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变筛选论文-邢晨光

诱变筛选论文-邢晨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诱变筛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香兰素,紫外诱变,亚硝酸钠诱变,复合诱变

诱变筛选论文文献综述

邢晨光[1](2019)在《一株香兰素高产菌株的复合诱变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对天然产品的热衷,微生物转化以及酶合成的方式生产香兰素已经成为国内外获取香兰素的一种趋势。因此,获得一株能够高产香兰素的菌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OMK-4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诱变、亚硝酸钠化学诱变以及紫外-亚硝酸钠复合诱变获得了一株能够高产香兰素的菌株,其最终产量可以达到24.98 g/L且遗传性状稳定,为香兰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姚峻,张文举,刘孟健,郑新霞,卢奇成[2](2019)在《高活性抗菌、抗逆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紫外诱变育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7株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抑制大肠杆菌能力、产酶特性、对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巨大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大肠杆菌的能力,枯草芽孢杆菌的蛋白酶总活力最高,淀粉酶活力最高的是巨大芽孢杆菌,脂肪酶活力最高的是地衣芽孢杆菌,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是枯草芽孢杆菌,7株芽孢杆菌均对人工胃液的耐受性较强,除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外,其他5株芽孢杆菌对人工肠液的耐受性较强。通过本次研究综合分析,巨大芽孢杆菌在7株菌中的抑制大肠杆菌能力最强,产酶能力及耐人工胃液、肠液的能力也较强,具有作为新型饲料微生态制剂的开发潜力。进一步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提高该株巨大芽孢杆菌的抑制大肠杆菌的能力。结果显示:最佳的诱变时间为80 s,诱变后抑菌率为90.92%,比出发菌株增加了6.16个百分点,5次传代试验结果表现出较好的遗传稳定性,适合用于新型微生态制剂产品的研发。(本文来源于《饲料工业》期刊2019年23期)

王莹,郭聪,谈峰,李玉娟[3](2019)在《甲基磺酸乙酯诱变筛选强耐盐旱柳愈伤组织变异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强耐盐旱柳愈伤组织突变体,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旱柳愈伤组织,对得到的旱柳愈伤组织变异体进行耐盐性检验。结果表明,0.4%EMS处理3 h为旱柳愈伤组织的半致死处理方式;愈伤组织存活率和生长率会随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NaCl为0.4%时,愈伤组织的死亡率为93.6%;对筛选出的愈伤组织突变体进行盐胁迫形态与生理指标检验,诱变组SOD活性、POD活性、积累可溶性蛋白的能力比对照组高,而MDA含量始终低于对照组。旱柳愈伤组织突变体在0.4%NaCl胁迫下可正常生长,而原亲本只能耐受0.2%盐浓度,诱变体比原亲本耐盐性提高了100%。(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9期)

张庆华,过聪,向发云,曾祥国,陈丰滢[4](2019)在《草莓抗炭疽病突变体的化学诱变及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选育抗炭疽病草莓新品种是防治炭疽病害最安全有效的途径之一。以甲基磺酸乙酯(EMS)和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粗毒素为诱变剂,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草莓品种‘晶瑶’组培苗叶柄为原始材料,建立抗炭疽病草莓材料诱变筛选体系,筛选出抗草莓炭疽病的突变体。将‘晶瑶’草莓匍匐茎茎尖培养的组培苗用不同浓度的EMS(0%、0.1%、0.2%、0.4%、0.8%、1.6%)处理0.5、1和2h,筛选EMS诱变处理的半致死剂量(LD50);用不同浓度的炭疽菌粗毒素(0%,0.5%、1.0%、2.0%、4.0%和8.0%)处理,确定炭疽菌粗毒素的致死剂量。以EMS诱变处理的半致死剂量处理‘晶瑶’组培苗叶柄,在含炭疽菌粗毒素半致死剂量的培养基中筛选抗炭疽病不定芽,并于含炭疽菌粗毒素半致死剂量的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离体复筛选,将定向筛选获得的草莓不定芽进行生根培养,炼苗移栽。取两年生长势一致草莓叶,用1×106个·m L-1炭疽菌孢子悬浮液均匀喷雾叶片及叶柄,喷无菌水作为对照,置于室温(28℃)下诱导发病,4 d后观察发病叶片的病斑数量、叶片最大病斑直径和叶柄病斑长度,进行炭疽病抗性鉴定。本研究应用EMS定向诱变草莓抗炭疽病突变体,考虑到诱变效率,以选择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依据,确定EMS最适浓度和最佳处理时间分别为0.8%和2h。以草莓强致病力菌株Nj-2的粗毒素为筛选压力,获得了草莓抗炭疽病突变体,说明草莓抗炭疽突变体的诱变也可采用病原菌致病毒素为筛选压力,并以炭疽菌粗毒素半致死剂量(LD50)作为选择压,确定炭疽菌Nj-2的粗毒素处理浓度为4%。通过EMS诱变和炭疽菌粗毒素筛选,获得532个不定芽,进行两次不连续离体筛选后获得43个抗性芽,成活率为8.1%。抗性芽再生植株移栽存活后,经炭疽菌离体接种鉴定,获得了抗炭疽病突变体株系13株,为后续进一步研究草莓炭疽病抗性机制研究提供了材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1)

丁雅婷,臧晓南,侯路路,张学成,石佳伟[5](2019)在《雨生红球藻诱变及筛选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性状优良的雨生红球藻藻株,满足雨生红球藻商业化生产的需求。本文探索了不同诱变方式以及不同筛选条件对雨生红球藻的影响,得到了γCo~(60)辐射和离子束诱变处理以及将喹禾灵和达草灭作为筛选压对雨生红球藻的致死率曲线。确定离子束照射时间75s和γCo~(60)辐射300Gy为雨生红球藻的适宜诱变条件。喹禾灵30.0μmol/L以及达草灭0.09mmol/L为雨生红球藻的适宜筛选压浓度。对诱变后藻株与对照藻株进行了生物量、干重以及虾青素含量的比较,最终筛选得到叁株性状优良的突变株,生物量较未诱变藻株分别提升了16.2%、13.8%和20.4%,虾青素含量与未诱变藻株相比提升了20.7%、15.5%和6.7%。(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杨珊,杨焱,李巧珍,吴迪,杨瑞恒[6](2019)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筛选高产多糖猴头菌株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猴头菌株0605为出发菌株,首次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选育高产胞内多糖的猴头菌株。结果表明:经筛选最终得到5株高产胞内多糖优良猴头菌株,其中菌株321的生产能力最佳。与出发菌株相比,优势菌株321的摇瓶发酵生物量提高了30. 37%,胞内多糖含量提高了47. 45%,且其菌丝多糖抗氧化活性和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均优于出发菌株。拮抗实验和RAPD分析结果表明:优势菌株321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证实其为突变菌株。高产多糖猴头菌株的获得为猴头菌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资源,为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技术诱变其他担子菌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胡松梅,周永胜,康和英[7](2019)在《硫酸二乙酯诱变筛选铁皮石斛耐寒突变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铁皮石斛原球茎进行硫酸二乙酯化学诱变后,在培养基中添加游离脯氨酸对诱变后存活的原球茎进行第二次筛选。将两次筛选后存活的原球茎分化成小苗,将小苗放入0℃环境中进行低温筛选,选择出寒害程度最小的5株,将小苗诱导成原球茎,测定原球茎中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实验表明,硫酸二乙酯的浓度与原球茎的存活率为负相关性,半致死浓度为0.3%。一级伤害小苗的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强于对照株。(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期刊2019年18期)

胡荣,方琳琳,付朦,黄玉珠,刘凤先[8](2019)在《淀粉酶高产菌的筛选、鉴定、诱变及生产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多种土壤中筛选高产淀粉酶菌,进而进行诱变育种和产酶条件优化,以便提高淀粉酶产量和丰富产淀粉酶菌株资源.经初筛和复筛,用耦合碘比色法观察菌落直径和水解圈比值的大小,获得了淀粉酶活为140 U·mL~(-1)的SG3菌株.利用形态学观察、16S rDNA序列和BLAST在线软件进行分析,将SG3菌株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经紫外诱变,获得酶活为234 U·mL~(-1)的正突变体UV-5,与SG3菌株相比,酶活提高了1.6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实验,获得40℃、pH值为6、48 h、2.5%玉米粉、0.5%酵母膏和转速160 r·min~(-1)的最优产酶条件,发酵上清液酶活为264 U·mL~(-1),与SG3菌株相比,酶活提高了1.9倍.(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孙士健,王丽娟,秦郦,毕付提,王德培[9](2019)在《复合诱变筛选高产柠檬酸黑曲霉及其发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γ射线(Co60)及亚硝基胍复合诱变的方法对产柠檬酸黑曲霉菌株进行诱变。γ射线(Co60)诱变剂量为1 400 Gy,亚硝基胍的浓度为1 mg/mL,作用时间为4 min,在此条件进行复合诱变。经多轮筛选最终获得到一株产酸为15.5 g/dL且遗传稳定性高的菌株。并对黑曲霉发酵产柠檬酸的工艺进行优化。确定种子液的最适条件:氮源选取豆饼粉,糖浓度为10%;最适发酵条件:培养温度为35℃,初始pH值5~6,氮源选取豆饼粉且氮源用量为0.8%,在50 L发酵罐中进行中试试验,试验结果为周期63 h,产酸17.94 g/100 mL,转化率为99.7%,比出发菌株发酵周期缩短3 h,产酸提高10%,转化率提高5%。(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17期)

何海燕,方晓欣,梁榕,钟采灵,彭文丽[10](2019)在《水中农用抗生素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耐药性的诱变育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平板常规梯度稀释法涂布于添加有重铬酸钾的高氏一号培养基进行农用抗生素菌种筛选,分离出9种菌,采用致病菌作为指示菌,1号、3号、4号和7号抑菌作用明显,其中3号抑菌作用较强,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培养特征鉴定该菌为链霉菌属放线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以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利福平为供试药品对3号菌株进行耐药性诱变,采用划线分离出耐药性菌株S3、G3、R3,Gg3耐药性诱变后正突变菌株Gg3,抑菌活性显着提高,遗传稳定性好。(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诱变筛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7株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抑制大肠杆菌能力、产酶特性、对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巨大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大肠杆菌的能力,枯草芽孢杆菌的蛋白酶总活力最高,淀粉酶活力最高的是巨大芽孢杆菌,脂肪酶活力最高的是地衣芽孢杆菌,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是枯草芽孢杆菌,7株芽孢杆菌均对人工胃液的耐受性较强,除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外,其他5株芽孢杆菌对人工肠液的耐受性较强。通过本次研究综合分析,巨大芽孢杆菌在7株菌中的抑制大肠杆菌能力最强,产酶能力及耐人工胃液、肠液的能力也较强,具有作为新型饲料微生态制剂的开发潜力。进一步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提高该株巨大芽孢杆菌的抑制大肠杆菌的能力。结果显示:最佳的诱变时间为80 s,诱变后抑菌率为90.92%,比出发菌株增加了6.16个百分点,5次传代试验结果表现出较好的遗传稳定性,适合用于新型微生态制剂产品的研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诱变筛选论文参考文献

[1].邢晨光.一株香兰素高产菌株的复合诱变筛选[J].生物化工.2019

[2].姚峻,张文举,刘孟健,郑新霞,卢奇成.高活性抗菌、抗逆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紫外诱变育种[J].饲料工业.2019

[3].王莹,郭聪,谈峰,李玉娟.甲基磺酸乙酯诱变筛选强耐盐旱柳愈伤组织变异体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

[4].张庆华,过聪,向发云,曾祥国,陈丰滢.草莓抗炭疽病突变体的化学诱变及筛选[C].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5].丁雅婷,臧晓南,侯路路,张学成,石佳伟.雨生红球藻诱变及筛选方法的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19

[6].杨珊,杨焱,李巧珍,吴迪,杨瑞恒.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筛选高产多糖猴头菌株的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9

[7].胡松梅,周永胜,康和英.硫酸二乙酯诱变筛选铁皮石斛耐寒突变体的研究[J].江西农业.2019

[8].胡荣,方琳琳,付朦,黄玉珠,刘凤先.淀粉酶高产菌的筛选、鉴定、诱变及生产优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孙士健,王丽娟,秦郦,毕付提,王德培.复合诱变筛选高产柠檬酸黑曲霉及其发酵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

[10].何海燕,方晓欣,梁榕,钟采灵,彭文丽.水中农用抗生素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耐药性的诱变育种[J].饲料研究.2019

标签:;  ;  ;  ;  

诱变筛选论文-邢晨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