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规范扩散论文-张豫洁

国际规范扩散论文-张豫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际规范扩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国际政治理论,规范扩散,渐进性,新兴规范

国际规范扩散论文文献综述

张豫洁[1](2019)在《新兴规范的国际扩散路径——基于类型学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一个已经存在主流规范的议题领域,不同的新规范推广国往往会选择具有不同特征的规范扩散路径。基于类型学方法与渐进式制度变迁理论,根据新兴规范推广国是否有能力、有意愿挑战主流规范以及主流规范的可解释空间大小这叁个维度,可以将新兴规范持有国可能的规范扩散路径区分为替代型、迭加型、偏离型、机会主义型与策略型五种基本类型。其中,偏离型是唯一一种新兴规范持有国的主观意愿可能与客观规范扩散结果产生分离的类型,而在其他四种类型中,新兴规范持有国的意愿与取得的规范扩散结果之间具有相对一致性。以策略型与偏离型扩散作为案例,结合日本对外援助规范的国际扩散及加拿大对《渥太华禁雷公约》的国际推广,可以看出不同新兴规范扩散路径的类型化过程。(本文来源于《国际政治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仵星[2](2016)在《控烟国际规范在中国的扩散和内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烟草问题不仅威胁全球人类健康,而且其引发的环境问题、公共治理问题给各国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每年,烟草问题约导致全球近600万人死亡并造成数千亿元的经济损失。鉴于烟草对人类健康的产生的严重威胁,控烟已经成为世人密切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减少烟草的使用并促使接触性烟草烟雾大幅下降,尽可能保护人类免受烟草危害,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动下,对全球的控烟有着规范作用的《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2003年颁布,自此, 《公约》开始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和内化之路。自2006年《公约》在中国正式生效以来,至今已有十年之久。十年间,中国在公共场所控烟工作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在立法层面上,中国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控烟立法,在控制成人吸烟率、吸烟总人口数以及二手烟暴露率方面也收效甚微。可见,《公约》在中国的内化之路依然漫长。国际规范扩散和内化的最终目的是使其成为一国内部的社会规范,而其内化之后社会规范的出台需要经历很多纵向历史研究和横向的国际比较研究,本文将在全面梳理《公约》形成、扩散、内化各个阶段的基础上,通过现有的国际规范扩散和内化理论分析中国的控烟国际规范内化情况,并在话语上和实践上两个方面对中国的控烟工作作出效果评估。对比总结同时期美国、日本、欧洲发达国家控烟经验,本文具体分析了控烟国际规范在中国内化的国际和国内影响因素,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最后得出对控烟国际规范在中国扩散与内化的思考,以便对未来的中国控烟工作提供合理的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5)

袁正清,宋晓芹[3](2015)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传播——国际规范扩散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规范的研究是国际政治学中关注的重要议题。目前西方学界从理论上更多地强调国际体系层面从上到下的传授和国家层面的学习,在实证研究中重点关注西方国家如何把自己的规范扩展到世界,但这种视角忽视了非西方国家在国际规范扩散中的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观察非西方国家行为的窗口。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是通过外力强加给他国,不是以所谓居高临下的"文明"标准来教化人,而是在平等交往过程中,从周边有着共同遭遇和历史经历的国家着手,通过建立外交关系、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和对外援助等渠道,逐步嵌入到更多的国际会议和国际条约中,从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扩展到相异的国家,实现中国对外关系原则的扩散。(本文来源于《国际政治研究》期刊2015年05期)

阙天舒[4](2009)在《国际烟草控制机制与公共健康规范在中国的扩散》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烟草控制机制是世界卫生组织在重视公共健康价值的基础上构建与发展的,其中公共健康规范占据了国际烟草控制机制的主导地位。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第一个旨在限制全球烟草和烟草制品的国际机制,对世界范围内烟草控制的各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全面性。中国作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签约国之一,虽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负责任的大国态度的确立,中国在控烟问题上正向世界靠拢,公共健康规范在中国趋向深层扩散。(本文来源于《国际观察》期刊2009年04期)

张思思[5](2009)在《国际规范扩散之“本土化”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规范扩散研究是当前建构主义国际规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建构主义从国际体系和国家两个层次的研究已经取得丰富成果,也有不足。学者阿米塔·阿查亚综合理性选择和社会建构两个视角,提出了国际规范扩散的“本土化”机制思想,即地区行为体对国际规范的重构,强调地区既有规范的作用,试图对已有规范扩散理论做出修补。本文回顾了建构主义有关国际规范扩散的主要理论、以阿查亚的思想为基础,详细阐述了规范本土化的含义、进程、条件和结果,并以东盟对两个国际规范的本土化为案例进行了比较研究,论证了“本土化”思想的解释力和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09-05-01)

黄超[6](2008)在《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国际规范扩散》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规范扩散研究是当前建构主义国际规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国际体系和国家两个层次,本文重点梳理了建构主义关于国际规范扩散的相关研究,综合理性选择和社会建构两个视角,概括了国际规范扩散的主导机制,从国际规范本身的性质、国际规范与国家原有观念的一致或冲突以及规范扩散中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叁个方面探讨了国际规范扩散的条件。(本文来源于《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国际规范扩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烟草问题不仅威胁全球人类健康,而且其引发的环境问题、公共治理问题给各国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每年,烟草问题约导致全球近600万人死亡并造成数千亿元的经济损失。鉴于烟草对人类健康的产生的严重威胁,控烟已经成为世人密切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减少烟草的使用并促使接触性烟草烟雾大幅下降,尽可能保护人类免受烟草危害,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动下,对全球的控烟有着规范作用的《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2003年颁布,自此, 《公约》开始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和内化之路。自2006年《公约》在中国正式生效以来,至今已有十年之久。十年间,中国在公共场所控烟工作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在立法层面上,中国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控烟立法,在控制成人吸烟率、吸烟总人口数以及二手烟暴露率方面也收效甚微。可见,《公约》在中国的内化之路依然漫长。国际规范扩散和内化的最终目的是使其成为一国内部的社会规范,而其内化之后社会规范的出台需要经历很多纵向历史研究和横向的国际比较研究,本文将在全面梳理《公约》形成、扩散、内化各个阶段的基础上,通过现有的国际规范扩散和内化理论分析中国的控烟国际规范内化情况,并在话语上和实践上两个方面对中国的控烟工作作出效果评估。对比总结同时期美国、日本、欧洲发达国家控烟经验,本文具体分析了控烟国际规范在中国内化的国际和国内影响因素,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最后得出对控烟国际规范在中国扩散与内化的思考,以便对未来的中国控烟工作提供合理的参考与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际规范扩散论文参考文献

[1].张豫洁.新兴规范的国际扩散路径——基于类型学的分析[J].国际政治研究.2019

[2].仵星.控烟国际规范在中国的扩散和内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3].袁正清,宋晓芹.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传播——国际规范扩散的视角[J].国际政治研究.2015

[4].阙天舒.国际烟草控制机制与公共健康规范在中国的扩散[J].国际观察.2009

[5].张思思.国际规范扩散之“本土化”思想研究[D].外交学院.2009

[6].黄超.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国际规范扩散[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8

标签:;  ;  ;  ;  

国际规范扩散论文-张豫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