引起驱动线速度较大波动,这种波动可设计选择适合的启动曲线来解决,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对系统0.2s后的稳态进行研究。根据伺服加载系统的技术要求,加载部分和驱动部分共同运行,在此过程中会互相产生耦合干扰,由此就引入了基于结构不变性原理的前馈补偿控制来抑制干扰,并对添加前馈补偿控制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干扰抑制率达90%以上,验证该控制方法对提高稳态加载性能的有效性,使伺服加载系统满足技术要求,该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8-04-16)

宁晓旭[7](2018)在《精密微加载及夹持机构的设计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的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MEMS微构件的材料力学性能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由于尺度效应,微纳尺度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宏观尺度下材料的力学性能存在较大差异,这对微机电系统的整体设计性能实现有重大影响。传统的材料测试仪器难以满足微构件的测试要求。论文设计一套基于拉伸法的微构件测试装置,重点研究柔性铰链传动机构、精密微加载装置及夹持机构的设计,为微构件力学性能测试提供一种可行方法。论文首先设计一套基于拉伸法的微构件力学特性测试系统,包括机械装置与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主要研究机械装置的设计及优化。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研究了从柔性铰链的刚度计算与机构的位移放大比分析两个角度实现柔性铰链传动机构的设计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法给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加载机构和夹持机构设计方案,结合压电陶瓷驱动器实现精密微加载,并进行仿真验证。2、完成微构件试样与柔性铰链传动机构的加工工艺设计、辅助对中装置的设计及实验器材选型,搭建整体测试装置进行微构件拉伸测试实验,针对测试装置与加工水平存在的问题而造成不能满足测试要求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3、从能量存储角度分析柔性铰链传动机构的性能影响因素,利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加载机构进行优化设计。针对夹持机构可能造成试样出现应力集中甚至断裂的问题,给出夹持机构的优化设计方案。4、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校核计算与仿真实验,结合机械效率验证了优化后的加载机构可以有效降低加工难度和提高测试机构的输出特性。(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8-04-01)

张飞龙,贺云,李秋实,徐志刚[8](2018)在《空间站载荷转移机构机器人的力加载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机器人在空间站载荷转移机构力加载过程中,由于展开完成后的载荷转移机构在力的方向上发生变形,导致机器人力控制系统难以保持稳定、加载精度不足或调节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调整导纳控制器参数的策略.首先,根据导纳控制理论建立力与位移的关系,初步提出了基于直角坐标系的力跟随/力加载控制器;然后,根据加载实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载荷转移机构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建立机器人特定工作空间的力与位置关系;最后,通过自适应调整导纳控制器参数使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与载荷转移机构的动力学模型近似匹配,实现机器人对展开完成后的载荷转移机构末端的空间力实时加载.实验得出机器人对载荷转移机构位置跟随偏差不超过0.1 mm,加载力误差不超过1%.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器人满足精度要求,为载荷转移机构提供了较为真实的等效空间载荷.(本文来源于《机器人》期刊2018年02期)

任梦鸿,侯绍信,权淑萍,杨淑会[9](2018)在《弹簧疲劳试验机加载机构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弹簧疲劳试验机的曲柄滑块加载机构,建立动态静力分析方程,将机构的运动周期离散化,得到机构在一个周期中,各运动副的反力和平衡力矩,为机构的结构设计和驱动电机的选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曲柄和滑块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得到机构对机座的摆动力和摆动力矩优化前后的变化情况,减小了整机的振动和驱动力矩的输入。(本文来源于《工程与试验》期刊2018年01期)

郑大可,许宏光[10](2018)在《摩擦加载式电液负载模拟器大幅值加载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在紧凑的结构尺寸下利用现有的摩擦材料大幅度提高摩擦加载式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加载幅值,提出利用大幅值力矩加载机构进行加载的方法.给出加载机构的工作原理,设计并研制一个加载机构样机;利用ABAQUS软件建立该机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对该机构进行动态热-力耦合仿真研究,验证该机构的可行性,研究摩擦热的产生特征及其对该机构的影响,发现实际应用时需要对该机构进行充分的散热;利用研制的加载机构,将原有的单向摩擦加载式电液负载模拟器样机改造为大幅值摩擦加载式电液负载模拟器,基于改造的负载模拟器,在PID控制器控制下进行了大幅值力矩加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负载模拟器能够精确跟踪高达70 N·m的力矩,该机构能够按设计预期将原有负载模拟器样机力矩加载幅值提高3倍左右,验证了该机构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加载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首先对某调距桨进行CFD仿真分析,然后将CFD计算得到的桨叶分布式压力负荷加载至调距桨桨毂有限元模型的桨叶上进行有限元静强度仿真计算,并与多点约束集中(MPC)加载方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与分布式压强加载相比,因分布式压力加载方式更接近真实加载情况,更适应于精度要求较高的高负载调距桨桨毂设计,虽然MPC加载方式精度较低,但因载荷加载处理与仿真计算时间大为缩短,得到的结果偏安全,因此适用于一般的工程强度估算校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加载机构论文参考文献

[1].未永.基于COMSOL的原位振动加载台驱动机构模态分析[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9

[2].谢清程,杨文凯,刘爱兵.调距桨桨毂机构水动力负荷加载方式仿真研究[J].船舶工程.2019

[3].高美玲.微构件弯曲加载机构结构总体方案设计[J].冶金与材料.2018

[4].刘德赟,王迎春,张鼐,赖小明,王国欣.月壤钻进加载机构的研制与控制性能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8

[5].高长虹,何彪,曲智勇,丛大成.液压驱动并联加载机构正弦位置/力幅相控制[J].农业机械学报.2018

[6].肖陶.直线运动机构伺服加载系统设计及控制仿真研究[D].中北大学.2018

[7].宁晓旭.精密微加载及夹持机构的设计及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18

[8].张飞龙,贺云,李秋实,徐志刚.空间站载荷转移机构机器人的力加载控制方法[J].机器人.2018

[9].任梦鸿,侯绍信,权淑萍,杨淑会.弹簧疲劳试验机加载机构动力学分析[J].工程与试验.2018

[10].郑大可,许宏光.摩擦加载式电液负载模拟器大幅值加载机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8

标签:;  ;  ;  ;  

加载机构论文-未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