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个体差异论文-周慧本

认知个体差异论文-周慧本

导读:本文包含了认知个体差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区域认知,个体差异,隐形分层教学

认知个体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周慧本[1](2018)在《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个体差异及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落实“立德树人”的同时,凝练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区域认知是其中的核心素养之一,地理教学要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就需要在课堂教学和练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最终提升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能力包涵的内容丰富,难易程度不一,而学生自身存在个体差异,同一教学班中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也不尽相同,常规的课堂教学未必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在区域认知学习中的需求,因而笔者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实施隐形分层的课堂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提高高中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因而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国内外学者都十分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地方上往往依据性别等差异划分学校、依据年龄等差异划分年级,有些学校依据专门领域知识差异划分班级,只有少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个体差异进行课堂教学,即便如此,也少有长期坚持下来的。在地理的区域认知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区域认知的概念和内涵,帮助学生掌握区域认知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会学生分析和处理区域认知的现象与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或措施,规划区域的发展方向,推测区域的发展结果或影响。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课堂测试等方法对实验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初步了解,分析个体差异对地理教学中区域认知能力的影响,找出学生在区域认知能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将存在相同问题、不同个体属性差异的学生分为合作小组,观察学生在基于隐形分层教学下地理的区域认知能力的变化。在课堂教学的实施前,教师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性别、地理学习兴趣、区域认知学习兴趣、地理成绩、区域认知基础、注意力等多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同时对学生进行区域认知测试,观察学生的答题情况确定学生原有的区域认知能力高低,并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区域认知水平。教师进一步分析思考不同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的影响,结合区域认知的内涵,如区域定位、区域地理特征、区际联系与差异分析、预测区域发展等方面,找出学生在这些方面的高低差异,并分析原因。在初步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对区域认知能力的影响后,教师对学生隐形分层,将不同区域认知能力、不同个体属性的学生划分小组,进行以组内合作为主,组间合作为辅的课堂教学,对教学的目标分层、问题分层、作业分层等,即在课堂教学和课堂练习中不同小组的学生承担不同的探究问题,完成不同的课堂或课后作业,提升不同的区域认知能力,最终达成不同的区域认知效果。教师通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对比和分析学生在隐形分层课堂教学前后区域认知能力的变化,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进一步实施这样的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教师在实施隐形分层教学后,通过课堂测试的方法对比学生在教学前后区域认知能力上的变化,特别是区域认知的目标达成情况,同时对比实验班与参照班在区域认知能力上的总体变化,最终得出基于个体差异隐形分层教学有利于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8-11-01)

陈圣栋[2](2017)在《基于执行意图的自动化认知重评对厌恶情感的调节:神经基础与个体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情绪调节的能力对于个体适应生存环境至关重要。正常的情绪调节能力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情绪调节功能障碍则可能导致多种心理疾病,例如社交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和孤独症(autism)。自从情绪调节加工过程模式提出的20年来,大多数的情绪调节研究都集中在有目的、有意识的情绪调节方式上,一般被称为有意情绪调节(voluntary emotion regulation)。个体在使用有意情绪调节方式对负性情绪进行调节时,需要付出主观努力并消耗个体的认知资源,而这一特点有可能会导致个体在认知资源不足或认知控制能力不足(如焦虑症个体)的情况下无法有效地调节情绪。所以研究如何消耗更少的、乃至不消耗认知资源的而又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和临床意义。来自行为和电生理方面的证据表明将情绪调节和自动化目标寻求(automatic goal pursuit)相结合,可以使得情绪调节的过程自动化进行,从而减少认知资源的损耗。但是,目前关于其神经基础和个体差异的研究鲜有报告。本研究进一步使用主观报告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行为和脑功能两个层面来探讨自动化情绪调节的行为-脑机制及其个体差异。本研究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这一部分首先回顾、归纳和整理了情绪调节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模型;然后,从“代价-收益”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有意情绪调节策略的“认知代价”;最后,在整理、分析了自动化情绪调节的定义、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之后,提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两个实证研究。研究一使用了实验操纵的研究方法,将认知重评与自动化的目标寻求方式——执行意图相结合,探索其自动化情绪调节的行为和神经基础。本研究招募了31名来自西南大学的大学生有偿地参加实验,最后有效数据26人。实验材料使用来自国际情绪图片库和中国情绪图片库的血腥或中性图片,其中血腥图片用以诱发被试的厌恶情绪;使用组块设计(block-design)来呈现负性或中性图片。本实验共分为被动观看、目标意图和基于执行意图的认知重评叁个条件,并记录了每个条件下负性和中性组块的行为学和功能像脑成像数据。实验的因变量使用每个条件下负性组块的指标减去中性组块的指标,得到该条件下负性情绪的反应指标;该指标数值越大,表明该条件下被试的负性情绪反应越强。行为学,即自我报告的结果表明执行意图条件下的主观负性情绪体验显着低于被动观看和目标意图条件,而且执行意图条件下被试没有报告更多的认知努力,反而相比被动观看条件报告了更低了情绪调节困难程度。功能性磁共振脑成像的结果表明相比被动观看,基于认知重评的执行意图有效降低了双侧杏仁核和左侧脑岛的激活强度;而被动观看和目标意图条件下情绪产生相关脑区的激活并没有显着差异。重要的是,执行意图在降低情绪产生脑区激活的同时,相比被动观看条件却没有增强认知控制脑区的激活。综上所述,行为和脑成像两个层面的结果共同表明:基于执行意图的认知重评可以有效地降低负性情绪的行为和神经反应,而且不会增加个体的认知资源损耗。然而,自动化情绪调节并不是对于所有个体都一样有效的。Williams等人在2009年使用句子整理任务来启动被试的自动化认知重评目标,结果发现认知重评目标启动的自动化情绪调节效果在不经常使用认知重评的被试中表现更明显。这些发现表明习惯性的认知重评特质和自动化情绪调节效果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所以基于研究一的结论,研究二采用了个体差异的研究方法,进一步考察基于执行意图的自动化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效果是否在习惯性情绪调节特质上存在个体差异。本研究使用情绪调节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ERQ)测量被试的习惯性认知重评得分。本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回归分析,其中自变量为实验条件、认知重评得分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因变量为双侧杏仁核和左侧脑岛(基于研究一结果选取)BOLD反应在条件间的差值。本研究结果发现低认知重评得分组相比高认知重评得分组,其执行意图条件下的负性情绪反应显着弱于被动观看和目标意图条件。结果发现,对于低认知重评得分的个体,执行意图情绪调节的效果更为显着。这些发现表明,不经常使用认知重评的个体,从基于执行意图的自动化认知重评中获益更大。第叁部分为研究讨论和结论。这一部分结合前人研究,对基于执行意图的自动化认知重评的神经基础与个体差异研究进行了详细深入地分析:简而言之,研究一的发现表明基于执行意图的认知重评对于厌恶情绪的自动化调节的神经基础不同于有意情绪调节,主要表现为其可以在不增强认知控制区域激活的情况下就可以降低杏仁核、脑岛等情绪产生区域的激活;研究二的发现表明基于执行意图的自动化认知重评在低习惯性认知重评得分的个体上表现出更明显的情绪调节效果。最后,对本研究的局限进行了反思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自动化情绪调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17)

彭杜宏,廖渝,苏蕙[3](2017)在《5~6岁幼儿认知灵活性的发展特征与个体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灵活性是适应不断变化的任务或问题的能力。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而且是创造性的认知核心。本研究采用灵活选择任务(FIST)对103名5~6岁幼儿进行了一对一测试,结果表明:(1)5~6岁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在认知灵活性任务的12对正式测试中,被试幼儿平均完成4对,且82.9%的幼儿得分在总分的一半及以下,未能完成任务的主要原因(错误类型)有"不相关反应""分类对但理由错""不反应"等,其中"分类对但理由错"是5~6岁幼儿身上出现的一种新的错误类型。(2)5~6岁幼儿在认知灵活性正式测试中未呈现显着的年龄差异,但个体差异显着。这一方面表现在各年龄组幼儿认知灵活性得分的个体间差距极大,另一方面表现在各年龄组幼儿认知灵活性成绩分布均差异显着,不仅各分值上均分布有一定比例幼儿,且分值最集中的比例均在30%以下。(3)女孩的认知灵活性平均得分显着高于男孩。在倡导儿童早期发展结果监测的国际大趋势下,有待加强幼儿认知灵活性的发展监测,同时幼儿园与家庭应加强幼儿认知灵活性的培养,依据其发展的个体差异与早期差距提供个性化支持。(本文来源于《学前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周荃,姜媛,方平[4](2016)在《认知重评效果的个体差异:压力诱导下执行功能的变化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一生中会发生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在各种压力下产生诸多消极情绪,此时个体通过使用认知重评策略对情绪诱发情境重新解释,可以降低情绪反应,达到有效调节情绪的目的。然而,不同个体采用认知重评策略所能调节的情绪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研究者认为任何复杂的心理活动都需要执行功能,因此认知重评对情绪的调节过程同样会受到执行功能的影响。因为对情绪的调节是在遭受到应激源的前提下,那么压力诱导下的执行功能才能真正地影响情绪调节效果。因此,本文试图探讨压力诱导前后执行功能的叁个基本成分——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和抑制控制的变化与认知重评效果之间的关系。本文包括叁个研究:研究一探讨了是否压力诱导后工作记忆刷新能力与认知重评效果的相关显着高于压力诱导前工作记忆刷新能力与认知重评效果的相关,是否压力诱导前后工作记忆刷新能力的变化能够显着预测认知重评效果;研究二探讨了是否压力诱导后认知灵活性与认知重评效果的相关显着高于压力诱导前认知灵活性与认知重评效果的相关,是否压力诱导前后认知灵活性的变化能够显着预测认知重评效果;研究叁探讨了是否压力诱导后的抑制控制与认知重评效果的相关显着高于压力诱导前的抑制控制与认知重评效果的相关,是否压力诱导前后抑制控制的变化能够显着预测认知重评效果。结果表明:(1)压力诱导后工作记忆刷新能力与认知重评效果的相关显着高于压力诱导前工作记忆刷新能力与认知重评效果的相关,压力诱导前后工作记忆刷新能力的变化能够显着预测认知重评效果。(2)压力诱导后认知灵活性与认知重评效果的相关显着高于压力诱导前认知灵活性与认知重评效果的相关,压力诱导前后认知灵活性的变化能够显着预测认知重评效果。(3)压力诱导后的抑制控制与认知重评效果的相关显着高于压力诱导前的抑制控制与认知重评效果的相关,压力诱导前后抑制控制的变化能够显着预测认知重评效果。(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10-14)

李锐,李娟[5](2015)在《老年人脑结构和功能个体差异及其认知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横断和纵向行为学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年老化过程的同时个体差异随之增大。基于磁共振成像等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认为,老年群体个体间认知老化的差异与脑处理机制的差异有关。目前对老年人的个体差异研究多主要从认知和行为表现的个体差异出发,比较不同认知状态群体其脑处理机制的差异。但是一个基础的问题即老年人大脑本身个体差异的分布情况以及在何种程度上与认知表现的个体差异存在关联仍不清楚。本研究以101位社区健康老人为研究对象,基于磁共振成像技术,采用形态学测量和功能连接分析方法,系统研究老年人脑结构和功能的个体差异,并通过标准化神经心理学测验评估脑的个体差异与认知老化的关系。研究发现老年人灰质体积和功能连接个体差异在全脑范围内表现出显着的不均衡性:结构方面,小脑、后部枕叶皮层以及外侧额叶、外侧顶枕皮层等执行控制网络区域表现出最为显着的个体差异;功能方面,从大脑皮层到皮层下结构再到小脑,功能连接个体差异逐渐增大。其中在大脑皮层,额顶叶执行网络和默认网络包括内侧额叶、眶额叶皮层和颞上、颞下回等外侧颞叶区域的功能连接个体差异最大,而在枕叶视觉网络和感觉运动网络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个体差异最小。脑结构-认知的关联研究发现,内侧前额叶、外侧颞叶以及小脑等区域的灰质体积与认知表现存在显着相关;脑功能-认知的关联研究提示大脑皮层特别是内侧眶额叶皮层可能是决定老年人认知能力个体差异的关键区域,从该脑区到外侧额叶、外侧颞叶、后部顶叶、皮层下核团及小脑的长距离连接显着预测老年人的认知表现。本研究从脑的角度出发展开研究,为老年人个体差异的神经基础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也为脑结构和功能老化的个体差异研究以及认知老化的个体差异研究搭建桥梁,从而促进对脑和认知老化过程及相关疾病的深入理解。(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期刊2015-10-16)

曹春春,刘丽[6](2015)在《学习者认知图式个体差异与英语个性化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图式是储存在人们记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知识结构,是一种思维框架或"背景"知识,是人们从自身的经历、阅历中获得的对世界的一种认识。由于诸多因素,学习者的图式体系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要关注、理解和尊重学习者认知图式的个体差异,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路程,进而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构建其世界图式与内容图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教育个性化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学习者图式个体差异研究亦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来源于《山东外语教学》期刊2015年02期)

陈传斌[7](2014)在《影响英语专业学生交际意愿的个体差异因素研究——认知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激发学习者的交际意愿是二语学习中的首要目标,探讨交际意愿和认知风格的关系是为找到提高交际意愿的有效途径。通过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修订的《认知方式镶嵌图形测验》作为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的测量工具,对两个平行班级中交际意愿最高和最低的两组共4个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尽管交际意愿低的学生在认知风格上都属场过渡型,但交际意愿高的学生却有可能属场独立型,也可能属场过渡型,认知风格的种类和学生交际意愿的高低未呈现出必然的联系,这说明认知风格的种类对交际意愿的高低影响较小。究其原因,认知是一种输入,因而认知风格更倾向于对语言输入的影响;交际是一种输出,因而交际意愿更倾向于对语言输出的影响,两者影响的主体不一样,所以两者之间没有呈现出必然的联系。(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李锐,李娟[8](2014)在《老年人脑功能连接个体差异及其认知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横向和纵向行为学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年老化过程的同时个体差异随之增大。基于磁共振成像等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认为,老年群体个体间认知老化的差异与脑处理机制的差异有关。目前对老年人的个体差异研究多主要从认知和行为表现的个体差异出发,比较不同认知状态群体其脑处理机制的差异,鲜有研究从脑的个体差异出发,系统研究老年人脑功能的个体差异及其与认知老化的关系。本研究以社区健康老人为研究对象,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和脑网络研究方法,考察老年人群体脑功能连接的个体差异及其认知关联。通过对全脑脑区的功能连接进行分析,发现老年人的脑功能连接个体差异在全脑范围内表现出显着的不均衡性:大脑皮层内侧额叶、眶额叶皮层和颞上、颞下回等外侧颞叶区域,以及海马等皮层下结构和小脑等区域的功能连接个体差异最为显着,而在枕叶和感觉运动皮层区域功能连接的个体差异则最小;对大脑功能子系统网络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从大脑皮层网络到边缘叶-皮层下结构网络再到小脑网络,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个体差异逐渐增大,其中在大脑皮层,额顶叶网络和默认网络内脑区的功能连接个体差异最大,而在枕叶视觉网络和感觉运动网络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个体差异最小。功能连接-认知成绩的相关分析发现,老年人的整体认知表现与前额叶区域功能连接的个体差异存在显着相关,从前额叶到额中回、颞顶结合部、枕叶皮层以及小脑区域的功能连接预测老年人的认知成绩。本研究从脑的角度出发展开研究,为老年人个体差异的神经基础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也为脑功能老化的个体差异研究和认知功能老化的个体差异研究搭建桥梁,从而促进对脑和认知老化过程及相关疾病的深入理解。(本文来源于《应激与心理健康——第四届心理健康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4-09-18)

李文福,郝鑫,张庆林[9](2013)在《认知风格在脑结构和静息态功能上的个体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风格被定义为个体在知觉、思维、问题解决、学习以及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场独立/场依存是认知风格中很重要而且被广泛研究的一个维度。尽管对于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有一些功能成像的研究,但是以往研究中,从来没有基于大样本被试,同时采用结构和功能的大脑神经基础来探讨场独立-场依存认知方式的个体差异。本实验在全脑基础上,分析镶嵌图形测试的分数与结构神经成像数据和功能神经成像数据之间的相关来研究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在神经基础上的个体差异。区域的灰质体积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来获得,而静息态脑区的功能是用低频振幅(ALFF)来测量。有286名被试数据进行VBM分析,其中15名被试头动过大被剔除,剩余261名被试的静息态数据进行ALFF分析。结果发现左侧顶下小叶与镶嵌图形测试分数呈正相关,这可能是有效局部加工的结构基础。另外,额顶网络(包括双侧的顶下小叶和内侧前额叶)的低频振幅与镶嵌图形测试分数呈正相关。我们推断双侧的顶下小叶可能与自动全局加工和优秀的特征识别有关系;内侧前额叶可能与对全局加工偏向的认知抑制有关。这些结果说明对于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存在着潜在的神经解剖学上和功能上的基础,并且本文着重强调优秀的局部加工能力和认知抑制能力对于场独立认知风格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11-01)

陈子江[10](2013)在《超文本阅读认知负荷的个体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超文本有非线性、交互性、丰富性的优点,但又因为分散、容易迷路,破坏读者情景模型的构建,认知负荷理论对这个现在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通过收集超文本阅读认知负荷的个体差异相关材料,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14期)

认知个体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情绪调节的能力对于个体适应生存环境至关重要。正常的情绪调节能力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情绪调节功能障碍则可能导致多种心理疾病,例如社交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和孤独症(autism)。自从情绪调节加工过程模式提出的20年来,大多数的情绪调节研究都集中在有目的、有意识的情绪调节方式上,一般被称为有意情绪调节(voluntary emotion regulation)。个体在使用有意情绪调节方式对负性情绪进行调节时,需要付出主观努力并消耗个体的认知资源,而这一特点有可能会导致个体在认知资源不足或认知控制能力不足(如焦虑症个体)的情况下无法有效地调节情绪。所以研究如何消耗更少的、乃至不消耗认知资源的而又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和临床意义。来自行为和电生理方面的证据表明将情绪调节和自动化目标寻求(automatic goal pursuit)相结合,可以使得情绪调节的过程自动化进行,从而减少认知资源的损耗。但是,目前关于其神经基础和个体差异的研究鲜有报告。本研究进一步使用主观报告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行为和脑功能两个层面来探讨自动化情绪调节的行为-脑机制及其个体差异。本研究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这一部分首先回顾、归纳和整理了情绪调节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模型;然后,从“代价-收益”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有意情绪调节策略的“认知代价”;最后,在整理、分析了自动化情绪调节的定义、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之后,提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两个实证研究。研究一使用了实验操纵的研究方法,将认知重评与自动化的目标寻求方式——执行意图相结合,探索其自动化情绪调节的行为和神经基础。本研究招募了31名来自西南大学的大学生有偿地参加实验,最后有效数据26人。实验材料使用来自国际情绪图片库和中国情绪图片库的血腥或中性图片,其中血腥图片用以诱发被试的厌恶情绪;使用组块设计(block-design)来呈现负性或中性图片。本实验共分为被动观看、目标意图和基于执行意图的认知重评叁个条件,并记录了每个条件下负性和中性组块的行为学和功能像脑成像数据。实验的因变量使用每个条件下负性组块的指标减去中性组块的指标,得到该条件下负性情绪的反应指标;该指标数值越大,表明该条件下被试的负性情绪反应越强。行为学,即自我报告的结果表明执行意图条件下的主观负性情绪体验显着低于被动观看和目标意图条件,而且执行意图条件下被试没有报告更多的认知努力,反而相比被动观看条件报告了更低了情绪调节困难程度。功能性磁共振脑成像的结果表明相比被动观看,基于认知重评的执行意图有效降低了双侧杏仁核和左侧脑岛的激活强度;而被动观看和目标意图条件下情绪产生相关脑区的激活并没有显着差异。重要的是,执行意图在降低情绪产生脑区激活的同时,相比被动观看条件却没有增强认知控制脑区的激活。综上所述,行为和脑成像两个层面的结果共同表明:基于执行意图的认知重评可以有效地降低负性情绪的行为和神经反应,而且不会增加个体的认知资源损耗。然而,自动化情绪调节并不是对于所有个体都一样有效的。Williams等人在2009年使用句子整理任务来启动被试的自动化认知重评目标,结果发现认知重评目标启动的自动化情绪调节效果在不经常使用认知重评的被试中表现更明显。这些发现表明习惯性的认知重评特质和自动化情绪调节效果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所以基于研究一的结论,研究二采用了个体差异的研究方法,进一步考察基于执行意图的自动化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效果是否在习惯性情绪调节特质上存在个体差异。本研究使用情绪调节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ERQ)测量被试的习惯性认知重评得分。本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回归分析,其中自变量为实验条件、认知重评得分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因变量为双侧杏仁核和左侧脑岛(基于研究一结果选取)BOLD反应在条件间的差值。本研究结果发现低认知重评得分组相比高认知重评得分组,其执行意图条件下的负性情绪反应显着弱于被动观看和目标意图条件。结果发现,对于低认知重评得分的个体,执行意图情绪调节的效果更为显着。这些发现表明,不经常使用认知重评的个体,从基于执行意图的自动化认知重评中获益更大。第叁部分为研究讨论和结论。这一部分结合前人研究,对基于执行意图的自动化认知重评的神经基础与个体差异研究进行了详细深入地分析:简而言之,研究一的发现表明基于执行意图的认知重评对于厌恶情绪的自动化调节的神经基础不同于有意情绪调节,主要表现为其可以在不增强认知控制区域激活的情况下就可以降低杏仁核、脑岛等情绪产生区域的激活;研究二的发现表明基于执行意图的自动化认知重评在低习惯性认知重评得分的个体上表现出更明显的情绪调节效果。最后,对本研究的局限进行了反思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自动化情绪调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知个体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1].周慧本.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个体差异及教学策略[D].安徽师范大学.2018

[2].陈圣栋.基于执行意图的自动化认知重评对厌恶情感的调节:神经基础与个体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7

[3].彭杜宏,廖渝,苏蕙.5~6岁幼儿认知灵活性的发展特征与个体差异[J].学前教育研究.2017

[4].周荃,姜媛,方平.认知重评效果的个体差异:压力诱导下执行功能的变化的作用[C].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

[5].李锐,李娟.老年人脑结构和功能个体差异及其认知关联[C].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2015

[6].曹春春,刘丽.学习者认知图式个体差异与英语个性化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15

[7].陈传斌.影响英语专业学生交际意愿的个体差异因素研究——认知风格[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

[8].李锐,李娟.老年人脑功能连接个体差异及其认知关联[C].应激与心理健康——第四届心理健康学术年会摘要集.2014

[9].李文福,郝鑫,张庆林.认知风格在脑结构和静息态功能上的个体差异研究[C].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

[10].陈子江.超文本阅读认知负荷的个体差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

标签:;  ;  ;  

认知个体差异论文-周慧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