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骊靬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罗马军团,古罗马人,古城遗址,古罗马帝国
骊靬人论文文献综述
屠国玺[1](2016)在《神秘骊靬人:古罗马军团的后裔?》一文中研究指出永昌城骊靬古城遗址,现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但这仍然吸引着许多游客的关注。几名来自意大利的游客不停驻足,试图找出这个小村落和他们远方国度之间的联系。而在古城外不远的旅游景区担任讲解员的罗英,总是游客关注的焦点。不只是因为他讲述的古城历史受欢迎,更(本文来源于《经济参考报》期刊2016-09-21)
刘国鹏[2](2010)在《意大利学者对骊靬人来源的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严肃的国际汉学研究杂志并未刊登各路新闻媒体争相抛售的报道,而千篇一律的新闻报道也正说明其缺乏足够的科学和文献支持。 自美国学者德效骞首次就中国甘肃骊靬人与卡尔莱之战古罗马军团后裔之间的关系提出大胆假设以来,国内外学者遂对此频频投以关注之(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0-11-30)
马国荣[3](2009)在《中国西北骊靬人起源的线粒体遗传多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骊靬人是居住在中国西北部的甘肃省永昌县境内的者来寨,杏树庄,河滩村,焦家庄等村寨的居民。因部分人具有明显的高加索人的体质特征(高鼻梁,深眼眶,鹰钩鼻,白皮肤),而倍受学术届的关注。上世纪50年代牛津大学的汉学家Homer Dub认为,在卡莱战役(公元前53年)以后,一些罗马士兵被帕提亚王国俘获,后受雇于汉朝西部边陲的匈奴人,最终在郅支战役中被汉朝军队俘获,最后在中国定居(Dubs 1955;Dubs 1957)。几十年已经过去了,有关骊靬人起源的问题的争论主要是停留在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文化,甚至风俗习惯,体质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但这些材料或研究的因素,往往容易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获得直接证据。而人体中的DNA核苷酸序列,具有稳定的世代遗传,随着DNA分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线粒体DNA的母系遗传特性和Y染色体非重组区域所确定的遗传标记,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解读人群起源,迁徙,演化的“金钥匙”。因此,从群体遗传学角度,利用DNA技术,构建骊靬人的单倍型,成了解开这一谜团的有力的工具。因Y染色体非重组区域的研究已经完成(Zhou et al 2007)。因此,通过线粒体母系遗传的角度去探究其种族起源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87个骊靬人的线粒体高变区和部分保守区DNA序列进行基因扩增,测序,酶切,最后构建了骊靬人的线粒体单倍形图谱。我们得出如下的结论:在被检测的87个骊靬人的线粒体单倍群中有96.6%的人的线粒体单倍型属于东亚人(该东亚与地理学上的东亚是有区别的,它包括地理学上的东亚,南亚和大洋洲)的单倍型,如单倍型A、B、D、F、M和N~*。有3.4%的骊靬人的单倍型是欧洲人或中亚人的单倍型(单倍型U、J、H)。在确知了骊靬人的单倍型频率后,我们根据需要又搜集到了中国,欧洲,中亚等的地区的24个人种的mtDNA单倍型频率,最后对骊靬人和其它24个种族的群体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从PC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骊靬人与中国汉族的亲缘关系是最近的而与欧洲人或者中亚人的亲缘关系较远。这一点从我们构建的骊靬人mtDNA单倍型系统进化树上也得到了印证。因此,骊靬人的线粒体多态性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骊靬人是古罗马军团的后裔的假说。简言之,骊靬人是中国汉族和中亚人或欧洲人基因交流,融合的一个特殊群体。并且中国汉族人对于整个骊靬人基因文库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9-04-01)
周瑞霞[4](2007)在《中国甘肃永昌骊靬人的父系遗传多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骊轩人是一群居住在中国,甘肃河西走廊东端永昌县的一些村庄里的特殊群体,其中一些人具有异于中国汉族的典型欧洲人的体质特征。近年来,骊轩人因为有争议的古罗马军团起源的假设而闻名于世。上世纪50年代牛津大学的汉学家Homer Dub认为,在卡莱战役(公元53年)以后,一些罗马士兵被帕提亚王国俘获,在中国定居,而且汉朝允许他们建立罗马风格的城市。几十年过去了,这个假设仍被激烈的争论着。因为缺乏直接的证据,父系遗传贡献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检验这个假说,本研究使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和变性高压液相色谱(dHPLC)的方法调查了由227个个体组成的四个中国西北人群的多于12个Y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也同时使用Powerplex(?)Y系统分析了这四人群的12个Y-STR多态位点。与全球范围内发表的各相关人群Y-DNA数据比较,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在87个骊轩男性个体中,共检出11个Y-SNP单倍群和75个Y-STR单倍型。在单倍群水平上,因其高频的单一单倍群O-M122(71.3%)的存在,骊轩人群表现出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值(0.47)。使用进化速率较快的12个Y-STR所得的遗传多样性值高于0.98。在本研究中,77%的骊轩Y染色体属于东亚特有的单倍群O-M175,而且单倍群O-M175的频率高于大多数中国北方的其他人群。2.主成分分析(PC)和多维尺度(MDS)分析表明骊轩人和中国人群有较近的遗传关系,尤其是和汉族的遗传关系最近,而他们与中亚和西欧亚人群表现出较远的遗传关系。基于这两种分析,也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与Y-STR相比,尽管双等位多态位点有偏见,但是基于Y-SNPs的主成分分析和基于Y-STRs的多维尺度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系统进化分析进一步肯定了骊轩人和汉族的遗传亲近性。3.根据PC和MDS分析筛选出与骊轩遗传关系最近的古老人群:汉族和蒙古族。这两个人群假定为骊轩人的祖先人群,而骊轩人则被认为是这两个人群的杂合人群而进行混合度的计算,结果表明:汉族对骊轩人的父系遗传贡献高达70%之多,蒙古族对骊轩的遗传贡献相对较小。4.在Median-joining network分析中发现,因曾有人认为有共同的族源而被称为兄弟人群的骊轩和裕固族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差异。5.骊轩人与临近的人群表现出较近的遗传关系。这一事实在Mantel test分析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Mantel检验表明与骊轩遗传关系较近的人群两两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呈线性相关。6.在统计学上,骊轩人和北方汉族之间的遗传差异不显着,和其余欧亚人群均表现出显着的遗传差异。7.在与YHRD数据库中世界范围的数据比对发现,由9个位点组成的大多数骊轩单倍型与东亚和南亚单倍型相匹配,仅有2个单倍型和欧洲单倍型相同,但这两个单倍型属于东亚特异的单倍群O-M122。这一矛盾的结果可能源于快速进化Y-STR的回复突变。总之,根据骊轩父系遗传变异的研究结果,不支持罗马军团起源说。当前的骊轩人更具一个汉民族亚人群的特征。本论文为骊轩的父系遗传组成提供了证据,也丰富了人类基因数据库。所选取的12个Y-STR多态位点组成的单倍型具有极高的分辨力,是亲子鉴定和个体识别的有利工具。(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7-04-01)
骊靬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严肃的国际汉学研究杂志并未刊登各路新闻媒体争相抛售的报道,而千篇一律的新闻报道也正说明其缺乏足够的科学和文献支持。 自美国学者德效骞首次就中国甘肃骊靬人与卡尔莱之战古罗马军团后裔之间的关系提出大胆假设以来,国内外学者遂对此频频投以关注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骊靬人论文参考文献
[1].屠国玺.神秘骊靬人:古罗马军团的后裔?[N].经济参考报.2016
[2].刘国鹏.意大利学者对骊靬人来源的看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3].马国荣.中国西北骊靬人起源的线粒体遗传多态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9
[4].周瑞霞.中国甘肃永昌骊靬人的父系遗传多态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