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管理层收购定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收购定价
管理层收购定价论文文献综述
赵丹丹[1](2013)在《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主旋律。我国先后对中小国企进行了一系列由表及里、由财富分配到经营机制的改革。但是,这些改革的总体指导方针是在不触及产权变化基础上的"放让权力"。管理层收购有利于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有助于扩大国有资产的规模,增加国有资产的价值。当然,管理层收购也带来诸多问题。特别是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的问题更加严重,但是其最核心、最严重的问题是定价要素。因此,研究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使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合理定价,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3年36期)
李晓波[2](2013)在《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2002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首次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和员工持股等问题作出规定。在政策导向下,国内A股上市公司MBO潜潮涌动,我国的MBO从非正式的实验层面上升到了国家政策层面。大量公司在设计MBO方案,很多国外公司摩拳擦掌酝酿建立MBO基金,掀起了我国MBO的热潮。2005年4月14日,国资委和财政部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此次的《暂行规定》对"管理层"这个概念做出准确界定,并相应扩大了外延;对资金来源、职工安置费等在以前的相关文件中设计粗略、不易厘清的问题,均在此次得以明(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3年35期)
赵颖[3](2013)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管理层收购(MBO)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欧美国家,九十年代以后在我国得到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收购方式,管理层收购在调整国有经济结构、优化国有资产配置、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在我国仍是新生事物,运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有待规范和完善的地方,其中股权收购的定价公允性问题是最具争议、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本文来源于《合作经济与科技》期刊2013年11期)
李芳艳,吴成颂[4](2012)在《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MBO作为国有资产改革的一种方式,虽然在国外实施的很成功,但近些年来在我国却饱受争议。其中定价问题是争论的焦点。本文主要运用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美信息博弈方法,分析了我国的管理层收购定价的现状,探讨了定价过程中MBO双方对于管理层历史贡献的补偿博弈,并提出了规范MBO定价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2年24期)
赵丹丹[5](2012)在《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主旋律。我国先后对中小国企进行了一系列由表及里、由财富分配到经营机制的改革。但是,这些改革的总体指导方针是在不触及产权变化基础上的“放让权力”。到了21世纪,特别是十六届叁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条解决国有资本快速有效的退出途径,管理层收购应运而生。管理层收购有利于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有助于扩大国有资产的规模,增加国有资产的价值。当然,管理层收购也带来诸多问题。特别是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的问题更加严重,但是其最核心、最严重的问题是定价要素。因此,研究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使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合理定价,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将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及其定价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收集大量资料和实际调查,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的发展现状,提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中存在的七大问题。然后收集33家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相关财务数据,以每股转让价格为被解释变量,以每股收益、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9个财务指标为解释变量,建立混合横截面模型,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通过吸取和借鉴美国管理层收购定价的成功经验,提出八大对策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依据不合理,不应只把每股净资产值静态财务指标作为管理层收购定价标准,而应从动态和静态角度综合考虑财务指标,并以企业价值为定价标准;为打破内部人控制收购价格和自我交易的局面,执行公开竞价机制、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和特别委员会制、限定管理层收购后股权分红、引入中介机构参与管理层收购;明确优惠政策将管理层历史贡献置于管理层收购范围之外考虑;考虑管理层收购控制权溢价;为解决管理层收购后发现收购价格不公允,基于无尴尬条款建立事后补救制度。(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2-04-10)
张瑞瑞[6](2011)在《浅析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公司管理层收购(MBO)中,作为收购方的管理者和作为出让方的公司股东,处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会使得收购中价格难以协商一致。因此,在管理层收购中,价格的确定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期刊2011年04期)
钟红艳,于阳[7](2011)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目前我国管理层收购定价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进一步完善MBO定价的建议,以最大限度地规避管理层收购的定价风险。(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1年13期)
张笑天[8](2011)在《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规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管理层收购(MBO)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或控制权结构,进而通过重组目标公司,实现预期收益的并购行为。我国从1998年四通集团初次引入MBO方式进行产权改革到2002年管理层收购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国企中蔚然成风,(本文来源于《现代审计与经济》期刊2011年02期)
黄艳蕾[9](2010)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管理层收购,简称MBO,即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由于其在激励经营者、提高内部人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管理层收购带来了诸如暗箱操作、定价过低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从而引发了对管理层收购的广泛关注和争论。其中,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是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核心和焦点问题。本文以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作为研究主题,针对传统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和定价方法的不足,以实物期权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和研究工具,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研究,对管理层收购定价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管理层收购定价方法和定价模型。管理层收购定价是指管理层收购中拟转让目标企业产权价格确定的过程,目标企业产权的价值直接取决于目标企业价值。因此,目标企业价值是管理层收购定价的基础,准确判断和衡量目标企业的价值是管理层收购定价过程的关键。论文提出了基于实物期权法的管理层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模型和整体思路框架:从交易双方的角度分别对目标企业的自身价值和投资价值进行评估,目标企业的自身价值由目标企业的现实资产价值和期权价值构成,目标企业的投资价值由目标企业的自身价值和由管理层收购后创造的价值构成。(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期刊2010-12-19)
赵颖[10](2010)在《拟构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管理层收购(MBO)兴起于20世纪70,80年代的欧美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得到应用。其运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有待规范和完善的地方,其中收购的定价公允性问题是最具争议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本文来源于《企业导报》期刊2010年02期)
管理层收购定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引言2002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首次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和员工持股等问题作出规定。在政策导向下,国内A股上市公司MBO潜潮涌动,我国的MBO从非正式的实验层面上升到了国家政策层面。大量公司在设计MBO方案,很多国外公司摩拳擦掌酝酿建立MBO基金,掀起了我国MBO的热潮。2005年4月14日,国资委和财政部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此次的《暂行规定》对"管理层"这个概念做出准确界定,并相应扩大了外延;对资金来源、职工安置费等在以前的相关文件中设计粗略、不易厘清的问题,均在此次得以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管理层收购定价论文参考文献
[1].赵丹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研究[J].科技视界.2013
[2].李晓波.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研究[J].财会通讯.2013
[3].赵颖.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
[4].李芳艳,吴成颂.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探析[J].科技信息.2012
[5].赵丹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
[6].张瑞瑞.浅析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
[7].钟红艳,于阳.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
[8].张笑天.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规制[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
[9].黄艳蕾.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
[10].赵颖.拟构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模型[J].企业导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