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还原与氧化论文-刘志敏

催化还原与氧化论文-刘志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催化还原与氧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还原,氧化亚铜,催化性能,C_2

催化还原与氧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敏[1](2019)在《铜配合物衍生铜-氧化亚铜催化剂的原位电合成及其对二氧化碳电还原制备C_2产物催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氧化碳(CO_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同时也是廉价、无毒、丰富、可再生的C_1资源~1。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碳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双重意义,近年来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CO_2热力学稳定、动力学惰性,其转化利用存在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双重难题。采用电化学方法将CO_2转化为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是(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班巧英,刘琦,余敏,李建政,秦岩[2](2019)在《氧化还原介体催化强化污染物厌氧降解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具有产生剩余污泥少、可回收能源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处理各种有机污染物,尤其在有毒、有害、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厌氧生物法的处理速率通常比较低,而氧化还原介体可通过自身不断的氧化和还原来传递电子,提高电子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的传递速率,从而促进污染物高效厌氧降解。醌类物质和腐殖酸是应用较多的氧化还原介体,在催化难降解污染物降解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讨论了氧化还原介体的特点、作用机制,并总结了其对偶氮染料厌氧脱色、反硝化和多氯联苯厌氧降解的强化作用,提出了氧化还原介体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9年21期)

Koranteng,Ernest,刘以银,刘思跃,伍强贤,陆良秋[3](2019)在《协同的非均相光氧化还原催化和镍催化构建碳磷键(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类重要的功能有机分子,有机膦化合物广泛用于医药、农药、材料以及生命科学等众多领域中.因此,实现C–P键的高效、高选择性构建一直是合成化学家们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过渡金属催化的碳磷成键反应为有机磷化物的合成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芳基卤代物、硼酸、叁氟磺酸酯等前体均可用于该偶联反应.但是,这些反应往往需要用到价格昂贵、空气敏感的金属催化剂或配体以及当量的氧化试剂,且反应条件苛刻.为此,人们迫切需要发展经济、高效、条件温和且具有普适性的绿色合成方法来解决有机膦化合物合成领域的这一难点问题.近年来,可见光促进的光氧化还原催化因其绿色、环保的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合成化学家们的关注.目前,所使用的光催化剂大多是基于贵金属钌、铱的金属有机络合物或一些有机染料分子.相比于均相催化的有机光化学反应,非均相催化过程在催化剂的稳定性与回收利用以及产物分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使用商业可得的半导体材料硫化镉作为非均相光催化剂,金属镍复合物作为过渡金属催化剂,实现了过渡金属与光敏剂协同催化的碳磷成键反应.该反应具有非常广的底物适用范围,芳基氯代物、溴代物、叁氟磺酸酯以及烯基溴代物均能较好地参与该反应,温和条件下高效地合成得到一系列有机磷化物.将反应规模扩大至克级时,我们发现反应效率几乎不受影响,且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的光催化剂在循环5次后反应效果仍相近.由此可见硫化镉/镍非均相催化体系在有机膦化合物的光化学合成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此外,我们还通过控制实验和自由基捕获实验以及相关文献,提出了该反应的可能机理.(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期刊2019年12期)

赖洁,杨楠,袁健发,曾嘉瑛,马丽[4](2019)在《电化学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能源和环境问题备受关注。一方面,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受到破坏,其含量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地球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催化剂促进二氧化碳向能源分子的转化,不仅缓解了环境压力,也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能源短缺问题。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再利用在解决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方面意义深远,而产物选择性、电流效率以及催化剂的稳定性是目前研究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主要难点。本文就异相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二氧化碳还原的电解质体系、主要产物、电极材料的选择和影响以及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等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开发出成本低、稳定性好、效率高、选择性高的催化剂,尤其是直接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转化为醇和碳氢化合物的催化策略等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新能源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时晓羽,李会鹏,赵华[5](2019)在《全固态Z-Scheme光催化材料应用于二氧化碳还原和光催化分解水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两种不同的半导体催化剂和电子传输介质建立的Z-Scheme光催化体系,通过在可见光照射下分别在两种半导体催化剂上进行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实现两步法光催化分解水和二氧化碳还原.相较于离子型Z-Scheme光催化体系,全固态Z-Scheme光催化体系具有适用范围广、无副反应、光源利用率高等特性,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此,我们简述了Z-Scheme光催化体系的反应机理,综述了全固态Z-Scheme光催化体系在光催化分解水和光催化还原CO_2领域的应用,并对未来全固态Z-Scheme光催化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分子催化》期刊2019年04期)

张洪浩,俞寿云[6](2019)在《过渡金属与光氧化还原协同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金属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是一类重要且实用的有机化学反应,可以立体选择性地高效构建碳-碳键和碳-杂键.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可以利用绿色清洁的可见光能源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产生自由基或者自由基离子等高反应活性的反应中间体,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合成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合成工具.鉴于烯丙基取代反应的重要性,过渡金属与光氧化还原协同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逐渐引起化学家的兴趣.该协同催化的策略可以实现单一过渡金属催化难以实现的烯丙基取代反应,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有望发展成为单一金属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的重要补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过渡金属与可见光氧化还原协同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刘玉成,郑啸,黄培强[7](2019)在《光催化氧化还原体系中硝酮与芳香叔胺的自由基偶联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氮α-位碳自由基构造氮α-位碳-碳键是合成含氮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近期,利用可见光催化氧化芳香叔胺—氮α-位去质子化形成氮α-位碳自由基的原理发展了一系列新颖的自由基加成(偶联)反应,成为氮α-位碳自由基化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应用Ir-催化剂,实现了光催化氧化还原体系中硝酮与芳香叔胺的自由基偶联反应,高效地合成β-氨基羟胺化合物.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原子经济性,且对于各种链状、环状以及手性硝酮都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产物可方便地转化为重要的邻二胺化合物.(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赵文玉,易赋淘,甘慧慧,张会宁,钱勇兴[8](2019)在《氯掺杂g-C_3N_4纳米片光催化氧化染料污染物与还原六价铬的协同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聚氰胺与氯化铵为前驱体,通过热缩聚法和液相超声剥离法制备了纳米片状氯掺杂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采用XRD、XPS、SEM、UV-vis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可见光下,不同改性条件下样品对Cr(Ⅵ)和罗丹明B(RhB)混合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片状氯掺杂石墨相氮化碳样品对Cr(Ⅵ)和RhB混合溶液中的Cr(Ⅵ)的光催化还原效率比单一Cr(Ⅵ)溶液中提高了2. 2倍,对混合溶液中RhB的光催化降解比单一RhB溶液中提高了1. 4倍。分析表明改性后的纳米片状氯掺杂氮化碳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好的光吸收性能和电荷分离能力,改性后的样品对混合溶液中RhB的氧化降解与Cr(Ⅵ)的还原反应同时进行也更有效地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从而实现了两种污染物的协同降解处理。(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20期)

朱莹,邓楠,封梅青,刘鹏[9](2019)在《预还原CuFe_2O_4在等离子体光催化及热催化炔烃氧化自偶联反应中具有可比活性的原因探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两大世界难题,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清洁、可持续的绿色能源——太阳能.绿色高效的光催化转化被认为是替代传统热催化反应的最佳选择,尤其是可见光催化.由Glaser首次提出的通过铜离子催化端基炔氧化自偶联(OHA)合成共轭1,3-二炔在天然产物、药物、光电子材料和聚合物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的热催化OHA反应存在反应温度较高、需要添加含氮配体或碱性助剂、均相催化剂难以循环使用等问题.因此发展反应条件温和、无添加剂、可重复使用的多相光催化OHA反应体系势在必行.鉴于Cu~+物种被认为是多相热催化和均相光催化OHA中的活性物种,以及我们研究组前期发展了多种表面富含Cu~+物种的尖晶石材料,我们提出了将这些含铜尖晶石应用于多相光催化OHA反应.研究发现,只有预还原的含铜尖晶石才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其中预还原CuFe_2O_4不仅在120℃热催化OHA中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其在室温可见光催化OHA中也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这主要是由于CuFe_2O_4具有较高的可还原性,其在相同的还原温度300℃下能获得最多的表面活性Cu物种.因此,我们进一步优化了CuFe_2O_4的制备方法和还原温度,发现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SG)和250℃部分还原所制备的CuFe_2O_4-SG-250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多种末端炔烃的热催化和光催化OHA中均获得了高于90%的1,3-二炔产率和能够与热催化相媲美的光催化活性.由于未还原的CuFe_2O_4样品及单独Fe_3O_4在光催化和热催化OHA中均没有活性,因此表面铜是活性位点.为了探究铜物种的氧化态变化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我们监测了1,3-二炔产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发现热催化有明显的诱导期而光催化没有.通过反应前后XPS价态分析,并结合Cu0、Cu_2O和CuO作为参照催化剂的反应结果,我们发现表面氧化的Cu_2O是热催化OHA的活性物种,而金属铜纳米颗粒(CuN Ps)是光催化OHA的活性位点.结合UV-Vis光谱结果及不同强度和波长可见光对CuFe_2O_4-SG-250和Cu/TiO_2光催化性能影响的探究,我们认为CuNPs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有助于可见光诱导的室温光催化OHA.此外,通过简单磁分离对CuFe_2O_4-SG-250的重复使用性进行了评估,经过预还原处理该催化剂至少可重复使用5次.显然,本文为开发基于CuNPs的高效、绿色的多相可见光催化工艺,以取代能源和污染密集型的铜基热催化反应提供了方向.(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期刊2019年10期)

刘婷,刘宇,闫敬[10](2019)在《碲化镉-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及光催化产氢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剂热一锅法,合成了系列碲化镉-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CdTe-(RGO)_n(n=0.5, 1, 2, 4,7,n是反应前氧化石墨烯(GO)相对于CdCl_2·2.5H_2O的质量分数)。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它们迚行了表征。此外,选用抗坏血酸作为牺牲电子给体,在水溶液中构建了基于CdTe量子点和RGO的有效光催化产氢体系。相比于纯的CdTe量子点,引入RGO作为电子传输基质,有助于体系光催化放氢的产生。同时,在对比系列复合物CdTe-(RGO)_n(n=0.5, 1, 2, 4, 7)的光催化产氢性能后发现CdTe-(RGO)_1显示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这一现象表明RGO的含量和CdTe-(RGO)_n光催化产氢活性具有相关性,合适负载量的RGO对于优化CdTe-(RGO)_n体系的光催化放氢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08期)

催化还原与氧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具有产生剩余污泥少、可回收能源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处理各种有机污染物,尤其在有毒、有害、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厌氧生物法的处理速率通常比较低,而氧化还原介体可通过自身不断的氧化和还原来传递电子,提高电子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的传递速率,从而促进污染物高效厌氧降解。醌类物质和腐殖酸是应用较多的氧化还原介体,在催化难降解污染物降解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讨论了氧化还原介体的特点、作用机制,并总结了其对偶氮染料厌氧脱色、反硝化和多氯联苯厌氧降解的强化作用,提出了氧化还原介体未来的研究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催化还原与氧化论文参考文献

[1].刘志敏.铜配合物衍生铜-氧化亚铜催化剂的原位电合成及其对二氧化碳电还原制备C_2产物催化性能的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19

[2].班巧英,刘琦,余敏,李建政,秦岩.氧化还原介体催化强化污染物厌氧降解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19

[3].Koranteng,Ernest,刘以银,刘思跃,伍强贤,陆良秋.协同的非均相光氧化还原催化和镍催化构建碳磷键(英文)[J].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2019

[4].赖洁,杨楠,袁健发,曾嘉瑛,马丽.电化学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研究进展[J].新能源进展.2019

[5].时晓羽,李会鹏,赵华.全固态Z-Scheme光催化材料应用于二氧化碳还原和光催化分解水研究进展[J].分子催化.2019

[6].张洪浩,俞寿云.过渡金属与光氧化还原协同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的研究进展[J].化学学报.2019

[7].刘玉成,郑啸,黄培强.光催化氧化还原体系中硝酮与芳香叔胺的自由基偶联反应[J].化学学报.2019

[8].赵文玉,易赋淘,甘慧慧,张会宁,钱勇兴.氯掺杂g-C_3N_4纳米片光催化氧化染料污染物与还原六价铬的协同处理研究[J].材料导报.2019

[9].朱莹,邓楠,封梅青,刘鹏.预还原CuFe_2O_4在等离子体光催化及热催化炔烃氧化自偶联反应中具有可比活性的原因探究(英文)[J].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2019

[10].刘婷,刘宇,闫敬.碲化镉-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及光催化产氢性能的研究[J].当代化工.2019

标签:;  ;  ;  ;  

催化还原与氧化论文-刘志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