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悲情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江淹,悲情,审美
悲情赋论文文献综述
金凤蕊[1](2017)在《江淹悲情赋的审美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江淹的赋作以哀怨凄怆为主题,柔婉缠绵又清丽动人,典雅间透着超脱,深厚中蕴着苍壮。它以真挚的情感内容及精妙的艺术表现在赋坛呈现出悲情赋独具特色的审美境界,亲友缺失、离乡羁旅、政治失意,造成了他生离死别的痴怨、草木触情的感伤、人生长恨的无奈,其赋作形成了以悲为美的审美特色。(本文来源于《参花(下)》期刊2017年05期)
蔡乐[2](2006)在《中古悲情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赋”是中国文学中特有的一种亦诗亦文的韵文体裁,“悲情赋”则是在赋的范畴中,从题材角度划分出的情感倾向于感伤、哀怨乃至悲愤的部分。古人已经朦胧的意识到悲情一类赋作的存在,但是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和整理。悲情赋起源于《诗经》和《楚辞》,前者是悲情赋感伤的情感纽带,后者哀怨、悲愤的情感以及适于抒情的“骚体”形式都给悲情赋以深刻的影响。从西汉建立至南朝陈灭亡近八百年中,中古文人共创作了叁百余篇悲情赋,这些作品大体上可以分为初步发展、高潮与转型及衰变叁个阶段。具体来说,两汉是悲情赋初步发展的时期,主要继承屈骚传统,顺流而作。虽然与辉煌的散体大赋相比,它只能算作涓涓细流,但却开启了后世抒情赋悲感的先声。尤其是与屈原一脉相承的“不遇”之悲,更是汉代悲情赋的主要情感内容。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多变。汉代政治、经济繁荣所成就的盛世情怀瞬间消解于刀光战火,同时人的觉醒和文学主情观念也在此期间确立,在这样的背景下悲情赋进入创作高潮。建安开始,逐渐把情感的中心从感慨家国兴衰、功业未成转向个体人生的迁逝之感、离别、怀思、悼亡、婚恋不幸等方面。内容进一步拓展。体式上短小灵动,尤其是此间文人同题共做,更进一步促进了悲情赋艺术技巧的完善。正始时期司马氏集团采取高压政策,文人内心苦闷,却不敢多言,产生了向秀的《思旧赋》这样沉郁的作品,而阮籍更以大量的曲讽笔法表达自己内心的压抑和不满。西晋时期悲情赋开始转型,风格趋于柔和凄美,多情而少气。但一直贯穿中古时期的悲秋及生命感伤题材,此间随着艺术表现技法的成熟而大放异彩。东晋时期继续向着精雅的方向发展,渐渐过渡到南北朝的骈俪风格。进入南北朝时期,赋的骈化和诗化的现象日甚,骈赋逐渐形成。同时由于南朝政权更迭频仍,北朝胡人入主中原,华夏陷入亡国之境,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中古悲情赋在衰变的时期仍发出强音。一些优秀的赋家创作了大量传世的悲情佳作,如:江淹的《恨赋》、《别赋》,鲍照的《芜城赋》及庾信的《哀江南赋》等等。贯穿在文学现象背后的是作家心态、文人人格的演变。中古悲情赋经历了从质实到唯美,从关注国家命运到抒写个人情感的过程。中古文人人格也从经世致用的儒生、严谨、繁琐的经生变为浪漫、敏感的诗人。理性人格和诗性人格是中古文人血液中的两极,随着政治局势、社会变革的深入,这并存的两极此消彼长,并渐渐地由理性人格向诗性人格靠拢。本文通过对中古时段悲情赋发展历程的研究,探寻悲情赋发展的艺术轨迹,突出不同时期的时代风格,并通过文学作品透视当时的文人人格和心态。总之,对中古悲情赋的多方考察能使我们恰当的理解悲情赋的价值,更全面地了解赋在体物之外的抒情性功能,更能以同情的心态去理解古代士人的生存状态。(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6-04-01)
悲情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赋”是中国文学中特有的一种亦诗亦文的韵文体裁,“悲情赋”则是在赋的范畴中,从题材角度划分出的情感倾向于感伤、哀怨乃至悲愤的部分。古人已经朦胧的意识到悲情一类赋作的存在,但是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和整理。悲情赋起源于《诗经》和《楚辞》,前者是悲情赋感伤的情感纽带,后者哀怨、悲愤的情感以及适于抒情的“骚体”形式都给悲情赋以深刻的影响。从西汉建立至南朝陈灭亡近八百年中,中古文人共创作了叁百余篇悲情赋,这些作品大体上可以分为初步发展、高潮与转型及衰变叁个阶段。具体来说,两汉是悲情赋初步发展的时期,主要继承屈骚传统,顺流而作。虽然与辉煌的散体大赋相比,它只能算作涓涓细流,但却开启了后世抒情赋悲感的先声。尤其是与屈原一脉相承的“不遇”之悲,更是汉代悲情赋的主要情感内容。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多变。汉代政治、经济繁荣所成就的盛世情怀瞬间消解于刀光战火,同时人的觉醒和文学主情观念也在此期间确立,在这样的背景下悲情赋进入创作高潮。建安开始,逐渐把情感的中心从感慨家国兴衰、功业未成转向个体人生的迁逝之感、离别、怀思、悼亡、婚恋不幸等方面。内容进一步拓展。体式上短小灵动,尤其是此间文人同题共做,更进一步促进了悲情赋艺术技巧的完善。正始时期司马氏集团采取高压政策,文人内心苦闷,却不敢多言,产生了向秀的《思旧赋》这样沉郁的作品,而阮籍更以大量的曲讽笔法表达自己内心的压抑和不满。西晋时期悲情赋开始转型,风格趋于柔和凄美,多情而少气。但一直贯穿中古时期的悲秋及生命感伤题材,此间随着艺术表现技法的成熟而大放异彩。东晋时期继续向着精雅的方向发展,渐渐过渡到南北朝的骈俪风格。进入南北朝时期,赋的骈化和诗化的现象日甚,骈赋逐渐形成。同时由于南朝政权更迭频仍,北朝胡人入主中原,华夏陷入亡国之境,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中古悲情赋在衰变的时期仍发出强音。一些优秀的赋家创作了大量传世的悲情佳作,如:江淹的《恨赋》、《别赋》,鲍照的《芜城赋》及庾信的《哀江南赋》等等。贯穿在文学现象背后的是作家心态、文人人格的演变。中古悲情赋经历了从质实到唯美,从关注国家命运到抒写个人情感的过程。中古文人人格也从经世致用的儒生、严谨、繁琐的经生变为浪漫、敏感的诗人。理性人格和诗性人格是中古文人血液中的两极,随着政治局势、社会变革的深入,这并存的两极此消彼长,并渐渐地由理性人格向诗性人格靠拢。本文通过对中古时段悲情赋发展历程的研究,探寻悲情赋发展的艺术轨迹,突出不同时期的时代风格,并通过文学作品透视当时的文人人格和心态。总之,对中古悲情赋的多方考察能使我们恰当的理解悲情赋的价值,更全面地了解赋在体物之外的抒情性功能,更能以同情的心态去理解古代士人的生存状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悲情赋论文参考文献
[1].金凤蕊.江淹悲情赋的审美特色[J].参花(下).2017
[2].蔡乐.中古悲情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