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眼神经损伤论文-滕金艳,胡少勇,汪泽栋

动眼神经损伤论文-滕金艳,胡少勇,汪泽栋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眼神经损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眶内电针法,眶内针刺法,眼外肌,动眼神经损伤

动眼神经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滕金艳,胡少勇,汪泽栋[1](2019)在《眶内电针法与眶内针刺法对大鼠动眼神经损伤后眼外肌功能及动眼神经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眶内电针法与眶内针刺法对动眼神经损伤模型大鼠眼外肌功能的影响及对动眼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SD大鼠暴露动眼神经,制备动眼神经损伤模型,选取模型制备成功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眶内电针刺组(A组)、眶内针刺组(B组),每组各7只。另选取仅暴露动眼神经SD大鼠7只为假手术组,选取未进行任何手术处理的SD大鼠7只为空白组。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不予治疗,A、B组均行对应的治疗方案,于治疗结束次日检测瞳孔直径、睑裂大小、眼外肌张力、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动眼神经中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 mRNA表达。结果:假手术组瞳孔直径大于空白组、睑裂及眼外肌张力小于空白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瞳孔直径大于空白组、睑裂大小及眼外肌肌肉张力小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瞳孔直径大于假手术组,睑裂小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瞳孔直径大于假手术组、睑裂及眼外肌张力小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瞳孔直径小于模型组、睑裂及眼外肌张力大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睑裂及眼外肌张力大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Galectin-1 mRNA相对表达量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Galectin-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Galectin-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假手术组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眶内电针法与眶内针刺法均可改善动眼神经损伤模型大鼠的眼外肌功能,并具有修复动眼神经损伤作用。(本文来源于《川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莉[2](2018)在《综合康复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收取本次研究原发性脑干损伤动眼神经麻痹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原发性脑干损伤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效果显着,值得研究。(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50期)

徐赤宇,潘宝华,李富强,李大铁[3](2018)在《注射隆鼻术中引发血管栓塞和动眼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注射隆鼻术中引发的血管栓塞和动眼神经损伤的对症紧急处置及后续治疗。方法:对2例注射隆鼻术中出现血管栓塞且其中1例合并有动眼神经受损的患者紧急进行玻璃酸酶注射、抗感染、扩血管、营养神经、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和高压氧舱等多种促进局部皮肤血运、减压和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及护理。结果:患者因血管栓塞引发的血运障碍恢复正常,无明显瘢痕残留;其中1例合并有动眼神经受损患者已康复,处理后90d随诊,局部皮肤未见异常,眼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注射隆鼻术中小血管栓塞引发的皮肤血运障碍和眼部视力感觉异常,采取积极对症紧急处置和后续眼科专项特殊对症救治,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产生,获得良好愈后。(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8年03期)

王彦阔[4](2018)在《老年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对脑损伤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对后交通动脉瘤(Pcom AA)伴动眼神经麻痹(ONP)老年患者脑损伤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1例Pcom AA伴ONP高龄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措施分组,观察组(神经内科收治)31例,开展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神经外科收治)30例,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方式处理。观察两组临床手术指标变化,检测患者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乳酸、葡萄糖等生化指标,评估脑损伤改善效果,记录手术并发症及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气管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乳酸、葡萄糖、NSE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脑水肿、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ONP完全恢复11例(35.48%),部分恢复4例(12.90%);对照组ONP完全恢复10例(33.33%),部分恢复5例(16.67%),两组ONP恢复效果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Pcom AA伴ONP疗效确切,对脑组织损伤小,促进机体恢复效果,改善ONP症状,减少手术并发症,增强治疗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毋艳艳[5](2016)在《动眼神经损伤前后电生理学变化与功能修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建立相应的电生理学研究的可行性动物实验模型,研究动眼神经损伤后前后电生理学变化和对功能的修复做出合理性意见。方法建立两组模型分别对动眼神经损伤前后电生理学变化和功能修复进行研究,第一组,建立比格犬动眼神经损失的动物仿真模型的建立,并且制作动眼神经专用引导的电极,研究动眼神经前后电生理学变化,第二组,成年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第一组:正常对照组15只,动眼神经不给予损伤,其余35只大鼠均损伤动眼神经主干,第二组为损伤对照组(15只)不予缝合,第叁组和第四组立即给予缝合,观察动眼神经损伤后功能修复所需的条件。结果全部操作两组动物均耐受,并且获得理想生物学电信号,动眼神经的损伤的功能恢复受到了神经元分布及轴突的影响。结论动眼神经损伤后电生理出现了明显变化,随时间延长电生理呈动态变化。动眼神经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副交感功能较眼外肌功能恢复早。两种参数电刺激动眼神经2 m后发现下斜肌CMAP明显恢复。动眼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具有可重复性,为研究提供了合适的实验参数和数据,适合功能修复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6年24期)

吴浩,张伟[6](2015)在《综合康复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和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9/2014-04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脑干损伤动眼神经麻痹患者113例,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7例,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56例,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眼肌运动功能,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转化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5年07期)

翟名燕,张霆[7](2015)在《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联合高压氧治疗动眼神经损伤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联合高压氧治疗动眼神经损伤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480例动眼神经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40例和观察组240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两组患者均以14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力恢复时间显着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联合高压氧治疗动眼神经损伤临床疗效显着,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5年03期)

魏常虹,李裕钦[8](2015)在《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48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痊愈39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痊愈31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2.0%。两组患者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着(P<0.01)。2两组患者复视、睑下垂、瞳孔散大、眼球运动症状改善时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陈炜炜,娄晓敏,佘志峰,蒋功达,陈晓[9](2014)在《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外伤性动眼神经损伤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在西医诊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外伤性动眼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颅脑外伤合并外伤性动眼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常规予以血管扩张药、营养神经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常加用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治疗24天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医诊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外伤性动眼神经损伤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乡村医药》期刊2014年03期)

纪晓杰,周凌云,司承庆,郭庆,冯广忠[10](2013)在《电针治疗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眼球运动障碍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与单纯针刺治疗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的眼球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探寻该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的眼球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电针组选取眼外肌穴为主穴,采用眼部内刺法结合电针疗法;针刺组穴位及针刺手法同电针组,但不使用电针。均每周治疗5次,15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分别比较两组间及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睑裂大小、瞳孔大小、眼球运动范围和复视恢复情况。结果:电针组眼裂(9.79±2.65)mm、眼球移动距离(18.12±1.30)mm均高于针刺组的(8.23±2.74)mm、(16.71±1.44)mm;电针组瞳孔直径(0.44±0.42)mm低于针刺组的(0.72±0.5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组痊愈率63.33%(19/30)、总有效率93.33%(28/30)均优于针刺组的36.67%(11/30)、83.33%(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治疗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的眼球运动障碍具有明显优势,起效快、疗效高、疗程短,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3年11期)

动眼神经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收取本次研究原发性脑干损伤动眼神经麻痹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原发性脑干损伤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效果显着,值得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眼神经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1].滕金艳,胡少勇,汪泽栋.眶内电针法与眶内针刺法对大鼠动眼神经损伤后眼外肌功能及动眼神经的作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9

[2].王莉.综合康复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3].徐赤宇,潘宝华,李富强,李大铁.注射隆鼻术中引发血管栓塞和动眼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18

[4].王彦阔.老年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对脑损伤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5].毋艳艳.动眼神经损伤前后电生理学变化与功能修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

[6].吴浩,张伟.综合康复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

[7].翟名燕,张霆.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联合高压氧治疗动眼神经损伤疗效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

[8].魏常虹,李裕钦.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48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5

[9].陈炜炜,娄晓敏,佘志峰,蒋功达,陈晓.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外伤性动眼神经损伤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4

[10].纪晓杰,周凌云,司承庆,郭庆,冯广忠.电针治疗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眼球运动障碍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3

标签:;  ;  ;  ;  

动眼神经损伤论文-滕金艳,胡少勇,汪泽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