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中丝虫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大棚蔬菜中丝虫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一、温室蔬菜潜蝇的发生危害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邱晔[1](2021)在《江苏地区西甜瓜重要害虫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甜瓜是西瓜和甜瓜的统称。随着江苏地区西甜瓜产业设施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新品种推陈出新,产业稳步提升。但西甜瓜在其生长季节,经常遭受病虫的为害,为害轻者减产10%~30%,重者减产可达50%左右,严重影响西甜瓜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影响到西甜瓜的经济效益,制约西甜瓜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因此,开展西甜瓜病虫害的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江苏地区西甜瓜害虫种类及发生为害进行了调查,针对重要害虫瓜绢螟和截形叶螨的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并开展了瓜蚜、瓜绢螟和截形叶螨的防治试验。现将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江苏地区西甜瓜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为害调查2019-2020年在江苏主要产区的西甜瓜上调查收集到的害虫隶属6目12科20种,其中螨类1科3种。在田间为害严重的有8种,分别是半翅目的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和烟粉虱Bemisia(Gennadius);双翅目的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Burges)和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Blanchard);鳞翅目的瓜绢螟Diaphania indica(Saunders)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ubner);蜱螨目的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和二斑叶螨 Tetranychus urticae Koch。2、瓜绢螟的外部形态、龄期划分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观察描述了瓜绢螟卵、幼虫、雌雄蛹及雌雄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并拍摄了各虫态的形态照片;通过测量统计瓜绢螟幼虫的头壳宽度,明确了瓜绢螟幼虫共分为5个龄期。越冬调查发现,江苏地区瓜绢螟主要以蛹越冬。过冷却点测定表明,瓜绢螟卵的过冷却点最低,为-22.86℃,其次为雌雄成虫,分别为-14.95℃和-12.03℃,雌雄蛹的为-13.01℃和-12.08℃,低龄和高龄幼虫过冷却点最高,分别为-12.19℃和-5.38℃。在21-33℃范围内,瓜绢螟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33℃条件下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速率λ最高,分别为0.1792和1.1963,但在30℃条件下净增值率最大(R0=84.2123);世代平均周期从 21℃到 33℃逐渐缩短,分别为 43.0271、36.2189、28.0968、27.6177 和 20.5319;总生殖率GRR在27℃条件下最大,为94.4864,而在33℃下雌虫产卵量开始降低,此温度不利于瓜绢螟繁衍;瓜绢螟卵、幼虫、蛹、成虫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54℃、9.90℃、14.28℃、15.00℃和 13.49℃,有效积温分别为 38.00 日度、287.00 日度、77.72 日度、277.60日度和362.90日度。3、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截形叶螨取食5个不同西甜瓜品种(西瓜早佳8424、西瓜美都、西瓜嘉美和甜瓜金玉红2号、甜瓜玉菇)对其发育历期、产卵量和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早佳8424是最适宜截形叶螨生长和繁殖的品种,而西瓜嘉美具有较高的抗虫性。4、西甜瓜主要害虫的防治试验应用银色膜覆盖对田间瓜蚜的趋避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银色膜覆盖具有较明显趋避蚜虫的作用。采用叶片浸渍法和喷施法,用7种药剂对蚜虫进行了毒力试验,结果表明施药3d后10%溴氰虫酰胺水分散粒剂防效最高,为88.89%,其它药剂的防效均低于70%,因此10%溴氰虫酰胺可作为防治瓜蚜的推广药剂。通过玻片浸渍法和喷施法,测定了 6种药剂对截形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3%炔螨特乳油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最优,其防效达95.67%,其次是5%唑螨酯悬浮剂,防效为88.00%。此外,对瓜绢螟幼虫也进行了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防效为91.11%,对瓜绢螟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

缪春蕾[2](2021)在《东台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发生动态及三叶斑潜蝇的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东台市每年种植蔬菜面积近140万亩次,主要种植青椒、西瓜、马铃薯、甘蓝、韭菜、大白菜、花菜等作物,长期以来蔬菜上害虫一直严重威胁着东台市的蔬菜安全生产。因此,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蔬菜上害虫的暴发为害,本文调查了东台地区主要蔬菜害虫的发生动态;对于东台主要害虫烟粉虱进行了种群隐种检测;同时,针对蔬菜上的重要害虫三叶斑潜蝇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现将主要结果总结如下:2015至2017年间系统调查发现:在东台地区蔬菜上的主要虫(螨)害为:烟粉虱、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三叶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其中,以烟粉虱和三叶斑潜蝇为害最重。调查发现:烟粉虱越冬虫量低,随后大棚青椒上的烟粉虱种群逐渐增加。但是,这三年烟粉虱在大棚青椒上的发生动态又有所不同,在2015年可以发现两个明显的高峰,2016年仅有一个高峰,2017年也仅有一个高峰,且明显高于前两年高峰期虫量。潜叶蝇的为害也是逐年增加,2015年的见虫棚率为66.7%,平均百叶虫道67.7条。到了 2017年见虫棚率90%,平均百叶虫道44.7条,同时,在普查露地丝瓜田发现百叶虫道为262.5条。而小菜蛾在东台地区发生呈现下降的趋势,例如,2015年2代系统点百株甘蓝累计卵52341粒,而2017年2代系统点百株甘蓝累计卵7241粒。2015年菜青虫1代轻发生,2代大发生;2016年的发生情况类似与2015年;2017年菜青虫2代大发生,但虫卵量明显低于常年。2016年斜纹夜蛾2代轻发生,3、4代大发生,为近十年来为害较重的一年。2017年斜纹夜蛾2代轻发生,3代大发生,4代偏重发生。2015至2017年由于东台地区萝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甜菜夜蛾的发生逐年增加,2017年萝卜田见虫田率46.5%,平均百株虫量3.7头。在东台地区,2015、2016和2017这三年茶黄螨都轻发生或偏轻发生。为了明确东台地区田间烟粉虱隐种种类,2015和2016年连续两年对东台市东台镇、头灶镇、安丰镇、南沈灶镇、新街镇、弶港农场和三仓镇七个乡镇不同的寄主植物采集的烟粉虱样品进行了隐种种类检测发现:东台地区蔬菜上的烟粉虱均为烟粉虱MED隐种,未检测到烟粉虱MEAM1隐种和其他烟粉虱隐种。使用芹菜上饲养的三叶斑潜蝇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研究表明:发现20%阿维·杀虫单和溴氰虫酰胺对幼虫的防效最好,防效达91.95%和86.07%。乙基多杀菌素和灭蝇胺对蛹的防效最好,蛹死亡率分别为94.44%和94.27%。总防效来看,乙基多杀菌素和灭蝇胺对三叶斑潜蝇的防治效果最高,为99.05%和97.53%。综述所述,东台市三叶斑潜蝇的防治策略为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为前期控制措施,选用上述筛选的高效对环境友好的化学药剂来防治。但要注意,交替使用农药,来减缓抗性抗性。

刘兴春[3](2020)在《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斑潜蝇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文中提出随着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面积的扩大,斑潜蝇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威胁日光温室蔬菜的生产安全。本文对日光温室斑潜蝇发生与分布特征、为害特征、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总结了日光温室斑潜蝇无公害防治技术。

陈泓渝[4](2020)在《“push-pull”策略在西花蓟马防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作为我国国土面积第一大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对于现代化农业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设施蔬菜产业。然而,由于当地设施蔬菜产业田间管理不恰当、虫害防治技术薄弱、滥用化学农药等原因导致设施蔬菜害虫危害日益严重。因此,本研究通过南疆地区主要设施蔬菜害虫种类的调查,针对危害严重的害虫种类——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进行寄主植物趋性的筛选,以确定对西花蓟马具有明显趋性的寄主植物,并利用“push-pull”策略建立不同作物布局对田间西花蓟马的防治技术,为有效调控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减少农药使用量以及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南疆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及分子检测:南疆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种类有6科14种,包括蓟马、粉虱、蚜虫、斑潜蝇、地蛆、菜粉蝶等。这些害虫在番茄、辣椒、甘蓝、茄子、豇豆、葫芦瓜、芹菜、黄瓜等温室蔬菜上均有发生。经PCR鉴定,蓟马种类均为西花蓟马。2.西花蓟马对不同蔬菜寄主的选择性:本试验针对西花蓟马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产卵选择性以及对不同寄主植物嗅觉行为反应的研究表明,西花蓟马无论取食还是产卵都偏好甘蓝和茄子,忌避芹菜和香菜;且对甘蓝和芹菜的嗅觉行为反应显着高于其他寄主植物,可得出西花蓟马最偏好甘蓝,忌避芹菜。3.不同作物布局对西花蓟马防控效果的比较:本试验采用不同植株布局(诱集处理、忌避处理、诱集-忌避处理)观察对西花蓟马种群的防控效果表明,田间不同植株布局处理对西花蓟马若虫、成虫种群动态都具有调控作用,诱集处理、忌避处理、诱集-忌避处理三种方式对西花蓟马种群的防治效果依次为54.35%、49.44%、75.44%。诱集-忌避处理对西花蓟马种群的防效要显着高于单一诱集处理和单一忌避处理,且防效期最长。运用“push-pull”策略对西花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禹云超[5](2020)在《室内条件下西花蓟马与普通大蓟马的种间竞争》文中研究说明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自2003年入侵我国以来,迄今已在我国多个省市泛滥,不但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同时凭借着其强大的竞争力,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也可能造成严重威胁。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为我国豆科作物上的主要害虫,曾对海南省豇豆产业造成了严重危害。近年发现2种蓟马在贵阳郊区的豆科植株上混合发生危害。为明确入侵种西花蓟马与我国本地种蓟马之间的种间竞争情况,本论文以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为试验对象,对2种蓟马在菜豆和豇豆上的种间竞争及药剂胁迫下的种间竞争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两种蓟马的生殖能力竞争进行了研究,此外还研究了斯氏钝绥螨对两种蓟马若虫的喜好性及捕食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在菜豆豆荚和豇豆豆荚上的种间竞争研究了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以不同种群比例在菜豆豆荚和豇豆豆荚上的种间竞争,结果表明:在菜豆豆荚上,当西花蓟马或普通大蓟马单独种群以40头为起始数量连续饲养3代,普通大蓟马种群数量的增长能力较西花蓟马强。当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以25:15头和20:20头共存竞争时,西花蓟马分别在第1代和第2代将普通大蓟马取代。当2种蓟马以15:25头共存竞争时,普通大蓟马在第3代将西花蓟马取代。在豇豆豆荚上,2种蓟马单独饲养的实验结果显示,西花蓟马在豇豆豆荚上无法建立种群,在2代几乎灭绝。2种蓟马无论以何种比例共存竞争,普通大蓟马均在第1代将西花蓟马取代。比较两种蓟马在菜豆豆荚和豇豆豆荚上的竞争结果表明,在菜豆豆荚上西花蓟马更占优势,在豇豆豆荚上普通大蓟马更占优势。结果表明两种蓟马的竞争结果与蓟马的起始种群数量、蓟马的种类和寄主有关。2.药剂胁迫下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在菜豆豆荚上的种间竞争在阿维菌素胁迫下,研究了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在菜豆豆荚上的种间竞争,当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以20:20头在经药剂处理的菜豆豆荚上共存竞争时,西花蓟马经1代即可取代普通大蓟马,而在正常情况下西花蓟马需经2代取代普通大蓟马。在阿维菌素胁迫下,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体内P450酶活性变化不同。西花蓟马在各时间点其体内P450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普通大蓟马在24 h、48 h和72 h其体内P450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但在F1代的酶活性低于对照。在阿维菌素胁迫下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P450酶基因CYP6-3的表达量在不同时间下也不同。西花蓟马在24 h、48 h和F1代CYP6-3表达量均显着下调,但在72 h时,其表达量显着上调;阿维菌素胁迫下普通大蓟马在24 h、48 h和72 h表达量均显着下调,但在F1代时的表达量显着上调。结果表明阿维菌素胁迫下西花蓟马可能具有更强的代谢抗性,加速了对普通大蓟马的取代。3.西花蓟马与普通大蓟马生殖能力竞争采用叶碟法研究了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对另一种蓟马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方式下产卵量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不论哪一种蓟马的干扰下,均是雌成虫对另外一种蓟马产卵量的干扰作用大于雄成虫。不论西花蓟马还是普通大蓟马,1头雌成虫即可显着降低另一种蓟马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下的产卵量,但1头西花蓟马雄成虫对普通大蓟马孤雌生殖的产卵量无显着影响,1头普通大蓟马雄成虫对西花蓟马两性生殖下的产卵量无显着影响。随着接入蓟马成虫数量的增加,另外一种蓟马受到的干扰作用增大,日产卵量和总产卵量在两种生殖方式下均下降明显。3头西花蓟马雌成虫可使普通大蓟马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下的日产卵量由8.8粒和6.6粒分别下降到4.7粒和2.8粒。3头普通大蓟马雌成虫也可显着降低西花蓟马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下的日产卵量,由6.8粒和6.1粒分别下降到3.2粒和1.6粒。无论是否受到干扰,普通大蓟马两种生殖方式下的日产卵量和总产卵量均高于西花蓟马。结果说明在西花蓟马与普通大蓟马的生殖竞争中,由于普通大蓟马的繁殖力较高,普通大蓟马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4.斯氏钝绥螨对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若虫的喜好性及捕食差异研究了斯氏钝绥螨雌成螨对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1龄及2龄若虫的捕食喜好性、功能反应、捕食螨自身的干扰反应及对2种蓟马的捕食差异。结果表明:斯氏钝绥螨无论对西花蓟马还是普通大蓟马,在同种蓟马各自1龄和2龄若虫共存状况下,对1龄若虫的喜好性均显着高于2龄。捕食螨对两种蓟马1龄若虫的捕食量和喜好性无显着差异,但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捕食量和喜好性显着高于普通大蓟马2龄若虫。斯氏钝绥螨雌成螨对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的1龄若虫和2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捕食螨对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1龄若虫的日均捕食量均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斯氏钝绥螨的捕食量与蓟马的种类和龄期有关,也与捕食螨的密度有关。

于梦竹[6](2020)在《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产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种植面积约1.8万公顷。伴随着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种植时间的延长,设施蔬菜生产区各种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目前化学药剂防治是主要的防治手段,加之种植户缺乏科学用药的相关知识,导致盲目用药现象普遍发生,不仅严重影响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造成蔬菜和土壤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为了促进瓦房店市设施蔬菜健康有序的发展,科学指导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生产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计划,提高防控效果,作者通过走访调研、查阅资料和田间试验,对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蔬菜品种结构和病虫害发生种类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在示范区进行示范,总结了实用的绿色防控技术,提出了适用于瓦房店市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以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和豆科为主,茄科作物主要有番茄、辣椒、茄子,葫芦科有黄瓜、葫芦瓜,十字花科有油菜、白菜,豆科的四季豆、豇豆、芸豆等。通过20172019年对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的调查,共调查鉴定了77种病虫害,其中番茄28种、茄子10种、辣椒12种、菜豆8种、黄瓜19种,同时明确了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并且对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在蔬菜病害方面,番茄灰霉病、番茄叶霉病、番茄根结线虫病、辣椒病毒病和黄瓜霜霉病等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应作为重点防控的病害;在蔬菜虫害方面,斑潜蝇、温室白粉虱、蓟马和蚜虫是瓦房店市设施蔬菜虫害防控的重点。2.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明确了105亿cfu/g多粘·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黄瓜灰霉病和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最高分别可达80.48%,91.59%和88.71%,对作物安全无药害;0.5%香菇多糖水剂18.75g/hm2和26.25g/hm2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22%和76.27%;0.5%香菇多糖水剂有效成分用量26.25g/hm2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为78.90%,可作为生产无公害番茄和辣椒防治病毒病的首选药剂。在温室内施用复合微生物酵素,对防治辣椒根腐病具有明显效果,在苗期至初花期防效达82.92%,在辣椒定殖时采用100倍药液灌根的方法进行施药,药液用量350 m L/株。丽蚜小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明显差异,在温室白粉虱始发期放蜂,最佳放蜂数量为225000和300000头/hm2,连续放蜂4次。试验表明在害虫盛发期前使用色板防治温室害虫效果显着,黄板可有效减少白粉虱、斑潜蝇和蚜虫的种群数量,蓝板可有效减少蓟马的种群数量。3.优化集成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科学使用化学药剂有机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广应用,提高了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提升了蔬菜质量,同时减少蔬菜和土壤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示范区的集成效益。

陈景芸[7](2019)在《五种斑潜蝇形态特征比较研究及重要种的遗传结构分析》文中提出斑潜蝇属Liriomyza种类繁多,约有160种可为害栽培作物和观赏植物。由于这些昆虫个体小或微小(长1.3~2.1mm),形态特征相似,部分种类生态位重叠明显,种间竞争与替代迅速,鉴定工作受虫态和虫体保存完整状态的限制,因此其分类鉴定比较困难,在实际工作中容易造成混乱,给植物检疫、测报和防治等工作带来困难。2014-2017年作者调查采集了中国大陆11省、38市4771头斑潜蝇属昆虫,经形态和分子鉴定种类共有5种,分别为三叶斑潜蝇L trifolii、美洲斑潜蝇L.sativae、南美斑潜蝇L.huidob、rensis番茄斑潜蝇L.bryoniae和葱斑潜蝇L.chinensis,其中前三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具为害性的入侵性斑潜蝇。为了进一步研究斑潜蝇属昆虫种间和种内的形态学特征变异和基因遗传分化程度,给检疫鉴定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和更便捷的鉴定方法,给斑潜蝇的分化、扩张、控制和防治工作提供理论研究基础,本文对采集到的5种4771头斑潜蝇个体形态特征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其中对5种285头斑潜蝇个体的主要背面特征(详见附录Ⅰ)做了拍照记录和线粒体COI基因检测的验证,以期探索更稳定、快速和便捷的鉴定方法;对5种258头斑潜蝇个体COI基因片段序列和对5种255头斑潜蝇个体EF-1a基因片段序列做了种间及三叶斑潜蝇种内的遗传结构分析;对5种284头斑潜蝇个体进行了基于微卫星(SSR)标记的遗传结构分析;对葱斑潜蝇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五种斑潜蝇形态鉴定特征本文研究了 5种斑潜蝇的雄性外生殖器形态特征,结果与Spencer(1973)书中描述一致,经过观察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特征仍然是斑潜蝇形态鉴定中最可靠的特征。由于现有文献资料中的大多鉴定图都是引自Spencer的手绘图,缺少清晰的实物对比鉴定特征图,所以本文拍摄了 5种斑潜蝇雄性外生殖器清晰的实物特征图,作为手绘鉴定图的补充。此外,本文研究发现目前使用最频繁的斑潜蝇种类鉴定特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内外顶鬃着生区域的颜色具有不稳定性和种间界限不清晰的缺点,只可作为辅助鉴定特征;2)前翅M3+4脉末段长与次末段长的比值在种内差异范围较大,种间无明显绝对的界限且比值范围重叠部分较大,无法区分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只能作为区分其它种类的辅助特征;3)斑潜蝇腹部背面观花纹多变,但三叶斑潜蝇具有独特的腹部背面特征。在不解剖、不做分子鉴定的情况下,为达到快速准确鉴定,本文总结了这5种斑潜蝇最稳定和可靠的形态鉴别特征:1)三叶斑潜蝇腹部背面中间有一条贯穿腹部背面黑色横条纹的黄色纵带将黑色条纹分割成两列,或者至少在可见的倒数第二黑色条纹中间靠近下端有或大或小可明显区别于其它种类的黄色斑块在黑色条纹中形成一个明显的缺口,且大多个体内外顶鬃着生区域均为黄色;2)美洲斑潜蝇腹部背面可见的倒数第二黑色条纹下缘平滑,无明显缺口,且外顶鬃着生区域颜色为黑色;3)番茄斑潜蝇腹部背面可见的倒数第二黑色条纹下缘平滑或整条成一个大弧形,中间无明显缺口,且内外顶鬃着生区域均为黄色;4)南美斑潜蝇腿节有明显的黑色斑块,且内外顶鬃着生区域均为黑色;5)葱斑潜蝇小盾片为全黑色,且内顶鬃着生区域为黄色,外顶鬃着生区域或下侧有明显区别于其它斑潜蝇属种类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状黑色斑块。2、基于线粒体COI基因与核基因EF-1a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5种斑潜蝇种群COI基因在不同地理种群间和不同寄主植物间均表现出相对保守的特性,可以作为斑潜蝇属种类鉴定的分子依据;EF-1a基因的碱基突变率相对较高,可用于斑潜蝇种群遗传分化的研究。基于COI基因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5种斑潜蝇种间分化明显,其中三叶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亲缘关系最近,虽然形态极其相似,但种间无基因交流,未发现杂交现象;番茄斑潜蝇与南美斑潜蝇亲缘关系最近,葱斑潜蝇与4种斑潜蝇亲缘关系相对较远,这种关系与雄性外生殖器的相似程度一致。基于EF-1a基因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基于COI基因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总体一致,但美洲斑潜蝇单倍型与三叶斑潜蝇单倍型种间分化界限不明显。针对三叶斑潜蝇种内不同种群间的进一步遗传分化结果显示,这两个分别位于线粒体和细胞核的基因,在三叶斑潜蝇种内分化程度和方向上并不完全一致。3、基于微卫星标记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本文选用了 8个三叶斑潜蝇微卫星位点对20个三叶斑潜蝇种群和6个近似种种群的种群遗传结构做了进一步分析,总体分析结果与基于COI基因和EF-1a基因的分析结果一致。在测试样品中,5种斑潜蝇种间遗传距离明显大于种内遗传距离,三叶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番茄斑潜蝇、葱斑潜蝇种间的种群之间均发生高度分化。微卫星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5种斑潜蝇之间(尤其是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之间)虽然形态极为相似,但在线粒体和核基因层面均已经发生了高度的遗传分化,即种间分化明显。本测试样本中三叶斑潜蝇一半种群的观测杂合度(Ho)大于0.5,一半种群的观测杂合度(Ho)小于0.5,说明目前中国地区三叶斑潜蝇种群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总体看,中国这5种斑潜蝇各个地理种群内具有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且遗传分化指数FsT较高,说明地理隔离等因素对斑潜蝇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同一地理不同寄主的种群间在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同一寄主不同地理的种群间在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差异性,说明地理隔离对三叶斑潜蝇种群的遗传分化产生很大影响,寄主植物对斑潜蝇种内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尚未检测到。数据分析表明,中国大陆地区三叶斑潜蝇部分种群处于明显或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状态,而且大致分为两大类群,即华南沿海地区类群和江浙及以北方地区类群,从入侵路径判断,应该是华南沿海地区逐渐向北扩散。瓶颈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整个中国大陆地区的三叶斑潜蝇群体规模正处于平稳增长期。4、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全长16175 bp(GenBank登录号MG252777),包括37个线粒体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转运tRNA,2个核糖体rRNA)和一个非编码区(控制区),其基因排序与模式生物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Lewis et al,1995)的基本相同。该基因组有23个基因分布在J链上(9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14个转运tRNA),14个基因分布在N链上(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8个转运tRNA和2个核糖体rRNA),16个基因间隔区总长64 bp,最短的只有1 bp,最长的有19 bp,位于tRNAGlu和tRNAPhe之间。在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里有9个基因重叠区,最长的在tRNATrp和tRNACys之间,重叠长度为8 bp。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与潜蝇科其它种类相似。此外,葱斑潜蝇基因组序列与原始祖先trnI-trnQ-trnM的分布比较一致。与已测序的5种潜蝇科昆虫一样,葱斑潜蝇的线粒体基因组没有发现重排现象,即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而且基因间隔区的长度和位置也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本文通过分析线粒体基因上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碱基序列对斑潜蝇属5个种构建了系统发育关系,得出了一致的结果,证明葱斑潜蝇应该隶属于斑潜蝇属。

王东,任羽,宋文勇,麦麦提艾则孜·穆合塔尔,郭鹏[8](2019)在《南疆喀什市温室蔬菜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初步分析》文中提出为了分析南疆喀什市温室蔬菜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2017年在喀什市进行了温室蔬菜病虫害调查,共调查了21种蔬菜,其中在16种蔬菜上共发现了12种病害,在15种蔬菜上共发现了4种虫害。综合来看,为害南疆喀什市温室蔬菜的主要病害种类为煤污病、腐烂病、白粉病以及病毒病,主要虫害种类为斑潜蝇、白粉虱和菜蛾。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情况,分析了温室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发生原因,初步构建了喀什市温室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张志勇[9](2019)在《温室害虫防治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温室害虫防治实践角度,对近20年来温室害虫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内容包括:温室害虫种类与鉴定、重要害虫基础生物学研究、温室害虫共生微生物研究等温室害虫基础研究成果;从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防治途径综述了温室害虫防治技术的主要进展。从加强植物检疫、重视温室内外害虫辗转规律研究、新型生防产品研发与应用、组合技术方案研发与应用、智慧温室害虫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及诱集及天敌庇护植物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潘立婷,许永强,杜素洁,王伟,Zoya YEFREMOVA,达娃,刘万学[10](2019)在《入侵害虫南美斑潜蝇在西藏首次发现及其寄生蜂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为我国重要的入侵害虫,我们于2017年7月首次发现其已扩散至西藏。本研究旨在了解西藏地区南美斑潜蝇的发生现状及其寄生蜂种类。【方法】2017和2018年6月上旬-9月中旬对西藏拉萨、林芝、山南和日喀则4个地区的南美斑潜蝇的发生危害及其寄生蜂组成进行了调查采样。【结果】调查的西藏这4个地区均发现南美斑潜蝇分布和危害;温室发生时间为6月上旬-9月中旬,而露地的发生高峰在7月下旬-8月上旬。其寄主植物有9科21种,主要有豆科(Fabaceae)、茄科(Solanaceae)和伞形科(Umbelliferae)等,主要嗜好经济作物有豇豆Vigna unguiculata,扁豆Lablab purpureus,莴笋Lactuca sativa var.angustana和白菜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其寄生蜂包括姬小蜂科(Eulophidae)、茧蜂科(Braconidae)和瘿蜂科(Cynipidae)共计3科9属16种,分别为双斑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bimaculatus,豌豆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isaea,小斑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minoeus,万氏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wani,Diglyphus sp.,纵纹瑟姬小蜂Cirrospilus vittatus,Hemiptarsenus sp.,芙新姬小蜂Neochrysocharis formosa,底比斯姬小蜂Chrysocharis pentheus,普金姬小蜂Chrysocharis pubicornis,Chrysocharis sp.,潜蝇柄腹姬小蜂Pediobius metallicus,Pnigalio sp.,西伯利亚离颚茧蜂Dacnusa sibirica,Dacnusa sp.和Gronotoma sp.;其中优势种为西伯利亚离颚茧蜂、双斑潜蝇姬小蜂和豌豆潜蝇姬小蜂,其个体数量占比分别为总采集个体数的48.7%, 22.1%和12.9%。【结论】西藏南美斑潜蝇的寄生蜂种类丰富,发挥着重要的自然控制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强优势寄生蜂生物学、控害潜力评价以及利用研究,为南美斑潜蝇的绿色防控提供指导。

二、温室蔬菜潜蝇的发生危害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室蔬菜潜蝇的发生危害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地区西甜瓜重要害虫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江苏省西甜瓜概况
        1.1.1 西甜瓜种植概况
        1.1.2 江苏省西甜瓜种植品种概况
    1.2 江苏省西甜瓜主要害虫的种类、危害及发生
    1.3 江苏省西甜瓜主要害虫防治研究概述
        1.3.1 农业防治
        1.3.2 物理防治
        1.3.3 生物防治
        1.3.4 化学防治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江苏地区西甜瓜害虫发生为害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地点概况
        2.1.2 调查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江苏地区西甜瓜害虫种类及为害
        2.2.2 江苏地区西甜瓜主要害虫发生为害特点
    2.3 讨论
第三章 西甜瓜重要害虫瓜绢螟的形态及龄期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统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瓜绢螟的形态特征
        3.2.2 瓜绢螟的龄期划分研究
    3.3 讨论
第四章 西甜瓜重要害虫瓜绢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与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瓜绢螟不同虫态越冬调查
        4.2.2 瓜绢螟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
        4.2.3 不同温度条件对瓜绢螟发育历期的影响
        4.2.4 瓜绢螟不同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4.2.5 瓜绢螟不同温度下的特定时间存活生命表
        4.2.6 瓜绢螟不同温度下的特定时间存活生命表
        4.2.7 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繁殖力及生命表参数
    4.3 讨论
第五章 取食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发育历期的影响
        5.2.2 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孵化率及存活率
        5.2.3 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雌成螨历期和繁殖的影响
        5.2.4 截形叶螨在不同西甜瓜品种上的种群参数
    5.3 讨论
第六章 江苏地区西甜瓜主要害虫的防治试验
    6.1 瓜蚜的防治试验
        6.1.1 材料与方法
        6.1.2 结果与分析
    6.2 截形叶螨的毒力试验
        6.2.1 材料与方法
        6.2.2 结果与分析
    6.3 瓜绢螟的毒力试验
        6.3.1 材料与方法
        6.3.2 结果与分析
    6.4 讨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致谢

(2)东台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发生动态及三叶斑潜蝇的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烟粉虱
    1.2 小菜蛾
    1.3 菜青虫
    1.4 斜纹夜蛾
    1.5 潜叶蝇
        1.5.1 豌豆彩潜蝇
        1.5.2 美洲斑潜蝇
        1.5.3 南美斑潜蝇
        1.5.4 三叶斑潜蝇
    1.6 甜菜夜蛾
    1.7 茶黄螨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东台市蔬菜害虫种类与发生动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烟粉虱
        2.1.2 小菜蛾
        2.1.3 菜青虫
        2.1.4 斜纹夜蛾
        2.1.5 甜菜夜蛾
        2.1.6 潜叶蝇
        2.1.7 茶黄螨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烟粉虱
        2.2.2 小菜蛾
        2.2.3 菜青虫
        2.2.4 斜纹夜蛾
        2.2.5 甜菜夜蛾
        2.2.6 潜叶蝇
        2.2.7 茶黄蜗
    2.3 讨论
第3章 东台地区烟粉虱隐种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试验仪器
        3.1.3 主要试验试剂
        3.1.4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第4章 三叶斑潜蝇的药剂筛选试验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害虫
        4.1.2 供试药剂及用量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斑潜蝇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生与分布特征
    1.1 重度发生区域
    1.2 中度发生区域
    1.3 轻度发生区域
2 为害特征
3 生活习性
    3.1 传播规律
    3.2 化蛹规律
4 无公害防治技术
    4.1 农业措施
        4.1.1 加强田间管理
        4.1.2 人工扫蛹
        4.1.3 高温闷棚
        4.1.4 温室风口装置防虫网
        4.1.5 黄板诱杀
    4.2 药剂防治

(4)“push-pull”策略在西花蓟马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设施蔬菜概述
        1.1.1 我国设施蔬菜概况
        1.1.2 新疆地区设施蔬菜概况
        1.1.3 新疆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种类
    1.2 西花蓟马概述
        1.2.1 西花蓟马起源与分布
        1.2.2 西花蓟马危害
        1.2.3 西花蓟马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2.4 西花蓟马主要防治措施
    1.3 “Push-Pull”策略及应用
        1.3.1 “Push-Pull”策略原理
        1.3.2 “Push-Pull”策略研究现状
        1.3.3 “Push-Pull”策略应用实例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南疆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及分子检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时间及地点
        2.1.2 调查设施蔬菜种类
        2.1.3 试验材料
        2.1.4 试验方法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南疆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种类及分布
        2.3.2 南疆地区蓟马种类PCR鉴定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西花蓟马对不同寄主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西花蓟马在不同蔬菜寄主植物上的取食偏好性
        3.3.2 西花蓟马在不同蔬菜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选择性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西花蓟马对不同蔬菜寄主的嗅觉行为反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西花蓟马对不同设施蔬菜寄主植物的嗅觉选择性
        4.3.2 西花蓟马对不同设施蔬菜寄主植物组合的嗅觉选择性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不同作物布局对西花蓟马防控效果的比较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植株布局对西花蓟马种群动态分布的影响
        5.3.2 不同植株布局对西花蓟马种群防治效果的影响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南疆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及分子检测
        6.1.2 西花蓟马对不同蔬菜寄主的选择性
        6.1.3 不同作物布局对西花蓟马防控效果的比较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5)室内条件下西花蓟马与普通大蓟马的种间竞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概述
        1.1 西花蓟马
        1.2 普通大蓟马
    2 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比较
    3 入侵种西花蓟马与其它昆虫的种间竞争
        3.1 西花蓟马与其它种蓟马之间的种间竞争
        3.2 西花蓟马与其它昆虫之间的种间竞争
    4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在菜豆和豇豆豆荚上的种间竞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在菜豆豆荚上的种间竞争
        2.2 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在豇豆豆荚上的种间竞争
    3 讨论
第三章 药剂胁迫下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在菜豆豆荚上的种间竞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阿维菌素胁迫对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的种间竞争的影响
        2.2 阿维菌素胁迫对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P450酶活性的影响
        2.3 阿维菌素胁迫下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CYP6-3表达量的变化
    3 讨论
第四章 西花蓟马与普通大蓟马生殖能力竞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西花蓟马雌、雄成虫对普通大蓟马产卵量的影响
        2.2 普通大蓟马雌、雄成虫对西花蓟马产卵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斯氏钝绥螨对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若虫的喜好性及捕食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斯氏钝绥螨雌成螨对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1龄和2龄若虫的捕食喜好性
        2.2 斯氏钝绥螨雌成螨对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1龄和2龄若虫的捕食差异
        2.3 斯氏钝绥螨雌成螨捕食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的自身干扰反应
    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1 结论
    2 论文创新点
    3 不足及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致谢
附录

(6)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情况及病虫害防治现状
    1.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概况
        1.1.1 瓦房店市农业用地情况
        1.1.2 瓦房店市自然条件概况
        1.1.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生产概况
        1.1.4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前景
    1.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研究现状
        1.2.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1.2.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规律
    1.3 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3.1 绿色防控体系关键技术
        1.3.2 绿色防控体系的示范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瓦房店市主要设施蔬菜病虫害种类及发生规律调查
    2.1 研究方法
        2.1.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情况
        2.1.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害种类调查
        2.1.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虫害种类调查
        2.1.4 危害程度统计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类及种植情况
        2.2.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2.2.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2.2.4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2.2.5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虫害发生规律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瓦房店市主要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地点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多粘·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3.2.2 多粘·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3.2.3 多粘·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3.2.4 香菇多糖水剂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3.2.5 香菇多糖水剂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3.2.6 复合微生物酵素对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3.2.7 丽蚜小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
        3.2.8 黄板对温室害虫的防治效果
        3.2.9 蓝板对蓟马的防治效果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的建立
    4.1 研究方法
        4.1.1 防控靶标
        4.1.2 防控目标
        4.1.3 防治原则
        4.1.4 试验地点
        4.1.5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的建立
        4.2.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的示范效益
        4.2.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的示范效益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情况
    5.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
    5.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5.4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致谢

(7)五种斑潜蝇形态特征比较研究及重要种的遗传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斑潜蝇属的研究概况
        1.1 斑潜蝇属的分类研究简史
        1.2 斑潜蝇属的形态分类
        1.3 五种重要斑潜蝇的形态鉴别特征
        1.3.1 三叶斑潜蝇
        1.3.2 美洲斑潜蝇
        1.3.3 南美斑潜蝇
        1.3.4 番茄斑潜蝇
        1.3.5 葱斑潜蝇
        1.4 五种重要斑潜蝇的研究概况
        1.4.1 三叶斑潜蝇
        1.4.2 美洲斑潜蝇
        1.4.3 南美斑潜蝇
        1.4.4 番茄斑潜蝇
        1.4.5 葱斑潜蝇
        1.5 五种重要斑潜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 物种分化的方式
        2.1 异域物种分化
        2.2 同域物种分化
        2.3 种群分化研究概述
        2.4 昆虫本身具备的种群分化的条件
        2.5 斑潜蝇的种群分化研究
    3 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概况
        3.1 线粒体简介
        3.2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
        3.3 线粒体DNA的进化
        3.4 线粒体RNA二级结构变化
        3.5 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概况
    4 微卫星标记研究概况
        4.1 微卫星序列的概念和类型
        4.2 微卫星的功能
        4.2.1 作为重组和复制密码
        4.2.2 参与结构基因的表达
        4.2.3 作为染色质折叠密码
        4.2.4 与性别决定有关
        4.2.5 与蛋白表达的剂量效应有关
        4.2.6 参与组成端粒与着丝粒结构
        4.3 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形成的机理
        4.3.1 滑链错配假说
        4.3.2 基因重组假说
        4.4 微卫星标记的特点
        4.4.1 数量丰富
        4.4.2 丰富的多态性
        4.4.3 共显性遗传
        4.4.4 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4.4.5 检测的高效性
    5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五种重要斑潜蝇的形态鉴定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样本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观察、解剖及拍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雄性外生殖器
        2.2 内外项鬃着生区域颜色
        2.3 翅脉M3+4脉比例
        2.4 腹部背面观
    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COI与核基因EF-1A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样本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基因组DNA的提取
        1.5 引物设计和PCR反应
        1.6 PCR产物检测及测序
        1.7 序列整理及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2.1.1 三叶斑潜蝇种群COI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2.1.2 三叶斑潜蝇种群EF-1a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2.2 五种斑潜蝇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2.2.1五种斑潜蝇COI基因各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2 五种斑潜蝇EF-1a基因各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3 三叶斑潜蝇种群间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2.3.1 三叶斑潜蝇种群间遗传分化
        2.3.2 分子变异分析
        2.4 5种斑潜蝇单倍型系统发育
        2.4.1 5种斑潜蝇系统发育树
        2.4.2 三叶斑潜蝇种群系统发育树
        2.5 单倍型网络图
        2.5.1 三叶斑潜蝇单倍型的网状图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三叶斑潜蝇及近似种种群遗传结构对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样本
        1.2 主要试剂及主要仪器
        1.3 基因组DNA的提取
        1.4 微卫星序列的检测与引物设计
        1.5 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检测
        1.6 微卫星位点扩增
        1.7 基因分型
        1.8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2.2 引物筛选结果
        2.3 微卫星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
        2.4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2.4.1 位点间的遗传多样性
        2.4.2 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
        2.4.3 种群间的遗传分化
        2.5 种群遗传结构
        2.6 瓶颈效应的检测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和DNA提取
        1.2 PCR扩增和测序反应
        1.3 测序组装、注释和分析
        1.4 系统进化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核苷酸组成
        2.2 蛋白质编码基因
        2.3 转运tRNA基因
        2.4 核糖体rRNA基因
        2.5 控制区(A+T富含区)
        2.6 系统进化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南疆喀什市温室蔬菜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方案
    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1.2 调查对象及内容
    1.3 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室蔬菜病害种类
    2.2 温室蔬菜虫害种类
    2.3 病虫害发生特点分析
    2.4 病虫害发生原因分析
3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3.1 农业防治
    3.2 物理防治
    3.3 生物防治
    3.4 化学防治
4 小结

(9)温室害虫防治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温室害虫基础研究
    1.1 温室害虫的种类与鉴定
    1.2 重要温室害虫基础生物学
    1.3 温室害虫共生微生物研究
2 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2.1 农业防治
    2.2 物理防治
    2.3 化学防治
    2.4 天敌及生物防治
3 温室害虫防治研究展望
    3.1 加强植物检疫
    3.2 加强温室内外害虫辗转规律研究
    3.3 新型生防产品研发与应用
    3.4 组合技术方案研究与应用
    3.5 智慧温室害虫防控技术研发及应用
    3.6 诱集植物及天敌庇护植物应用

(10)入侵害虫南美斑潜蝇在西藏首次发现及其寄生蜂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潜叶蝇及其寄生蜂发生田间调查
        1.1.1 田间调查采样:
        1.1.2 潜叶蝇的危害等级和寄主植物偏好性划分:
        1.1.3 潜叶蝇的寄生率:
    1.2 潜叶蝇及其寄生蜂的鉴定
2 结果
    2.1 潜叶蝇的形态和分子鉴定
    2.2 南美斑潜蝇的发生及危害
    2.3 寄生蜂的自然寄生效应及其组成与动态
3 讨论

四、温室蔬菜潜蝇的发生危害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地区西甜瓜重要害虫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研究[D]. 邱晔. 扬州大学, 2021(08)
  • [2]东台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发生动态及三叶斑潜蝇的防治技术研究[D]. 缪春蕾. 扬州大学, 2021(05)
  • [3]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斑潜蝇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J]. 刘兴春.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14)
  • [4]“push-pull”策略在西花蓟马防治中的应用研究[D]. 陈泓渝.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5]室内条件下西花蓟马与普通大蓟马的种间竞争[D]. 禹云超. 贵州大学, 2020(04)
  • [6]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 于梦竹. 沈阳农业大学, 2020(10)
  • [7]五种斑潜蝇形态特征比较研究及重要种的遗传结构分析[D]. 陈景芸. 扬州大学, 2019(06)
  • [8]南疆喀什市温室蔬菜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初步分析[J]. 王东,任羽,宋文勇,麦麦提艾则孜·穆合塔尔,郭鹏. 蔬菜, 2019(11)
  • [9]温室害虫防治研究进展与展望[J]. 张志勇. 应用昆虫学报, 2019(05)
  • [10]入侵害虫南美斑潜蝇在西藏首次发现及其寄生蜂调查[J]. 潘立婷,许永强,杜素洁,王伟,Zoya YEFREMOVA,达娃,刘万学. 昆虫学报, 2019(09)

标签:;  ;  ;  ;  ;  

大棚蔬菜中丝虫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