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侵袭性烟曲霉感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烟曲霉,侵袭性曲霉病,早期诊断,抗原捕获ELISA
侵袭性烟曲霉感染论文文献综述
王卓娅[1](2012)在《侵袭性烟曲霉感染特异性甘露聚糖捕获ELISA和rDNA ITS区DN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 IA)是一种主要由肺部感染播散至全身多个脏器的系统性感染疾病,是免疫受损人群的主要致死性并发症之一。腐生性丝状真菌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是引起IA的最主要曲霉物种,这主要是由烟曲霉的孢子性质决定的,烟曲霉的孢子产量非常大,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平均每人每天可吸入上百个烟曲霉孢子,同时,其孢子体积小,易发生侵入性感染,且吸附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强。对于健康个体,吸入的孢子可及时被清除,但是在某些免疫受损患者群中,吸入的烟曲霉孢子可在肺部萌发、繁殖,引发肺曲霉病。孢子一旦进入血液循环,则可在其它组织器官定植,造成系统性全身感染,即IA。随着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器官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肿瘤化疗等治疗手段的出现,以及继发件免疫缺陷疾病如AIDS等的出现,导致大量易受烟曲霉感染的免疫缺陷人类宿主出现。对这些免疫缺陷个体,IA的感染率可高达50%。即使采用抗真菌治疗,死亡率也常常有50%之多。早期快速诊断有助于及时实施抗真菌治疗,控制病情,改善预后。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诊断问题尚不能解决,延误了有效的医学治疗。现阶段,烟曲霉感染的主要诊断方法包括传统诊断、基因检测、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等。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有影像学、无菌腔液标本培养和组织病理学鉴定等。影像学上的新月征(air crescent)和晕轮征(halo sign),由于类似特征在念珠菌病、军团菌病、巨细胞病毒感染、Kaposi肉瘤等患者体内也可观察到,并不能作为IA确诊的依据。呼吸道分泌物培养诊断敏感性低,而血培养即使在传播性感染中,也多表现为阴性。此外,标本培养还存在培养周期长等缺点。而组织病理学检查具有创伤性,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患者。因此,传统的诊断方法已难以满足IA诊断的临床需要。IA病情发展迅速,机体并无足够产生抗体的时间,以及免疫受损患者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低的特点,使得抗体检测易出现假阴性结果。同时,每天吸入空气中大量烟曲霉孢子,正常个体机体内所存在的烟曲霉特异抗体,又可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因此,单一的特异性抗体检测在I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IA的诊断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抗原捕获和基因检测方面。目前被国际认可的具有诊断价值的真菌抗原主要有两种: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alactomannan, GM)和(1,3)-p-D葡聚糖抗原(p-D glucan, BG),这两种检测方法已被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批准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然而,这两种方法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稳定的应有局限性。如GM检验不能区分曲霉菌与马尔尼菲青霉菌的感染,且在病情发展中很快被清除掉,导致出现假阴性结果。BG检测(G试验)没有种属特异性,不能区分曲霉与酵母菌感染,对静脉使用白蛋白或γ球蛋白患者,抗肿瘤药物如香菇菌多糖使用患者,以及粘菌素E、头孢噻肟等抗菌药物使用患者的检测,均存在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可能。寻找新的特异性抗原靶标,建立灵敏度和特异性俱佳的抗原捕获检测方法在目前仍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烟曲霉临床分离菌株Af293的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很多研究工作者把目标转向根据基因组信息设计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引物,发展简便、快速的IA诊断方法。尽管基因检测方法要成为诊断IA的常规检测方法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方法学标准化困难,对实验场地的配置、实验操作规范性、对人员的要求高等。基因检测仍具有其它诊断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包括可准确分类到菌株类型,获得感染物种耐药性等相关信息。因此,建立IA患者烟曲霉特异基因检测标准化方法,有助于实现IA的早期快速精确诊断。由此,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建立烟曲霉感染特异性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同时建立烟曲霉感染基因检测标准化诊断方法,以求最终实现烟曲霉感染的早期诊断。研究内容主要有:1.重组Afmp1p蛋白的毕赤酵母表达,抗rAfmp1p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烟曲霉感染特异性Afmplp抗原捕获ELISA方法的建立与评价Afmplp由AFMP1基因所编码,为烟曲霉半乳甘露聚糖蛋白,由本实验室与香港大学袁国勇教授等人合作,于2001年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发现该靶标蛋白后,使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重组GST-Afmplp融合蛋白,制备抗GST-Afmplp豚鼠血清,使用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PAb)夹心法,建立了烟曲霉感染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然而,该方法对烟曲霉感染IA患者检测的灵敏度仅为53%,并不能达到临床样本检测的要求。这可能是由于多克隆抗体小身所具有的缺陷造成的,包括不同批次不同动物间不可避免的血清差异。为了弥补多克隆抗体所存在的缺陷,本实验室在之前的研究中,使用GST-Afmp1p免疫小鼠,制备抗GST-Afmplp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Ab),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抗原夹心捕获单克隆抗体对,可检测至0.1ng/ml的重组蛋白。遗憾的是,该方法并不能捕获天然存在的Afmp1p抗原。这可能缘于大肠杆菌表达重组GST-Afmplp蛋白由于缺乏后期修饰,与天然Afmp1p蛋白间存在构象差异,从而造成的抗原表位改变。在本研究中,为了弥补原核表达系统所存在的无后期加工等缺陷,选择pPICZ α-B表达载体,使用野生型毕赤酵母X33菌株,表达AFMP1基因,获得了与天然蛋白更为接近的重组Afmp1p蛋白(rAfmp1p).使用rAfmp1p免疫小鼠,制备抗rAfmp1p单克隆抗体,对其进行HRP标记,鉴定亚型,并通过竞争抑制ELISA分析其识别的表位类型。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将单克隆抗体两两配对,进行重组蛋白(10ng/μ1)夹心捕获以及感染动物血清10倍稀释液夹心捕获筛选,获得最为理想的MAb抗体对。使用所获得的最佳抗体对,对重组蛋白倍比稀释液、多种真菌培养上清稀释液以及真菌感染兔血清稀释液进行夹心检测,从而对Afmp1p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进行评价。2.重组Afmp4p蛋白的毕赤酵母表达,抗rAfmp4p MAb的制备以及烟曲霉感染特异Afmp4p抗原捕获ELISA方法的建立与评价AFMP4基因所编码Afmp4p蛋白为Afmp1p同源蛋白,由香港大学袁国勇教授等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Afmp1p做为烟曲霉感染临床诊断标志物的意义尚未确定之时,对Afmp4p可能的诊断意义进行分析,可增加成功建立烟曲霉感染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的几率。因此本研究在建立Afmp1p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的同时,同步构建pPIC9K-AFMP4重组表达载体,使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AFMP4基因,获得重组Afmp4p蛋白(rAfmp4p),并进一步制备鼠源性抗rAfmp4p单克隆抗体,进行表位分析与亚型鉴定后,将单克隆抗体两两配对,进行重组蛋白(10ng/μ1)夹心捕获以及感染动物血清10倍稀释液夹心捕获筛选,获得最为理想的单克隆抗体对。对所获得的抗体对,使用重组蛋白倍比稀释液、多种真菌培养上清稀释液以及真菌感染兔血清稀释液夹心检测,评价方法灵敏度与特异度。3.烟曲霉感染rDNA ITS区巢式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核糖体DNA (ribosomal DNA, rDNA)既有保守区又有可变区,在进化速率上较为保守,作为种级以上阶元的良好标记,广泛应用于物种系统学研究中。rDNA基因簇从5’到3’端依次为18S rDNA,内转录间隔区1(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 ITS1),5.8S rDNA, ITS2,28S rDNA,其中,ITS Ⅰ和ITS Ⅱ常被合称为ITS区。18S rDNA序列中既有保守区又有可变区,在进化速率上较为保守,是系统发育中种级以上阶元的良好标记。ITS区由于不加入成熟核糖体,受到的选择压力较小,进化速率较快,在绝大多数的真核生物中展现出极为广泛的序列多态性,表现为种内相对一致,种间差异较明显,能真实反映属间、种间以及菌株间的碱基对差异。因此,不同物种间18S rDNA和ITS区域的序列差异常用于物种鉴别研究中。在本研究中,选取针对真菌rDNA ITS区通用引物1对(ITSS:5'-GTGAATCAT CGAATCTTTGAAC-3', ITSR:5'-TCCTCCGCTTATTGATATGC-3'),针对真菌18S rDNA区域通用引物1对(18SS:5'-ATTGGAGGGCAAGTCTGGTG-3',18SR:5'-CCGATCCCTAGTCGGCATAG-3'),对真菌基因组DNA、烟曲霉感染兔组织(肝、肾、肺)DNA、黄曲霉感染兔组织(肝、肾、肺)DNA以及模拟真菌败血症血液标本DNA扩增,判断两种方法的检测范围。同时对曲霉基因组DNA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经序列比较分析,选择出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检测靶标序列。为了弥补通用引物扩增后,产物需进一步测序才能鉴别到物种的缺点,对不同真菌的该段序列进行比较分析,设计曲霉特异real-time PCR引物与探针,尝试建立曲霉real-time PCR检测方法。为了弥补曲霉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灵敏度低的缺陷,进一步建立巢式real-time PCR检测。小结通过以上叁部分的工作,本研究所获得结果主要有:1、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并纯化rAfmp1p,获得的rAfmp1p约为40kDa,略大于预期的31.4kDa,这可能是由于蛋白糖基化造成的。使用rAfmp1p免疫小鼠,并制备属源性单克隆抗体,共获得20株抗rAfmp1p单克隆抗体,分别以Afmp1-M1至Afmp1-M20命名。亚型分析发现,除Afmp1-M1外,所有的单克隆抗体均为IgG1.表位分析发现,这20株单克隆抗体可识别6种不同的抗原表位。将这些单克隆抗体两两配对,对rAfmp1p (10ng/μ1)以及烟曲霉感染兔血清10倍稀释液双抗体夹心检测,筛选获得了特异性高,灵敏度好的单克隆抗体对,建立了烟曲霉感染Afmp1p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其中,包被抗体为Afmp1-M3(包被浓度为10μg/ml),捕获抗体为Afmp1-M6-HRP.该Afmplp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对rAfmp1p检测的灵敏度为400pg/ml,可捕获到烟曲霉1640培养上清16倍稀释液中的Afmp1p抗原,可检测到烟曲霉感染24h后兔血清16倍稀释液中的Afmp1p抗原。对其它曲霉感染兔血清以及其它病原真菌1640培养上清的检测,均表现为阴性。2、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并纯化rAfmp4p,该蛋白约为20kDa,与预期大小吻合。使用rAfmp4p免疫小鼠并制备属源性单克隆抗体,共获得13株抗rAfmp4p单克隆抗体,以Afmp4-M1至Afmp4-M13命名。亚型分析发现,所有的单克隆抗体均为IgGl。表位分析发现,这13株单克隆抗体可识别5种不同的抗原表位。将这些单克隆抗体两两配对,对rAfmp4p (10ng/μ1)以及烟曲霉感染兔血清10倍稀释液双抗体夹心检测,筛选获得了特异性高,灵敏度好的单克隆抗体对,建立了烟曲霉感染Afmp4p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其中,包被抗体为Afmp4-M9(包被浓度为10μg/ml),捕获抗体为Afmp4-M2-HRP。该Afmp1p抗原捕获ELISA检测法对rAfmp4p检测的灵敏度为800pg/ml,在烟曲霉1640培养上清512倍稀后,仍可捕获到释放到培养上清中的Afmp4p抗原,可检测出烟曲霉感染24h后兔血清8倍稀释液中的抗原。对其它曲霉感染兔血清以及其它病原真菌1640培养上清的检测,均表现为阴性。3、使用真菌18S rDNA通用引物(18SS、8SR),和真菌rDNA ITS区通用引物(ITSS、ITSR),对真菌基因组DNA、烟曲霉感染兔组织(肝、肾、肺)DNA、黄曲霉感染兔组织(肝、’肾、肺)DNA以及模拟真菌败血症血液标本DNA的扩增,均表现为阳性。对扩增产物的直接测序以及Blast分析发现,扩增出的18S rDNA片段序列(504bp)为真菌共有片段,并无物种特异性,扩增出的rDNA ITS序列(299bp)具有物种特异性,不同真菌之间,以及曲霉属内不同曲霉之间均存在差异,属内物种序列相似性小于92%。使用rDNA ITS区通用引物PCR扩增与直接测序相结合,可成功对不同的真菌物种进行区分鉴别。通过不同真菌rDNA ITS区的比较分析,设计real-time PCR引物,其中上游引物为5'-TATGGGGCTTTGTCACCTC-3',下游引物为5'-TCCTCCGCTTA TTGATATG-3', Taqman特异探针为5'-CCGGCGCCAGCCGACACCCAACTTTA-3’。该方法对烟曲霉、黄曲霉以及土曲霉DNA检测表现为阳性,然而ct值高,灵敏度低。由于real-time PCR引物扩增片段区域位于ITS通用引物扩增区域内部,因此建立使用ITS通用引物第一轮扩增,real-time PCR引物第二轮扩增并荧光检测的巢式real-time 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最适第一轮扩增循环次数为15,该方法可成功检测烟曲霉、黄曲霉以及土曲霉DNA,烟曲霉、黄曲霉感染兔组织(肝、肾、肺)DNA,以及模拟真菌败血症血液标本DNA。而对其它真菌,包括构巢曲霉、黑曲霉、马尔尼菲青霉、念珠菌、以及新生隐球菌DNA的检测,均表现为阴性。总之,本研究成功建立了3种烟曲霉感染检测方法,其中2种为烟曲霉特异性甘露聚糖抗原捕获检测方法,1种为曲霉特异性巢式real-time PCR检测方法。遗憾的是,由于临床样本的缺乏,这些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尚需进一步实验确认。(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2-04-28)
刘璐,季育华,曹国君,周敏,韩立中[2](2011)在《提高侵袭性烟曲霉感染痰标本病原学检出率的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一种可提高临床痰标本的侵袭性烟曲霉感染检出率的培养基。方法:收集临床常规痰标本分离菌(包括白假丝酵母菌),分析其耐药性,并将其作为"干扰菌"与烟曲霉标准株的孢子以不同比例混合接种培养,模拟痰标本的混合感染,观察彼此的干扰情况。同时添加抗菌药物于MediumB培养基中,分析培养基对烟曲霉的生长选择性。结果:当铜绿假单胞菌浓度≥104CFU/mL时,即可完全抑制烟曲霉(103CFU/mL)的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则必须在>105 CFU/mL时,才能完全抑制103 CFU/mL的烟曲霉生长;当白假丝酵母菌与烟曲霉以100∶1混合接种时,其基本抑制了烟曲霉的生长。根据"干扰菌"的耐药特性,同时添加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至培养基,结果显示其能有效抑制上述3种细菌的生长;添加氟康唑5μg/mL可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而上述3种药物对烟曲霉的生长均无影响。结论:在所研究的真菌分离培养基中添加适宜的抗细菌及抗真菌药物,可有效抑制"干扰菌",提高烟曲霉的检出率。(本文来源于《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1年02期)
周万青[3](2009)在《侵袭性烟曲霉感染早期病原学诊断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以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上升。由于缺乏临床特征,血液真菌分离培养敏感性很低,IFI的病原学诊断十分困难,特别是侵袭性烟曲霉感染。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发展敏感性强、特异性高的非培养诊断方法来改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目的通过烟曲霉深部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考察巢式PCR方法及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测定方法在侵袭性烟曲霉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并对烟曲霉深部感染过程中所释放的优势抗原成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择几种常见真菌,分别用六种方法(液氮冻融、-70℃冻融、溶胞酶消解、超声破碎、高盐溶液、尿素溶液)裂解真菌细胞壁,再用市售DNeasy Blood & Tissue Kit试剂盒提取DNA,通过对提取物进行比色定量和PCR检测评价各种提取方法的优弊;建立烟曲霉深部感染动物模型,收集不同感染时期动物血液标本进行巢式PCR的检测,并与血培养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分析;评价巢式PCR在临床烟曲霉感染高危病人标本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并与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水平测定比较分析;提取烟曲霉全菌蛋白和分泌蛋白,用侵袭性烟曲霉感染动物不同感染阶段的血清进行免疫印迹,筛选烟曲霉早期免疫反应性抗原。结果(1)酶消解破壁法提取真菌DNA效率最高,重复性良好。模拟全血标本中白假丝酵母菌检测限为10~2个孢子,烟曲霉及新型隐球菌检测限为10~3个孢子。(2)巢式PCR在烟曲霉深部感染家兔发病早期(第2天)出现阳性结果,并可持续数日,优于培养及影像学检查方法;巢式PCR和GM检测在临床诊断为IA患者的标本评价中显示,其敏感性分别为69%和62%,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5%。(3)烟曲霉分泌型蛋白成分可刺激疾病模型动物产生抗体,在病原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免疫反应性较强的蛋白分子量大小为10 kDa-30 kDa。结论在六种真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中,酶裂解结合试剂盒提取方法最为简便有效;巢式PCR在早期诊断侵袭性烟曲霉感染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通过动物疾病模型,初步筛选到能刺激机体早期产生免疫反应的优势抗原成分,为10-30 kDa的分泌型蛋白,该类蛋白及其抗体可望作为免疫学诊断方法的检测指标。(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09-06-01)
钟晓祝,郝卫,潘玉先,余力,车小燕[4](2006)在《抗烟曲霉单克隆抗体用于侵袭性烟曲霉感染病原学检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抗烟曲霉单克隆抗体在兔侵袭性烟曲霉感染动物模型中的应用。方法建立兔侵袭性烟曲霉感染动物模型;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兔血清中烟曲霉抗原;以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兔肺、肝、脾、肾组织中烟曲霉抗原。结果血清中烟曲霉抗原检测:接种烟曲霉抗原后24、48、72、96 h,血清中烟曲霉抗原检测阳性;免疫酶组织化学检测:接种后96 h,肺、肝、脾、肾组织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阳性。结论抗烟曲霉单克隆抗体在侵袭性烟曲霉感染的病原学诊断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06年12期)
侵袭性烟曲霉感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一种可提高临床痰标本的侵袭性烟曲霉感染检出率的培养基。方法:收集临床常规痰标本分离菌(包括白假丝酵母菌),分析其耐药性,并将其作为"干扰菌"与烟曲霉标准株的孢子以不同比例混合接种培养,模拟痰标本的混合感染,观察彼此的干扰情况。同时添加抗菌药物于MediumB培养基中,分析培养基对烟曲霉的生长选择性。结果:当铜绿假单胞菌浓度≥104CFU/mL时,即可完全抑制烟曲霉(103CFU/mL)的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则必须在>105 CFU/mL时,才能完全抑制103 CFU/mL的烟曲霉生长;当白假丝酵母菌与烟曲霉以100∶1混合接种时,其基本抑制了烟曲霉的生长。根据"干扰菌"的耐药特性,同时添加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至培养基,结果显示其能有效抑制上述3种细菌的生长;添加氟康唑5μg/mL可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而上述3种药物对烟曲霉的生长均无影响。结论:在所研究的真菌分离培养基中添加适宜的抗细菌及抗真菌药物,可有效抑制"干扰菌",提高烟曲霉的检出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侵袭性烟曲霉感染论文参考文献
[1].王卓娅.侵袭性烟曲霉感染特异性甘露聚糖捕获ELISA和rDNAITS区DN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2
[2].刘璐,季育华,曹国君,周敏,韩立中.提高侵袭性烟曲霉感染痰标本病原学检出率的方法探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1
[3].周万青.侵袭性烟曲霉感染早期病原学诊断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09
[4].钟晓祝,郝卫,潘玉先,余力,车小燕.抗烟曲霉单克隆抗体用于侵袭性烟曲霉感染病原学检测的实验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