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中医医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本研究使用两种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即传统西医疗法和传统西医、针刺、温针灸疗法以及配合中药组方疗法。方法:将7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使用西医配合温针灸、针刺加中药组方的治疗方式,比较不同组别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在治疗后第3周,各个组别的患者均发生好转情况,然而研究组的疗效相比对照组来说更为明显,除此之外,研究组患者进行ADL评分功能评价后,显示其评分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来说疗效均佳,对于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来说,温针灸、针刺加中医组方疗法的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为最佳疗法。
【关键词】针灸;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药组方;疗效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脑组织局部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血流突然完全中断疾病,多发生于中年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不断增高,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疾病。目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相对较多,中西药内服外用、针灸、按摩等都是临床上应用于该病治疗的可用方法。近些年,有专家指出中药配合针灸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有利于疾病的治愈。可以恢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正常活动功能,能快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改善生存质量,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并降低致残率。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中药组方配合温针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效果的改善情况,以期为临床医学提供参考依据和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76例经过颅脑CT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于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男38例,女38例,将这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8例),对组别之间的患者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和病程)进行差异统计学分析,最终组别之间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要进行中药组方与针灸配合。
1.2.1温针治疗
穴取手足阳明经。操作方法:让患者保持放松状态下呈四肢放松状。使用指切进针法,取直向腰间盘的方向入针,点燃施灸,每天治疗一次。
1.2.2西医治疗
奥扎格雷钠加入液体静滴,配以一天口服100毫克的阿司匹林。
1.2.3中药治疗
中医组方为:当归,地龙,黄芪,熟地,川芎,丹参,红花,赤芍,桃仁,白术,鸡血藤,桂枝,牛膝。煎服,每日两次。
1.3评价方法
由专业人员进行临床效果评定,标准为:患者症状完全消失为治愈;诊断结果展现在根本上属于正常为有效;患者于症状依旧存在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6.0和GraphPadPrism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通过P值来判断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优异。(P<0.05)。(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入院时比较,P<0.05;▲与入院时比较,P<0.05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上以耳鸣、头晕、头痛、目眩为主要症状,如不及时控制,会影响患者正常活动,中医采用活血化瘀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病情。在中医组方的同时,传统的物理针灸,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加强疾病的治疗效果。传统的中医组方是常见的医治心脑血管疾病疗法。利用组方中的当归,地龙,黄芪等药材,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药剂中含有的当归等成分具有一定的补血活血作用,并能有效提升患者经络通畅,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有更好的帮助,多种药材配伍使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更好地发挥治疗功效。中医学更多的采取针灸结合温针灸等方式,起到温热疗和针灸针刺疗法的双重效果。针灸治疗是一项成熟且实用的中医措施,疏通患者的经络。其主要的原理,依然是通经疏络,缓解镇痛。如若将针灸疗法与中医组方相互结合,那么就更能起到独具优势的治疗效果。
当前,已有学者发表使用不同疗法医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报道。李宁等人通过研究病人接受西医配合中医疗法与传统西医疗法后发现,接受中西医配合法的病人治愈率较手法组效果更优。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后,接受中医组方配合温针灸的患者ADL评分要较接受西医的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证了治愈率,ADL评分结果更为理想,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较少,患者恢复情况较为理想,在临床中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可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泽滋.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3):64.
[2]刘凯娅.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3):15-16.
[3]黄松平.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7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3,12(0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