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
(西安唐城医院急诊科710016)
【摘要】目的讨论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治疗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0例,回顾性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护理方案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等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其中有45例患者完全恢复,有30例患者恢复良好,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而有5例患者无效,其无效率为6.25%。结论对于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而言,加强临床护理,有效的对并发症的出现进行预防,可以有效的使病死率得到降低。
【关键词】消化道大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257-02
在临床中,消化道出血是常见与多发的症候群,其既可以由于消化道自身的肿瘤、机械性损伤、炎症以及血管病变等引起,还可以由全身性疾病以及邻近器官病变累及消化道而引起。消化道出血主要包含下呼吸道出血与上消化道出血。其中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指的是十二指肠悬韧带往上的胆管、上段空肠、胃、胰管、十二指肠以及食管等出血。而下消化道出血主要指的是十二指肠悬韧带往下的肠道出血。相关研究显示:每年由于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的患者大概率住院总人数的0.1%,而该病的死亡率大概为10.0%[1]。因此,在临床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本研究主要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与护理效果进行了讨论与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治疗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0例,全部患者都经临床确诊成上消化道出血。其中有38例男性患者,其年龄为23~72岁,平均为(43.9±6.4)岁;而女性患者为42例,其年龄为25~73岁,平均为(45.2±4.5)岁。全部患者中,有31例患者由消化性溃疡引发出血,有14例患者由食管癌引发出血,有17例患者由胃炎引发出血,有8例患者由其他原因引发出血。
1.2方法
1.2.1确保患者呼吸道保持畅通
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去枕平躺,把患者下肢抬高大概20度左右,还应该使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此确保患者呼吸道保持畅通,并避免出现呕吐物吸入到气管的现象。同时,就呼吸存在障碍的患者而言,护理人员需要熟练的对其进行开放通道的处理,并提供足够氧气;并及时的对呼吸道内异物进行处理,避免出现堵塞现象。
1.2.2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需要充分的对患者存在的特殊心理状态进行重视,加强医患间的交流沟通,并充分的了解患者的想法,及时的对心理干预手段进行调整,采用不同形式的手段鼓励患者采取乐观放松的心态来面对手术以及恢复情况。在进行护理时,始终保持语言亲切,且态度和蔼,并耐心的对患者与其家属进行有效的宣教,从而构建出良好医患关系[2]。
1.2.3饮食护理
患者在出血时避免摄取食物,如果患者停止出血,则可以适当的摄取具备丰富营养,并且容易消化的半流质与流质食物。尽可能的确保患者少食多餐,同时,患者应确保饮食清淡低盐、并尽量食用具有高维生素、高能量与高蛋白的食物。
1.3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所得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包(注:SPSS17.0)进行研究,其中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应用x2与t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两组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全部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其中有45例患者完全恢复,有30例患者恢复良好,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而有5例患者无效,其无效率为6.25%。如表:
表: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分析
3.讨论
现阶段,上消化道出现出血现象的原因一般是患者的胃底静脉曲张或者是胃溃疡等出现破裂,所以,在此种疾病的致病因素中,由于溃疡而导致的出血现象则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其中胃底静脉曲张所占的比例大概为25%[3]。现阶段,有大概5%左右的患者,很难有效的对其出血病灶进行确定,即使是应用剖腹探查,也很难准确的查找出血原因。因此,临床中应该尽早的对其进行诊断与治疗,而早期抢救可以有效的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本研究主要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与护理效果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全部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其中有45例患者完全恢复,有30例患者恢复良好,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而有5例患者无效,其无效率为6.25%。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而言,加强临床护理,有效的对并发症的出现进行预防,可以有效的使病死率得到降低。
参考文献
[1]李展绒,马黎黎,张咏梅.57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7(03):108-110.
[2]秀芬,任桂香,姜铁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潍坊医学院学报,2011,12(20):45-49.
[3]周圣群.肺性脑病、多脏器功能衰竭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体会[J].职业与健康,2010,13(15):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