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种子劣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种子劣变,发芽率,管理
种子劣变论文文献综述
鲁春霞,高平,杨纯光[1](2019)在《水稻种子劣变对发芽率影响及应对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发芽率是种植户购买种子时关注的首要指标,种子劣变将直接导致发芽率、成苗率降低。裂颖种子极易钙质化劣变,且种子的生活力迅速衰退,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秧苗素质差,并严重影响自然混合种子群体的发芽及幼苗生长。通过生产技术、加工质控、售后服务等不同技术环节的系统管理,根据品质情况创新生产,创新加工提高产品价值,可以有效保障发芽率质量,保障种植户的利益,提高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利润。(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9年11期)
舒英杰,周玉丽,陶源,胡能兵,黄守程[2](2016)在《生理成熟期高温高湿胁迫对春大豆种子生理特性及种子劣变相关基因GmSbh1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种子田间劣变抗性品种"湘豆3号"和不抗品种"宁镇1号"春大豆为试材,研究了生理成熟期高温高湿胁迫[T:40±2℃/30±2℃、RH 95±5%/70±5%、10 h/14 h(昼/夜),CK:30±2℃/20±2℃、RH 75±5%/70±5%、10 h/14 h(昼/夜)]1、5、10、16、24、48、96和168h对种子萌发、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细胞膜保护酶系(SOD、POD、CAT)活性以及种子劣变相关基因Gm Sbh1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高湿胁迫后,发芽势和发芽率呈下降趋势,短时间胁迫(<10 h)下降不明显,胁迫24 h后下降显着,各胁迫时间点,不抗品种下降的幅度大于抗性品种;种子细胞膜透性增加,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胁迫5 h后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相同胁迫时间下,"湘豆3号"的膜脂过氧化程度显着小于"宁镇1号";种子中的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处理显着高于对照;各胁迫时间点,与对照相比,"湘豆3号"的Pro含量上升的幅度显着高于"宁镇1号",可溶性糖含量上升的幅度两品种间差异不明显;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处理组细胞膜保护酶系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对照组酶活性变化不大,各胁迫时间点处理显着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胁迫后"湘豆3号"种子的酶活性升高幅度大于"宁镇1号",且"湘豆3号"在胁迫后维持高水平酶活性的时间长于"宁镇1号";"宁镇1号"种子劣变相关基因Gm Sbh1呈上调表达趋势,"湘豆3号"呈下调表达趋势。由此认为,春大豆种子田间劣变抗性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可能与细胞膜透性增加、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及种子田间劣变抗性相关基因Gm Sbh1的差异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6年12期)
陈幸闯,刘亚东,徐崇[3](2016)在《种子劣变因素及贮藏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1种子劣变的因素1.1种子特性1.1.1种皮结构种皮是物质进入种子的通道和屏障,空气、水分、细菌等都可能通过。如果种皮致密、坚韧、有蜡质的劣变就慢一些,反之,种皮薄、结构疏松、外无保护结构组织的种子劣变较快。种子在收获、加工、干燥、运输中,种皮一旦受到损伤,劣变就会发生,并受机械损伤的程度而加快。1.1.2化学成分种子主要由糖类、蛋白质、脂肪叁类物质组成,脂(本文来源于《种子世界》期刊2016年10期)
于海龙,古瑜,韩启厚,刘惠静,孟庆良[4](2016)在《豇豆收获前后种子劣变的抗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豇豆种质在种子形成过程中对不良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贮藏抗性不同,严重制约着豇豆优质种子生产和推广。了解豇豆品种的田间抗劣变能力,对指导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品种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甲醇胁迫法和温箱蚀化法对5份豇豆种质进行收获前和收获后种子劣变的鉴定。综合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发现:‘丰豇十号’种质适应性差,气候对其生长影响较大,不适宜大面积推广。‘大润发’和‘丰豇青优’综合表现最佳,对气候的适应较强,适合大面积推广。(本文来源于《农学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张景龙,杨伟飞,吕伟增,曹广灿,陈军营[5](2014)在《基于cDNA-AFLP技术的玉米种子劣变相关基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人工控制劣变处理(温度45℃,相对湿度100%)3 d的玉米杂交种‘郑单958’种子为材料,通过cDNA-AFLP技术,共获得约5 400个转录本。对差异片段进行测序分析,最终获得122个种子劣变相关基因序列(DRS),其中,上调表达74个,下调表达48个,功能涉及初生代谢、次生代谢、蛋白代谢、转录与调控、胁迫响应、信号转导和运输。采用qRT-PCR技术分析了11个上调表达差异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不同基因的表达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说明不同基因在种子劣变中可能扮演不同角色。(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黄情,李云霞,魏先杰,吴辉,唐启源[6](2013)在《种子劣变与修复》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种子劣变和修复的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种子劣变的表现、原因、机制以及种子自身修复和人工辅助修复的机制与方法,并就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看法。(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3年04期)
乌仁其木格,易津[7](2012)在《超干燥和低温贮藏对华北驼绒藜种子劣变及同工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北驼绒藜种子在超干燥(含水量4.2%~4.5%)室外温度条件下贮藏,与低温贮藏效果基本相同,能显着延长种子寿命。在超干燥贮藏过程中,种子的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酯酶)系统的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结果延缓了种子老化,从而提高了其贮藏寿命。(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2年Z2期)
沈玉忠[8](2011)在《种子劣变因素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种子劣变的含义,从种皮结构、组成成分、生理状态、种子大小、种子的硬实度、种子的完整程度、种子的吸湿性、温度、湿度、光、气体类型、微生物、仓库内的害虫几个方面,分析影响种子劣变的内因和外因,为种子的合理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1年20期)
张苗苗[9](2011)在《两种披碱草属牧草种子劣变的生理生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加拿大披碱草(Elymus canadensis)和老芒麦(E. sibiricus)系禾本科小麦族披碱草属的优良牧草,具有重要的饲用和生态价值。本试验以自然贮藏和人工老化两种条件下的加拿大披碱草和老芒麦种子为研究材料,从发芽指标、酶活性及贮藏物质含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两种牧草种子老化的加剧,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势整体上均呈降低趋势。(2)两种牧草种子的电导率与种子活力相关性显着,可以作为评价种子活力的指标。(3)两种牧草种子的丙二醛含量与种子活力相关性不显着,其含量不适合作为评价二者质量和活力的指标。(4)两种牧草种子的酶活性(脱氢酶、酸性磷酸酯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与种子活力均显着相关,老化使种子的代谢系统受到破坏,酶活性指标可以较好的评价种子的活力及质量。(5)两种牧草种子内的四种贮藏物质(总糖、可溶性糖、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含量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均不显着,这四个指标与种子质量及活力之间没有确定的关系。(6)人工加速老化与自然贮藏条件对两种牧草种子各项指标的影响基本一致。人工加速老化能在较短时间内较好的反映种子劣变的状况,预测种子的耐藏性和评价种子的质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1-05-01)
刘凤[10](2010)在《毛竹种子劣变机理及种子活力提高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毛竹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毛竹种子的劣变机理;用PEG和GA_3对不同老化程度的毛竹种子进行L_9(3~4)正交设计处理,筛选出了提高老化毛竹种子活力的最佳处理组合,同时探讨了种子活力提高后的生理生化变化;此外,对毛竹种子的萌发生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随着老化天数的增加,毛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在老化的前期下降速度较快,后期下降速度日趋缓慢;毛竹种子在老化的过程中,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降低的程度不同,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发芽率;在这叁个指标中活力指数的下降速度最快,且下降程度最大,能够更灵敏的反映毛竹种子的活力水平。随着毛竹种子老化程度的加深,种子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种子浸出液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种子MDA含量增加,SOD和CAT活性降低,POD活性呈先迅速降低又缓慢升高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GA_3和IAA含量和GA3/ABA下降,ABA含量增加,且这些指标与种子活力呈显着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MDA、CAT、IAA、ABA、SOD、GA_3、GA_3/ABA是影响毛竹种子活力变化的主要因子;可溶性糖、电导率和POD为次要因子。PEG和GA_3处理在适宜的条件下均能提高不同老化程度毛竹种子活力,但处理效果不同。对于中活力毛竹种子,PEG的最佳处理组合为:温度25℃、时间24h、浓度300×10~3 mg.l~(-1),GA_3的最佳处理组合为温度25℃、时间12h、浓度500 mg.l~(-1),这两个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对于中低活力和低活力毛竹种子,则采用GA3处理组合4(温度25℃、时间12h、浓度500 mg.l~(-1)处理效果最佳。温度、时间、浓度这叁个因素对不同老化程度毛竹种子活力影响的主次关系不同,但因素间差异均不显着;经过不同处理组合处理的老化毛竹种子活力指数间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这说明选择合适的处理组合对提高毛竹种子活力有很大的影响。种子活力提高后,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降低, SOD、POD和CAT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说明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是提高种子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种子内源激素的含量随着种子活力的提高也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GA_3、IAA含量和GA_3/ABA升高,ABA含量下降,说明GA_3和IAA有利于种子活力的提高,促进种子的萌发。不同老化程度的毛竹种子经PEG处理后,种子MDA含量明显低于经GA_3处理的毛竹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明显高于经GA_3处理的毛竹种子,但种子IAA、GA_3含量和GA_3/ABA明显低于经GA_3处理的毛竹种子。这表明, PEG作为一种高渗物质,主要是通过调节种子吸水速度来修复和缓解膜损伤,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从而使种子活力提高;GA_3则主要是通过调节种子内部激素的平衡,从而促进种子发芽,提高种子活力。毛竹种子在萌发过程中,SOD、POD和CAT活性都呈总体上升趋势,MDA含量呈总体缓慢下降趋势,SOD、POD、CAT与MDA呈显着负相关,SOD、POD、CAT两两间呈显着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0-05-10)
种子劣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种子田间劣变抗性品种"湘豆3号"和不抗品种"宁镇1号"春大豆为试材,研究了生理成熟期高温高湿胁迫[T:40±2℃/30±2℃、RH 95±5%/70±5%、10 h/14 h(昼/夜),CK:30±2℃/20±2℃、RH 75±5%/70±5%、10 h/14 h(昼/夜)]1、5、10、16、24、48、96和168h对种子萌发、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细胞膜保护酶系(SOD、POD、CAT)活性以及种子劣变相关基因Gm Sbh1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高湿胁迫后,发芽势和发芽率呈下降趋势,短时间胁迫(<10 h)下降不明显,胁迫24 h后下降显着,各胁迫时间点,不抗品种下降的幅度大于抗性品种;种子细胞膜透性增加,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胁迫5 h后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相同胁迫时间下,"湘豆3号"的膜脂过氧化程度显着小于"宁镇1号";种子中的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处理显着高于对照;各胁迫时间点,与对照相比,"湘豆3号"的Pro含量上升的幅度显着高于"宁镇1号",可溶性糖含量上升的幅度两品种间差异不明显;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处理组细胞膜保护酶系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对照组酶活性变化不大,各胁迫时间点处理显着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胁迫后"湘豆3号"种子的酶活性升高幅度大于"宁镇1号",且"湘豆3号"在胁迫后维持高水平酶活性的时间长于"宁镇1号";"宁镇1号"种子劣变相关基因Gm Sbh1呈上调表达趋势,"湘豆3号"呈下调表达趋势。由此认为,春大豆种子田间劣变抗性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可能与细胞膜透性增加、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及种子田间劣变抗性相关基因Gm Sbh1的差异表达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子劣变论文参考文献
[1].鲁春霞,高平,杨纯光.水稻种子劣变对发芽率影响及应对措施[J].南方农业.2019
[2].舒英杰,周玉丽,陶源,胡能兵,黄守程.生理成熟期高温高湿胁迫对春大豆种子生理特性及种子劣变相关基因GmSbh1表达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6
[3].陈幸闯,刘亚东,徐崇.种子劣变因素及贮藏技术[J].种子世界.2016
[4].于海龙,古瑜,韩启厚,刘惠静,孟庆良.豇豆收获前后种子劣变的抗性研究[J].农学学报.2016
[5].张景龙,杨伟飞,吕伟增,曹广灿,陈军营.基于cDNA-AFLP技术的玉米种子劣变相关基因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2014
[6].黄情,李云霞,魏先杰,吴辉,唐启源.种子劣变与修复[J].种子.2013
[7].乌仁其木格,易津.超干燥和低温贮藏对华北驼绒藜种子劣变及同工酶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
[8].沈玉忠.种子劣变因素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
[9].张苗苗.两种披碱草属牧草种子劣变的生理生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
[10].刘凤.毛竹种子劣变机理及种子活力提高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