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制导论文-龙嘉腾,高艾,崔平远

侧向制导论文-龙嘉腾,高艾,崔平远

导读:本文包含了侧向制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火星大气进入段,预测校正制导律,侧向运动

侧向制导论文文献综述

龙嘉腾,高艾,崔平远[1](2016)在《火星大气进入段侧向预测校正制导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火星大气进入段预测校正制导方法通常采用误差走廊来约束侧向运动,该方法只能满足侧向运动的末端约束,而无法实现对侧向运动过程约束的满足。将预测制导的方法引入侧向制导律设计中,该方法无需离线规划误差走廊,而是根据侧向运动中的相关约束,在线计算倾侧角反转时刻,从而同时满足侧向运动的末端约束与过程约束,并能够克服采用误差走廊可能导致的飞行器因频繁反转机动而使燃料过快消耗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侧向预测制导律不仅能满足开伞位置精度,同时也能实现对进入轨迹侧向运动的灵活规划。(本文来源于《深空探测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王树磊,魏瑞轩,郭庆,蔚文杰[2](2014)在《面向机动目标跟踪的无人机横侧向制导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standoff跟踪制导方法在进行机动目标跟踪时不能同时满足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的要求.对用于航路跟踪的参考点制导法(RPG,Reference Point Guidance)进行改进,推导了无人机(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在跟踪机动目标时的横侧向制导规律.采用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对UAV和目标相对距离的调节过程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改进后RPG的渐近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Lyapunov向量场(LVFG,Lyapunov Vector Field Guidance)和模型预测控制(MPC,Model-based Predictive Control)的制导方法,改进RPG的跟踪误差和时间乘以误差绝对值积分(ITAE,Integrated Time Absolute Error)指标均优于LVFG和MPC.因此,所提制导规律能够对机动目标的运动进行有效补偿,并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高的稳态精度和较好的实时性.(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张树琪,马克茂,姜宇,董继鹏,张金鹏[3](2013)在《带有直接侧向力修正的高精度制导控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带有直接侧向力修正的寻的制导武器,考虑影响制导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制导控制规律设计,以提高制导精度。应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目标机动加速度进行估计,构成增广比例导引以克服目标机动对制导精度的影响。分别设计了气动舵控制律和姿控发动机/气动舵复合控制律,并设计了控制切换策略,以应对过载能力不足对制导精度的影响。针对所设计的制导控制规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说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第叁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D卷)》期刊2013-07-26)

王士超[4](2012)在《直接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的制导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新的空中威胁不断出现,防空领域的攻防对抗也日趋激烈。为了解决导弹制导系统的机动性需求与导弹实际机动能力之间的矛盾,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技术便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安装在弹体上的直接力产生装置产生直接侧向力,大幅度提高导弹的响应速度和机动水平,达到提高制导精度的目的。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进行了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建模研究。给出了研究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需要的坐标系及坐标系间相互转换关系,建立了脉冲发动机喷流系统数学模型,最后对导弹弹体动力学模型进行线性化得到了准弹体坐标系下俯仰/偏航双通道耦合模型。其次,进行了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法研究。基于变结构控制方法研究了滚转导弹耦合通道的直接力控制律。在研究过程中分别针对攻角控制和过载控制,建立了不同的数学仿真,并在数学仿真中对以上控制方法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实现了控制系统较好的控制效果。最后,进行了基于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的制导控制仿真研究。在前面两项研究基础上,建立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拦截弹的六自由度仿真模型,编制仿真软件,对制导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验证所设计的复合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给出两种复合控制的仿真对比结果。(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2-07-01)

杨红伟,窦丽华,甘明刚[5](2011)在《具侧向脉冲力制导炮弹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制导炮弹受侧向脉冲推力作用后处于大攻角情况下的非线性运动稳定性问题.应用首次积分描述了弹丸的运动方程,得到了描述攻角余弦变化的多项式,通过对多项式的分析将弹丸角运动稳定性的问题转化为求解多项式的负根问题,最后运用霍尔维茨定理给出了弹丸非线性运动稳定的充分条件,为非线性运动条件下弹丸的飞行形态的预测、脉冲执行机构的设计等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7期)

朱凯,齐乃明,秦昌茂[6](2011)在《动态调整航向角误差走廊的侧向制导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侧向制导方法在气动参数存在不确定性时,因气动力和倾侧角剖面的变化而造成较大的制导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航向角误差走廊的侧向制导方法.根据参考航向角误差走廊和实际升阻比的估计值在线调整航向角误差门限.在飞行轨迹末端根据当前速度和航向角误差的导数对反转点进行预测.该制导方法对气动参数摄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避免了不必要的反转.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毕永涛,姚郁,马克茂[7](2010)在《具有直接侧向力的拦截导弹复合制导控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气层内直接侧向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拦截导弹,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出稳定的复合制导控制策略。该策略同时考虑了末制导精度和弹体动态响应,首先根据末制导系统数学模型选择零效脱靶量和弹体角加速度作为系统评价输出,然后计算维持末制导系统评价输出在零点所需要的控制量,最后在考虑不确定性和外加干扰的情况下,扩展附加切换控制,使得系统评价输出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到达零点并确保闭环系统稳定。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所提复合制导控制策略,在制导末段拦截高机动目标时达到了很高精度。(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10年11期)

闫晓东,唐硕[8](2010)在《亚轨道飞行器返回侧向制导规划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侧向制导方法是亚轨道飞行器返回制导方法中重要的一方面。由于亚轨道飞行器返回飞行过程短,因此采用侧向走廊的方法进行倾斜角的反向控制,末端制导精度差。为此,利用归一化能态方程的积分端点固定、积分过程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快速收敛的迭代倾斜角反向时机规划方法。算例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反向点的在线规划,从而有效提高了侧向制导精度。(本文来源于《飞行力学》期刊2010年05期)

彭双春,卜彦龙,潘亮,沈林成[9](2010)在《高空高速飞行器侧向机动制导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面向高空高速飞行器的侧向机动能量较优制导律。首先建立了飞行器侧向机动模型,推导了侧向机动能量最优制导律,并进一步得出侧向机动制导律能量最优条件下的初始航向角限定区间;同时证明了CNG(Circular-Navigation-GuidanceLaw)是初始航向角取该区间内特定值时的能量最优制导律,然后基于CNG基本思想,设计了一种针对大范围初始航向角下的侧向机动能量较优制导律。飞行器作侧向机动时,在限定区间内,能耗最优;在限定区间外,能耗次优。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所设计制导律在保证能耗较优的同时还具有位置和角度误差小、稳定性好等优点。(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0年08期)

亓保平[10](2010)在《侧向力控制高空拦截导弹的制导与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导弹武器系统的不断发展,提高国家在受到导弹攻击时的防御效率成为当今研究热点,导弹拦截技术成为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常规弹道导弹较易拦截,但是对于可主动进行机动规避的非常规导弹,要使拦截的成功率提高,必须提高其机动能力。传统的气动力控制导弹由于需要利用气动舵进行控制,存在姿态稳定系统响应速度慢、作战高度低、过载较低、机动性差等缺点,难以满足末端导引后导弹对目标的直接碰撞这一作战指标。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拦截导弹制导的精确性和导弹的机动性具有重要意义。侧向力控制技术弥补了气动力控制导弹机动性不够等缺点,对于拦截高机动性的导弹比较有效。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侧向力技术在高空状态导弹拦截器中的应用。其主要内容有:叙述了导弹拦截技术的发展,举例说明了侧向力控制技术在导弹拦截中的应用。首先给出了各个坐标系的定义以及各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并建立了描述拦截导弹运动的六自由度数学模型,在假设滚转角保持为零并采用小扰动假设的前提下,引入了两种导引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弹道优化方面,滑模制导律较比例导引律更为优越。接着给出了轨道控制小推力火箭发动机的推力模型,并讨论了弹体上发动机的分布布局。随后利用0-1规划算法对小推力火箭发动机产生推力的大小进行了讨论,给出了比较合理的小推力火箭发动机点火逻辑,在一定的初始条件下应用了比例导引律和滑模导引律进行了仿真测试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运用小推力火箭发动机对导弹进行侧向力控制对导弹的机动性能、响应速度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0-07-01)

侧向制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有的standoff跟踪制导方法在进行机动目标跟踪时不能同时满足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的要求.对用于航路跟踪的参考点制导法(RPG,Reference Point Guidance)进行改进,推导了无人机(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在跟踪机动目标时的横侧向制导规律.采用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对UAV和目标相对距离的调节过程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改进后RPG的渐近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Lyapunov向量场(LVFG,Lyapunov Vector Field Guidance)和模型预测控制(MPC,Model-based Predictive Control)的制导方法,改进RPG的跟踪误差和时间乘以误差绝对值积分(ITAE,Integrated Time Absolute Error)指标均优于LVFG和MPC.因此,所提制导规律能够对机动目标的运动进行有效补偿,并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高的稳态精度和较好的实时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侧向制导论文参考文献

[1].龙嘉腾,高艾,崔平远.火星大气进入段侧向预测校正制导律设计[J].深空探测学报.2016

[2].王树磊,魏瑞轩,郭庆,蔚文杰.面向机动目标跟踪的无人机横侧向制导规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

[3].张树琪,马克茂,姜宇,董继鹏,张金鹏.带有直接侧向力修正的高精度制导控制设计[C].第叁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D卷).2013

[4].王士超.直接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的制导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5].杨红伟,窦丽华,甘明刚.具侧向脉冲力制导炮弹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

[6].朱凯,齐乃明,秦昌茂.动态调整航向角误差走廊的侧向制导策略[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

[7].毕永涛,姚郁,马克茂.具有直接侧向力的拦截导弹复合制导控制设计[J].宇航学报.2010

[8].闫晓东,唐硕.亚轨道飞行器返回侧向制导规划方法[J].飞行力学.2010

[9].彭双春,卜彦龙,潘亮,沈林成.高空高速飞行器侧向机动制导律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0

[10].亓保平.侧向力控制高空拦截导弹的制导与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标签:;  ;  ;  

侧向制导论文-龙嘉腾,高艾,崔平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