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浅表组织粘稠囊性肿块69例分析

超声诊断浅表组织粘稠囊性肿块69例分析

郑丁贵陈俐俐王小健(湖南省湘潭市江南医院功能科411207)

【摘要】目的探讨浅表组织囊液粘稠的囊性肿块声像图特征及其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术前超声诊断浅表组织粘稠囊性肿块69例的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皮脂腺囊肿45例,病理证实41例,误诊4例;超声诊断表皮样囊肿15例,病理证实10例,误诊5例;超声诊断坐骨结节囊肿9例,病理证实9例。结论浅表组织粘稠囊性肿块的高频超声表现各具有一定特异性,结合临床病史,超声容易做出正确诊断。

【关键词】超声诊断浅表组织粘稠囊性肿块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183-01

随着高分辨力彩超的普及,我们对浅表组织肿块的认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分析术前超声诊断浅表组织囊液粘稠的囊性肿块(包括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坐骨结节囊肿)69例的结果,并与术后结果对照,探讨浅表组织粘稠囊性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及其鉴别诊断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本文69例均为我院2006年7月—2011年4月住院或门诊手术病人,男性27例,女性42例,年龄12-78岁,平均45±2.7岁,病史最长8年,最短1周,病程为3±1.2年,全部病例均以扪及肿块就诊,其中15例伴有局部不适或疼痛感。

1.2仪器使用Philips4000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2.0MHz,患者取可充分暴露患处的体位。二维超声观察肿块位置、大小、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及周边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供。在检查过程中探头适当加压及抖动,观察肿物内部光点有无流动。对于体积较大,位置较深者加用腹部凸阵探头检查。

2结果

本文超声诊断69例粘稠囊性肿块中:皮脂腺囊肿45例,病理证实41例,误诊4例,3例为表皮样囊肿,1例为皮下神经纤维瘤,超声诊断符合率91.1%;表皮样囊肿15例,病理证实10例,误诊5例,3例为皮脂腺囊肿,1例为腱鞘囊肿并感染,1例为纤维脂肪瘤,超声诊断符合率66.6%;坐骨结节囊肿9例,病理证实9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现将各类粘稠囊性肿块的主要声像特征描述如下:

2.1皮脂腺囊肿的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超声见包块位于皮下,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界限清晰,边缘光整,壁较厚,内部为密集的点状或粗颗粒状回声,前半部回声暗淡,后半部及后方回声稍增强(见图1),彩色多普勒检查包块内部及周边无血流信号,探头挤压可见囊肿变形。7例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患者,囊肿界限较模糊,边缘不光整,内部出现低至无回声区,内部无血流信号,周边有时可见到丰富血流信号环绕。其中1例感染合并脓肿,穿破皮肤形成窦道,表现为皮下张力极差的混合回声团,形态不规则。

2.2表皮样囊肿的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超声见包块多位于皮下,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界限清晰,边缘光整,有包膜,壁薄,内部为不均匀低回声,其内部分可见小片状或条索样低无回声,后方回声均增强(见图2)。2例因合并感染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欠规则结节,彩色多谱勒周边可见血流信号。

2.3坐骨结节囊肿的声像图具有其特征性:囊肿位于坐骨结节与皮下软组织之间,大小不等,小者为裂隙状。大部分呈多房扁平状,囊肿壁较厚,且厚薄不均,部分囊壁上可见绒毛状突起,形态不规则,部分囊壁可见附壁团状物,囊腔内透声差,内见细小密集点状回声,囊内带状分隔大多粗细不均,后方回声增强,探头加压时可见绒毛或团状物在囊液中漂动(见图3)。CDFI表现囊肿周边及粗大分隔带内可见条状或点状血流信号。

3讨论

浅表组织囊液粘稠的囊性肿块以皮脂腺囊肿最多见,其次为表皮样囊肿、坐骨结节囊肿,最少见为皮样囊肿,本文未收集到浅表组织皮样囊肿病历。浅表组织粘稠囊肿不同与其他组织器官单纯性囊肿,单纯性囊肿壁薄光滑,形态规则,内部表现为透声很好的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一般二维超声基本能确定诊断。粘稠囊性肿块,因其内充满豆渣样内容物或黏液样液体,故二维图像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肿块,但根据肿块的回声、形态、位置、探头加压或抖动内部光点有无流动及内部有无血流信号等,也其本能作出正确诊断。

3.1皮脂腺囊肿来源于中胚层,俗称“粉瘤”。是指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后,腺体内因皮脂聚积而形成囊肿。皮脂腺囊肿好发于青年,以头皮和颜面部多见,其次是躯干部,体积大小不等,小的如米粒大小,大的如鸡蛋大小。皮脂腺囊肿常高出皮面,易并发感染。

3.2表皮样囊肿来自外胚层,又称角质囊肿,为先天性良性肿物。偶可因外伤、摩擦引起。囊壁为正常表皮,内含角质物,有时有胆固醇结晶。

3.3皮脂腺囊肿与表皮样囊肿临床上统称为皮脂囊肿,但在病理上两者有差别,皮脂腺囊肿被视为潴留性囊肿,囊肿皮肤表面多有小孔,内容物为皮脂。而表皮样囊肿多因外伤(尤其剌伤)将表皮植入真皮而成,肿物表面常有角质增生,皮肤无小孔,内容物为角质蛋白[1]。当表皮样囊肿及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后声像图基本相同,需要结合术后病理才能分辨。

3.4坐骨结节囊肿也称坐骨结节滑囊炎,是坐骨结节滑囊的一种慢性炎症,位于臀大肌与坐骨结节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分化而成,为一密闭的结缔组织扁囊。本病多见于年老、久坐硬板凳椅,且体型偏瘦的妇女,臀部脂肪薄弱,因坐骨结节长期与硬物接触、剌激、压迫或创伤引起滑膜囊内出血、感染,以至囊内壁滑膜增厚,滑膜细胞分泌活跃、代谢紊乱,受损伤的组织产生防御保护性变化,炎性渗出,从而形成囊肿[2]。超声诊断此类疾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达100%[3]。

浅表组织粘稠囊性肿块的高频超声表现各具有一定特异性,但也有一定的相似性,超声检查时,如果能够结合临床病史,可以减少误诊率,增加诊断的正确率。

参考文献

[1]ChoJH,ChangJC,ParkBH,etal.SonographyandMRIimagingfindingsoftesticularepidermoidccysts[J].AJR,2002,178(3):743-748.

[2]KelunxiaoAH.Campbellsoperativeorthopaedics.ShanghaiTranslationpublishingCompany,1991,112.

[3]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78-1479.

标签:;  ;  ;  

超声诊断浅表组织粘稠囊性肿块69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