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煤层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极近距离,采空区,煤层群开采,合理错距
煤层群论文文献综述
黄新广,文建明[1](2019)在《极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相邻工作面合理错距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极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合理的错距确定关系到上下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针对某生产矿井4号和5号煤层之间极近的层间距,结合该生产矿井实际地质条件,提出在确保下分层工作面在上分层工作面完全垮落且稳定之后进行回采和将下分层工作面布置在上分层工作面开采形成的应力降低区(减压区)内2种设计思路,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计算模型。分析了2种理论计算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实际生产条件,最终确定合理的最小错距为110 m。(本文来源于《能源与环保》期刊2019年11期)
郝宇,刘忠全[2](2019)在《高瓦斯近距离煤层群易自燃工作面回撤防火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保屯宝煤矿10115工作面安全回撤,通过采取注氮、注浆、堵漏风、自燃预测预报等多种方法,对10115工作面撤架密闭期间自燃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终采撤架期间和撤架密闭后,CO、O_2、CH_4等气体指标都处于较安全的范围内,说明采取的综合防灭火措施对采空区遗煤低温氧化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段西凯,梁国栋,于贵生,张学权,段涛[3](2019)在《近距离煤层群外延火区灭火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消灭由4238工作面发泡材料充填不当导致发火并蔓延成状态极其复杂的+1 030水平四采火区,根据矿井正压通风与倾斜近距离煤层群赋存特点,制订了"先闭后缩再治、先降温再充填、先核心后外围、以隔离火区保障生产接替为优先目标"的综合灭火方针,采用正压火区远距离封闭与逐步缩封、新型无机材料巷道充填与小断面恢复、移动式液态二氧化碳井下直注、核心火区下施工措施巷等一系列灭火措施对该种外延火区进行治理。结果表明:火势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取得了阶段性灭火成果,但外延火区状态依然较为脆弱,后续进一步采取粉煤灰复合胶体灌注措施,逐次充填火区核心与外围区域内巷道,隔离火区掩护下水平掘进与接替,达到了火区治理的最终目的。(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9年11期)
孔德中,郑上上,韩承红,娄亚辉,浦仕江[4](2019)在《近距离煤层群重复采动下端面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端面顶板稳定性差一直是制约大采高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的一大难题,这一问题在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中更加突出。针对近距离煤层群重复采动下端面冒顶这一难题,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了重复采动下端面顶板稳定性。研究得到:受重复开采扰动的影响,下位顶板裂隙比较发育,顶板岩体强度变得更低,在相同顶板压力作用下端面顶板更容易失稳;17~#煤层开采时,采场上方不同层位顶板将形成2种"拱式"结构和1种"砌体梁"结构,并会出现3种不同程度的顶板来压现象,频繁来压容易造成端面冒顶;近距离煤层群重复采动下,作用在端面顶板的压力并不大,端面失稳的主控影响因素是端面顶板岩体强度,该条件下煤壁片帮与端面冒顶的防控措施是对煤壁与端面顶板进行超前加固。(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9年11期)
王永明[5](2019)在《中型矿井开采近距离薄煤层群辅助运输方式优选》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龙山矿井薄煤层赋存情况,提出了4种辅助运输方案,从初期设备静态投资的角度进行了经济分析,该矿井初期4种辅运方式总投资相差不大,但考虑设备维护及使用寿命,认为井筒采用绞车井下采用无极绳(卡轨车)更有利。(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9年11期)
王向东[6](2019)在《近距离突出煤层群节理构造的危害及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瓦斯煤层群节理构造发育与孔隙水的共同作用,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构造作用,同时产生了新的问题和危害。根据可能产生的危害情况和分布范围,采用瓦斯地质分区的方式进行分别治理。(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李文锋,郜双峰[7](2019)在《煤层群下部“孤岛”工作面水害防治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耿村煤矿浅部煤层群下方"孤岛"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带来的水害威胁问题,研究了综合水害防治技术,坚持"主动预防、超前治理"的防治水理念,采取了"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防治水技术路线。在耿村煤矿12150工作面掘进过程中,为防治老空水害,采用物探+长探/短探+化探相结合、完善排水系统、及时对异常区开展探放水作业、加强巷道支护、完善现场应急管理等安全措施,坚持水文地质条件未查清不生产、防治水措施不到位不生产、工作面排水系统不完善不生产,查清了工作面及周边和顶部老空水、含水层富水性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实现了工作面安全掘进。(本文来源于《能源与环保》期刊2019年10期)
刘洪鹏[8](2019)在《上覆采空区瓦斯抽放技术在煤层群开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台矿14~#层8723综采工作面采用井下瓦斯抽放系统对上覆11~#、12~#层旧采空区的瓦斯进行密闭抽放,代替以往回采期间使用均压通风解决瓦斯超限问题,在上覆旧采空区瓦斯抽放期间对抽放参数、工作面气体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及时发现抽放过程中上覆旧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隐患,及时采取相应安全处理措施。(本文来源于《山东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谢东海,苏波,张轩,袁志刚,孟远[9](2019)在《大倾角突出煤层群高位巷与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大倾角突出煤层群顶板岩层瓦斯抽采困难问题和保护层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超限问题,以湖南省蛇形山煤矿2344工作面为例,根据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理论,确定了保护层工作面顶板"叁带"的合理高度,初步试验了大倾角突出煤层群岩层高位巷与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技术。揭示了保护层工作面顶板岩层中采用高位巷与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的区别,其中高位钻孔抽采的瓦斯浓度可达99. 9%,高位钻孔优于高位巷,同时,在工作面顶板岩层中采用钻场钻孔的布置方式,不影响保护层工作面的正常生产,改变了大倾角煤层群保护层工作面瓦斯在本煤层抽采的模式。(本文来源于《江西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肖光华,郑云良,黄维新,黄金海,吴波[10](2019)在《低透气性煤层群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及效果考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采保护层区域防突措施是当前行之有效的防突治本措施。以施茶亭煤矿为例,试验考察确定了保护层开采有效保护范围,并对保护效果进行了分析。开采上保护层2#煤层后,通过测定被保护层3#、4#煤层瓦斯压力、钻孔流量、相对膨胀变形率,得出3#煤层沿倾斜方向下方卸压角为75°,4#煤层沿倾斜方向下方卸压角为73°,3#煤层走向方向卸压角为60°,4#煤层走向方向卸压角为60°。3#、4#煤层最大残余瓦斯含量分别为4. 39 m3/t、4. 96 m3/t,小于8 m3/t,表明在保护层卸压保护范围内为无突出危险区。3#煤层透气性增大1812倍,4#煤层透气性增大664倍,保护效果非常明显。对于低透气性煤层群开采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西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煤层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确保屯宝煤矿10115工作面安全回撤,通过采取注氮、注浆、堵漏风、自燃预测预报等多种方法,对10115工作面撤架密闭期间自燃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终采撤架期间和撤架密闭后,CO、O_2、CH_4等气体指标都处于较安全的范围内,说明采取的综合防灭火措施对采空区遗煤低温氧化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煤层群论文参考文献
[1].黄新广,文建明.极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相邻工作面合理错距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9
[2].郝宇,刘忠全.高瓦斯近距离煤层群易自燃工作面回撤防火关键技术研究[J].煤炭工程.2019
[3].段西凯,梁国栋,于贵生,张学权,段涛.近距离煤层群外延火区灭火技术[J].煤矿安全.2019
[4].孔德中,郑上上,韩承红,娄亚辉,浦仕江.近距离煤层群重复采动下端面稳定性分析[J].煤矿安全.2019
[5].王永明.中型矿井开采近距离薄煤层群辅助运输方式优选[J].煤矿机械.2019
[6].王向东.近距离突出煤层群节理构造的危害及治理[J].煤炭技术.2019
[7].李文锋,郜双峰.煤层群下部“孤岛”工作面水害防治技术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9
[8].刘洪鹏.上覆采空区瓦斯抽放技术在煤层群开采中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9
[9].谢东海,苏波,张轩,袁志刚,孟远.大倾角突出煤层群高位巷与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研究[J].江西煤炭科技.2019
[10].肖光华,郑云良,黄维新,黄金海,吴波.低透气性煤层群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及效果考察研究[J].江西煤炭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