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陕南会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平面形式,会馆门楼,会馆乐楼
陕南会馆论文文献综述
袁静[1](2018)在《陕南会馆建筑艺术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民间经济快速发展,商品贸易交流频繁。应对种种社会需要,会馆建筑应运而生,其作为的一种民间重要的公共建筑类型,是社会多元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体现了当时当地社会生活风貌及文化状态,是研究该特定时空的文化历史的最佳实物见证。(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8年41期)
程华旸[2](2018)在《文化遗产视角下陕南地区会馆建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时期陕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战乱的侵袭以及国家颁布的若干法规政策在中原和沿海地区引起的频繁地移民活动,使得陕南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会馆建筑,尤其是在水陆交通与陆路交通十分发达的城镇,都存在着规模不小的会馆建筑群。会馆建筑的出现带动了整个陕南地区的社会发展,不但实现了各地移民之间感情的维系、维持市场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同时对当地人民的生活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会馆建筑虽然已丧失了原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但结合会馆建筑本身的特点继而突破其原本承担的功能以及地区的限制,使得会馆建筑能够结合当下所处的建筑环境以及所在地区的发展定位,对其进行改造与利用而获得“新生”,使会馆建筑成为普通大众能够近距离接触的文化遗产;同时将会馆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和其所在地区的发展战略相结合,使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工作发展的更全面,使之为当地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入手,对陕南地区会馆建筑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陕南地区现存的会馆建筑进行实地调研与测量,在此基础之上分析陕南地区会馆建筑其分布与数量的特点;其次,对现存的会馆建筑单体分析其建筑布局、空间造型、造型设计、功能特点、装饰艺术等方面并总结陕南地区会馆建筑其特点,并通过分析解读这些会馆建筑作为文化遗产具有的不同的价值要素,从而针对其价值要素提出会馆建筑的保护策略。通过解析过去会馆建筑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下社会发展中提出的各项有关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政策,使会馆建筑在获得保护与传承的良好条件与机遇的当下,通过对陕南地区现存会馆建筑的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对陕南地区会馆建筑保护与传承的相关思路与政策性建议。最后,根据陕南地区现存会馆建筑的保护现状以及周边环境对其进行重新分类,并结合会馆建筑本身价值要素,从而针对不同情况提供具体的保护思路与策略;并从会馆建筑原本具有的功能角度出发,在其原本功能延续的基础之上,再根据现状的不同,结合会馆建筑本身具体特点探索其在利用与发展中可能产生的新功能。期望通过结合会馆建筑在所在地区城镇发展的战略地位,与其周边的文化资源与文化遗产联系在一起,创造一个文化遗产保护的大环境,实现会馆建筑功能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将会馆建筑的价值予以广泛的传播,最终使得会馆建筑以文化遗产的方式通过“活态”传承的方式获得公众的重视保护与传承与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李珍玉[3](2017)在《陕南清代会馆建筑保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会馆是指同乡或同业人员自发兴起的聚集性建筑,起于明代,在清代得以快速发展。会馆主要分为京师会馆、商业会馆和移民会馆。清明时期由于移民的历史背景,以及陕南地区独特的地理自然优势,大量会馆修建至此,独树一帜。然而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会馆建筑的现存状况不容乐观,其使用价值逐渐丧失,城市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在学术领域对会馆建筑的研究也不尽人意,主要包括建筑图纸不全、剖析不够深入以及不能从周边环境去分析会馆的发展演变等方面。陕南会馆所面临的情况亦是如此,甚至要更为严重,因此本论文以部分陕南清代会馆建筑为研究对象,以会馆建筑的现存状况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讨论,为会馆建筑的保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本论文以陕南地区10座省级及省级以上的会馆文保单位为案例,展开实地调研,收集资料、绘制图纸,并结合会馆周边的自然环境以及其城市环境对其开展陕南清代会馆的保护研究。论文从会馆的功能、空间、流线、装饰等方面去解析陕南清代会馆建筑的特征,提出现存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从而为今后会馆研究提供更加全面、详细的数据、图纸等资料,为会馆保护提供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和措施。论文取得了已下研究结果:(1)陕南清代会馆的特征论文将陕南的会馆建筑规为商业会馆、移民会馆以及帮会会馆。这3类会馆主要的修建原因是商业活动和移民活动,功能相似,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其功能包括商业活动、生活起居、祭祀庆典以及聚会议事等;陕南会馆在选址上大多选自山水交融、景色优美、交通便利或靠近城镇中心的地方,其周边分布着大量的商铺以及民居;在建造过程中,因地制宜,使得会馆产生自然高差。建筑平面规整,往往是以院落为单位,有明显的中轴线,依次排列有山门、戏楼、过殿以及正殿,两旁设置有辅助用房或厢房,个别规模较大的会馆还有观戏楼、鼓楼等建筑;在空间上,陕南会馆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相互交替,开敞空间随轴线和高度逐一缩小,动静分区自然过渡;建筑风格及其装饰上,陕南会馆大多集合着徽派建筑、赣派建筑以及晋派建筑等建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风火山墙、天井、飞檐斗拱、屋顶、色彩装饰上等。(2)陕南清代会馆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陕南清代会馆建筑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建筑空间不能良好的融入城市空间,会馆建筑周边环境与会馆不协调以及会馆建筑破损等情况。因此陕南清代会馆建筑的保护一是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充分合理的利用会馆空间,以达到调节城市空间和肌理的目的;二是从会馆周边的局部环境出发,尊重会馆的建筑风格,协调会馆与周边建筑的关系;叁是从会馆自身出发,选择行政管理机构对会馆进行实时的维护、修复工作,在更新会馆部件时,顺应会馆原貌,保留其建筑特征,本着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去保护陕南清代会馆建筑。通过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会馆保护乃至古建筑保护中,从建筑本身出发固然重要,但是保护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城市环境同等重要。在实施保护古建筑工作前,应该充分分析其周边环境的景观因借、空间格局、城市风貌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建筑融于山水,融于城市。而后本着尊重建筑原有风貌、风格以及文化特征等的原则,进行建筑物自身的修复和更新。古建筑保护工作在现阶段还不尽人意,其工作任重而道远。望更多人投入古建筑保护工作中,将中国古建筑发扬光大。(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7-06-04)
韩斌辉,贾虎,郭婷[4](2015)在《陕南黄州会馆维修工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安康旬阳黄州会馆为例,通过深入现场了解,结合现场病害介绍了古建筑修缮中的砖作、木作的施工工艺,并积极思考探索新的保护方法,为类似的文物建筑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文博》期刊2015年04期)
姜小军[5](2008)在《清代陕南会馆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民的大量涌入和商品贸易的不断发展,陕南地区在清代出现了大量的会馆。这些会馆建筑是研究陕南地区移民、商业贸易等问题的珍贵资料,但是学术界对陕南会馆相关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研究陕南商业发展、移民等与当地会馆建筑的关系,揭示该地域会馆的分布特点、形式布局、功能特征等问题,本文运用历史地理学相关研究方法对陕南会馆研究做了一次尝试,正文共分为五章。一、陕南会馆的发展概况。在清楚地认识陕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地理区位的基础上,详细探讨陕南会馆兴起的原因。文章认为大量移民活动的影响以及陕南在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商业贸易的繁荣是此地兴建会馆的主要因素。二、陕南会馆的建筑及分布特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及实地考察统计出陕南会馆的数量,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对该地区会馆的建造年代、命名特点、分类等建筑特征进行探讨。另一方面主要对分布于府、州、县的会馆和沿河乡镇的会馆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认为瓦房店、蜀河镇、龙驹寨、漫川关等沿河乡镇会馆较多。这反映出在影响陕南会馆建立地选择的诸多因素中区位优势即水路交通上的优势占很大比例。叁、陕南会馆的职能特征。会馆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移民、商户的利益。通过分析认为陕南会馆的职能特征主要表现为:敬先贤、祀神灵,维系情感;保护本帮、本行的利益;使乏者憩,闲者乐:为本籍客民提供帮助等四个方面。同时指出,会馆在实施各种职能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物质基础,而这些经费主要通过捐助、抽租税等方式筹集。四、陕南会馆的布局形式及装饰特征。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陕南会馆在布局形式和装饰特征上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各个会馆都非常注意把当地的风格与外来元素巧妙地结合,做到南北兼容,如天井、马头山墙在此地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陕南会馆在建筑过程中,其选择方位的原则是依山面水。山、河所处方位成为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大多为北山面水而建。就布局特征而言,各会馆由于财力、精力的不同,面积或大或小,建筑物或多或少,但大都有山门、正殿、献殿、厢房等基本构成部分。会馆在风格上既有北方的豪放、宏大,也有南方的婉约、秀美。五、陕南会馆的文化价值及保护措施。颇具特色的陕南会馆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负载了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是该地区历史文脉延续的标志:在传播文明、展现陕南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后以山阳县的骡帮会馆为个案探讨陕南会馆的现状与保护问题。总之,本文的研究结论是,陕南会馆建筑与移民、商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其分布特征分析可以看出水路交通上的优势占主导地位,与汉江、丹江的关系尤为密切。陕南会馆作为一种重要的古建筑形式,不仅在建筑、美术、雕塑等方面有着珍贵的价值,在职能特征、建筑布局以及装饰特点等方面都可以看到本地文化与外地文化的交融。陕南会馆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所以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古建筑、文物加强修缮、保护。(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姜小军,卞建宁[6](2007)在《清代陕南会馆建筑的地域特征及文化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会馆建筑是在中国明清之际出现的异乡人在客居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和活动场所。清代陕南会馆建筑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泛,对陕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文章在对相关文献资料整理以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之上,对陕南会馆进行了系统统计、分析,进而揭示出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价值。(本文来源于《商洛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蔡云辉[7](2003)在《会馆与陕南城镇社会》一文中研究指出陕南会馆大多产生于清代中晚期,具有随地形河流走向布局和延伸的显着特点。陕南会馆在当时起到了联乡宜、办善举、祭祀神灵、协商商贸和维护自身利益等作用,对近代陕南区域城镇的建筑、经济、人口和区域文化等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5期)
陕南会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清时期陕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战乱的侵袭以及国家颁布的若干法规政策在中原和沿海地区引起的频繁地移民活动,使得陕南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会馆建筑,尤其是在水陆交通与陆路交通十分发达的城镇,都存在着规模不小的会馆建筑群。会馆建筑的出现带动了整个陕南地区的社会发展,不但实现了各地移民之间感情的维系、维持市场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同时对当地人民的生活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会馆建筑虽然已丧失了原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但结合会馆建筑本身的特点继而突破其原本承担的功能以及地区的限制,使得会馆建筑能够结合当下所处的建筑环境以及所在地区的发展定位,对其进行改造与利用而获得“新生”,使会馆建筑成为普通大众能够近距离接触的文化遗产;同时将会馆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和其所在地区的发展战略相结合,使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工作发展的更全面,使之为当地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入手,对陕南地区会馆建筑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陕南地区现存的会馆建筑进行实地调研与测量,在此基础之上分析陕南地区会馆建筑其分布与数量的特点;其次,对现存的会馆建筑单体分析其建筑布局、空间造型、造型设计、功能特点、装饰艺术等方面并总结陕南地区会馆建筑其特点,并通过分析解读这些会馆建筑作为文化遗产具有的不同的价值要素,从而针对其价值要素提出会馆建筑的保护策略。通过解析过去会馆建筑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下社会发展中提出的各项有关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政策,使会馆建筑在获得保护与传承的良好条件与机遇的当下,通过对陕南地区现存会馆建筑的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对陕南地区会馆建筑保护与传承的相关思路与政策性建议。最后,根据陕南地区现存会馆建筑的保护现状以及周边环境对其进行重新分类,并结合会馆建筑本身价值要素,从而针对不同情况提供具体的保护思路与策略;并从会馆建筑原本具有的功能角度出发,在其原本功能延续的基础之上,再根据现状的不同,结合会馆建筑本身具体特点探索其在利用与发展中可能产生的新功能。期望通过结合会馆建筑在所在地区城镇发展的战略地位,与其周边的文化资源与文化遗产联系在一起,创造一个文化遗产保护的大环境,实现会馆建筑功能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将会馆建筑的价值予以广泛的传播,最终使得会馆建筑以文化遗产的方式通过“活态”传承的方式获得公众的重视保护与传承与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陕南会馆论文参考文献
[1].袁静.陕南会馆建筑艺术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8
[2].程华旸.文化遗产视角下陕南地区会馆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3].李珍玉.陕南清代会馆建筑保护研究[D].长安大学.2017
[4].韩斌辉,贾虎,郭婷.陕南黄州会馆维修工艺探讨[J].文博.2015
[5].姜小军.清代陕南会馆的历史地理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
[6].姜小军,卞建宁.清代陕南会馆建筑的地域特征及文化价值[J].商洛学院学报.2007
[7].蔡云辉.会馆与陕南城镇社会[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