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话的坍塌与重建──谈陈染小说恋父、弑父与“回家”(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1](2020)在《直面·迂回·悬置 ——“多棱镜”式的铁凝小说主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凝的小说主题如同“多棱镜”,从整体看,集中了对女性、文化、人性各类主题的探索;从同一主题看,其言说方式呈现出“直面”与“迂回”共存的特征。在其文学想象世界中,兼具飞扬升腾的情思和进退维谷的困境,于理性“直面”与智性“迂回”之间是暂时遗留的“悬置”,对任一主题的探索仍在继续。全文以“问题意识”纵向突破,运用文化批评方法,通过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探讨铁凝小说对女性存在、文化现实、人性深度三重主题不同面向的思考,兼顾铁凝的超越和局限,对铁凝小说进行系统性、辩证性研究。论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部分依次交代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框架及方法、研究意义与价值。第一章主要分析女性存在建构主题,从性别视角出发,论证“突围”与“回旋”的写作策略。铁凝于男性话语的解构和女性主体的剖析中实现了对社会性别秩序的质询。但是,对父权价值体系的温和回应使女性同时被个体“恋父”情结和父法家国情怀束缚,形成女性自我主体意识建构的隐形回旋。对此,铁凝揭示出女性主体建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多重困境。第二章主要分析文化现实反思主题,从文化内涵视角出发,论证“洞见”与“固守”的写作策略。铁凝洞见到现代文明观照下的传统伦理观演变,在城市人格底蕴塑造与乡土儒道文化浸润中,开启传统信仰在现代性语境下的回归思考。面对种种文化现实,在对现代人孰“退”孰“进”选择可能的展现中,铁凝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作出辩证思考。第三章主要分析人性深度追问主题,从人性视角出发,论证“裸呈”与“隐匿”的写作策略。铁凝直面人性之“恶”,并依靠向善的力量对其救赎。在她笔下,“善”是自我追求人格完善的过程,是对生命的珍视,也是她坚守的文学观和生命观。人性善恶不断延伸,铁凝仍在追问,以求奉献更丰富的人性书写。结语部分总结全文。
黄爱[2](2018)在《创伤记忆·苦难意识·性别体验·边缘心态 ——论虹影小说创作的四维空间》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九十年代以来重要的华文文学代表作家,虹影有关“中国”的记忆、体验和想像始终是其小说创作的取材和灵感之源;九十年代移民英国以后的海外经历,则使她的文学创作获得了世界性的观念支撑和艺术启迪。这两方面因素的交融,成为支撑虹影文学创作的根本心理动因和取用不竭的心灵资源,由此形成的四个主观化的心灵维度:“创伤记忆”“苦难意识”“性别体验”和“边缘心态”,构成了她小说创作的四维空间,从根本上决定了虹影小说创作的题材内容、精神内涵和艺术个性,也是确认其创作成就的四个价值尺度。虹影迄今为止的全部创作,都可以在由这四维空间所构成的综合视野中得到分析、阐释和评价。本文从“创伤记忆”“苦难意识”“性别体验”“边缘心态”四个关键词所构成的四维空间出发,在充分考察虹影生平和创作道路的基础上,以文本分析为基本手段,并广泛借用“成长小说”理论、“传记批评”理论、女性主义批评、“身体写作”理论、“边缘人”理论以及流散文学等理论和批评方法,对虹影的小说创作进行系统深入的综合研究,深入揭示其作品的创作成因和主题内涵,全面评价其作品的思想价值、艺术特色和创作成就。论文由前言、主体五章和结语构成。前言部分对目前国内外有关虹影小说创作的研究现状、主要成就和不足进行综述,并阐明本文的选题主旨、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对虹影的生平和创作道路进行系统考察和描述。一方面,重点关注了虹影的身世、成长道路和情感经历。另一方面,系统考察了虹影的文学道路,对她从早期探索到成熟、成名的文学创作历程进行了分阶段的考察,同时对她作为一个着名“话题作家”在海内外文坛所引发的各种公共话题和是非争议进行了现象性的观察,呈现其个人生活和气质性情的不同侧面并作出评析。第二章从“创伤记忆”这一维度入手,探讨虹影小说创作中的成长主题及其相关作品对亲情伦理的冷峻透视。《饥饿的女儿》是虹影在文坛的成名作,为她在海内外文坛带来了巨大的声望。这部成名作及其后出版的《好儿女花》和一些中短篇小说,都是虹影在个人真实的成长经历和家事背景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带有鲜明自传色彩的“自我暴露”型小说。这是虹影小说创作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首先,这些作品把中国特定历史情境下主人创伤性的童年记忆、生理和心理上如影随形的饥饿感、叛逆的初恋、对身世的困惑、对“父亲”的找寻、对“家”的逃离等成长体验进行了细腻的再现,饱含着青春少女刻骨铭心的痛感,也传达着对生命的深刻领悟。其次,这些作品还以惊世骇俗之笔描述了传统意义上被视为是“家丑”而不足为外人道的那些黑暗和屈辱的记忆,把她所出身的那个底层草根家庭的亲子关系、亲情伦理置于极端苦难和粗鄙的生存现实之中,从细节丰盈的日常化生存视角进行写实性观照,展示其斑驳的面目和复杂的真相。其三,这些作品有的被作者直接称为“纯粹的自传”(《饥饿的女儿》),有的被作者委婉地叫作“自传体小说”(《好儿女花》),无论哪一种情况,虹影都表现出“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巨大勇气,大胆自曝身世、自揭家丑,既挑战了传统伦理禁忌,也突破了传统文体边界,将百年华文文学“自我暴露”的写作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代表了华文文学自传体小说创作的新突破。这种自传体写作所表现出来的写实的高度、人性的深度和拷问的力度,及其震撼性的艺术感染力,在当代华文文坛具有不容忽视的独特价值。第三章从“苦难意识”这一维度入手,讨论虹影如何在其苦难人生经历的基础之上,从历史反思和现实观照的意义上去展开其苦难叙事。具体而言,在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孔雀的叫喊》、“上海三部曲”系列、《好儿女花》和中短篇小说《绿袖子》《鹤止步》《那年的田野》等作品中,虹影对贫穷、饥饿、政治动乱、战争和社会动荡所造成的人类苦难,进行了饱含痛感的深切表现。首先,虹影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根基,对上世纪50-70年代中国一个城市贫民区所遭遇的贫穷与饥饿之苦进行了历史的复原。她从有关街巷、堂屋、阁楼、公厕等日常生活场景的记忆入手,展示了贫穷的真相,为那个几乎没有私人生活的赤贫年代留下了独特的空间写照;她通过对个人、家族、城市在饥饿中挣扎的受难史的呈现,为饥饿的记忆留下了清晰的时间线索。虹影从女性个人化的小叙事立场和女性身体体验的细腻感受出发来反刍贫穷与饥饿,“恢复了被迫失去的记忆”。其次,虹影以个人化的成长记忆和历史感受为基础来表现动乱与暴力之苦,表达她的历史反思和现实忧患。她的创作广泛触及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以来的“镇反”运动、“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呈现了政治动乱年代荒谬的斗争逻辑和非理性的暴力肆虐之下,个体所遭受的灾难性毁伤,以及历史功利主义选择之下人性苦难的多元形态,并将这种历史反思引向忧患重重的当下现实。其三,虹影还以悲情男女的遇合流离、命运浮沉为着眼点,在传奇性的历史想像叙事中来表现战争与乱世之苦。青楼妓院、旅馆舞厅、黑社会、情报战线、特务机关,以及战争阴影下的城市和荒野,是虹影演绎人物命运、制造乱世传奇的绝佳舞台。虹影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对大动荡背景下卑微个体的生存苦难进行了富有历史感和想像力的生动呈现。第四章从“性别体验”这一维度入手,讨论虹影小说对女性意识和女性欲望的叛逆性书写。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未来小说”三部曲、《K》《上海王》和中短篇小说《绿袖子》《近年余虹研究》等,是本章所涉及的重要文本。其一,虹影的女性意识深受波伏瓦的影响,她自称是一个“命运预设的女权主义者”和“行动的女权主义者”。虹影作品对女性在男权中心社会的“他者”困境和附属命运有切肤之痛,通过从恋父到审父、弑父、杀夫、阉割男人的惊悚情节来表达其对菲勒斯中心主义传统的极端叛逆和激烈反抗,并以其“超性别写作”的观念野心,试图在传奇书写中构建女性的历史主体地位。其二,欲望叙事是虹影小说创作的重要内容。在虹影的小说作品中,“虹”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字眼,既是虹影对自我的隐喻,也是女性欲望的象征,是一种美丽的诱惑、致命的危险、叛逆性生命力的张扬。虹影将这种自我的隐喻和欲望的象征投射到她所钟情的女性主人公身上,来展开其极具个人化风格的欲望书写和情爱叙事:以女性主义立场反抗菲勒斯中心主义传统,充分调动女性的身体体验,以离经叛道的“身体写作”大胆地呈现女性的身体美学,把性的完美礼赞为灵魂的高扬和生命的极致,建构起风格热烈、坦荡而又流丽的虹影式的情爱叙事。其三,《K》是虹影最具争议性的作品,本章第三节通过对《K》的专论,进一步深入地分析和检讨了虹影的女性意识和欲望叙事。一些流行观点从后殖民主义批评视角出发,把《K》视为一个东方主义写作范本,本文对此进行了辨析与质疑,并将《K》还原到性别冲突的论域,认为《K》仍是一部体现着虹影女性意识和女性欲望的典型文本,是一个女性的“白日梦”叙事:它塑造了一个敢于以身体的叛逆来反抗某种欲望压抑和道德禁忌,敢于实践、主导和享受完美性爱的罕见的中国女性形象,显示了虹影大胆反抗和颠覆菲勒斯中心主义传统的女性立场。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虹影在《K》中将其女性主义的欲望诉求,建立在道家所谓“房中术”这样一套荒诞不经、腐朽虚妄的理论话语之上,显然是一大败笔。第五章从“边缘心态”这一维度入手,讨论虹影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所谓“边缘人”,指的是因为种种主观或客观原因,不得不疏离于社会主流群体之外,或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对话关系出现断裂,因而不得不置身于日常生存秩序之外的人。虹影自己所身处的多重边缘情境决定了形形色色的“边缘人”形象是其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具体而言,本章主要涉及《饥饿的女儿》、“上海三部曲”等长篇小说及《绿袖子》《鹤止步》《鸽子广场》《你一直对温柔妥协》等中短篇小说,重点讨论了虹影作品中四种典型的“边缘人”形象。其一是“家”的边缘人。重点讨论了这些边缘人的无家之痛和恋“家”之情,“寻父”的本能冲动,以及他们以“爱”为“家”的最后救赎的至情之心与苦情命运。其二是国族边缘人。重点讨论了这些边缘人在国族政治语境中身份认同与情感选择之间的两难,及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对话与交融。其三是社会边缘人。重点讨论了虹影作品中城市贫民与江湖艺人这两类社会边缘人形象。其四是性别边缘人。重点讨论了虹影作品中的女同性恋者和男同性恋者这两类性别边缘人群体。论文的结语部分,在主体章节的基础之上,讨论虹影如何因其“流散”的写作身份,获得了处理“中国经验”的更大自由,也获得了提升其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世界眼光”。虹影小说的独特价值和世界性意义由此得到了彰显。结语部分还对虹影“中国经验”和“世界眼光”中的局限性进行了客观的检讨和反思。
方善熙[3](2018)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父亲形象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符号,它既是一种血缘、生命、生存系统的支撑和维持,也反映了特定的道德、礼仪、行为规范的系统存在,还蕴藉着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秩序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和意义。虽然中韩两国在国家体制与文化理念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但两国同处于东方历史文化背景下,比较研究两国小说中父亲形象的同根同生、丰富厚载及其太多的同构或异质,可以引发我们诸多的深思。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韩两国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中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韩国则在独裁政权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民主化运动。同处在重大历史转型期的中韩两国文坛,既要对以往的文学历史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批判,也要开启后来的文学发展历史的新篇章。而八九十年代中韩两国小说的审父意识和父亲形象或颠覆或重构的书写便应运而生。或者说,正是这一历史汇通的机遇、正是八九十年代中韩社会历史、思想文化、文学审美的历史转型,造成了中韩两国作家在文学立场、审美理念、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历史性转型或价值重构,从而也造成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审父意识的诞生,造成了中韩小说父亲形象书写的诸多共鸣、共谋,或不同异质中的诸多同构。首先,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的文学理念,在主观自我的存在、人与人性的拷问、内在心理的真实等方面的理论建构是相通的,甚至是共鸣的。他们共同强调作家主观自我的主体性探索,强调主观自我的非理性思考和潜意识书写;他们共同关注人、关注人性以及人生困境的思考;他们也共同去探究内在心理的真实,如“虚伪的真实”、“心理的创伤”等心理活动的精神真实。当然,这些精神同构之中也存在着主观自我探询的高度、人性拷问的深度、创伤体验的程度等诸多同中之异。其次,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关于父亲形象的性格塑造,表现出了异曲同工的相近性审父母题,他们共同书写了父亲的暴虐、猥琐、愚昧乃至野蛮、无能、痛苦,共同批判了父亲形象的道德沦丧、父亲价值的丧失、父亲权利的尴尬以及父亲形象的坍塌、父亲责任的推卸、父亲资质的悲哀等性格特征,并在这或渎父或丑父的并置陈列的审判中展示了各自不同的批判力度。再次,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叙事的艺术形式,虽然在心理的主观性和体验的真实性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和不同视角的书写,但是他们像同谋一样共同青睐于心理的主观性和体验的真实性,共同选择了主观性与心理性的形式手法。他们或从人物“精神真实”出发,写出了人物性格中的主观性的虚伪真实、情节结构中的感觉性的心理变奏、审美体验中的非理性的荒诞戏谑,或“依存记忆”来写作,写出了人物在记忆的自发无意识中的心理性表现、在记忆的真实体验中的心理事实性和心理模式。然后,表现在文学理念、审父母题、审父艺术等方面的父亲形象的审判,合拢凝聚、共同汇集成一种博大的审父意识。在80年代初的历史转型期,中韩小说的审父意识大多以弑父为主导,他们热切地以先锋审问、现实控诉去进行颠覆性、丑化性的父亲形象批判;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极端性的亢奋渐趋冷静,他们又不约而同地呈现出寻父的渴望,转而以民间化立场、民众化倾向去表现父亲形象的现实性转型和精神性回归。当然,无论是弑父还是寻父,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的旨归都是一种相通的同构,他们共同围绕着“我与父亲”的核心而展开关乎“人本”与“人性”、精神性与现实性等方面的批判,其批判立场既相通又互异,其批判方式既对峙又互补,从而形成了一种既相反相成又相辅相成的、相对而立之中的异质亲和。对于中韩小说父亲形象的比较而言,父亲形象是一种镜像。一方面,八九十代年中韩小说的“审父”书写,是一种共同的主动性选择,他们以思想启蒙的旗帜在中韩两国文学现代性的追求和发展的历史上完成了某种意义的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使命,同时他们也以先锋叙事的艺术形式使中韩作家的主体经验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历史性高扬。当然,他们的审父意识既是积极的、彻底的,又携带着一些极端性、局限性乃至一些他们自己也无法逾越的悖论。另一方面,对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书写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自觉的批判。对于中韩两国而言,父亲形象是一种情结,也是一种镜像,其影响无所不在、如影相随。在东、西方文化比较视域下或在中韩两国传统文化心理比较下进行父亲形象的审视,既可以深入地揭示中韩两国民族的记忆,引发相关的思考,也可以广阔地展开东亚文化圈中属于自己的期待视域中的理想与追问。
王玲玲[4](2018)在《困境与追寻 ——论广西三剑客的小说创作》文中认为广西三剑客是成名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广西文学团体,包括东西、鬼子、李冯三位广西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深受自身所处的地域环境和时代背景影响,以现实主义手法来描绘中国当前的社会现实。三剑客的小说以困境为共同的文学主题,而困境主要分为身份困境和归属困境。在身份困境中,个人的主体认知和自我定位陷入危机;归属困境中,家庭和故乡都未能成为最终的归宿。于是人们在困境中开始寻找自我和精神家园,以期能实现自救和突围。在困境书写中,三剑客对现实社会进行了反思,展示了作家的人文关怀与悲悯精神,他们的创作在文学桂军和晚生代作家群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成绩斐然的三剑客仍需要突破自身的创作局限,走向更长的文学之路。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探析三剑客小说创作的土壤和源泉,主要从地域背景和时代因素两大方面来论述。三个作家身处广西这一边缘地带,艰苦的童年生活和漂泊的青年经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他们日后创作的重要素材。他们成长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学创作起步于九十年代,文革的记忆与社会转型期的热点问题成为作家创作的一个新资源。三剑客面对中国的社会现实创作的小说呈现出独特的风貌。第二章和第三章从主题内容方面探析三剑客小说中两大困境的表现形态。第二章具体探究人的身份困境,而身份困境又以自我认同危机和社会认同危机为主要表现形式。身体是身份认同的物质基础,紧密联系着“本体性安全”,从而影响着自我认同。证件符号越来越重要,甚至压制了人的主体性,人需要在丢失证件的困境中证明自己。而社会认同中,语言的巨大力量使人群分化出“我们”和“他们”,被放逐的边缘人难以走入主流群体,于是社会认同危机也由此产生。在危机中人如何自处、如何实现身份认同成为三剑客探讨的一个重要主题。第三章分析人的归属困境。三剑客小说中的人物通常处于一种崩坏的家庭关系中,婚姻破裂、父子离散,家庭成员无所归依。从个人家庭放大到故乡,不论乡下人还是城里人,他们都难以拥有自己的幸福家园,因此他们在城乡之间漂泊流浪,无家可归。在这样的处境之中,人们踏上了寻父、寻找家园的旅途。归属困境不仅是寻找栖身之所的难题,更是当代人精神迷失的一个隐喻。第四章论述广西三剑客的当代意义。三剑客笔下的困境书写是对现实生活的映射和概括,困境中的追寻即是作家对生活的思考,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作为文学桂军的领军人物,三剑客对广西文学的崛起有重要的贡献;和晚生代的成员相比,三剑客的小说创作展示出自己的独特性,因而他们的创作又有了重要的文学史意义。然而三位作家还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提升自己,克服自身的创作局限。
陈丽[5](2016)在《性别诗学视阈下的异性想象 ——新时期小说中的男女形象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性别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事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历史的演变,性别视阈下的写作在新时期呈现出新的特色。本论文以“性别诗学视阈下新时期小说中的男女形象”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比较的视野对男性视阈下的女性形象以及女性视阈下的男性形象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与阐释。首先对性别、性别诗学进行界定。并对现代及当代文学前期中男性视阈下的女性形象系列以及女性视阈下的男性形象系列进行简要的梳理归纳,以追溯其“历史前身”,承上启下。其次,依据新时期文学的发展线索和男性创作现状,将男性视阈下的女性形象分为三大形象系列。分别为圣女(包括清纯贞女、纯情痴女、灵性才女、神性圣女),欲女(包括欲望“尤物”、妖女魅人、红颜祸水),贤妻良母(包括妻性与母性、恋母与离母、赞歌与悲歌)。依据新时期文学的发展线索和女性创作现状,将女性视阈下的男性形象分为三大形象系列。分别为“理想男”(包括精英男人、阳刚汉子、附丽与失落),“坏男人”(包括“去势”男、丑怪男、祸根男),父亲(包括父性与依托、恋父与怨父、弑父与寻父)。并在形象划分的基础上,探究潜藏在创作主体内心深处的性别意识,揭开性别想象的神秘面纱,呈现两性的真实生命存在的图景。最后,揭示两性创作主体性别想象存在之源,探讨性别想象演变之因,分析性别想象何处觅归。犹如性别想象下的男女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总在不断的建构、解构与重构之中,对此的研究也是一个没有终结的过程、逐渐深化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
纪元[6](2012)在《“在路上”—李玉电影作品研究》文中提出自《苹果》(原名《迷失北京》)之后,李玉电影作品由“地下电影”渐渐浮出历史地表,特别是她2011年3月份在全国公映的、曾获东京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的《观音山》,更让李玉及其作品在一段时间之内名声大噪、大放异彩。除了早期的几部纪录片《姐姐》、《守望》、《光荣与梦想》及上述的《苹果》(原名《迷失北京》)、及《观音山》之外,李玉导演的影视作品还有:2002年上映、曾在威尼斯国际影展上获得艾尔维拉·娜塔瑞奖的《今年夏天》,以及2005年上映、一举摘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欧洲艺术奖、亚洲电影界的最高奖项“金莲花奖”等多项大奖《红颜》。在这四部电影作品中,李玉导演以其特有的生活化的镜头语言,从人性、女性等多个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及人文关怀,真实有力,与同期导演相比,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及批判力量。然而,由于电影题材以及电影体制等多方原因,关于李玉及其电影作品的相关研究着作为数尚少。本论文拟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李玉导演的电影作品进行系统规整和评述,通过对其多元电影主题及美学风格的梳理,来寻绎探求李玉电影作品的独特女性视角及其所承载的文化诉求、文化特征,以此透视她于“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女性导演”,乃至整个中国导演群中意义和地位。第一章、绪论。系统分析历年相关研究论文,对其论点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指出本论文的创作意图与创新点所在。第二章、李玉电影与周边影视环境。将李玉与中国“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及大陆四代女性导演综合比较分析,凸显李玉于中国导演群中的独特意义。第三章、李玉电影视觉政治的意义。从视觉政治的角度,探讨李玉电影中性别与阶层的双重视野,对其电影中的“性政治”以及现实批判意义进行逐一分析与探讨。第四章、李玉电影元素的美学风格。从电影美学角度出发,分析李玉电影中独特的美学魅力。
李新英[7](2010)在《字符和音符砌成的独特城堡 ——陈染小说论》文中指出陈染在新生代女性文学中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她的小说对于1990年代的文学而言,是一个陌生的符号。陈染作品强调女性意识,女性视角,然而她又有别于妇女解放理论的宣扬,她注重的是女性经验的书写与诉说。她从广阔的社会天地退回到女性内心心理空间,饱含情感地书写女性内心世界的种种压抑与挣扎。陈染通过着力描写女性充满忧郁、寂寞、渴求、失望与自我救赎的人生旅程,站在一种完全女性的立场上对生命与生活进行了一番审视与叩问。在九十年代商业大潮的席卷汹涌下,陈染固守自己的一片天地,拒绝世俗的欢乐和浮夸,以一种思想者的姿态站在灵魂高处描写女性生存困境的切肤之痛,使她的作品有了一定的深度和高度。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绪论阐述陈染小说与1990年代中国小说的变革;第一章从对陈染作品的细读入手,着重分析作品中关于爱的矛盾情感,对陈染小说的经验密码进行解读;第二章从心理学、哲学、音乐的高度和跨学科的广度对陈染的作品进行研讨,对陈染作品的美学意味进行分析;第三章,从新生代的城市想象对陈染作品进行更深层次分析,研究陈染在新生代女性文学中的独特地位。
秦香丽[8](2010)在《“寻父”与“弑父”:虹影小说的悖论式书写及其文化意蕴》文中认为虹影的小说中有大量的父女关系的书写,在这些父女关系的书写中主要包含了两种悖论性的基本元素:“寻父”与“弑父”,两者相互纠结,矛盾重重。小说的主人公(以女儿为主)由于“无父”的身世创伤以及由此带来的现实和精神的困境,迫切期待“父亲”将她们带离这种“无能为力”的“泥淖之地”。于是,“寻父”成为她们生活的动力与目的所在;但是,“寻父”的无望,成为弑父欲望的另一书写形式,伴随着弑父而来的是无尽的忏悔和依恋。总之,虹影的小说充盈着“寻父”与“弑父”的悖论式书写。本文采用“性别”视角,从性别文化的角度,特别从“女儿”视角中的“父亲”形象角度出发,分析虹影作品中“寻父与弑父”的悖论式书写内涵及其文化意蕴。“寻父”表达了在现实生活中,在文化意义上,父亲的不可或缺;而“弑父”表达了女性对“父亲”的批判。这两者,构成了女性对“父亲”的文化审视。虹影的这种悖论式的书写,与其创伤性的童年经验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已成为她疗伤的主要方式。而作品呈现的种种矛盾与困惑,正是她血缘牵绊下的复杂心理的文学表述。在这种文学表达中,也渗透着着她对父权传统的深刻反思。她直面式的书写丰富并超越了当前的“弑父”书写,带有清醒的女性自审意识。
刘虎波[9](2009)在《新时期小说中的“审父”意识》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小说对父亲形象尤为关注,出现了诸如“审父”、“弑父”、“渎父”、“无父”“寻父”“颂父”等等的主题书写。本文关注的是新时期小说中的“审父”主题,对新时期小说中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家或文学流派中的“审父”主题做出梳理,希望能有所收获和突破。“审父”指的是主体抛弃了此前习以为常的对父亲的仰视的视角,进而以一种与父亲平等的姿态对父亲或者是具有与父亲类似身份的人进行审视,从而取得对父亲的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与审父相连的一个观念是“弑父”。可以说“弑父”是审父的一种极致。“弑父”概念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十九世纪的奥地利着名精神分析学家根据这一故事提出了着名的“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恋母”情结,该观点认为在人的幼年时期,都有一种伦乱欲望,希望和自己的母亲发生性关系,但遭到自己母亲的合法配偶——父亲的阻碍,父子冲突由此产生。并且认为这是普遍存在于人类意识中的一种心理现象。现代派作家将这一主题赋予反传统,反权威,反成规的斗争精神。在文学作品中展开了“弑父”主题的书写。中国新时期以来的作家们借鉴了这一主题,在作品中借“审父”主题来表达自己的文化理念或精神诉求。本文第一章是对先锋作家的“审父”书写阐释。将“审父”书写发展到极致也就是对“弑父”书写尤为热衷的是以余华和苏童为代表的先锋小说作家们,余华在自己的早期作品中对父亲作了“审丑化”的处理,塑造了大量的猥琐的、懦弱的、残暴的、丑陋的父亲形象,他笔下的父亲或者在生理上残缺,或者在心理上受过伤害而导致主体人格不能确立,对家庭、社会缺少起码的责任感,这些作品中的父子关系缺少通常意义上的温情,更多的是凶狠残暴的父亲对自己儿子的屠戮。苏童同样对父亲作了审丑化的处理,但苏童没有醉心于对父子间互相杀戮的描摹,更侧重于单方面描写一群丑陋的父亲,即使写到了父子斗争,他笔下的这一现象呈现出一种“父强子弱”的局面,这就导致了懦弱的子辈们对父亲的斗争表现为宿命般逃亡。在先锋作家们对父亲作口诛笔伐的过程中,他们所热衷的也仅仅是破坏,却缺少重建的勇气和胆识,在将传统文化解构为一堆废墟之后,先锋作家自己也陷入了惶惑和迷惘,这是他们成长的文化语境和自身的生存体验双向作用导致的结果。第二章分析以陈染为代表的女性主义作家作品中的审父书写。她们对父亲的书写不是象先锋作家那样对父子冲突做正面的渲染,而是侧重于从家庭内部,从父亲对女性个体成长的角度来展开对父亲的审视。由此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审父”书写更多的就带有了反抗“菲勒斯中心主义”的色彩。在她们的作品中看到的更多的是没有家庭责任感,给主人公的成长带来伤害的父亲形象。但女性主义作家的这种“审父”情结又奇妙的与“恋父”情结相互纠结而显得尤为复杂。这是因为家庭中的父亲对女性来说既是第一个权威,又是她们面对的第一个异性。对父亲的态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们对待异性的态度,这样我们就在女性主义作家作品中看到了女性主人公对理想父亲的匮乏所产生的焦虑以及由此产生的补偿心理所带来的“恋父”情结。“恋父”又导致了女性主人公自身主体性人格的难以确立,对自身“客体”位置的认同,这种矛盾性的“审父”书写是女性作家作品中的一个特异之处。第三章是对新时期文坛上较能代表一种倾向的王朔的作品展开分析。王朔在作品中以一种看似玩世不恭的方式完成了对两类父亲——主宰意识形态话语的革命老干部和以精神权威自居的知识分子的解构。但是在看清了所谓的“父亲”的真实面目后,主人公们陷入了更加痛苦的深渊。产生类似冲动的深层原因就是这一代人亲身体会到了政治神话和精神神话的破灭所带来的深创剧痛,导致他们从迷信一切到怀疑一切的心态上的急转直下。从而以一种打碎一切的方式来表达对这个世界的否定。但同时王朔的“审父”又令人生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解意识形态权威本身就有了一种装腔作势的姿态,因此这种反叛也就显得略带虚伪。第四章是对张炜作品中的审父书写解读。张炜的作品大量涌现出主人公因为对理想父亲匮乏所引起的焦虑,以及现实父亲的现身给全家人所带来的伤害,由此展开了父子冲突。父子之间的斗争一般经历了逃亡、隐忍以待、弑父这三个环节。但张炜作品中的主人公在弑父之后往往又走上了寻父之旅,这实际上表现出一种主人公寻找主体性人格归属的一种冲动,解决的是主体性人格的确立问题。同时张炜在一些作品中表现出对父亲遭遇的理解,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认同父亲的倾向,显示了新生代小说对父亲情感取向的端倪。第五章是对九十年代的新生代作家的“审父“主题书写的分析。这一部分的书写更多的当时与的文化语境相联系。侧重于展示当下商业化欲望化的文化语境对父子伦理的侵蚀。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已经不再对父亲持一种“仰视”的视角,更像一个同路人一样将父亲看作是一个欲望化的个体,展示了父亲在商业化语境中的无能和无奈。那个传统的大写的父亲形象在此坍塌。新生代的书写将父亲还原为众多社会成员中的普通一员,是对父亲形象的还原。
段江丽[10](2008)在《“传统”中的“现代性”——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审父”意识》文中研究说明现当代以及外国文学界很多论者认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父亲形象总是高大完美的,现代文学中的"审父"意识是西方异质文化冲击的产物,其实不然。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明清小说中,存在大量的负面父亲形象。这些文本蕴涵着"审父"以及"丑父"、"诋父"、"渎父"等颇具"现代性"的思想意识,极端者甚至完成了历史性的"弑父"之举。由此可见,"传统"与"现代"之间,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断裂,"现代"是"传统"的延续与变异,"传统"中蕴涵着不可忽视的"现代性"。
二、神话的坍塌与重建──谈陈染小说恋父、弑父与“回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话的坍塌与重建──谈陈染小说恋父、弑父与“回家”(论文提纲范文)
(1)直面·迂回·悬置 ——“多棱镜”式的铁凝小说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性别书写研究 |
(二)文化内涵研究 |
(三)创作风格流变研究 |
(四)叙事学研究 |
(五)比较研究 |
三、研究框架及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价值 |
第一章 突围与回旋的女性存在建构 |
一、社会性别秩序的冷峻质询 |
(一)对男性话语的有力解构 |
(二)对女性主体匮乏的剖析 |
二、父权价值体系的温和回应 |
(一)潜隐的个体“恋父”情结 |
(二)压抑的历史“在场”表达 |
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困境揭示 |
(一)母性精神指认的怪圈 |
(二)情爱价值虚无的孤独 |
(三)自我成长分裂的困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洞见与固守的文化现实反思 |
一、现代文明观照下的伦理观演变 |
(一)物质丰饶带动的精神觉醒 |
(二)物欲膨胀衍生的心灵迷失 |
二、传统信仰回归中的现代性思考 |
(一)胡同文化对城市人格的塑造 |
(二)儒道文化对乡土生命的浸润 |
三、“退”与“进”之间的选择可能 |
(一)生存与现实的龃龉描摹 |
(二)困守与求变的颉颃书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裸呈与隐匿的人性深度追问 |
一、理性开掘震颤的生命本相 |
(一)历史暴力对“人性之恶”的激发 |
(二)生命本能对“潘多拉魔盒”的释放 |
二、智性探寻超越的救赎力量 |
(一)对原罪记忆的主动反思 |
(二)对生命本真的渴望回归 |
三、“善与恶”和“罪与赎”的永恒追问 |
(一)问题一:何处是家园 |
(二)问题二:“善”对于人性的力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创伤记忆·苦难意识·性别体验·边缘心态 ——论虹影小说创作的四维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选题主旨、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虹影的生平与创作道路 |
第一节 生平与感情经历 |
一、身世与早年经历 |
二、“黄金时代” |
三、英伦十年 |
四、游走的“火狐” |
第二节 创作道路 |
一、青年诗人 |
二、小说创作的探索期 |
三、成熟与成名 |
四、一个“话题作家” |
第二章 创伤记忆:成长之痛与亲情伦理的冷峻透视 |
第一节 成长之痛与成长之悟 |
第二节 揭示“黑暗与爱”:家庭隐私的大胆暴露和亲情伦理的冷峻透视 |
一、母亲与母爱 |
二、父亲与父爱 |
三、手足亲情 |
第三节 如何“自我暴露”:自传体小说的新突破 |
第三章 苦难意识:饱含痛感的历史回望与现实观照 |
第一节 贫穷与饥饿:“恢复被迫失去的记忆” |
一、赤贫年代的空间写照:街巷、堂屋、阁楼、公厕 |
二、饥饿年代的时间追溯:个人、家族和城市的受难史 |
第二节 动乱与暴力:从历史反思到现实忧患 |
第三节 战争与乱世:悲情男女的遇合流离、命运浮沉与孤独无依 |
第四章 性别体验:女性意识与女性欲望的叛逆书写 |
第一节 女性意识:“他者”的困境、反抗与超越 |
一、“他者”的困境:女性生存的切肤之痛 |
二、恋父-审父-弑父-杀夫-阉割男人:对男权中心话语的激烈反抗 |
三、“超性别写作”:在传奇书写中构建女性的历史主体地位 |
第二节 欲望之“虹”:以女性身体体验为中心的情爱叙事 |
一、“身体写作”及虹影的深层逻辑 |
二、反抗的身体、叛逆的欲望和完美的性爱 |
第三节 女性的“白日梦”:一场东方“维纳斯”与西方“战神”的性事 |
第五章 边缘心态:漂泊无依的“边缘人” |
第一节 “家”的边缘人 |
一、无家之痛与恋“家”之情 |
二、“寻父”的冲动 |
三、“爱”的救赎 |
第二节 国族边缘人 |
一、国族政治:身份认同与情感选择 |
二、跨文化交际:冲突、对话与交融 |
第三节 社会边缘人 |
第四节 性别边缘人 |
一、女同性恋者:性别政治与姐妹情谊 |
二、男同性恋者:猎奇心态与传奇想像 |
结语“流散”中的“中国经验”与“世界眼光” |
一、关于“流散”写作 |
二、“中国经验”的价值与局限 |
三、“世界眼光”的价值与局限 |
引文出处及参考文献 |
一、虹影作品 |
二、期刊论文 |
三、理论专着与学位论文 |
四、英文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父亲形象的内涵与价值:一种传统、模式与网络 |
1.1.2 中韩八九十年代小说父亲形象比较研究的基点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国八九十年代小说父亲形象研究现状 |
1.2.2 韩国八九十年代小说父亲形象研究现状 |
1.2.3 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比较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理论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思路 |
1.4 创新、原创性与不足 |
第2章 父亲形象:中韩历史文化发展轨迹的考察与对话 |
2.1 父亲身份的图腾:中韩两国的文化传统记忆 |
2.1.1 父亲形象的原始记忆与中韩两国的文化之根 |
2.1.2 父亲身份的理论解读与中韩文化的共融共通 |
2.2 东方儒教的传承:中韩古代小说父亲形象相遇的土壤 |
2.2.1“仁政”“礼治”:中国古代小说父亲形象的权威指向 |
2.2.2“忠”“孝”:韩国古代小说父亲形象的儒学载体和中国影响 |
2.2.3“独尊儒术”:中韩古代小说父亲形象的同根同生 |
2.3 反封建的呐喊:中韩现当代小说父亲形象发展历程中的共鸣 |
2.3.1 从“五四”到“十七年”:中国现当代小说父亲形象的叛逆与拘囿 |
2.3.2 从“3·1”到“分断文学”:韩国近现代小说父亲形象的质疑与桎梏 |
2.3.3 父亲形象的批判: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发展的同步历程 |
2.4 对话与积淀:中韩小说中两国父亲形象比较的可能与厚载 |
2.4.1 父亲形象的传承: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批判的共同所指 |
2.4.2 父权秩序的怪圈: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塑造的同步困惑 |
2.4.3 互异与互通的魅力:中韩小说父亲形象的共生与并存 |
第3章 文化语境: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中审父意识发生的机遇与选择 |
3.1 历史汇通:八九十年代中韩文坛转型中的机遇与异同 |
3.1.1 改革开放与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坛的思想解放浪潮 |
3.1.2 产业化发展与八九十年代韩国文坛的民主化运动 |
3.1.3 思想启蒙:八九十年代中韩文坛转型的历史选择与共谋 |
3.2 文学立场: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勃兴中的共识 |
3.2.1“无根的焦虑”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审父意识的诞生 |
3.2.2“民主的追求”与八九十年代韩国小说审父意识的诞生 |
3.2.3 人道主义: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的文学立场与共识 |
3.3 艺术资源: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艺术手法的共性选择 |
3.3.1 先锋派艺术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父亲形象的极致性颠覆 |
3.3.2 现代派手法与八九十年代韩国小说父亲形象的无奈式批判 |
3.3.3 现代主义资源: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艺术的形式性借鉴与选择 |
第4章 文学理念: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中审父意识理论的共鸣与异质 |
4.1 主观自我的存在: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的主体性探索 |
4.1.1“我是一个先锋派”与中国作家主观自我的非理性思考 |
4.1.2“我更依靠记忆来写作”与韩国作家主体自我的潜意识书写 |
4.2 人与人性的拷问: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的焦点性批判 |
4.2.1“内心之死”与中国小说审父意识的人生困境之思 |
4.2.2“记忆—原体验”与韩国小说审父意识的人性关怀 |
4.3 内在心理的真实: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的内在性视角 |
4.3.1 ―虚伪的真实‖与中国小说审父意识中精神真实的追求 |
4.3.2“心理创伤”与韩国小说审父意识中心理活动的关注 |
4.4 精神同构的对比: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理论建构的同中之异 |
4.4.1 主观自我探询:探询高度的差异 |
4.4.2 人性的拷问:拷问深度的差异 |
4.4.3 创伤的体验:体验程度的差异 |
第5章 审父母题: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中父亲形象性格的并置与对照 |
5.1 渎父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中父亲形象性格的审判 |
5.1.1 暴虐的父亲:凶恶暴虐、丑陋颓废与人性道德的沦丧 |
5.1.2 猥琐的父亲:唯利是图、怯懦自卑与父亲价值的丧失 |
5.1.3 愚昧的父亲:朴实善良、矛盾困惑与父亲权利的尴尬 |
5.1.4 空缺的父亲:悲怆失败、无奈缺席与父亲理想的消解 |
5.2 丑父与八九十年代韩国小说中父亲形象性格的审判 |
5.2.1 野蛮的父亲:偷盗暴力、食肉动物与父亲形象的坍塌 |
5.2.2 无能的父亲:苟且偷生、理念绝望与父亲责任的推卸 |
5.2.3 痛苦的父亲:卑微无助、虚伪脆弱与父亲资质的悲哀 |
5.3 父亲性格比较: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性格审判的异曲同工 |
5.3.1 渎父与丑化的并置: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本质审判的共同所指 |
5.3.2 渎父与丑父的异质: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审判的不同力度解析 |
第6章 审父艺术: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叙事的同谋与差异 |
6.1“精神真实”的艺术: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父亲形象叙事的主观性表现 |
6.1.1 人物塑造的主观性与中国小说父亲形象的虚伪真实 |
6.1.2 情节结构的感觉性与中国小说父亲形象的心理变奏 |
6.1.3 审美体验的非理性与中国小说父亲形象的荒诞戏谑 |
6.2“依存记忆”的写作:八九十年代韩国小说父亲形象叙事的心理性表现 |
6.2.1 记忆的自发无意识与韩国小说父亲形象的心理性探索 |
6.2.2 记忆的真实体验与韩国小说父亲形象的事实性描述 |
6.3 主观性与心理性的青睐:八十九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叙事艺术的同谋与异形 |
6.3.1 心理的主观性:中韩小说父亲叙事艺术的不同程度表现 |
6.3.2 体验的真实性:中韩小说父亲叙事艺术的不同视角书写 |
第7章 审父意识: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审判旨归的同构与对峙 |
7.1 弑父: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指向的共识与差异 |
7.1.1 先锋的审问与中国小说审父意识的颠覆性批判 |
7.1.2 现实的控诉与韩国小说审父意识的丑化性批判 |
7.2 寻父: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转型的并现与区别 |
7.2.1 民间化与中国小说审父意识的现实性转型 |
7.2.2 民众化与韩国小说审父意识的精神性回归 |
7.3“我”与父亲: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立场的异质亲和与相对而立 |
7.3.1“人本”与“人性”:中韩小说审父意识批判立场的相通与互异 |
7.3.2 精神性与现实性:中韩小说审父意识批判方式的对峙与互补 |
第8章 父亲镜像与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比较的价值意义 |
8.1 ―审父‖的选择:思想启蒙与中韩现代性追求的承前启后 |
8.1.1 审父的批判意识与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思想启蒙的里程碑 |
8.1.2 审父的先锋叙事与八九十年代中韩作家主体经验高扬的殊途同归 |
8.1.3 审父的矛盾困惑与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书写的张力与悖论 |
8.2 比较的自觉:父亲记忆与中韩传统文化发展的共存共荣 |
8.2.1 父亲情结:东西方文化比较视域下中韩民族的记忆与思考 |
8.2.2 父亲审判:中韩传统文化心理比较中的思辨与怪圈 |
8.2.3 父亲镜像:东亚文化圈期待视域下的理想与追问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困境与追寻 ——论广西三剑客的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知人论世——困境书写的土壤 |
第一节 地域背景:边缘地带的艰难处境 |
第二节 时代因素:文革记忆与社会转型期 |
第二章 迷失与寻找——身份困境 |
第一节 自我身份认同下的主体认知 |
一、“有身体的自我”:维护本体性安全,维持认同连贯感 |
二、证件时代的自我丢失:人与证件的博弈 |
第二节 社会身份认同下的自我定位 |
一、语言的力量:从“我”到“我们” |
二、被放逐的边缘人:“我”与“他们”的区别 |
第三章 流浪与回归——归属困境 |
第一节 爱与痛的边缘:家庭的崩坏 |
一、爱情消亡与婚姻破裂:家庭解体的前兆 |
二、孤儿的寻父情结:追寻肉体之父与精神之父 |
第二节 没有终点的旅程:城乡间的彷徨 |
一、乡村家园的衰败:故乡的挽歌 |
二、城市幻梦的破灭:第二故乡的虚妄 |
三、城乡间的流浪:漂泊的宿命 |
第四章 意义与局限——三剑客的文学长路 |
第一节 广西三剑客的当代意义 |
一、困境书写的现实意义 |
二、文学团体中的广西三剑客 |
第二节 创作局限与反思调整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性别诗学视阈下的异性想象 ——新时期小说中的男女形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男性视阈下的女性形象 |
第一节 圣女想象 |
一、清纯贞女 |
二、纯情痴女 |
三、灵性才女 |
四、神性圣女 |
第二节 欲女想象 |
一、欲望“尤物” |
二、魅人妖女 |
三、红颜祸水 |
第三节 贤妻良母想象 |
一、妻性与母性 |
二、恋母与离母 |
三、赞歌与悲歌 |
第二章 女性视阈下的男性形象 |
第一节“理想男”想象 |
一、精英男人 |
二、阳刚汉子 |
三、附丽与失落 |
第二节“坏男人”想象 |
一、“去势”男 |
二、丑怪男 |
三、祸根男 |
第三节 父亲想象 |
一、父性与依托 |
二、恋父与怨父 |
三、弑父与寻父 |
第三章 性别想象存在之思 |
第一节 性别想象异同探源 |
一、两性隔阂 |
二、文化传统 |
三、生命体验 |
第二节 性别想象演变寻因 |
一、历史演变 |
二、现代语境 |
三、性别角色 |
第三节 性别想象何处觅归 |
一、主体间性 |
二、超越立场 |
三、重构重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在路上”—李玉电影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现状评析 |
(一) 李玉电影的美学风格 |
(二) 李玉电影的女性意识 |
二、 研究意图与框架 |
三、 论题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李玉电影与周边影视环境 |
一、 李玉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群 |
(一) “第五代”导演的沉浮与终结 |
(二) “第六代”导演的边缘与独立 |
(三) 承继与背离:李玉电影的文化选择 |
二、 李玉与中国女性导演群 |
(一) “女性导演”与“女性电影” |
(二) 李玉对中国女性电影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性别与阶层:李玉电影视觉政治的意义 |
一、 女性电影的“性政治” |
(一) 女性身体与影像空间 |
(二) 中国“女同”电影的文化想象 |
(三) 探寻镜头后女性“迷失”与“交易”的真实 |
二、 尖锐而温和的现实批判 |
(一) 先锋的镜头语言与暴走的迷惘青春 |
(二) 迷失的人性与畸变的物欲 |
三、 精神分析与李玉影片 |
(一) “俄狄浦斯情结”的隐秘书写 |
(二) “埃勒克特拉”的报复与绝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李玉电影元素的美学风格 |
一、 视觉元素:晃动的镜头,动荡的人生 |
二、 声音元素:方言与音乐的意义强化 |
三、 空间元素:城市与县城之间的情感地理 |
四、 意象元素:连缀而又破碎的镜像况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字符和音符砌成的独特城堡 ——陈染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陈染小说与1990年代中国小说的变革 |
第一章 陈染小说的经验密码 |
第一节 性别经验的再叙述 |
第二节 关于成长的女性记忆 |
第三节 以女性立场叩问人生与生活 |
第二章 心理小说的美学意味 |
第一节 幽闭作为小说技巧在陈染小说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梦魇的叙述主线 |
第三节 音乐的情绪节奏 |
第三章 新生代的城市想象 |
第一节 不同于"老北京"的新生代作家的城市想象 |
第二节 带有性别特征的城市想象 |
结语 陈染作为九十年代新生代作家的独特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陈染作品编年 |
(2) 陈染作品研究编目 |
(3) 陈染大事年表 |
后记 |
(8)“寻父”与“弑父”:虹影小说的悖论式书写及其文化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1 绪论 |
1.1 作家生平与创作 |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整体架构 |
2 "寻父":"无父"心理创伤的自我拯救 |
2.1 "无父"的身世创伤及其困境 |
2.2 "寻父"的行为动机及其表现形式 |
2.3 重陷"无父"的困境 |
3 "弑父":难以自禁的女性言说 |
3.1 "弑父"的含义及其文学言说 |
3.2 "精神弑父"的文本体现及其模式 |
3.3 "弑父"与"恋父"的矛盾与焦虑 |
4 "寻父"与"弑父"悖论式书写的文化意蕴 |
4.1 对具有"创伤性的童年经验"的诉说 |
4.2 对血缘牵绊下的爱恨情仇的梳理 |
4.3 对父权传统的反思 |
4.4 通过写作"回家" |
5 结语 |
5.1 对当前"弑父"书写的超越 |
5.2 书写的局限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9)新时期小说中的“审父”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决绝的告别 |
一 父辈对子辈的影响和现代文学中的审父书写概况 |
二 新时期先锋小说中的弑父书写 |
(一) 余华小说中对父亲形象的解构 |
(二) 苏童面对父法世界的逃亡 |
(三) 其他先锋作家小说中的弑父书写 |
三 弑父之后 |
第二章 在逆反与依恋之间 |
一 父亲文化形象对女性个体成长的影响 |
二 新时期女性主义作家小说中的审父书写 |
(一) 缺乏责任性情暴虐的“丑父” |
(二) 女性主人公对父亲的反叛 |
(三) 与“恋父情结”的纠结 |
第三章 虚伪的反叛 |
一 王朔的个体经验与他的审父主题 |
二 《顽主》中对两类权威的消解 |
三 虚幻的父子平等 |
第四章 从反叛到认同 |
一 用虚幻的完美父亲缓解现实中的无父焦虑 |
二 血缘父亲的现身和由此开始的父子冲突 |
三 道德理想主义笼罩下的父子斗争 |
(一) 伪善而残忍的父辈 |
(二) 卧薪尝胆的子辈们 |
(三) 斗争的结局——弑父 |
四 重新踏上寻找的旅程 |
第五章 光环的消褪和形象的还原 |
一 九十年代的文化语境与新生代作家的审父书写 |
二 无能和无奈的父亲们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传统”中的“现代性”——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审父”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 负面父亲形象类型 |
1 严厉——冷酷型父亲 |
2 纵欲——乱伦型父亲 |
3 失职——逃离型父亲 |
4 贪婪——犯罪型父亲 |
二 “审父”意识 |
三 “审父”叙事的内在驱力以及“现代性”意义 |
四、神话的坍塌与重建──谈陈染小说恋父、弑父与“回家”(论文参考文献)
- [1]直面·迂回·悬置 ——“多棱镜”式的铁凝小说主题研究[D]. 刘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2]创伤记忆·苦难意识·性别体验·边缘心态 ——论虹影小说创作的四维空间[D]. 黄爱. 山东大学, 2018(02)
-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比较研究[D]. 方善熙. 辽宁大学, 2018(02)
- [4]困境与追寻 ——论广西三剑客的小说创作[D]. 王玲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5]性别诗学视阈下的异性想象 ——新时期小说中的男女形象比较研究[D]. 陈丽.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6]“在路上”—李玉电影作品研究[D]. 纪元.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04)
- [7]字符和音符砌成的独特城堡 ——陈染小说论[D]. 李新英.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7)
- [8]“寻父”与“弑父”:虹影小说的悖论式书写及其文化意蕴[D]. 秦香丽. 暨南大学, 2010(10)
- [9]新时期小说中的“审父”意识[D]. 刘虎波. 山东师范大学, 2009(10)
- [10]“传统”中的“现代性”——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审父”意识[J]. 段江丽. 中国文化研究,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