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役词汇论文-金艾文

使役词汇论文-金艾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使役词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词汇型使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TECCL语料库,LOCNESS语料库

使役词汇论文文献综述

金艾文[1](2018)在《大学生词汇使役的使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役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它是人类对事物因果关系认识的语言表征之一(Pinker,1989)。上世纪60年代起,各语言学派从不同角度对使役做了诸多研究,研究主要涉及使役语义形成与分解、使役语句转换生成、心理使役动词及使役动词的习得等。语料库研究方法的出现使得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使役动词对比研究成为可能。此前研究发现同英语本族语者相比,中国学生有过分依赖分析型使役结构,较少使用词汇型使役动词的情况。但目前对于中国学生使役结构使用情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型使役结构上,对词汇型使役动词关注不够,而且所使用的语料也较为陈旧,这使得对中国学生词汇型使役动词使用情况的研究更有意义。故此,本文基于语料库数据,分析和研究了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词汇型使役动词,并且将其与本族语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词汇型使役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本研究选取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TECCL)中全部大学生作文语料,共计436篇;并全样本抽取英语本族语者作文语料库(LOCNESS),共计7044篇。作者将前者命名为TECCL-C子语料库。结合前人对使役动词的研究,本文将词汇型使役动词划分为零位使役动词(Zero causatives)和缀合使役动词(Affixational causatives),又将前者划分为同型转换型(Identical-shift lexical causatives)和原生使役动词(Simple lexical causatives)。本文的分析方法如下。首先,作者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词汇表》(2000)中选取所有使役动词,并提取出其中难度在CET4及CET6考试程度的使役动词,将这些词汇按照使役动词分类框架进行归类。再利用Antconc3.4.4软件,在中国大学生以及本族语大学生写作语料库中分别检索这些词汇。最后利用对数似然率计算器(Log-likelihood calculator)检测两个语料库中词汇型使役动词使用是否有差异,并对使用异同进行归纳。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发现,两个语料库中大学生词汇型使役动词使用存在以下相似:(1)就使用量大小而言,中国与本族语大学生各类词汇型使役动词的使用顺序基本一致,即原生使役动词>缀合使役动词>同型转换类使役动词。(2)中国与本族语大学生在英语作文中最常使用的使役动词存在重合现象,尤其是缀合型和原生使役动词,而中国大学生往往过度使用某些使役动词,如“improve”,“reduce”。(3)中国大学生能够掌握许多词汇型使役动词。如受母语影响,中国大学生能够像本族语者一样地道地使用“-化”一类使役动词;中国大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带有“-fy”,“-ize”和“-ate”后缀的使役动词。如相较于使用与这类词语相关的分析型使役结构“make+O+stable”,中国大学生倾向于使用相关的词汇型使役动词“stabilize”。本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在总体词汇型使役动词使用频数上高于本族语大学生。两个语料库中使役动词使用存在较大差异。作者按各类型使役动词将差异归纳如下:(1)中国与本族语大学生作文中缀合型使役动词在使用量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中国大学生使用量较大;中国大学生存在过度使用一些缀合型使役动词的现象,如“improve”,“increase”和“enhance”;相较于本族语大学生,中国大学生前缀型使役动词使用过多。(2)中国与本族语大学生作文中原生使役动词在使用量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中国大学生使用量较大;相比中国大学生,本族语者能够多样化使用原生使役动词,中国大学生此类使役动词使用相对不均衡,不能灵活运用词义相近的词汇型使役动词,而反复用他们已经掌握的较为普遍的使役动词。导致这些异同的原因可能是母语迁移,英语教学方法以及语言输入不足;作者观察本族语大学生原生使役动词使役结构,将其总结为“S+V+O”和“S+V+O+C”。前者又被分为“主+心理使役动词+宾”和“主+其他原生使役动词+宾”两类。而后者分为“主+谓+宾+do/to do something”,“主+谓+宾+prepositions/-ing/adj/adv”,“主+谓+宾+that从句”和“主+谓+反身代词+补”几类。中国大学生很有必要了解这几类结构。(3)中国与本族语大学生同型转换类使役动词在使用量上并无显着性差异,但作者发现中国大学生使用此类使役动词时存在语体混淆现象;由于不同于中文,英文常将使役状态与结果两参数融合在一个使役动词中,中国大学生更常使用相关的分析型使役结构“make/have+O+pleased/interested/worried”而非词化使役“please”和“interest”。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在频数上中国大学生使用的词汇型使役动词高于本族语大学生,在各类词汇型使役动词的具体使用上,其与本族语大学生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大学生在使用词汇型使役动词时应该注意语体混淆、过度使用、同义使役动词活用等问题。最后,作者对英语词汇型使役动词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英语教师可引入真实丰富的语料库资源以使学生更好的把握词汇型使役动词的使用;老师要介绍使役动词及其分类方法,让学生对词汇型使役动词有系统的了解;学生可使用释义的方法识记词汇型使役动词。(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18)

问晓娟[2](2015)在《古汉语在中学英语心理使役化词汇习得中的妙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使役化结构是英语使役化结构的典型用法。心理使役化词汇的语义结构要素是附着在词汇上的一个隐性的及语音为空值的"使意",即零位使因。学生只有在感知到包含在心理使役化词汇里的零位使因后,才能成功习得此类词汇。而现代汉语中缺乏使役化词汇,这给学生习得此类词汇造成很大的困难。古汉语词汇使役用法知识的成功迁移,会有效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心理使役化词汇的特点,提高对心理使役化词汇中零位使因的感知度,从而成功习得英语心理使役化词汇。(本文来源于《英语教师》期刊2015年11期)

施红梅[3](2015)在《英汉语言使役概念表达的词汇化模式对比分析——以《小王子》的英汉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使役概念表达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中典型使役事件的临摹或概念化。英汉语言中都有表达使役概念的词汇和句式。本文通过对比英汉语言使役概念表达的异同,以短篇小说《小王子》的英汉译本为语料,结合Talmy以英语为例提出的表达"实现"意义的四种词汇化模式,尝试提出英汉语言使役概念的词汇化模式并剖析其异同。(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5年05期)

黄小萍[4](2015)在《现代汉语词汇性使役结构以动结式为主》一文中研究指出使役有直接和间接使役之分,可构成一个从前者到后者的连续统,如“毁—毁掉—使……毁了”。其中单音使役动词最为直接,动结式居中,兼语式致使句表达的使役较为间接。 单音使役动词古汉语中多见,现代汉语中较少,较为活跃的用法是双音使役词汇。其中有由形容词(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5-03-02)

李逢春[5](2014)在《从使役动词make,have,let词义辨析论词汇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使役动词make,have,let常被放在一起当做同义词教学,只强调结构,而忽视它们的区别及多义性。本文在全面分析叁个词的语义的同时,对词汇教学提出了有效建议。(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4年18期)

王惠霞[6](2013)在《基于笔语语料库的GET使役用法词汇型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学生英语笔语语料库(WECCL 2.0)和鲁汶本族语作文语料库(LOCNESS)中GET使役用法词汇型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在书面语中使用GET使役用法词汇型式总频数要比本族语者少,两者之间有显着差异。这说明中国学习者对GET使役用法并没有完全掌握,其词汇习得广度和深度不够。词汇教学应注重学生词汇型式的习得。(本文来源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吕芳[7](2010)在《英汉使役词汇化模式下的译者思维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英汉语言对使役概念的表达存在不同的词汇化模式。本文以Talmy(2000)对两个《论语》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在翻译作品时,以英语为母语的译者在翻译使役概念表达时多采用词汇手段,以使役词汇表达句意;而汉语为母语的译者在翻译使役概念表达时则更多采用句法手段,以使役结构表达句意。这一语法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英汉思维差异造成的。(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郑毅玲[8](2010)在《英汉使役动词词汇化程度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比英语使役动词的综合型表达及汉语相应的几种分析型表达,可以发现英语使役动词词汇化程度高于汉语使役动词词汇化程度。这种词汇化程度的差异,是由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词汇系统及文化背景等原因引起的。(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赵朝永,邵志洪[9](2009)在《英汉语使役概念表达的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役概念表达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中典型使役事件的临摹或概念化。英汉语对使役概念的表达存在不同的词汇化模式。英语倾向于由使役动词本身实现使役意义,侧重词汇手段;而汉语则倾向于在附加语中表达使役意义,侧重句法手段。英汉语使役概念表达的词汇化模式研究表明,在使役概念的语义范畴内,英语使役表达的词汇化程度较高,而汉语则相对较低,这一认识对语际翻译与外语教学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唐盈[10](2008)在《使役动词词汇化程度的英汉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比了英汉两种语言中使役动词词汇化程度的高低,发现英语在表达使役关系时词化程度较高,比较倾向于综合型表达,而汉语在这一方面的词化方式使用的范围有限,较多地使用分析型表达法。造成这一原因的主要因素来自于英汉语义结构的差异。(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08年24期)

使役词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词汇使役化结构是英语使役化结构的典型用法。心理使役化词汇的语义结构要素是附着在词汇上的一个隐性的及语音为空值的"使意",即零位使因。学生只有在感知到包含在心理使役化词汇里的零位使因后,才能成功习得此类词汇。而现代汉语中缺乏使役化词汇,这给学生习得此类词汇造成很大的困难。古汉语词汇使役用法知识的成功迁移,会有效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心理使役化词汇的特点,提高对心理使役化词汇中零位使因的感知度,从而成功习得英语心理使役化词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使役词汇论文参考文献

[1].金艾文.大学生词汇使役的使用特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2].问晓娟.古汉语在中学英语心理使役化词汇习得中的妙用[J].英语教师.2015

[3].施红梅.英汉语言使役概念表达的词汇化模式对比分析——以《小王子》的英汉译本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

[4].黄小萍.现代汉语词汇性使役结构以动结式为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5].李逢春.从使役动词make,have,let词义辨析论词汇教学[J].考试周刊.2014

[6].王惠霞.基于笔语语料库的GET使役用法词汇型式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

[7].吕芳.英汉使役词汇化模式下的译者思维差异[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8].郑毅玲.英汉使役动词词汇化程度对比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9].赵朝永,邵志洪.英汉语使役概念表达的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

[10].唐盈.使役动词词汇化程度的英汉对比分析[J].考试周刊.2008

标签:;  ;  ;  ;  

使役词汇论文-金艾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