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向腐蚀宣战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向腐蚀宣战

一、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向腐蚀宣战(论文文献综述)

王力[1](2021)在《沃尔特·R·米德“美国外交传统”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沃尔特·拉塞尔·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是美国杰出的外交政策研究者,他融合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历史与现实议题,搭建起理解美国外交政策的理论框架,本论文旨在对米德的学术思想加以阐述。美国的外交传统是米德学术研究的核心论题,通过对美国外交历史的爬梳,米德分析了影响美国外交传统的因素,并对美国权力形态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总结。他认为,对美国外交史的研究应当着眼于更为宏观的视角,注重其历史传承性。米德的研究超越了传统的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单边主义/多边主义等二分法,创新性地提出了汉密尔顿主义、威尔逊主义、杰斐逊主义和杰克逊主义四种美国外交传统,认为正是这四种主义通过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组合和动态发展,共同决定了美国外交行为。在此基础上,米德对美国外交传统的“权力根源”进行了理论发掘,在硬权力和软权力之外,提出了“粘性权力”的概念,从而实现了对美国外交传统认识的理论升华。从知识生产的角度而言,这与米德作为学者与智库专家的双重身份是分不开的,依照“四种主义”与“三种权力”框架,米德构建了一个美国外交传统思想研究体系,丰富了学界解析历史、认知现实的理论工具。米德的思想成熟于21世纪初期,根据他的分析框架,本文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历届总统即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和特朗普四届政府的外交行为进行分析,认为米德的理论能够对历届政府的外交行为进行合理的解析,为我们理解美国外交传统和21世纪美国外交提供了一个新颖的、合理的视角。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米德的学术经历、着述、观点特别是“四种主义”与“三种权力”框架体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米德认为,汉密尔顿主义的核心主张是“追求商业利益”,国家外交行为应该寻求有利于美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各种外部条件;威尔逊主义主张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美国式的民主和价值观,认为美国有义务作为“文明的灯塔”为世界各国指引发展方向;杰斐逊主义反对过多地国际介入,主张把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视为首要任务,是小政府主义的支持者;杰克逊主义具有民族主义色彩和民粹主义倾向,注重提高美国的军事实力。本章在分别阐述四种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他们发挥作用的时间和手段,并结合国际局势和国内形势变化侧重分析他们如何共同作用,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本章继而对米德权力形态理论进行介绍,米德将美国的权力形态分成锐性权力、粘性权力、甜性权力和支配权力:锐性权力是美国的军事实力,广义上指其显着的核优势、广泛的海外军事部署和庞大的军费开支所构成的综合实力;粘性权力是经济活动影响力的体现,是美国对其他经济体产生粘性吸附的作用;甜性权力是美国的理想、文化和价值观吸引力,和软权力的概念类似,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支配权力是权力的合集,是前三种权力协同发挥作用时体现出的综合优势。如果说“四种主义”理论从历时性的角度分析了隐藏在美国外交史洪流中的四种意识主张,那么对美国权力形态的分析则从共时性的角度丰富了米德的理论,二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网络。这种坐标式的分析结构既充分尊重和考量了美国外交历史的延续和传承,又突出体现了美国历史上特别是二战以来的外交特征,在宏观上形成横纵相交的二维理论框架,有助于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梳理。论文的以下章节运用米德的思想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美国外交传统进行总结,分析了不同时期政府的政治倾向、外交风格和在任时期的外交活动,清晰地展示了四种主义对国家领导人及其外交政策的影响。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一战后至20世纪末的美国外交政策演变。一战后,美国进入福特主义经济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美国社会带来了结构性的变化,同时在国际关系中,美国以世界大国的身份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四种主义开始面对国际关系中的复杂局面。随着二战中英国的衰落,美国在冷战后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美国资本主义过渡到后福特主义时代。在这一历史阶段,四种主义在不同时期所追求的美国权力类型不断变化,带来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不断发展。冷战结束后,粘性权力一度成为了美国主要追逐的权力类型,在克林顿政府期间,汉密尔顿主义成为了外交活动的主导思想。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小布什政府时期威尔逊主义的起落。作为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小布什具有威尔逊主义者的特征。“9·11事件”让小布什得到了杰克逊主义者的坚定支持,为威尔逊主义披上了强硬、现实的铠甲,然而随着反恐战争的升级,四种主义逐渐产生了分歧,小布什的大中东战略宣告失败。第四章解读了奥巴马政府期间杰斐逊主义的兴起。米德认为,奥巴马是典型的杰斐逊主义者,正如竞选演讲宣言一样,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进行战略收缩,运用巧实力对自身的外交主张进行调整,寻求各个派别之间的平衡,力图恢复美国的全球领导力。然而杰斐逊主义者的政治主张经常被诟病过于温和或起效缓慢,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没能从根本上满足美国民众的要求。第五章分析了特朗普政府期间杰克逊主义者的外交特点。美国国内经济产业结构失衡加剧、政治上的反精英情绪和社会文化价值中身份认同的缺失导致美国国内民粹主义兴起,特朗普趁机入主白宫,其支持者多为杰克逊主义者。强烈的本土主义倾向使得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有着显着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特色,但杰克逊主义者本身并不具备系统的执政理念,也无法确立具有连续性的外交思想。第六章对米德的美国外交传统思想进行了评价。首先对21世纪四种主义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局势进行解读,并对它们可能进行的调整和融入策略进行分析,同时,根据米德的推断,对美国外交政策制定的战略维度进行思考。面对自由资本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和美国国内产业结构失衡、就业问题严重之间的矛盾,汉密尔顿主义者需要寻求一种资源合理配置的发展模式;威尔逊主义者在大中东战略之后逐渐式微,面对世界局势由美国独霸到一超多强的发展趋势,世界多极化日趋明显,国际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强,威尔逊主义者需要对其价值观传播方式进行反思和改进。杰斐逊主义者能够调整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始终坚持“避免不必要的国际介入”的基本理念,以最低的成本融入国际社会,避免战争,优化配置有限资源等成为了杰斐逊主义者在新形势下的代表主张。杰克逊主义者虽然缺乏成熟的外交主张,但他们在美国普通选民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是维系其他三个主义的感情纽带和实力基础,将对美国的对外政策产生深远影响。如何认识当代国际局势和对自身国际角色、如何充分认识并坚持利用海权体系、如何在四个学派中做出合理的取舍和组合,是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思考的战略维度。

甄智[2](2021)在《沦陷时期南京地区的日伪报刊研究(1938-1945)》文中指出

魏宇航[3](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理论政策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实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56个民族奋斗发展,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开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发源地,在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等阶段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方向,不断丰富我国民族团结思想内涵,在历届国家领导人的关心重视下、在兄弟省区市的支持下、在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下,不断守望相助、开拓创新,成为我国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发展的新“模范”。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对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介绍,然后从民族团结理论、政策、思想研究和内蒙古地区概况、团结政策发展研究等方面对国内研究现状及国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最后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明确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及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的民族团结理论政策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顺序进行了回顾,在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第三部分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曲折发展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在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少数民族地区对当地法制建设、经济发展、干部队伍及民族发展等方面带来的光辉成就。第四部分论述了新时代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经济发展、保护民族文化、切实改善民生、深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方式构建团结、稳定、和谐的内蒙古。全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团结理论政策指导下,内蒙古自治区实现了从“成立”到“模范”的实践跨越。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欣欣向荣,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场域,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同全国一道实现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了成功条件。

宋维[4](2020)在《酸掺杂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制备及耐蚀性研究》文中认为金属腐蚀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造成资源浪费问题,在金属表面刷涂有机涂层是目前最常用的腐蚀防护措施。聚吡咯具有易合成、易成膜、导电性佳、稳定性好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在腐蚀防护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可以将聚吡咯与环氧树脂共混制成复合涂料使用。本文首先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聚吡咯,运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合成的聚吡咯进行表征,然后对环氧树脂涂层配方进行优化,选择出合适的环氧树脂溶剂以及聚吡咯的添加量,最后将前面制备的酸掺杂聚吡咯与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后,刷涂在Q235钢表面,制备出酸掺杂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在3.5wt%Na Cl腐蚀溶液中用电化学实验和加速浸泡实验法研究聚吡咯涂层的防腐性能。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通过在聚吡咯的化学氧化合成过程中分别添加盐酸、硫酸、硝酸、磷酸、植酸、磺基水杨酸、草酸、酒石酸作为掺杂酸,合成了酸掺杂聚吡咯,然后通过FT-IR、SEM、XRD、电导率等表征方法对聚吡咯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2)将合成的本征态聚吡咯加入环氧树脂涂料中,然后用毛刷将涂料均匀的刷涂在Q235钢表面,制备成本征态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然后运用形貌分析法、电化学实验,涂层吸水率分析法来对上述复合涂层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混合溶剂(m(二甲苯):m(正丁醇)=7:3)做环氧树脂溶剂,且聚吡咯添加量为0.6wt%时,复合涂层表现出优异的防腐性能。3)将酸掺杂聚吡咯与环氧树脂涂料混合均匀后制备成防腐涂层,比较它们在3.5wt%Na Cl腐蚀溶液中的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无机酸中磷酸掺杂聚吡咯防腐效果最好,有机酸中磺基水杨酸掺杂聚吡咯的防腐效果最好,添加至环氧树脂涂料中可显着降低金属基体的腐蚀速率。聚吡咯的防腐蚀机理为:(1)减少涂层内微孔,从而改善涂层的屏蔽性能,阻碍腐蚀介质在涂层内扩散,降低金属的腐蚀速率;(2)聚吡咯掺杂的阴离子在聚吡咯的氧化还原过程中会释放出来,与铁离子发生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金属基体遭受腐蚀性介质的侵蚀,对金属基体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张雨童[5](2020)在《《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文中认为电力工业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电力行业正处在一场深刻的变革之中。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技术的崛起等对传统的能源供应造成冲击。本翻译实践原文本为从国外相关能源网站收集到的英文文献,译文在《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中出版。译者在英译汉过程遵循忠实、通顺的原则,对电力期刊文本的翻译进行了研究。本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实践项目背景和项目意义;第二部分是译前准备描述,包括分析平行文本和原文本的特征,从而确定翻译中遵循的原则;第三部分是翻译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原文本的过程和翻译后的校对工作;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主要从词汇、句法以及标题和小标题三方面对翻译中的重难点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翻译策略,如增词法、转化法、省译法等,以期译文忠实、通顺。最后在结论部分,主要对翻译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了解了电力领域前沿科技,并且掌握了电力期刊文本的特点和翻译策略,提高了自身的翻译能力;同时,译者希望该实践报告能为翻译此类文本的译者提供一些参考。

李师源[6](2019)在《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与沿线各国共商共建绿色发展之路,即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来统摄“一带一路”倡议决策和实践全局,努力将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与经验带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去,并积极与沿线国家互学互鉴、共同实现绿色发展目标。合作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的重大决策,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现实举措。本文选择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这一前沿研究问题,以国家政策重点和学术研究热点为选题导向,紧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前瞻性。本文在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分别在现状考察、对象评价、模式选择、潜力研判、合作影响、政策建议等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上提出见解和主张,为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问题作出有益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及观点有:第一,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顺应全球绿色发展合作潮流,是全球绿色发展合作体系的有益补充,回应了沿线国家驱动经济增长及缩小发展差距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及保障社会稳定的需求、集约利用资源及降低污染排放的需求、支撑绿色创新及提高科研水平的需求、保护生存环境及维护生态平衡的需求。绿色发展的共同利益将中国与沿线国家结成强大纽带,各方在合作理念、合作共识、合作行动等方面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第二,在比较与借鉴国内外绿色发展相关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一个由1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30个四级指标组成的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此评价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实证评价发现,沿线国家以及区域间绿色发展能力差异显着,而绿色发展能力平均水平在2007-2016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三,论文对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模式选择进行了研判。根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能力的差异,文章提出四类合作模式,分别为低能合作模式、赋能合作模式、高能合作模式和引能合作模式,并对各类合作模式的特点、合作内容、典型案例进行全面分析。第四,论文对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潜力进行了分析。文章分别从能力要素提升的潜力、空间区域协作的潜力、协调诉求差异的潜力角度分析未来绿色发展合作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客观地分析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未来合作方向。第五,论文实证检验了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对沿线国家绿色发展的影响。基于合作模式选择和合作潜力研判的主要结论,文章提出三项实证假设内容,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此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对沿线国家及其周边国家分别具有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且不同合作途径对南北国家产生不同影响。第六,本文从创新合作模式、激发合作潜力和拓宽合作路径三个方面分别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本文因应了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这一新型区域合作安排的理论与现实需求,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一方面,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也为阐明中国如何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这一重大学术问题抛砖引玉。另一方面,本文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能力评价结果研判中国推进合作的模式选择和未来潜力,为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提供客观依据和实践指导,是服务于国家重大决策的基础性研究和前沿探索,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张一凡[7](2018)在《陈独秀反贫困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反贫困问题一直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陈独秀反贫困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反贫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陈独秀反贫困理论,不仅对于完善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理论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现阶段我国的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陈独秀反贫困理论经历了从萌芽、到形成再到逐渐深入的过程。陈独秀受到康梁维新思想的影响,其反贫困思想也开始萌芽。在东渡日本接触到西方新思想后,陈独秀的反贫困思想也不断深化。陈独秀的反贫困理论在其接受马克思主义后正式形成,并在之后不断指导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成熟。陈独秀反贫困理论揭露了当时中国物质精神双重贫困的社会惨象,剖析了中国贫困问题的多重原因及根源,提出通过教育改造国民性,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实业,走社会主义道路等解决贫困问题的出路。陈独秀反贫困理论是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应用与发展,激起了人民改造国家的觉悟,指导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实践。启示当今我国的反贫困工作要重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要关注农民问题,加强农村领域的扶贫工作,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扶贫机制,严打腐败贪污,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并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贫困道路。

郭兵云[8](2018)在《国家双边关系剧变探析》文中认为国家双边关系剧变是国际社会中的现象之一,与战争、联盟、冲突、合作等已经被重点研究的国际现象不同,迄今几乎没有学者对它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既有研究以双边关系剧变的个案为主,主要从历史学等视角还原剧变过程、分析导致双边关系剧变的具体原因或因素。全面系统地研究双边关系剧变,有利于在发生原因、发生机制、防范和应对等方面得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结论。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双边关系剧变,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分别是绪论、正文和余论。绪论主要梳理了双边关系理论、双边关系变化、双边关系变化原因三个方面的文献,梳理相关内容后我们发现,迄今较少有学者全面系统地研究双边关系剧变这一现象,充分表明了研究这一现象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正文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界定核心概念和标准、梳理主要案例、探析发生原因、分析发生机制并提出应对策略。第一章界定国家双边关系剧变的概念及其判定依据。双边关系、剧变是本文的两个基础概念,而剧变更是本文的核心概念。在界定双边关系概念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双边关系的理论属性是外交政策理论而非国际体系理论。在界定了剧变概念后,我们明确了判定双边关系剧变的主要依据,对双边关系剧变进行分类,并比较了剧变与质变。第二章主要梳理相关案例。通过梳理1648年以来的国际关系史,我们选取了二十四个较有代表性的案例。以双边关系变化的方向为依据,我们把二十四个案例分别归类为迅速改善、急剧恶化和反复无常三个不同类型。这一章的小结还统计了不同类型的双边关系剧变的案例数量、不同类型的双边关系剧变在所有案例中的占比等。第三章归纳双边关系剧变的诱发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发生原因。通过对二十四个案例的分析,本文归纳了诱发双边关系剧变的十四个因素。依据内容,把十四个诱发因素分别划分为国家利益、认知和意识形态。依据它们在双边关系剧变中的不同作用,把它们划分为主要原因和辅助原因。根据这些因素在双边关系剧变中的不同作用以及国家利益的等级划分,本文引进了阎学通提出的“国家利益效用”这一概念框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三个关于双边关系剧变的理论假设:假设一(基本假设):重大利益的变化是诱发国家双边关系剧变的基本条件。假设二:国家领导人对重大利益认知的变化极有可能导致双边关系剧变。假设三:意识形态超越当前重大利益后极有可能诱发国家双边关系剧变。在这三个理论假设中,第一个假设是其他两个假设的基础。第四章分析双边关系剧变的发生机制并就防范和应对双边关系剧变提出若干建议。以第三章对诱发因素的归纳总结和理论假设为基础,借鉴物理学中的电路图原理,我们提出了关于双边关系剧变的发生机制。安全威胁、主权维护和霸权争夺等主要原因或基本条件类似于电路系统中的电源,直接原因(导火索)则类似于开关,而利益诱饵、他国压迫等辅助原因则类似于电路系统中电阻更小、电流更大的电线,一旦“开关”合上,双边关系剧变就极有可能发生。双边关系迅速改善与急剧恶化的发生机制基本一致,但在四个方面存在差异:基本条件/主要原因不同、利益分配不同、触发国家的数量不同和运行方式不同。其中,触发国家的数量不同是两种机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差异。这个差异导致双边关系急剧恶化的时间更有可能短于迅速改善的时间。双边关系迅速改善与急剧恶化机制上的异同决定了两者在防范和应对机制上的异同。在预防上,两者基本相同,都需要在易发国家和易发时间点上积极做好防范工作,同时还要认真观察剧变前国家释放的信号。对于急剧恶化机制而言,还要建立国际机制,以缓解恶化速度。双边关系一旦发生剧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促进双边关系迅速改善:在交往初期,要理性分析共同利益;在交往中,既要理性认识实力差距;也要加强沟通与对话,构建战略互信;在策略上,善用“大棒”或“胡萝卜”。而在应对急剧恶化方面,除了要在关系开始恶化初期,理性分析双方的国家利益和实力外,还要努力防止情绪化和谨慎采取反制措施。余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对几个重要问题作了进一步说明和补充。

肖建东[9](2018)在《汤化龙宪政思想及其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宪政道路的选择及其演变,历经了从预备仿行立宪、君主立宪到共和宪政的全面展开等重要历史阶段,这个过程波澜曲折,最终归于失败,留下了及其深刻的经验与教训。本文从近代中国宪政道路的选择及其演变的角度对汤化龙一生的宪政思想与宪政实践进行系统考察,总结其丰富的宪政经验,尤其是借鉴他失败的深刻教训,为当代中国依宪治国、依法治国服务,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都非常深远。在汤化龙早年时期,正值清末新政和预备仿行立宪时期,家庭、旧学、仕途与国家危难、维新思潮的综合作用促使他留学日本,深受日本君主立宪的影响,撰写了《议会论》,系统阐述了君主立宪思想,成为坚定的君主立宪派骨干。汤化龙在清末预备立宪运动中回国,他利用担任湖北咨议局议长的身份,在湖北乃至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君主立宪运动,并在保路运动和国会请愿运动中冲锋陷阵,非常激进,却在绝望中收场。在清末国会请愿运动中绝望的汤化龙恰逢武昌首义爆发,毅然转向共和革命,积极参与组织武昌首义和推动辛亥革命向全国发展,在制定军政府条例与共同制定《鄂州约法》中成就斐然,为民国初年的共和宪政做了非常重要的铺垫。在民国初年,汤化龙全力投身于全新的共和宪政事业,醉心于政党政治与议会政治,先后担任共和建设讨论会会长与民主党、进步党、研究系的党魁,同时还先后担任北京临时参议院的副议长和民初第一届国会两次常会的众议院议长,全面创建了“国家重心力”理论与“调和论”宪政思想,在创建共和宪政与运行共和宪政方面努力奋斗。在保卫共和宪政方面,汤化龙始终冲在前面,他领导进步党参与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并取得胜利,还率领研究系骨干帮助段祺瑞粉碎了张勋复辟,两次参与再造共和宪政。依据“国家重心力”理论,他把创建共和宪政的希望先后寄托在袁世凯和段棋瑞身上,但袁世凯不走共和宪政正轨,段祺瑞政府却抛弃了汤化龙,而他的“调和论”理论与实践也遭到了南北各方势力的反对,最终陷于“四面楚歌”的地步,最后被国民党人暗杀。本文的结论:在近代中国宪政道路的选择及其演变中,汤化龙适应各时期宪政的需要,先后依据君主立宪思想、“国家重心力”与“调和论”的共和宪政思想,积极促进各时期的宪政建设,是政党政治与议会政治的激进派与骨干力量,其积极进取的精神与积累的各种宪政经验都可为后人做借鉴。他始终热衷于西式宪政的形式,对中国的国情虽有一定的认识和关注,但这种关注严重不够,导致西式宪政因不合乎国情而不断流产,他本人也为社会多方面所不容而陷入“四面楚歌”境地,最终惨遭暗杀,教训极其深刻。

宁彧[10](2018)在《尼日利亚“博科圣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9年7月,“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博尔诺州首府迈杜古里发动暴乱,随即遭政府镇压,领导人穆罕默德·优素福被法外处决。次年9月,新任领导人阿布巴卡尔·谢考以“复仇”的名义掀起“圣战”。从此,尼日利亚陷入了严重的安全危机中。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难民问题突出成为“博科圣地”问题之于尼日利亚的真实写照。自2011年起,尼日利亚政府从未停止对“博科圣地”围剿,其中也伴随着数次效果不甚理想的和谈。2015年后随着问题外溢,在非盟主持下,地区合作逐步推动,多国联合部队成立。虽然取得了些许成效,但时至今日,“博科圣地”仍保持一定频次的恐怖袭击,威胁依旧。“博科圣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产物。尼日利亚独立后,西方制度明显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政局动荡不安,频繁的转型使尼日利亚政治异常敏感。第三共和国后,深感权力被分享的北方政治精英积极推行伊斯兰教法撕裂国家。不仅如此,少数族群问题与政治腐败问题更成为“博科圣地”抨击政府的借口。单一的石油经济结构、忽视地区间平衡、漠视民生,贫困与失业问题成为“博科圣地”壮大的土壤。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长期对立、伊斯兰教内部极端化倾向明显、萨拉菲主义兴起且为极端势力所利用,又成为“博科圣地”意识形态的基础。“博科圣地”有着特点鲜明的发展脉络。穆罕默德·优素福是“博科圣地”的开创者与推动者;阿布巴卡尔·谢考进一步将“博科圣地”推向了极端化的深渊,彻底蜕变为恐怖主义组织。在内外力互动作用下,“博科圣地”先后经历了多次大的分裂,穆罕默德·阿里与卡纳马基地、“优素福伊斯兰运动”与“安萨鲁”、穆罕默德·马尔万派、阿布·巴纳维的“伊斯兰国西非省”等都是“博科圣地”分裂与整合的产物,从而凸显了该组织内部意识形态与行动实践的差异。“博科圣地”具有清晰的体系建构特征。萨拉菲主义构成了“博科圣地”意识形态的核心,阿里、优素福、谢考,乃至巴纳维等人的不同阐释,对其既有继承,更有分歧。对文化、族群、现实利益等因素的解读又突出了其意识形态的特殊性。随着领导人的不同、斗争策略的转变、外部压力的强弱变化,“博科圣地”呈现出动态的组织结构特征。虽具有明显的“等级制”,但趋于“扁平化”。由于组织的分化或分裂,其外部形态又呈现“网络化”。“博科圣地”具有强烈的本土化特性,一是本土化成员占据主体,且由于领导人的族群身份,卡努里人组织中占据多数,但“博科圣地”问题并不等于卡努里族群问题。儿童兵与女性圣战者则是“博科圣地”人员组成的新特点。二是资金来源。来自国内的“合法”性收入、捐赠性收入在最初占据主导。但是,随着该组织的恐怖暴力化,其资金的犯罪性收入比例加大,且与外部的资金联系日益加深。尼日利亚国家发展中的南北经济差异、政治隔阂、危机管理问题与“博科圣地”互为影响。大量贫困失业人员、北方伊斯兰化等有利于该组织的发展壮大。尼日利亚政府应对软硬失当则进一步催生了“博科圣地”的极端化。该组织的长期存在对尼日利亚国家造成了严重伤害,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动荡、国家形象受损。不仅如此,它还挑战了地区安全,乃至国际社会。在地区安全层面,活跃于萨赫勒地区“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青年党”等极端组织与“博科圣地”的互动恶化了地区安全形势,而“博科圣地”的壮大进一步催生了“动荡弧”的发展演变。对于“博科圣地”问题,非盟、西共体、尼日利亚周边国家均积极应对,推动合作。其中,非盟完善了制度层面的设计,并推动多国联合部队扩充、部署;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有效遏制了“博科圣地”的肆意蔓延;西共体则提供了必要的援助。但是,地区国家的合作也由于各国的历史争端与现实分歧而面临一定挑战。在国际安全层面,“博科圣地”与“基地”组织总部、“伊斯兰国”的联系强化了其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身份;该组织对阿布贾联合国大楼的袭击、对域外国家公民的劫持、对西方国家的言语威胁、在国内制造屠城惨案与大规模人质事件等,无一不引起世界震惊。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法国、美国等世界大国审慎应对,协助萨赫勒地区国家打击“博科圣地”。本文认为,“博科圣地”经过了从“内生”到“外溢”的发展过程,尼日利亚国家生态、政府危机治理、地区局势动荡、反恐合作不力与其产生、发展、壮大有着一定关系,但这并非是简单的直接因果关系,而是一种“互借”的复杂模式。从根本上看,“以暴易暴”并非长久之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政局稳定、平衡地区差异、重视民生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消除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才是彻底解决“博科圣地”,乃至撒哈拉以南非洲极端组织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向腐蚀宣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向腐蚀宣战(论文提纲范文)

(1)沃尔特·R·米德“美国外交传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米德的“美国外交传统”:主义与权力
    第一节 沃尔特·米德主要着述和思想
    第二节 米德指出的美国外交传统中的“四种主义”
    第三节 米德的权力理论
    第四节 米德的逻辑和方法
第二章 20世纪美国外交传统的呈现
    第一节 美国经济社会形态变革与外交传统的演进
    第二节 全球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变奏
第三章 威尔逊主义的冒进(小布什政府时期)
    第一节 新保守主义与威尔逊主义的复兴
    第二节 威尔逊主义与“反恐战争”
    第三节 威尔逊主义的异变与失败的大中东战略
第四章 杰斐逊主义的变革(奥巴马政府时期)
    第一节 国际新形势下的杰斐逊主义者
    第二节 杰斐逊主义者的新特征
    第三节 主义间的调和与亚太再平衡
第五章 杰克逊主义的冲击(特朗普政府时期)
    第一节 美国社会民粹主义的兴起
    第二节 民粹主义与杰克逊主义
    第三节 杰克逊主义的特朗普实践
第六章 对米德美国外交传统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四种主义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节 美国外交政策走向
    第三节 米德对美国世界霸权体系的认识
结语
参考文献
沃尔特·R·米德大事年表(1952- )
致谢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理论政策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民族团结理论政策研究概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政策
        一、马克思、恩格斯民族团结理论政策
        二、列宁民族团结理论政策
        三、斯大林民族团结理论政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理论政策
        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的民族团结理论政策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民族团结理论政策
        三、新时代民族团结理论政策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理论政策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实践
    第一节 初创探索阶段(1947—1956年)
        一、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
        二、内蒙古自治区的初期探索与实践
        三、内蒙古自治区成为民族团结的“模范自治区”
    第二节 曲折发展阶段(1956—1978年)
        一、内蒙古自治区曲折发展中的民族工作
        二、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工作曲折发展中的各项事业
        三、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工作曲折发展中的经验教训
    第三节 跨越发展阶段(1978—2012年)
        一、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二、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第四节 新时代发展阶段(2012—至今)
        一、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
        二、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内涵
第四章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光辉成就和经验启示
    第一节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取得的光辉成就
        一、创建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
        二、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完善
        三、提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参考
        四、培养壮大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五、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
    第二节 构建团结、和谐、稳定内蒙古的经验启示
        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民族法制建设
        三、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提升民族区域自治能力
        五、尊重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增强少数民族文化交融
        六、深入民族团结工作实施,普及民族团结政策宣传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酸掺杂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制备及耐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金属腐蚀的危害
    1.2 金属腐蚀的类型及防护措施
        1.2.1 金属腐蚀的类型
        1.2.2 金属腐蚀的防护措施
    1.3 聚吡咯概述
        1.3.1 聚吡咯的结构
        1.3.2 聚吡咯的合成方法
        1.3.3 聚吡咯的掺杂机理
    1.4 聚吡咯涂层
        1.4.1 聚吡咯的防腐机理
        1.4.2 聚吡咯涂层的分类
        1.4.3 聚吡咯涂层的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2.2.1 涂层性能的基本测试方法
        2.2.2 电化学测试方法及分析
        2.2.3 吸水率测试
        2.2.4 加速浸泡实验
        2.2.5 聚吡咯产物的性能测试
        2.2.6 聚吡咯表征方法
第三章 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制备及聚吡咯表征
    3.1 引言
        3.1.1 实验材料前期准备
        3.1.2 聚吡咯的制备
        3.1.3 聚吡咯防腐涂层的制备
    3.2 聚吡咯的结果与分析
        3.2.1 聚吡咯产物性能测试
        3.2.2 红外光谱分析
        3.2.3 X射线衍射分析
        3.2.4 扫描电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优化
    4.1 涂层配料的选择
    4.2 涂层基础物理性能测试
    4.3 溶剂对防腐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
        4.3.1 形貌分析
        4.3.2 不同溶剂稀释的环氧树脂涂层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4.3.3 不同溶剂稀释的环氧树脂涂层的极化曲线分析
        4.3.4 不同溶剂稀释的环氧树脂涂层的吸水率分析
    4.4 聚吡咯添加量对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
        4.4.1 不同含量的本征态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4.4.2 不同含量的本征态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极化曲线分析
        4.4.3 不同含量的本征态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吸水率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酸掺杂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耐蚀性研究
    5.1 引言
    5.2 涂层基础物理性能测试
    5.3 无机酸掺杂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耐蚀性研究
        5.3.1 无机酸掺杂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5.3.2 无机酸掺杂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极化曲线分析
        5.3.3 无机酸掺杂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加速浸泡实验
    5.4 有机酸掺杂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耐蚀性研究
        5.4.1 有机酸掺杂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5.4.2 有机酸掺杂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极化曲线分析
        5.4.3 有机酸掺杂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加速浸泡实验
    5.5 聚吡咯对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屏蔽作用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1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Project
    1.2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Project
Chapter2 Prepar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s
        2.1.1 Lexical Features of Source Texts
        2.1.2 Syntactic Features of Source Texts
    2.2 Analysis of Parallel Texts
    2.3 Translation Principles for the Project
        2.3.1 Faithfulness
        2.3.2 Readability
Chapter3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translation
    3.2 Translating the Source Text into Chinese
    3.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4 Case Analysis
    4.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and Common Words
        4.1.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4.1.2 Translation of Common Words
    4.2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4.2.1 Division and Synthesization
        4.2.2 Addition and Omission
        4.2.3 Conversion
        4.2.4 Domestication
    4.3 Translation of Titles and Subtitles
        4.3.1 Conciseness
        4.3.2 Accuracy
Chapter5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Acknowledgements

(6)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1.2.2 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绿色“一带一路”内涵的研究
        1.3.2 关于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基础的研究
        1.3.3 关于绿色“一带一路”合作路径的研究
        1.3.4 研究现状评述
    1.4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4.1 论文结构安排
        1.4.2 论文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5.1 研究创新之处
        1.5.2 研究难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定义及其内涵
        2.1.1 “一带一路”倡议
        2.1.2 绿色发展理念
        2.1.3 绿色“一带一路”
    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保护理论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绿色发展理论
    2.3 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绿色经济增长理论
        2.3.2 环境制度理论
    2.4 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2.4.1 国际分工理论
        2.4.2 国际相互依赖理论
第3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现实考察
    3.1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全球背景
        3.1.1 全球绿色发展合作目标趋于明确
        3.1.2 全球绿色发展合作体系持续完善
        3.1.3 全球绿色发展合作潜在挑战犹存
    3.2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现实需求
        3.2.1 驱动经济增长及缩小发展差距的需求
        3.2.2 提高生活质量及保障社会稳定的需求
        3.2.3 集约利用资源及降低污染排放的需求
        3.2.4 支撑绿色创新及提高科研水平的需求
        3.2.5 保护生存环境及维护生态平衡的需求
    3.3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现实进展
        3.3.1 合作理念不断演进
        3.3.2 合作共识日渐夯实
        3.3.3 合作行动逐步展开
第4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对象评价
    4.1 合作对象评价方法的提出
        4.1.1 相关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借鉴
        4.1.2 绿色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的提出
    4.2 绿色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的内容
        4.2.1 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
        4.2.2 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4.2.3 评价体系的计算模型
    4.3 合作对象评价的样本选择
        4.3.1 样本选择的标准
        4.3.2 样本数据的处理
    4.4 合作对象评价结果分析
        4.4.1 评价得分和排名情况
        4.4.2 评价结果的梯队差异状况
        4.4.3 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特征
        4.4.4 评价结果的历史变化趋势
第5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模式选择
    5.1 合作模式的分类与选择
        5.1.1 合作模式选择的基本假设
        5.1.2 合作模式的情境模型构建
    5.2 低能合作模式的分析
        5.2.1 低能合作模式的合作方向
        5.2.2 低能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
    5.3 .赋能合作模式的分析
        5.3.1 赋能合作模式的合作方向
        5.3.2 赋能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
    5.4 高能合作模式的分析
        5.4.1 高能合作模式的合作方向
        5.4.2 高能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
    5.5 引能合作模式的分析
        5.5.1 引能合作模式的合作方向
        5.5.2 引能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
    5.6 合作模式的比较分析
        5.6.1 合作模式的横向比较
        5.6.2 合作模式的纵向比较
第6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潜力分析
    6.1 能力要素提升的潜力分析
        6.1.1 能力要素结构性短板尚待弥补
        6.1.2 经济发展能力需要注入新活力
        6.1.3 中国绿色发展能力提升空间较大
    6.2 空间区域协作的潜力分析
        6.2.1 “俱乐部”空间壁垒尚需打破
        6.2.2 区域间绿色发展合作平台尚待建立
    6.3 合作诉求协调的潜力分析
        6.3.1 合作诉求差异较大
        6.3.2 合作基础互补性强
        6.3.3 推进合作需破解“囚徒困境”
第7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对沿线国家影响的实证检验
    7.1 实证检验的理论逻辑和变量关系假设
        7.1.1 合作建设对绿色发展影响的理论逻辑
        7.1.2 合作建设与绿色发展的变量关系假设
    7.2 实证模型建立和变量度量
        7.2.1 空间杜宾模型的选择
        7.2.2 模型主要变量的设定
    7.3 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
        7.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7.3.2 空间面板回归计算结果
        7.3.3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解
        7.3.4 分样本回归结果
    7.4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7.4.1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会对绿色发展水平产生影响
        7.4.2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7.4.3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对南北国家影响程度不同
第8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政策建议
    8.1 创新绿色“一带一路”合作模式
        8.1.1 突破低能合作限制瓶颈,挖掘更多潜在合作机会
        8.1.2 承担赋能合作国际义务,积极回应全球绿色治理诉求
        8.1.3 巩固高能合作示范作用,向更高层次领域合作前进
        8.1.4 激发引能合作后发优势,主动学习国际先进经验
    8.2 激发绿色“一带一路”合作潜力
        8.2.1 制定差异化的绿色发展合作策略,提高中国合作引导力
        8.2.2 完善现有合作机制,以绿色发展合作平台突破空间壁垒
        8.2.3 关注发展中国家绿色发展薄弱环节,积极回应关切诉求
    8.3 拓宽绿色“一带一路”合作路径
        8.3.1 以经济合作为先导,推动经贸合作转型升级
        8.3.2 关注社会民生领域合作,促进理念传播和人才教育
        8.3.3 重视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推动传统能源利用技术改造
        8.3.4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合作,支撑绿色治理技术要求
        8.3.5 发挥基础设施合作优势,完善工程建设环境管理
第9章 主要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1 论文主要结论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1 中国与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协议及绿色发展合作内容
附录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能力各要素评价得分及排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陈独秀反贫困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阐释
        1.2.1 贫困概念
        1.2.2 反贫困概念
        1.2.3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
    1.3 文献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难点
    1.6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陈独秀反贫困理论的形成
    2.1 忧国忧民图改良——反贫困理论的萌芽
        2.1.1 接受康梁维新思想
        2.1.2 救亡图存志更坚
    2.2 东渡日本受启发——反贫困理论的深化
        2.2.1 接触西方新思想
        2.2.2 反帝排满走向革命
        2.2.3 领导发起思想革命
    2.3 接受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形成
        2.3.1 由知识分子转向劳苦大众
        2.3.2 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2.4 创建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的成熟
        2.4.1 组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
        2.4.2 领导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人运动
第三章 陈独秀反贫困理论的主要内容
    3.1 揭露中国贫困落后的现象
        3.1.1 贫民无衣无食,民不聊生
        3.1.2 人民精神贫困,漠视国事
        3.1.3 中国“乱而益贫、贫而益乱”
    3.2 剖析中国贫困多重原因
        3.2.1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3.2.2 官兵政客压榨民众
        3.2.3 国人智识尚未开化
        3.2.4 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3.3 提出解决贫困问题的出路
        3.3.1 精神立志改造国民性
        3.3.2 教育“为改造社会最后的唯一工具”
        3.3.3 打倒帝国主义争夺主权
        3.3.4 推翻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改善不良政治
        3.3.5 发展经济实业救国
        3.3.6 走社会主义道路
        3.3.7 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管理中国
第四章 陈独秀反贫困理论的价值与启示
    4.1 陈独秀反贫困理论的价值
        4.1.1 激起人民改造国家的觉悟
        4.1.2 指导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
        4.1.3 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4.2 陈独秀反贫困理论的启示
        4.2.1 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4.2.2 关注农民问题,加强农村扶贫
        4.2.3 建立健全扶贫机制,严打腐败贪污
        4.2.4 “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
        4.2.5 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
        4.2.6 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国家双边关系剧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 被“冷落”的双边关系研究
        (二) 国家双边关系变化
        (三) 国家双边关系变化的原因
        (四) 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标、方法、创新及不足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创新
        (四) 研究不足
    四、主要结论与文章结构
        (一) 主要结论
        (二) 本文结构
第一章 国家双边关系剧变的概念及其判定
    一、国家双边关系及其理论属性
        (一) 国家双边关系及其特点
        (二) 国家双边关系的理论属性
    二、国家双边关系性质的判定
        (一) 国家双边关系的性质
        (二) 外交事件与国家双边关系性质
        (三) 外交事件与国家双边关系状态
    三、国家双边关系变化
        (一) 国家双边关系性质的变化:质变与量变
        (二) 国家双边关系方向的变化:上升与下降
        (三) 国家双边关系速度的变化:缓慢与迅速
    四、国家双边关系剧变及其判定依据
        (一) 国家双边关系剧变
        (二) 国家双边关系剧变的判定依据
        (三) 国家双边关系质变与剧变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家双边关系剧变的主要案例
    一、迅速改善型国家双边关系剧变
        (一) 迅速改善之一——跨越型迅速改善
        (二) 迅速改善之二——逐级型迅速改善
    二、急剧恶化型国家双边关系剧变
        (一) 急剧恶化之一——跨越型急剧恶化
        (二) 急剧恶化之二——逐级型急剧恶化
    三、反复无常型国家双边关系剧变
        (一) 反复无常型之一——跨越型反复无常
        (二) 反复无常型之二——逐级型反复无常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双边关系剧变原因探析
    一、对国家双边关系剧变诱发因素的归纳与分析
        (一) 对国家双边关系剧变诱发因素的归纳
        (二) 对国家双边关系剧变诱发因素的分析
    二、国家利益效用与国家双边关系剧变
        (一) 国家利益效用及其影响因素
        (二) 基于国家利益效用的双边关系剧变的理论假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家双边关系剧变的发生及防范应对机制
    一、国家双边关系剧变的发生机制分析
        (一) 国家双边关系剧变的发生机制
        (二) 国家双边关系迅速改善的发生机制
        (三) 国家双边关系急剧恶化的发生机制
        (四) 国家双边关系迅速改善与急剧恶化发生机制的差异
    二、国家双边关系剧变的防范应对机制分析
        (一) 国家双边关系剧变的防范机制
        (二) 国家双边关系迅速改善的促进机制
        (三) 国家双边关系急剧恶化的应对机制
    本章小节
余论
后记
参考文献

(9)汤化龙宪政思想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汤化龙君主立宪思想的酝酿与形成
    第一节 早年维新改良思想的出现
        一、楚文化对汤化龙的深刻影响
        二、洋务运动和维新思潮的启蒙
        三、早期维新改良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留学日本与君主立宪思想的形成
        一、自请留学日本学习宪政
        二、力图仿效日本维新宪政思想
        三、倡导君主立宪制度
        四、君主立宪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 君主立宪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 参与筹办湖北咨议局
        一、湖北咨议局的创设与斗争
        二、积极参与湖北咨议局的筹办
        三、湖北咨议局的选举与成立
    第二节 主导并重组湖北咨议局
        一、力争湖北咨议局的地位与作用
        二、湖北咨议局议员素质与能力参差不齐
        三、递补为湖北咨议局议长
        四、大力培植君主立宪思想
    第三节 在咨议局常年会中推动湖北宪政实践
        一、实际主持湖北咨议局第一次常年会
        二、正式主持湖北咨议局第二次常年会
        三、在湖北咨议局议政活动的回顾与评价
    第四节 积极参与湖北拒债保路运动
        一、拒债保路风潮的缘起
        二、积极投身于湖北拒债保路运动
        三、对拒债保路方案的部分修改
    第五节 国会请愿运动的激进派
        一、汤化龙与三次国会请愿运动
        二、汤化龙与反对“皇族内阁”运动
        三、反皇族内阁的失败与对清廷的绝望
    第六节 君主立宪宪政活动的回顾与评价
第三章 转向共和:汤化龙积极参与武昌首义
    第一节 积极参与武昌首义并扩大革命成果
        一、积极参与武昌首义
        二、成为武昌首义骨干人物
        三、维稳并全面扩大革命成果
    第二节 倡导并积极向全国推动辛亥革命
        一、发出麻痹清政府的电报
        二、发动全国各地响应武昌首义
        三、发出照会和主张让各国驻汉领事中立
        四、策反清廷海军
    第三节 创制《鄂军政府组织条例》和《鄂州约法》
        一、创制《鄂军政府组织条例》
        二、革命党人对《鄂军政府组织条例》的修正
        三、与宋教仁共同草拟《鄂州约法》
    第四节 为维护辛亥革命的大局面委曲求全
        一、维护湖北军政府的权威
        二、秘密出走上海
        三、回避武汉革命党人的攻击
第四章 汤化龙共和宪政实践及其思想的全面展开
    第一节 组织大政党的努力与效果
        一、政党之预备:共和建设讨论会
        二、做民主党的决策者
        三、进步党的组建
        四、政党政治活动的回顾与评价
    第二节 汤化龙在民初国会中的表现与斗争
        一、汤化龙与北京临时参议院
        二、汤化龙与众议院第一期常会
        三、在众议院处理善后大借款问题
        四、制定宪法和选举大总统问题
        五、熊梁内阁即“第一流人才内阁”的出现
        六、全力反对“二次革命”
        七、极力阻止解散北京临时参议院
    第三节 汤化龙与袁世凯在民初宪政道路上的合作与决裂
        一、权当教育总长,反击读经与复古逆流
        二、为挽救共和宪政,汤化龙脱离袁世凯阵营
        三、激烈反袁,积极鼓动与广泛策反
    第四节 汤化龙共和宪政思想的全面展示
        一、积极倡导并恢复民初临时约法和民初国会
        二、不党宣言与研究系的组建
        三、关于“国家重心力”与“调和论”的宪政思想
    第五节 恢复民初国会后汤化龙的宪政活动
        一、国会恢复后排斥汤化龙的风波
        二、在府院之争中拥护段祺瑞内阁
        三、在国会竭力维护段祺瑞内阁
        四、国会制宪问题
        五、国会有关对德绝交与宣战问题的讨论
        六、汤化龙对国会的绝望与决裂
第五章 汤化龙共和宪政思想与实践的曲折和失败
    第一节 张勋复辟前后汤化龙宪政活动走向
        一、与国会决裂后仍然主张共和国体
        二、反对张勋复辟并协助段祺瑞讨逆
        三、汤化龙拒绝恢复旧国会,组建临时参议院
    第二节 汤化龙共和宪政实践的最终失败
        一、汤梁内阁“贤人政治”的出现
        二、与段祺瑞皖系的矛盾全面爆发
        三、组建临时参议院与筹办新国会的失败
        四、“四面楚歌”与悲惨结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尼日利亚“博科圣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图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博科圣地”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博科圣地”产生的政治族群背景
        一、政治局面动荡不安
        二、北方伊斯兰教法改革影响消极
        三、少数族群问题突出
        四、腐败问题怵目惊心
    第二节 “博科圣地”产生的经济背景
        一、频繁的经济调整
        二、过分依赖石油资源
        三、忽视地区均衡发展
        四、无序的城市发展
    第三节 “博科圣地”产生的宗教背景
        一、伊斯兰教传播与丹·福迪奥圣战
        二、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对立
        三、伊斯兰教内部派别的矛盾
第二章 “博科圣地”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优素福与“博科圣地”初创(2002—2005)
        一、阿布巴卡尔·拉万引退与穆罕默德·优素福继任
        二、谢里夫与优素福的“盟友关系”
        三、穆罕默德·阿里出走与卡纳马基地建立
        四、国内小规模冲突爆发
    第二节 优素福与“博科圣地”爆发(2005—2009)
        一、优素福回国与伊本·泰米叶清真寺建立
        二、优素福与宗教界关系恶化
        三、优素福与政府关系破裂
        四、迈杜古里暴乱前兆
        五、迈杜古里暴乱
        六、政府执法问题出现
    第三节 谢考继任与“博科圣地”“复仇”(2010—2015)
        一、谢考掌权与“复仇”旗号
        二、政府首次和谈与组织分裂
        三、“安萨鲁”成立
        四、政治协商失败与冲突再度升级
    第四节 谢考与“博科圣地”效忠“伊斯兰国”(2015年以后)
        一、巴加屠杀
        二、地区合作与谢考效忠“伊斯兰国”
        三、军事压力与组织再次分裂
        四、“博科圣地”的现状:蛰伏与偷袭交替
第三章 “博科圣地”的体系建构
    第一节 “博科圣地”的意识形态
        一、阿布巴卡尔·拉万与穆罕默德·阿里的教团型萨拉菲
        二、穆罕默德·优素福的政治型萨拉菲
        三、阿布巴卡尔·谢考与反政府武装型萨拉菲
        四、“安萨鲁”与萨拉菲主义意识形态的转向
    第二节 “博科圣地”的组织结构
        一、“博科圣地”领导人及更替
        二、“博科圣地”组织结构演变
        三、“博科圣地”当前的组织形态
    第三节 “博科圣地”的人员构成
        一、“博科圣地”中的本土人员
        二、“博科圣地”中的外籍人员
        三、“博科圣地”中的儿童兵与女性“圣战者”
    第四节 “博科圣地”的资金活动
        一、“合法”性收入
        二、犯罪性收入
        三、捐赠性收入
        四、“博科圣地”资金的国际联系
第四章 国家发展视野中的“博科圣地”问题
    第一节 尼日利亚国内经济政治困境与“博科圣地”
        一、南北经济差异问题
        二、南北政治隔阂问题
    第二节 尼日利亚政府危机治理困境与“博科圣地”
        一、制度政策及效力局限性
        二、军事应对及效果问题
        三、政治手段及协调性问题
    第三节 “博科圣地”对尼日利亚国家发展的影响
        一、人员伤亡、人口劫掠及难民问题
        二、国内经济损失
        三、尼日利亚的割裂状态
        四、尼日利亚国家形象的负面影响
        五、“博科圣地”的地区乃至国际影响
第五章 地区安全视角下的“博科圣地”问题
    第一节 萨赫勒“动荡弧”的背景及效应
        一、萨赫勒“动荡弧”的背景
        二、萨赫勒“动荡弧”的效应
    第二节 萨赫勒“动荡弧”的单元互动
        一、“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与“博科圣地”的关系
        二、“青年党”与“博科圣地”的关系
        三、“博科圣地”对萨赫勒“动荡弧”的支撑
    第三节 地区层面的合作应对
        一、非洲联盟在制度层面的完善
        二、“新版”多国联合部队的形成、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三、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的反应
第六章 国际安全视域中的“博科圣地”问题
    第一节 “博科圣地”的国际恐怖主义特征
        一、“博科圣地”与“基地”组织总部的关系
        二、“博科圣地”与“伊斯兰国”的关系
    第二节 “博科圣地”的“国际圣战”实践
        一、暴力的表达
        二、言语的威胁
    第三节 国际社会的反恐应对
        一、联合国的反应
        二、欧盟的行动
        三、法国、美国的部署及存在的问题
结论
附录
    一、“博科圣地”大事记
    二、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向腐蚀宣战(论文参考文献)

  • [1]沃尔特·R·米德“美国外交传统”思想研究[D]. 王力. 吉林大学, 2021(01)
  • [2]沦陷时期南京地区的日伪报刊研究(1938-1945)[D]. 甄智.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理论政策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实践为例[D]. 魏宇航.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4]酸掺杂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制备及耐蚀性研究[D]. 宋维.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D]. 张雨童. 河北大学, 2020(08)
  • [6]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研究[D]. 李师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陈独秀反贫困理论研究[D]. 张一凡.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8]国家双边关系剧变探析[D]. 郭兵云.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汤化龙宪政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 肖建东.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10]尼日利亚“博科圣地”问题研究[D]. 宁彧. 云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向腐蚀宣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