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肾中药与利维爱延缓老年雌性大鼠衰老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毓芳[1](2020)在《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与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随着中医药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日益增多,经断前后诸证(PMS)的相关文献越来越多,本研究通过对近30年针刺治疗PMS相关文献与研究的收集与整理,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并进一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证治规律进行研究,为往后开展针刺治疗PMS的相关研究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电子及手工检索中国(含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的数据库,收集由199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有关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研究。制定纳入及排除标准,经筛选后提取资料并导入电子表格进行分析:?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根据Jadad评分表进一步对所纳入的RCTs进行质量评价,提取高质量(评分≥4分)的研究数据,利用Rev Man做进一步偏倚风险分析以及荟萃分析;进行异质性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并根据不同关注项目进行亚组分析,针对纳入篇数≥10的结局指标进行发表性偏倚分析,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果进行讨论。?数据挖掘技术: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 modeler及SPSS statistics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分析,根据病证症的分布、经络分布、腧穴特点等加以分类及分析处理,并运用中医理论及针灸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资料收集:运用相关检索词在中国(含港澳台地区)及国外数据库进行资料收集,初步检索出文献1124篇,通过Note Express排除重复文献534篇,并根据纳入标准排除不符合文献450篇,初步纳入文献140篇,同时根据改良版Jadad评分表,排除低质量(评分1-3分)文献98篇,最后纳入42篇高质量(评分4-7分)文献,总计参与者共3886名,包括针刺治疗组共1902名,以及对照组共1984名。2.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纳入42篇高质量(Jadad评分4-7分)文献做进一步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2.1.总有效率:针刺组在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亦显示针刺组与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以及安慰针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2.更年期相关症状方面:针刺组在改善Kupperman(KI)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亦显示针刺组与西药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针刺组与中药对照组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的绝经症状评价量表(M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各维度分析发现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提示针刺组在改善心理维度、躯体维度、泌尿生殖维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针刺组在改善自拟中医证候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以≤4w之针刺疗程为佳,当疗程<4w,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3.生活质量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的更年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血清激素水平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的血清E2值、FSH值及L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情绪障碍方面:针刺组在改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显示以>6w之针刺疗程为佳,当疗程>6w,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6.睡眠方面:针刺组在改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7.血管舒缩症状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在烘热积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偏倚风险分析结果:根据整体风险由最低依次分别为随机序列的产生(选择偏倚)、结果数据的完整性(失访偏倚)、选择性报告(报告偏倚)、其他偏倚、随机分配隐藏(选择偏倚)、评估者盲法(检测偏倚)、受试者与研究人员盲法(实施偏倚)。3.1.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现分析模型的选择、数据集的选择等因素敏感性低,整体结果稳定性佳,证据可信度良好。3.2.发表性偏倚: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总有效率、KI评分、血清E值、血清FSH值、血清LH值、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的篇数均≥10篇,做漏斗图分析,其中总有效率以及FSH存在发表性偏倚的可能性。4.频次分析结果:对纳入文献所载之140条针刺处方数据进行穴位频次分析,穴位使用总频次1193次,共涉及穴位98个。4.1.穴位频次:根据穴位使用的总频次进行排序,从最高依次为三阴交、太冲、肾俞、神门、足三里、百会、关元、肝俞、太溪。根据辨治模式分析穴位的使用频次,辨病用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依次为三阴交、关元、肾俞、百会、神门、足三里、内关、肝俞、天枢、子宫;辨证用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依次为太溪、神门、三阴交、太冲、肾俞、百会;辨症用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依次为三阴交、太冲、神门、肾俞、足三里、百会。4.2.经络频次:PMS的针刺治疗涵盖十二正经及任督二脉,针刺经脉频次最高的经络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督脉、足阳明胃经。4.3.部位频次:选穴部位频次从最高依次为下肢部、腰背部、头面颈部、上肢部、胸腹部。4.4.特定穴频次:针刺治疗PMS有71穴为特定穴(72%),27穴为非特定穴(28%)。特定穴中使用频次最高的类别,依次为交会穴、五输穴、原穴、背俞穴、募穴。而特定穴中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依次为三阴交、太冲、神门、肾俞、关元、足三里、百会、肝俞、太溪。5.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关联规则分析采用SPSS Modeler的Apriori算法,最低条件支持度为>10%,最小规则置信度为>80%,提升度>1。5.1.腧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0条,其中最大置信度依序为子宫-关元(94.44%),子宫-三阴交(94.44%),印堂-百会(94.44%)。5.2.针刺部位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12条,其中最大置信度依序为头面颈部-下肢部(96.94%),腰背部-下肢部(96.77%),胸腹部-腰背部(96.08%)。5.3.特定穴配伍:分类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1条,其中有5组置信度达到100%,分别为络穴-交会穴、下合穴-五输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募穴-交会穴、原穴-五输穴。具体特定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分析15条,其中最大置信度依序为肝俞-肾俞(90.57%)、关元-三阴交(90.16%)、合谷-三阴交(90.00%)。6.聚类分析结果:聚类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进行系统聚类,针对使用频次≥10次的腧穴进行分析,得出主穴及配穴两大聚类。主穴包括太冲-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关元,与频次分析结果一致,为针刺治疗PMS的主要常用腧穴。另一类为配穴,包括辨证用穴、辨症用穴及经验用穴。辨证用穴如中脘-丰隆-风池,血海-膻中-安眠,辨症用穴如百会-内关-太溪、神庭-本神-四神聪,经验用穴如肾俞-肝俞-心俞-脾俞,肺俞-膈俞。结论:1.对国内外1990-2019年针刺治疗PMS的RCT文献进行检索与文献评价,共纳入Jadad评分4-7分的高质量文献42篇做Meta分析,结果提示针刺组在改善总有效率、Kupperman(KI)评分、中医证候、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方面均显着优于对照组。2.对纳入文献所载之140条针刺处方数据进行穴位频次分析,穴位使用总频次的排序依次为三阴交、太冲、肾俞、神门、足三里、百会、关元、肝俞、太溪。针刺治疗PMS有72%为特定穴,使用频次排序依次为三阴交、太冲、神门、肾俞、关元、足三里、百会、肝俞、太溪。3.腧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0条,包括子宫-关元,子宫-三阴交,印堂-百会等。针刺部位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12条,包括头面颈部-下肢部,腰背部-下肢部,胸腹部-腰背部等。特定穴分类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1条,包括络穴-交会穴、下合穴-五输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募穴-交会穴、原穴-五输穴。具体特定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分析15条,包括肝俞-肾俞、关元-三阴交、合谷-三阴交。4.聚类分析结果得出主穴及配穴两大聚类。主穴包括太冲-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关元,配穴包括中脘-丰隆-风池、血海-膻中-安眠、百会-内关-太溪、神庭-本神-四神聪、肾俞-肝俞-心俞-脾俞、肺俞-膈俞等。
李婷[2](2020)在《补肾化痰祛瘀方对去卵巢大鼠子宫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Cyto-C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理论研究,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现状及其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建立去卵巢动物模型,通过对去卵巢大鼠体重和子宫形态、血清性激素和血脂含量、子宫细胞凋亡及凋亡因子Bcl-2、Bax、Cyto-C的检测,探讨补肾化痰祛瘀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健康6月龄SPF级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化痰祛瘀组、利维爱组,共5组,每组10只。建立去卵巢动物模型,行阴道涂片检查,无角化者为双侧卵巢完全切除,即造模成功。给予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0.9%氯化钠溶液,补肾化痰祛瘀组灌服940mg/ml药液,利维爱组灌服0.023mg/ml利维爱混悬液,1ml/100g。末次给药24小时后,大鼠行腹腔麻醉,麻醉满意后行心脏采血,尽量采集足够的血液放置于抗凝管中。在大鼠耻骨上方可见一“Y”型组织,即大鼠子宫组织,立即取出子宫,4%多聚甲醛固定,置于4°C冻存待用。计算去卵巢大鼠体重,采用HE染色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子宫形态,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E2、FSH、LH和TC、TG、HDL-C、LDL-C的含量,IHC法检测大鼠子宫细胞Bcl-2、Bax、Cyto-C的蛋白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TUNEL法检测大鼠子宫细胞的凋亡率。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显着增加,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化痰祛瘀组和利维爱组大鼠体重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子宫明显缩小,子宫内膜萎缩变薄,腺体多呈低柱状、数量极少,肌层变薄,浆膜层萎缩、不光滑。与模型组比,补肾化痰祛瘀组子宫体积显着增大,为增生期子宫内膜,肌层规则,浆膜层光滑。3、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E2水平显着降低,FSH、LH水平明显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化痰祛瘀组和利维爱组均增加血清E2水平,两组血清FSH、LH水平均减少,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5)。4、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TC、TG、LDL-C含量显着提升,血清H DL-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化痰祛瘀组和利维爱组均明显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而两组血清HDL-C水平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5)。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Bcl-2蛋白表达显着降低,Bax、CytoC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化痰祛瘀组和利维爱组的Bcl-2蛋白表达显着升高,两组Bax、CytoC的蛋白表达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5)。6、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显着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化痰祛瘀组和利维爱组的细胞凋亡率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痰祛瘀方能降低去卵巢大鼠的体重和改善子宫形态,能调节性激素水平和脂代谢,能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下调促凋亡蛋白Bax和Cyto-C的表达水平,降低子宫细胞的凋亡率,其作用机制很可能是通过调控Bcl-2/Bax/Cyto-C信号通路蛋白介导的细胞及线粒体凋亡。
周勇[3](2020)在《基于cAMP/PKA/CREB信号通路探讨二仙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围绝经期综合征严重影响女性生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危害心身健康。本文通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理论探讨,二仙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二仙汤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共同靶点,可能的作用信号通路,并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验证,从基础到临床验证,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机制的研究和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治疗方药的研发提供研究基础,尝试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阐释。方法:1.理论探讨:查阅并梳理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中医文献,从中医角度厘清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从而阐明中医药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理论基础。进行二仙汤方解及药物组成分析,阐明其主治及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机的相关性。2.Meta分析:通过对CBM、VIP、万方数据、CNKI、Embase、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进行检索,筛选出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文献,对有效率、E2、FSH、LH和Kupperman评分结果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二仙汤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网络药理学研究;采用TCMSP、DisGeNET、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二仙汤活性成分及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靶基因,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对二仙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关键作用靶点进行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获取二仙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4.实验研究:将15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和二仙汤低、中、高剂量组待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模型评判标准后与空白组2月龄SD大鼠同时灌胃,戊酸雌二醇组灌戊酸雌二醇片药液,二仙汤低、中、高剂量组灌胃二仙汤水煎液,空白组灌纯水。观察给药期间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饮水量、摄食量、自主活动情况。记录大鼠子宫湿重及湿重指数。采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5-HT、β-EP、E2、FSH和LH的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卵巢、子宫、下丘脑和垂体的病理变化。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中NO、SOD、MDA、CAT和GSH-Px的表达水平。采用TUNEL染色观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卵巢Bcl-2、Bax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卵巢中cAMP、PKA和CRE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卵巢中LC3-II、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一.理论研究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病名不统一,基本病因为肾精亏虚,基本病机为肾精亏虚,相火内扰。二仙汤具有温肾阳,补肾精,泻相火,调冲任功效,契合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机,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效方剂。二.Meta分析结果文献检索共得到文献18篇,纳入患者2003名。有效率结果提示,二仙汤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OR=3.52,95%CI(2.52,4.93),P<0.00001];E2、FSH、LH改善程度优于西药对照组;Kupperman评分结果提示,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在改善Kupperman评分上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3.95,95%CI(-8.51,0.60),P=0.74]。在不良反应上,二仙汤治疗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三.网络药理学实验结果通过筛选二仙汤中β-谷甾醇、山奈酚、豆甾醇、槲皮素、淫羊藿苷元、吴茱萸次碱、薯蓣皂苷元、去氢丹参酮II A为二仙汤干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关键活性成分,且蛋白激酶(AKT1)、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氨基末端激酶(JUN)、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3)、Myc原癌基因蛋白(MY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受体(PTGS2)、雌激素受体1(ESR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为其关键靶点。通过对关键靶点进行生物学分析,发现二仙汤干预围绝经期综合征可能与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等通路有关。四.体内实验研究结果(1)实验一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二仙汤组,雌二醇组大鼠毛发光泽,脱落情况,尾巴、爪子色泽,精神,神情,反应等方面改善。饮水量摄食量增加。自主活动时间和运动距离增加,大鼠子宫湿重及子宫指数增加,血清中神经递质5-HT、β-EP升高,血清中激素E2升高,FSH和LH降低,卵巢中颗粒细胞层次增加、排列较较紧密,血管增加,卵泡和黄体数量也所增加。子宫内膜增厚,腺体数量增加,腺体萎缩较模型组好转。下丘脑神经细胞数量稍有增加,排列稍整齐,神经细胞固缩减轻。腺垂体细胞增多、排列稍整齐,细胞胞浆减少好转,且神经垂体细胞周围空泡样改变减轻。(2)实验二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二仙汤组,雌二醇组血清中NO、MDA降低,SOD、CAT、GSH-Px升高,TUNEL染色显示卵巢中绿色荧光数量和密度均有减少,凋亡指数下降,卵巢Bcl-2阳性细胞数增加,Bax、Caspase-3阳性细胞数减少。透射电镜结果提示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肿胀变形好转,自噬体数量增多。(3)实验三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二仙汤组,雌二醇组大鼠卵巢中cAMP、PKA、CREB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CREB的蛋白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大鼠卵巢中Bcl-2的蛋白表达量有所增加,Bax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减少。LC3-II、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增加。结论:1.围绝经期综合征病因为肾精亏虚。基本病机为肾精亏虚,相火内扰。二仙汤具有温肾阳,补肾精,泻相火,调冲任功效,契合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机。2.二仙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总体疗效明显,具有降低FSH、LH水平,改善Kupperman评分和升高E2水平等疗效,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也优于西药对照组。3.二仙汤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多层次、多系统和整体干预的特点,其中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为其主要信号调节通路。4.二仙汤可以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其病理损伤。5.二仙汤可以抑制围绝经期综合征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自噬及上调cAMP/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
李章青[4](2020)在《补肾化痰方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脂/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脂、骨代谢相关指标及Leptin/β2-AR信号通路变化,探讨补肾化痰方对PMOP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为补肾化痰方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系统性的回顾总结古今中外文献资料,了解中医对PMOP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的认识,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实验研究选取SPF级6月龄SD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补肾化痰方组。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术后第5周开始灌胃给药。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分别予以利维爱0.23mg/kg·b·w,阿托伐他汀钙片0.92mg/kg·b·w,中药补肾化痰方9.4g/kg·b·w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8周后麻醉处死大鼠,采集右心室血液离心,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的Leptin、E2、PⅠNP、β-CTx水平,生化仪检测TC、TG、HDL-C、LDL-C水平;取大鼠右侧股骨,用Mico CT检测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免疫组化法检测Leptin、β2-AR蛋白表达情况;PCR法检测Leptin mRNA、β2-AR mRNA的相对表达量。运用SPSS23.0进行方差统计分析,其实验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运用S-N-K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理论研究回顾古今研究PMOP的相关文献,对PMOP的病因病机认识主要包括肾精亏虚、脾胃虚弱、肝血不足、瘀血阻滞等。基于PMOP与脂代谢紊乱相关性的研究,导师向楠教授提出痰浊也是OP发病的重要因素,在补肾的基础上从痰论治OP,制定补肾化痰新治法,自拟补肾化痰方。该方是导师向楠教授的临床经验方,在临床和动物实验中都已证实对PMOP具有显着成效。而补肾化痰方能否通过Leptin影响PMOP的脂/骨代谢还有待更深入的探究。2实验研究Micro CT检测骨密度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骨密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及补肾化痰方组的骨密度明显升高(P<0.05),说明补肾化痰方、利维爱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均具有提高去势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补肾化痰方组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补肾化痰方组TC、TG、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升高(P<0.05);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组相比,补肾化痰方组调节脂代谢水平低于阿托伐他汀钙片组(P>0.05)。ELISA法检测血清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补肾化痰方组Leptin、E2的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补肾化痰方组Leptin、E2的含量升高(P<0.05);并且补肾化痰方组增加雌激素水平高于利维爱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片组(P>0.05)。血清骨代谢指标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补肾化痰方组PⅠNP、β-CTx的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补肾化痰方组PⅠNP、β-CTx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补肾化痰方组优于利维爱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片组,但三者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eptin、β2-AR的阳性表达呈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骨髓腔胞浆内及成骨细胞周围。病理显微镜观察假手术组的Leptin表达强阳性,补肾化痰方组、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表达呈阳性,模型组染色略浅;模型组的β2-AR表达呈强阳性,补肾化痰方组、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表达呈阳性,假手术组表达染色较弱。PCR法检测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补肾化痰方组大鼠Leptin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β2-AR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补肾化痰方组大鼠Leptin 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增加,β2-AR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且补肾化痰组Leptin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阿托伐他汀钙片组(P>0.05)。结论补肾化痰方能增加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雌激素水平,降低血清骨转换相关指标,调节脂代谢,增加血清和骨组织Leptin含量,降低骨组织β2-AR的含量,我们推测补肾化痰方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Leptin/β2-AR的表达,调节脂代谢和骨代谢的过程,来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实现的。
李荟好[5](2019)在《肾虚肝逆病机与滋肾平肝药理—贞芍醇苷治疗绝经综合征肾虚肝逆大鼠药效机理研究》文中认为一、理论研究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月经紊乱或伴有烘然而热,面赤汗出,烦躁易怒等与绝经相关的症状,称为“经断前后诸症”或“绝经前后诸症”,现代医学称为“绝经综合征”(menopausal syndrome,MPS)。肾虚肝逆型是MPS的常见证型之一。中医认为妇女在绝经前后,肾中精气渐衰,天癸将绝,冲任二脉空虚,精血不足,水不荣木,使肝失濡养,阴不制阳,阳气偏亢,则肝气逆乱,发为本病;肝气逆盛易化热化火,反过来又耗气伤阴,加剧了阴血不足的矛盾。因此,肾虚为本病发病之本,肝逆为发病重要因素。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病机制复杂,以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o-pituitary-gonadal axis,HPGA)功能紊乱为先导,并与神经递质、血管舒缩因子、自由基的清除等有密切关系。二、实验研究目的:以去势(卵巢摘除)加灌服热性中药(附子干姜)大鼠为研究对象,从行为表征评价该模型对MPS肾虚肝逆型的模拟情况以及滋肾平肝法的治疗效果,以内分泌水平和子宫形态为切入点,初步探究MPS肾虚肝逆型的发病机制和滋肾平肝中药的药效机理。应用现代医学语言,揭示中医治病的科学内涵,以更好的推广中医疗法,并为新药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去势组和去势+附子干姜组,测量皮温、饮水量,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居住入侵实验,通过行为表征评价该模型与MPS肾虚肝逆型的吻合程度;2.模型制备成功后,给予滋肾平肝中药——贞芍醇苷加以治疗,贞芍醇苷分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用戊酸雌二醇和坤宝丸作阳性对照,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溶剂(0.5%CMC-Na)。给药28天后,测量体重、皮温、肛温,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居住入侵实验等行为学检测;ELISA法检测血清E2、P、NO、ET-1、β-EP和ALLO含量,下丘脑GnRH、垂体FSH和LH含量;应用HE染色技术观测子宫组织病理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子宫组织雌激素受体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去势组和去势+附子干姜组皮温显着上升(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OE%显着降低(P<0.05)、混合攻击行为得分显着升高(P<0.05);与去势组比较,去势+附子干姜组皮温上升幅度更大(P<0.01)、饮水量增多(P<0.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OE%和OT%进一步降低(P<0.01)。2.行为表征: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显着上升(P<0.01),OE%明显减少(P<0.05),OT%有减小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和高剂量组的体重增长速度明显减缓(P<0.05),高剂量组OE%、OT%显着增大(P<0.05)。皮温、肛温、混合攻击行为得分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内分泌指标: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E2、ALLO、β-EP、NO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可显着提高E2含量(P<0.05);坤宝丸组可显着提高ALLO含量(P<0.01);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可显着提高β-EP含量(P<0.05),坤宝丸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能显着提高NO含量(P<0.05);各组间血清P、ET-1含量无统计学差异。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下丘脑GnRH、垂体FSH和LH含量显着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坤宝丸组、戊酸雌二醇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可显着降低下丘脑GnRH含量(P<0.01);戊酸雌二醇组可降低垂体FSH含量(P<0.05),所有给药组均可显着降低垂体LH含量(P<0.05)。4.子宫组织学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明显萎缩,子宫指数显着下降(P<0.01),内膜明显变薄(P<0.01);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和高剂量组能显着提高子宫指数(P<0.05),且对内膜厚度无明显影响。5.子宫雌激素受体蛋白和基因表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ERα和ERβ含量均显着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可显着提高ERα含量(P<0.01),各贞芍醇苷组均可显着提高ERβ含量(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ERα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ERβmRNA有减少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和高剂量组ERαmRNA表达量明显增多(P<0.05),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ERβmRNA有增多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去势加灌服热性中药(附子干姜)大鼠模型能更好的模拟MPS肾虚肝逆型烘热、焦虑烦躁等症状,是研究本病病机以及滋肾平肝药理的可靠模型。2.本病的发生可能是由绝经期雌激素含量波动,HPGA功能紊乱、内脏脂肪堆积、神经递质和血管舒缩因子含量改变导致的。3.经贞芍醇苷治疗后,模型大鼠体重增长速度减慢,子宫指数增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OE%、OT%上升,焦虑情绪得到改善,证明从滋肾平肝角度入手确能起到治疗作用。4.经贞芍醇苷治疗后,血清E2、β-EP、NO含量提高,中枢GnRH、LH、FSH含量降低,据此推测滋肾平肝法可能通过调节紊乱的HPGA使其趋于稳定,并平衡β-EP、NO含量来改善MPS各症状。5.经贞芍醇苷治疗后不仅血清中E2含量升高,子宫ERs表达量亦增加,据此推测滋肾平肝法可能通过同时提高配体与受体含量双重途径发挥治疗作用,延缓子宫的退行性病变,并且在治疗的同时,没有引起子宫内膜增厚,规避了激素治疗的副作用。
辛卫云[6](2017)在《杜仲总黄酮对大、小鼠PMS模型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杜仲总黄酮对大鼠围绝经期和小鼠围绝经期合并抑郁模型的影响,探讨杜仲总黄酮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特点及分子机制,初步建立中药、表观证候、生化病理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摘除左侧卵巢,右侧摘除80%,保留20%,造不完全去势围绝经期大鼠模型,连续给药30天,于末次给药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表征变化;2h后,大鼠断头取血,离心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睾酮(T)、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白介素-2(IL-2)、骨钙素(BGP)的含量;摘除胸腺、脾脏、子宫并称其湿重,计算脏器指数;用免疫组化法测下丘脑、垂体、子宫中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下丘脑、垂体中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IP-Seq)技术测定卵巢经组蛋白3赖氨酸4三甲基化(H3K4me3)修饰后的表观遗传变化,并观察卵巢相关PI3K-Akt通路中的基因修饰情况。采用摘除双侧卵巢结合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造完全去势围绝经期合并抑郁小鼠模型,连续给药30d,随后四天分别对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包括自主活动测试,避暗实验(小鼠需提前24h进入暗室适应),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整个行为学测试过程中注意周边环境保持安静),观察小鼠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情况及记忆能力;行为学测试结束后观察各组小鼠的表征变化;末次给药2h后,小鼠断头取血,检测血清中内分泌相关指标E2、T的含量;取胸腺、脾脏、子宫并称量湿重、计算脏器指数;取脑并匀浆,测定脑匀浆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的含量;光镜下观察子宫、胸腺、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下丘脑、垂体、子宫中ER的表达,下丘脑、垂体中AR的表达。结果:不完全去势大鼠围绝经期模型复制成功,模型组大鼠活跃程度下降、精神萎靡不振、毛色暗淡无光;子宫、胸腺、脾脏指数、血清E2、T、BGP、IL-2水平均显着下降,FSH、LH、Gn RH水平均显着升高;下丘脑、垂体、子宫中ER的表达及下丘脑、垂体中AR的表达均显着降低。杜仲总黄酮各剂量组能明显或显着提高围绝经期模型大鼠的表征变化,活跃情况及饮食量基本正常;E2、T、BGP、IL-2的水平及子宫、胸腺、脾脏指数增高,并降低FSH、LH、Gn RH水平;下丘脑、垂体中AR以及下丘脑、垂体、子宫中ER的阳性表达量均明显或者显着升高;与模型组比,杜仲总黄酮大剂量组经H3K4me3修饰后的卵巢,PI3K-Akt通路中的Igf1r,Fgf11,Gnb2,Bcl-2,Fgf9,Ppp2r2a,Vegfc,Fgf10,Efna3,Foxo3,Cdk6,Prkaa2,Epha2,Sos1,Atf4,Pdgfd基因的敏感性增强,表达量增加。完全去势围绝经期合并抑郁小鼠模型复制成功,模型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潜伏期、血清E2、T水平,脑匀浆5-HT、DA的含量及胸腺、脾脏、子宫的脏器指数均降低,强迫游泳及悬尾不动时间增高;模型小鼠的毛发易脱落,毛色灰暗,不活跃、饮食量下降。杜仲总黄酮各剂量组能显着或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合并抑郁模型小鼠的活动能力以及记忆能力;提高血清中E2、T的水平及脑匀浆中5-HT、DA的含量;提高小鼠胸腺、脾脏、子宫指数,明显或显着改善造模小鼠胸腺、脾脏、子宫的病理变化;延长避暗实验潜伏期,减少遭电击次数,并不同程度降低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不动时间;明显改善造模小鼠的表征变化。结论:提示杜仲总黄酮通过刺激HPO轴的相关靶器官及靶组织,不同程度改善大、小鼠围绝经期模型动物的生化病理指标及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整体调节因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围绝经期及抑郁等症状;H3K4me3修饰后,PI3K-Akt通路中的Igf1r,Fgf11,Gnb2,Bcl-2,Fgf9,Ppp2r2a,Vegfc,Fgf10,Efna3,Foxo3,Cdk6,Prkaa2,Epha2,Sos1,Atf4,Pdgfd基因的敏感性增强,初次确立围绝经期综合征经H3K4me3修饰介导的表观遗传体系在基因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同时也验证了中药杜仲总黄酮作用于机体的内外环境(HPO轴及行为学干预)继而影响PMS的功能性紊乱(表观证候)和器质性病变(生化病理)。
顿晶晶[7](2016)在《补肾中药更康颗粒的药效学及急性毒理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绝经综合征是女性性激素的转变所致一系列症候群,可能导致身体、情感和社交障碍,每一位女性都要经历这一时期,只是症状轻重不一,而且中国人口基数大,发病率高,绝经综合征引起了重视。现代医学治疗以激素治疗为主,临床见效快,但其使用时机、持续治疗时间、剂型选择、副作用等备受争议。中医药疗效好、治疗方式丰富,副作用小的特点已受到人们的关注,近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崛起,中药复方的开发研究成了热点。国内外许多学者都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动物实验、基因研究等多方面对中药复方进行了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而实验研究主要通过中药复方对调节生殖内分泌、抗氧化衰老、增强镇静催眠作用、增强免疫功能、增强学习和记忆功能等方面来进行,采取的动物模型主要有自然衰老模型、去势模型、化学药物诱导模型、细胞模型等。更康颗粒是王小云主任经过临床验证30余年的验方,功效:补肾填精,燮调阴阳。主要适合绝经综合征肾虚型人群。绝经综合征中医病机以肾虚为本,更康颗粒用药从治疗肾虚着手,兼顾他脏。目的:1.围绕补肾中药更康颗粒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开展其药效学研究,包括对更年期去势大鼠血清相关性激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β-内啡肽、抗氧化功能相关物质及子宫的影响。2.观察研究SD大鼠24h内3次灌胃给予更康颗粒,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了解其急性毒性作用剂量。方法:1.药效学研究:选取SD雌性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更康颗粒低剂量组、更康颗粒中剂量组、更康颗粒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6组大鼠手术去势,各组经过灌胃给药4周(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性激素、下丘脑神经递质(5-HT、5-HIAA、DA、NE)含量、β-EP、抗氧化相关物质(SOD、MDA、GSH-Px),取出子宫,计算脏器指数及检测子宫内膜厚度。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急性毒理实验:最大给药量方法:选取40只雌性大鼠,按体重分层后,试验随机分为2组[受试物组(148.5g生药/kg)和溶媒对照组(纯净水)],每组20只,各组均按30mL/kg体重1天内连续灌胃给药3次,每次间隔4h;每次灌胃给药后连续4h观察大鼠出现的毒性症状及症状起始的时间等情况。在灌药前、灌药第1天、灌药第7天、灌药第14天测量体重。药后连续观察14日,每天上下午各1次,观察大鼠外观、行为、精神、对刺激的反应、分泌物、排泄物等。所有大鼠均进行大体解剖,肉眼观察其器官体积、颜色、质地的改变;若任何器官出现体积、颜色、质地等改变时,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更康颗粒的药效学研究(1)更康颗粒对去势模型大鼠性激素的作用:①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E2含量水平降低(P<0.01),LH、GnRH、T含量升高(P<0.01),FSH含量升高(P<0.05),空白组与假手术组比较,FSH、LH、E2、GnRH、T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大鼠血清FSH、LH、GnRH、T含量降低(P<0.05、P<0.01),血清E2含量升高(P<0.01);中剂量组大鼠血清FSH、LH、GnRH、T含量降低(P<0.05、P<0.01),E2含量升高(P<0.05);低剂量组大鼠血清FSH、LH、GnRH、T、E2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更康颗粒中、高剂量组血清FSH、LH、GnRH、T水平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更康颗粒中、高剂量组血清E2含量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节作用相近。④更康颗粒低剂量组T、E2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康颗粒低剂量组FSH、LH、GnRH以及中、高剂量组的FSH、LH、GnRH、T、E2与空白组、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在调节性激素水平上,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均值优于更康颗粒低、中剂量组。(2)更康颗粒对去势模型大鼠下丘脑神经递质的作用:①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下丘脑5-HT、5-HIAA、DA、NE含量升高(P<0.01),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5-HT、5-HIAA、DA、N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大鼠下丘脑5-HT、5-HIAA、DA、NE含量降低(P<0.01);中剂量组大鼠下丘脑5-HT、5-HIAA、DA、NE水平降低(P<0.05,P<0.01);低剂量组大鼠下丘脑5-HT、5-HIAA、DA、N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更康颗粒低剂量组去势大鼠下丘脑5-HT、DA含量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作用优于低剂量组;更康颗粒低剂量组5-HIAA、NE含量以及中、高剂量组去势大鼠下丘脑5-HT、5-HIAA、DA、NE含量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节作用相近。④更康颗粒低剂量组去势大鼠下丘脑NE含量与空白组、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康颗粒低剂量组去势大鼠下丘脑5-HT、5-HIAA、DA以及中、高剂量组5-HT、5-HIAA、DA、NE含量与空白组、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之趋于正常水平。⑤在调节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上,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均值优于更康颗粒低、中剂量组。(3)更康颗粒对去势模型大鼠下丘脑β-EP的作用:①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下丘脑β-EP含量降低(P<0.01),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β-E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大鼠下丘脑β-E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大鼠下丘脑β-EP含量升高(P<0.05);低剂量组大鼠下丘脑β-E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更康颗粒中、高剂量组大鼠下丘脑β-EP含量与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节作用接近。④更康颗粒低剂量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康颗粒中、高剂量组丘脑β-EP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在调节β-EP水平上,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均值高于更康颗粒低、中剂量组。(4)更康颗粒对去势模型大鼠抗氧化相关物质的作用:①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SOD、GSH-Px含量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SOD、GSH-Px含量降低(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MDA含量升高(P<0.01),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血清SOD、MDA、GSH-Px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大鼠血清SOD、GSH-Px含量升高(P<0.01),MDA含量降低(P<0.01);中剂量组大鼠血清SOD、GSH-Px含量升高(P<0.01),MDA含量降低(P<0.05);低剂量组大鼠血清GSH-Px含量升高(P<0.05),SOD、MDA指标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比较,更康颗粒中、高剂量组SOD、MDA含量与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更康颗粒的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GSH-Px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更康颗粒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SOD、MDA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更康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GSH-PX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在调节抗氧化相关物质上,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均值优于更康颗粒低、中剂量组。(5)更康颗粒对去势大鼠子宫的作用:①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系数降低(P<0.01),子宫内膜厚度减小(P<0.01),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大鼠子宫系数升高(P<0.05),子宫内膜厚度增加(P<0.05);更康颗粒低、中剂量组大鼠子宫系数与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比较,更康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子宫系数和子宫内膜厚度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其作用相近。④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更康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子宫系数、子宫内膜厚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更康颗粒中、低剂量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高剂量组子宫内膜厚度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在调节子宫系数、子宫内膜厚度方面,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均值高于更康颗粒低、中剂量组。2.更康颗粒的急性毒理实验研究在此期间,大鼠精神状态良好,外观未见异常表现,行为活动正常,未见异常分泌物及排泄物,至试验结束时无大鼠死亡。受试物组大鼠体重在灌药前、灌药第1天、灌药第7天、灌药第14天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物组与溶媒对照组大鼠在观察期结束时按计划处死,大体解剖肉眼观察其体表完整、被毛柔顺、无外伤及破溃等;皮下无出血点及色素沉着等;腹腔、胸腔无积水,脏器位置正常;各器官的体积、颜色及质地等均未发现病变及异常。结论:1.更康颗粒通过改善去势模型大鼠的性激素水平,提高子宫系数,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来调节生殖内分泌;更康颗粒通过调节去势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5-HT、5-HIAA、DA、NE)、β-EP含量,改善围绝经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康颗粒提高抗氧化物质(SOD、GSH-Px)含量,降低有害产物(MDA)含量,发挥抗氧化衰老作用。2.更康颗粒(148.5g生药/kg,为临床人拟用剂量的179倍)对SD大鼠24h内3次灌胃给药未见毒理反应。
齐帅英[8](2015)在《更年汤对绝经综合征患者临床观察及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研究》文中提出实验目的:评价自拟更年汤对绝经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的影响及对肾阳虚型围绝经期模型大鼠子宫卵巢指数、卵巢组织形态学、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因子Bax、BaxmRNA、Bcl-2、Bcl-2mRNA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实验方法:1、选择60例患有绝经综合征的患者,临床证型表现为肾阳虚或肾阴阳两虚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以自拟更年汤及教材方治疗。治疗前后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的变化。2、选用自然老化的围绝经期雌性SD大鼠,臀部肌肉左右交替肌注氢化可的松构建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更年汤组、教材方组、利维爱组、生理盐水组;另选青年组、老年组SD雌性大鼠作为对照组,予肌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予不同的药物连续灌胃15日,末次灌胃24小时后麻醉,放股动脉血处死,剖取大鼠子宫、卵巢。计算模型大鼠子宫卵巢指数,观察模型大鼠子宫、卵巢组织、卵巢组织形态学、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因子Bax、BaxmRNA、Bcl-2、 Bcl-2mRNA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患者的FSH、LH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E2较治疗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阴道上皮细胞成熟指数:更年汤组与老年组、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利维爱组、教材方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更年汤组子宫指数与卵巢指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组织病理切片,从卵泡发育扩张、良好、闭锁三方面比较,更年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或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更年汤组的Bax、BaxmRNA、Bcl-2、Bcl-2mRNA具有统计学意义或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白拟更年汤能使雌激素水平升高,能使阴道上皮细胞成熟度、子宫指数、卵巢指数增加,促进卵泡发育,抑制卵泡闭锁和扩张,能上调卵巢颗粒细胞抑制凋亡因子Bcl-2、Bcl-2mRNA的水平,抑制促凋亡因子Bax、BaxmRNA的阳性表达。
武创新[9](2015)在《自拟更年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临床研究:观察自拟更年汤治疗肾阳虚或肾阴阳两虚型绝经前后诸证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疗效积分、生殖内分泌激素及骨密度的变化,初步探讨其治疗肾阳虚型或肾阴阳两虚型绝经前后诸证的优势及其作用机制。实验研究:通过氢化可的松法构建肾阳虚型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观察药物治疗后肾上腺、下丘脑的病理变化,检测肾上腺Bax、Bcl-2,下丘脑雌激素受体(ER)、雌激素受体信使核糖核酸(ERmRNA)及骨密度,初步探讨自拟更年汤对以上指标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理。方法:临床研究:将60例肾阳虚型或肾阴阳两虚型绝经前后诸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自拟更年汤,对照组以教材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的变化情况;同时检测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骨密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间的差异。实验研究:选雌性SD大鼠,将符合围绝经期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更年汤组、教材方组、利维爱组、生理盐水组;同时取4、18月龄雌性SD大鼠为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取下丘脑、肾上腺进行实验检测。病理切片、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方法观察比较各组下丘脑、肾上腺病理形态,检测肾上腺Bax、Bcl-2,下丘脑ER及ERmRNA及骨密度。结果:临床研究: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56.6%和40%,总有效率分别为86.6%、63%,组间比较有差异性(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分别为53.3%、33.3%,总有效率分别为83.3%、60%,组间比较有差异性(P<0.05);治疗后FSH、LH降低(P<0.05),E2升高(P<0.05),骨密度(BMD)T位的测定较治疗前略升高(P>0.05)。实验研究: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①更年汤组肾上腺Bax比较,在球状带上,网状带及髓质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束状带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Bcl-2比较,在网状带及髓质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球状带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下丘脑ER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更年汤组骨密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教材方组相比较:①更年汤组肾上腺Bax比较,在球状带上,束状带及髓质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网状带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Bcl-2比较,球状带、网状带及髓质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下丘脑ER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更年汤组骨密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研究:从缓解症状和FSH、LH、E2和骨密度三方面看,中药自拟更年汤治疗妇女绝经前后诸证的肾阳虚型或肾阴阳两虚型是有效的,本研究为绝经前后诸证的治疗提供了客观资料。实验研究:自拟更年汤能够提高肾阳虚型围绝经期模型大鼠下丘脑ER水平,抑制肾上腺Bax的阳性表达,提高Bcl-2的阳性表达及增加骨密度。
陈舒婧[10](2014)在《滋阴补肾更年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滋阴补肾更年方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PM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寻找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滋阴补肾更年方组)30例,对照组(利维爱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测定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骨密度并计算T值,观察用药3个月后两组总体疗效、症状评分及四项中医主要症状、血清性激素水平、骨密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P<0.0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明显改善四项中医主要症状(P<0.01),治疗组对烘热汗出、五心烦热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腰膝酸痛、头晕耳鸣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P<0.05),即提高患者血清E2、降低FSH、LH含量,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提高患者骨密度及T值(P<0.0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补肾更年方在改善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患者内分泌及提高患者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方面疗效可与利维爱媲美,而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少,优于利维爱。
二、补肾中药与利维爱延缓老年雌性大鼠衰老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补肾中药与利维爱延缓老年雌性大鼠衰老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与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经断前后诸证的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定义与诊断 |
一、定义 |
二、流行病学 |
三、诊断标准 |
第二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临床表现 |
一、月经紊乱 |
二、血管舒缩症状 |
三、失眠症 |
四、情绪障碍 |
五、骨关节和肌肉痛 |
六、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 |
七、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八、其他 |
第三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病因机理 |
一、中医病因病机 |
二、西医病因病理 |
第四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治疗 |
一、中医治疗 |
二、西医治疗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针灸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临床研究进展 |
一、华人地区 |
二、国外地区 |
第二节 机制研究进展 |
一、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
二、调整神经递质含量 |
三、抗氧化作用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第一节 目的 |
第二节 数据与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检索策略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资料的规范化 |
六、资料提取 |
七、质量评价 |
八、统计处理 |
九、偏倚风险评估 |
十、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第三节 结果 |
一、文献筛选结果 |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 |
三、纳入文献的研究特征 |
四、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
五、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一、临床研究的方法学 |
二、临床研究的标准化 |
三、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价值性 |
四、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限制性 |
五、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证治规律研究 |
第一节 目的 |
第二节 数据与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检索策略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资料的规范化 |
六、资料提取 |
七、统计处理 |
第三节 结果 |
一、文献筛选结果 |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 |
三、纳入文献的研究特征 |
四、频次分析 |
五、关联规则分析 |
六、聚类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一、辨治模式 |
二、三阴交为治疗要穴 |
三、重用足太阳膀胱经 |
四、重用特定穴 |
五、局部取穴直击病所 |
六、穴位相配阴阳皆调 |
七、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2)补肾化痰祛瘀方对去卵巢大鼠子宫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Cyto-C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PMS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中医治疗现状 |
1.3 小结 |
2 细胞凋亡及其与PMS相关性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仪器及试剂 |
1.4 去卵巢动物模型制作及评价 |
1.5 分组与给药 |
1.6 样本采集 |
1.7 指标检测方法 |
1.8 统计学处理 |
2 实验结果 |
2.1 补肾化痰祛瘀方对去卵巢大鼠体重的影响 |
2.2 补肾化痰祛瘀方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形态的影响 |
2.3 补肾化痰祛瘀方对去卵巢大鼠性激素的影响 |
2.4 补肾化痰祛瘀方对去卵巢大鼠血脂的影响 |
2.5 补肾化痰祛瘀方对去卵巢大鼠子宫细胞Bcl-2、Bax、Cyto-C表达的影响 |
2.6 补肾化痰祛瘀方对去卵巢大鼠子宫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探讨补肾化痰祛瘀方作用机理 |
1.1 补肾化痰祛瘀方组方特点 |
1.2 补肾化痰祛瘀方中药药理学研究 |
2 去卵巢大鼠HPO代偿机制 |
3 结果分析 |
3.1 补肾化痰祛瘀方能降低去卵巢大鼠体重 |
3.2 补肾化痰祛瘀方能改善去卵巢大鼠子宫形态 |
3.3 补肾化痰祛瘀方能改善去卵巢大鼠性激素水平 |
3.4 补肾化痰祛瘀方能改善去卵巢大鼠血脂代谢 |
3.5 补肾化痰祛瘀方能调控去卵巢大鼠子宫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Cyto-C的蛋白表达 |
3.6 补肾化痰祛瘀方能改善去卵巢大鼠子宫细胞凋亡情况 |
4 实验创新点 |
5 实验存在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
1 病因研究 |
1.1 生理因素 |
1.2 社会心理因素 |
1.3 其他因素 |
2 发病机制 |
2.1 神经内分泌变化 |
2.2 细胞凋亡 |
2.3 血管舒缩因子的改变 |
2.4 免疫能力的改变 |
3 治疗现状 |
3.1 一般治疗 |
3.2 激素替代疗法(HRT) |
3.3 中西医结合疗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致谢 |
(3)基于cAMP/PKA/CREB信号通路探讨二仙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1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理论探讨 |
1.1 围绝经期综合征病名探析 |
1.2 围绝经期综合征病因 |
1.3 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机 |
1.4 围绝经期综合征辨证分型 |
1.5 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方药 |
2 二仙汤源流及方论 |
2.1 二仙汤源流及组成 |
2.2 二仙汤方论 |
2.3 二仙汤药物分析 |
3 现代医学对二仙汤的研究 |
4 围绝经期综合征现代医学认识 |
5 c AMP/PKA/CREB信号通路 |
6 二仙汤与cAMP/PKA/CREB信号通路 |
7 围绝经期综合征动物模型概况 |
第二部分 二仙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二仙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二仙汤活性化合物筛选 |
2.2 二仙汤治疗 PMS 潜在靶点筛选 |
2.3 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 |
2.4 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 |
2.5 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 |
3 结果 |
3.1 二仙汤活性化合物筛选 |
3.2 二仙汤治疗 PMS 潜在靶点筛选结果 |
3.3 “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构建结果 |
3.4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结果 |
3.5 二仙汤治疗PMS相关靶点关联蛋白GO富集分析结果 |
3.6 二仙汤治疗PMS相关靶点关联蛋白KEGG富集分析结果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围绝经期综合征模型大鼠的建立及二仙汤的干预作用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5 实验结果 |
6 讨论 |
实验二 二仙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模型大鼠卵巢病理形态的影响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5 实验结果 |
6 讨论 |
实验三 二仙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模型大鼠卵巢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5 实验结果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补肾化痰方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脂/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1.1 病名源流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2 补肾化痰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依据 |
2.1 补肾化痰方理论基础 |
2.2 补肾化痰方方解 |
2.3 补肾化痰方的前期实验研究 |
3 现代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3.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
3.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
4 瘦素对脂/骨代谢的调节 |
4.1 瘦素通过外周组织调节脂/骨代谢 |
4.2 瘦素通过NPY/Y2 对脂/骨代谢的中枢调节作用 |
4.3 瘦素通过交感神经系统调节骨代谢 |
5 瘦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药品 |
1.2 实验动物 |
1.3 试剂 |
1.4 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3 标本采集 |
2.4 骨密度检测 |
2.5 ELISA法检测Leptin、E2、PⅠNP、β-CTx的含量 |
2.6 免疫组化检测大鼠骨组织Leptin和β2-AR |
2.7 PCR检测大鼠骨组织Leptin mRNA和β2-AR mRNA的表达 |
2.8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情况观察 |
3.2 各组大鼠骨密度 |
3.3 各组大鼠脂代谢结果 |
3.4 各组大鼠血清Leptin、E2、PⅠNP、β-CTx表达水平 |
3.5 各组大鼠骨组织中Leptin、β2-AR蛋白定位检测结果 |
3.6 各组大鼠骨组织中Leptin mRNA与β2-AR mRNA的表达 |
4 讨论 |
4.1 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
4.2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 |
4.3 补肾化痰方对骨密度的影响 |
4.4 补肾化痰方对脂代谢的影响 |
4.5 补肾化痰方对血清E2 的影响 |
4.6 补肾化痰方对血清PⅠNP、β-CTx的影响 |
4.7 补肾化痰方对Leptin、β2-AR蛋白表达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科研情况 |
致谢 |
(5)肾虚肝逆病机与滋肾平肝药理—贞芍醇苷治疗绝经综合征肾虚肝逆大鼠药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对绝经综合征的认识 |
1.病名 |
2.病因病机 |
3.中医治疗 |
4.小结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绝经综合征的认识 |
1.临床表现和发病情况 |
2.发病机制 |
3.治疗方法 |
4.小结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MPS肾虚肝逆型动物模型制备及行为表征评价 |
1.实验材料 |
2.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实验二 MPS肾虚肝逆病机与滋肾平肝药效机理研究 |
1.实验材料 |
2.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1 缩略词表 |
附2 EPM运动轨迹 |
附3 ELISA标准曲线 |
附4 PCR曲线 |
致谢 |
论文着作 |
(6)杜仲总黄酮对大、小鼠PMS模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实验1 杜仲总黄酮对不完全去势大鼠围绝经期模型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结果 |
1 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表观变化的影响 |
2 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3 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免疫组化指标的影响 |
5 对PMS模型大鼠卵巢经H3K4me3修饰后的表观遗传变化 |
实验2 杜仲总黄酮对小鼠围绝经期合并抑郁模型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结果 |
1 对围绝经期合并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2 对围绝经期合并抑郁模型小鼠表观变化的影响 |
3 对围绝经期合并抑郁模型小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4 对围绝经期合并抑郁模型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
5 对围绝经期合并抑郁模型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6 对围绝经期合并抑郁模型小鼠免疫组化指标的影响 |
7 对围绝经期合并抑郁模型小鼠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
讨论 |
1 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
2 杜仲总黄酮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研究 |
3 围绝经综合征动物动物模型的选择 |
4 检测指标的意义 |
5 杜仲总黄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思路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病理照片 |
附录2 文章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3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论着和科研情况 |
(7)补肾中药更康颗粒的药效学及急性毒理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绝经综合征的相关研究概况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绝经综合征的研究 |
一、绝经的年龄 |
二、绝经过渡期的生理改变 |
三、绝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四、绝经过渡期的相关症状调研 |
五、绝经综合征的西医治疗现状 |
第二节 中医对绝经综合征的研究 |
一、概述 |
二、中医病因病机 |
三、常见证候分型 |
四、中医药治疗 |
第三节 治疗绝经综合征上市中成药的动物实验研究 |
一、中成药对更年期动物模型的生殖内分泌影响 |
二、中成药对更年期动物模型的镇静催眠作用 |
三、中成药对更年期动物模型造血功能的影响 |
四、中成药对更年期动物模型的免疫功能的影响 |
五、中成药对更年期动物模型的骨代谢的影响 |
六、绝经综合征的相关动物模型研究 |
第二章 更康颗粒的研发目的与中医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更康颗粒的研发目的 |
第二节 组方及中医理论依据 |
一、组方来源、组成、功效及适应症 |
二、组方的中医理论依据 |
三、组方君药分析 |
四、君药配伍分析 |
第三章 更康颗粒的相关药效学研究 |
第一节 实验材料、药物剂量、实验方法、统计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药物剂量 |
三、实验方法 |
四、统计方法 |
第二节 更康颗粒对去势“更年期”模型大鼠血清相关性激素的影响 |
第三节 更康颗粒对去势“更年期”模型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第四节 更康颗粒对去势“更年期”模型大鼠下丘脑B-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
第五节 更康颗粒对去势“更年期”模型大鼠抗氧化衰老相关物质的影响 |
第六节 更康颗粒对去势“更年期”模型大鼠子宫的影响 |
第七节 讨论 |
第四章 更康颗粒的急性毒理实验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一、实验动物 |
二、实验药品 |
三、主要实验仪器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一、实验分组 |
二、方法 |
三、观察期限 |
第三节 统计分析 |
第四节 结果 |
一、一般临床观察 |
二、体重 |
三、组织解剖检查 |
第五节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8)更年汤对绝经综合征患者临床观察及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临床实验部分 |
2.动物实验部分 |
3.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4.实验结果 |
5.实验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英文缩写 |
附录三 图片 |
附录四 致谢 |
附录五 个人简介 |
(9)自拟更年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材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1.3 病情程度判定标准 |
1.4 中医症状评分标准 |
1.5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疗效结果 |
3.2 检测指标结果 |
3.3 治疗组临床疗效与相关资料分析 |
3.4 安全性观察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主要药品 |
1.3 实验主要试剂 |
1.4 实验主要器材 |
1.5 实验方法 |
1.6 标本的收集 |
1.7 检测指标及方法 |
1.8 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记录方法 |
1.9 统计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 |
2.2 肾上腺组织形态学观察 |
2.3 肾上腺Bax与Bcl-2结果 |
2.4 下丘脑组织形态学观察 |
2.5 下丘脑ER与ERmRNA结果 |
2.6 骨密度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学对绝经前后诸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西医学对绝经前后诸证病因病理的认识 |
3. 本课题研究的自拟更年汤组方意义 |
4. 自拟更年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疗效评价 |
5. 自拟更年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机理探讨 |
5.1 自拟更年汤对患者E2、FSH和LH的影响 |
5.2 自拟更年汤对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
6. 基于临床的肾阳虚型围绝经模型理念对实验动物的研究 |
7. 自拟更年汤对肾阳虚型围绝经期模型大鼠的影响 |
7.1 自拟更年汤对模型大鼠肾上腺及下丘脑形态的影响 |
7.2 自拟更年汤对模型大鼠肾上腺Bax及Bcl-2的影响 |
7.3 自拟更年汤对模型大鼠下丘脑ER及ERmRNA的影响 |
8. 自拟更年汤对模型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二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三 致谢 |
附录四 个人简介 |
(10)滋阴补肾更年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
(一) 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1. 西医诊断标准 |
2. 中医肾阴虚证诊断标准 |
3. 计分标准 |
(三) 病例选择标准 |
1. 纳入标准 |
2. 排除标准(包括不适应症和剔除标准) |
(四) 一般资料 |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2. 两组患者月经情况比较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础性激素水平的比较 |
4. 两组患者治疗前腰椎L1-L4的BMD(g/cm~2)的比较 |
(五) 治疗药物和方法 |
1. 药物、用量与用法 |
2. 用药疗程 |
(六) 临床观察 |
1. 观察指标 |
2. 检查方法 |
(七) 疗效判断标准 |
1.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
2. 症状改善判定标准 |
3. 骨密度疗效判定标准 |
(八) 不良反应 |
(九) 统计学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一) 临床总疗效的比较 |
(二)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 |
1. 两组治疗前后改良Kupperman评分比较 |
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3. 两组治疗前后四项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
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基础水平比较 |
5. 两组治疗前后BMD及BMD (SD)T值的比较 |
6. 两组治疗后BMD疗效结果 |
(三) 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
三、分析与讨论 |
(一) 立题依据 |
1. 肾阴虚为致病之本 |
2. 骨密度(BMD)与围绝经期综合征 |
(二) 治则探讨 |
1. 中医对肾阴虚型PMS的治疗 |
2. 西医对PMS的治疗 |
(三) 组方分析 |
(四) 现代药理研究 |
(五) 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 |
1.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
2. 滋阴补肾中药作用机理 |
四、小结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补肾中药与利维爱延缓老年雌性大鼠衰老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与证治规律研究[D]. 王毓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2]补肾化痰祛瘀方对去卵巢大鼠子宫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Cyto-C表达的影响[D]. 李婷.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3]基于cAMP/PKA/CREB信号通路探讨二仙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周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补肾化痰方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脂/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章青.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5]肾虚肝逆病机与滋肾平肝药理—贞芍醇苷治疗绝经综合征肾虚肝逆大鼠药效机理研究[D]. 李荟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6]杜仲总黄酮对大、小鼠PMS模型的影响[D]. 辛卫云.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7(06)
- [7]补肾中药更康颗粒的药效学及急性毒理实验研究[D]. 顿晶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1)
- [8]更年汤对绝经综合征患者临床观察及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研究[D]. 齐帅英. 贵阳中医学院, 2015(05)
- [9]自拟更年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D]. 武创新. 贵阳中医学院, 2015(05)
- [10]滋阴补肾更年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舒婧.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