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肩吾论文-朱天曙,荆子洋

庾肩吾论文-朱天曙,荆子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庾肩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庾肩吾,王羲之,《书品》,书法品评

庾肩吾论文文献综述

朱天曙,荆子洋[1](2019)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系统的书法品评名作——南朝梁庾肩吾的《书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的书论,经过汉末的滥觞、魏晋的萌芽,到了南北朝时期,在书体论、书家论、书品论等领域已经确立起了基本范式。其中的"书品论"指为书家确定品级,以明晰他们在书史中的地位,是书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论书模式借鉴的是人物品藻之风。关于人物的品评由来已久,《论语》中已有"上智、中人、下愚"的差别,东汉班固《汉书·古今人物表》里又将古今人物分成叁品九等,魏晋时期又开设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魏晋以后,人物的品评逐渐渗透到文艺批评当中,特别是齐梁时期,文艺品评之风甚盛,诗有《诗品》,书有《书品》,画有《画品》。其中,《书品》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书品论最杰出的代表,也是这一时期最系统的书法品评名作,晚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录有此文。《书品》的作者是庾肩吾。庾肩吾,字子慎,一字慎之,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与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友善。萧纲初为晋安王,庾肩吾为王府常侍;萧(本文来源于《文史知识》期刊2019年09期)

张函[2](2018)在《风俗 秩序 历史关键点——庾肩吾《书品》的文化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齐、梁时期,庾肩吾完成了重要的书法理论着作《书品》。他在遵循魏晋以来文艺风俗的同时,也构建了汉代至齐、梁时期的书法发展秩序。从古代书法理论发展的脉络上看,《书品》已经不是简单的善书人名录,而变成了揭示古代书法传统、师承源流、书家楷模、品评标准等一系列问题的历史关键点。(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8年20期)

张函[3](2018)在《庾肩吾的家世家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庾肩吾是齐梁时期重要的文学家。庾肩吾出身于新野庾氏,属于望族。庾氏父子四人均受到南朝帝王的礼遇。同时,庾肩吾的家学氛围浓厚,擅长文学、玄学,又以"孝行"着称于世。庾肩吾的家世家学对他早期的文艺思想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8年06期)

李承臻[4](2018)在《浅析庾肩吾《书品》美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以降,品藻风气炽盛于门阀世族的文人阶层之中,并且此种风气也日渐渗透于文学艺术领域,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南朝梁锺嵘《诗品》等文学着作即是凭借时风应运而生的产物。与此同时,书法理论领域中,庾肩吾《书品》即是其中之一,"天然"与"工夫"等相互对举的书法理论美学范畴在《书品》中有所体现,与同时代诸多书法理论一并拓宽了彼时既有书论中对于书法艺术评赏的理论丰富性、言约而词深的理论思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8年02期)

吴嘉茵[5](2017)在《庾肩吾《书品》的审美趣味及书法史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成书于南朝梁的庾肩吾《书品》。从"上品"书家看庾肩吾的品第趣味,偏重于书家的独创性与高超书艺;分析"下品"书家,可见《书品》的品第门槛在于书作是否有抒情性;从《书品》品第"草、正"书体,可见时代对书体选择的趋势;"四贤"地位的排序,则反映出妍质之风的嬗变。(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7年24期)

丛思飞[6](2017)在《庾肩吾《书品》品评标准试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庾肩吾《书品》历来研究者多,但涉及本文中品评标准探讨者鲜,本文从庾氏文本出发,分为四个专题:"一品虚设"与《书品》分级之关系、"上上品"标准之例析、技术性与个性化标准、传承谱系与书家行状进行探讨。且本文结合魏晋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时代风气等因素,参考绘画品评为拓展,从《书品》上品、下品两极考察其品评标准,形成了以天然—个性—功夫为主线的品评标准。《书品》在品级次第上以士族家世、师承群体为谱系,兼顾地域与时代;在着述形式上,以前代时议、书家行状为依据,取史家笔法,同时反映了南朝时期人物品藻活动的诸多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7年24期)

李维君[7](2017)在《庾肩吾《书品》刍议——兼论《书品》对唐代书法品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齐梁时期专门对书家进行品评的书论,庾肩吾《书品》的出现,上承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王僧虔《论书》、袁昂《古今书评》等作,下启李嗣真《书后品》、张怀瓘《书断》、朱长文《续书断》等文,在书论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对后世特别是唐代的书法品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7年14期)

张函[8](2016)在《庾肩吾《书品》的批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庾肩吾《书品》运用了品第高下、推寻源流、比较异同叁种方法,这是南朝文学批评较为常见的手段,可以看成是文艺风尚使然。庾肩吾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作为书法批评的写作模式,对整个南朝时期书法理论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及最为明确的评判标准,同时也为唐代以后的书法理论发展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书法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薛玉彬[9](2016)在《庾肩吾诗歌用韵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系联庾肩吾诗歌的韵脚字来研究他诗歌的用韵特点,考察他诗歌的用韵系统,可以窥探当时的语音发展状况,更加明确南北朝时期特别是齐梁以后到隋唐时期的用韵特点和演变历程。(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吴嘉茵[10](2016)在《庾肩吾《书品》文本解读及美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成书于南朝梁的庾肩吾《书品》。文章认为《书品》具体成书时间难以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创作于公元523年之后。通过对《书品》的结构分析和体例解读,本文深入研究了《书品》书法史观及美学立场,分为四个方面论述:从流行书体看古今之变;从“四贤”地位看质妍之辨;从上品书家看品第趣味;从下品书家看品第门槛。作为第一篇成体系的书法品第文章,《书品》与前人书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章在分析对比《书品》与《文字志》、《采古来能书人名》的基础上,来探讨《书品》在当时的意义。《书品》的品第思想与体例也对后世多有借鉴意义。本文以当今书学视野,对《书品》的价值进行多维度探讨。(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6-04-25)

庾肩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齐、梁时期,庾肩吾完成了重要的书法理论着作《书品》。他在遵循魏晋以来文艺风俗的同时,也构建了汉代至齐、梁时期的书法发展秩序。从古代书法理论发展的脉络上看,《书品》已经不是简单的善书人名录,而变成了揭示古代书法传统、师承源流、书家楷模、品评标准等一系列问题的历史关键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庾肩吾论文参考文献

[1].朱天曙,荆子洋.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系统的书法品评名作——南朝梁庾肩吾的《书品》[J].文史知识.2019

[2].张函.风俗秩序历史关键点——庾肩吾《书品》的文化精神[J].中国书法.2018

[3].张函.庾肩吾的家世家学[J].中国书法.2018

[4].李承臻.浅析庾肩吾《书品》美学思想[J].中国书法.2018

[5].吴嘉茵.庾肩吾《书品》的审美趣味及书法史观[J].中国书法.2017

[6].丛思飞.庾肩吾《书品》品评标准试析[J].中国书法.2017

[7].李维君.庾肩吾《书品》刍议——兼论《书品》对唐代书法品鉴的影响[J].中国书法.2017

[8].张函.庾肩吾《书品》的批评方法[J].书法研究.2016

[9].薛玉彬.庾肩吾诗歌用韵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

[10].吴嘉茵.庾肩吾《书品》文本解读及美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6

标签:;  ;  ;  ;  

庾肩吾论文-朱天曙,荆子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